一种带有改进结构的节能升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2139发布日期:2022-09-21 03:3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改进结构的节能升压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升压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改进结构的节能升压泵。


背景技术:

2.升压泵主要用于火电机组辅机配套,其用途是提高主给水泵进口的压力,保证主给水泵入口不发生汽蚀,满足主给水泵必须的净正吸入压头要求,火电机组通常以煤炭、油类或可燃气体等为燃料,加热锅炉内的水,使之增温,再用有一定压力的蒸气推动气轮机方式发电的机组,为满足给水系统节能降耗需要,人们通常对水泵组进行变频改造,然而,在机组变频情况下,升压泵出口扬程与除氧器到给水泵入口的有效剩余压头之和无法满足给水泵入口压力要求,容易出现流道中的液体局部压力下降至临界压力,导致水泵输送的液体,气核成长为汽泡,汽泡发生聚积、流动、分裂、溃灭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改进结构的节能升压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机组变频情况下,升压泵出口扬程与除氧器到给水泵入口的有效剩余压头之和无法满足给水泵入口压力要求,容易出现流道中的液体局部压力下降至临界压力,导致水泵输送的液体,气核成长为汽泡,汽泡发生聚积、流动、分裂、溃灭等现象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改进结构的节能升压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包括驱动侧泵盖、非驱动侧泵盖、密封环、密封函体、转子部件、驱侧轴承部件、非驱侧轴承部件和密封,所述驱动侧泵盖的一侧安装有非驱动侧泵盖,所述驱动侧泵盖的内部安装有贯穿非驱动侧泵盖的转子部件,所述转子部件与驱动侧泵盖之间安装有密封环,所述驱动侧泵盖和非驱动侧泵盖的两侧均连接有密封函体,所述密封函体的内部安装有密封,所述转子部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驱侧轴承部件和非驱侧轴承部件,驱动侧泵盖、非驱动侧泵盖与泵体配合内外止口处均开有密封槽用于缠绕垫及o型圈密封。
5.优选的,所述转子部件包括泵轴、双吸叶轮和轴套,所述泵轴的中部安装有轴套,所述轴套的中部安装有双吸叶轮,双吸叶轮两侧口环尺寸不同,均有环形沟槽,双吸叶轮为扭曲叶片。
6.优选的,所述驱侧轴承部件包括驱动侧轴承体、驱动侧轴承盖驱动侧滑动轴承和驱动侧油封,所述驱动侧轴承盖的一侧安装有驱动侧轴承体,所述驱动侧轴承盖的内部安装有驱动侧滑动轴承,所述驱动侧轴承体的一侧安装有驱动侧油封,驱动侧轴承体上开有进油、回油孔、回油视窗及测温孔,油室上装有驱动侧油封。
7.优选的,所述驱动侧轴承体的内部和驱动侧滑动轴承的内部均与转子部件连接,驱侧轴承部件通过驱动侧轴承体和驱动侧滑动轴承安装在转子部件上。
8.优选的,所述非驱侧轴承部件包括非驱动轴承体、非驱动轴承盖、非驱动滑动轴承、非驱动推力瓦块、非驱动瓦座、非驱动轴承端盖和非驱动油封,所述非驱动轴承盖的一侧安装有非驱动轴承体,所述非驱动轴承盖的内部安装有非驱动滑动轴承,所述非驱动轴
承盖与非驱动轴承体之间安装有非驱动瓦座,所述非驱动瓦座远离非驱动轴承盖的一侧安装有非驱动推力瓦块,所述非驱动轴承体的一侧安装有非驱动油封,非驱动滑动轴承上加非驱动推力瓦块,增加泵体的强制润滑。
9.优选的,所述非驱动轴承体的内部和非驱动滑动轴承的内部均与转子部件连接,非驱侧轴承部件通过非驱动轴承体和非驱动滑动轴承安装在转子部件上。
10.优选的,所述密封设有背冷腔,密封装在泵体两侧密封函体内,为自润滑加背部冷却,并设有外冲洗接口及排气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转子部件、驱侧轴承部件和非驱侧轴承部件,泵轴两端径向轴瓦支撑,自由端一组推力瓦块承受转子残余轴向力,通过双吸叶轮优化及结构优化改进,实现了泵组高效节能,并满足机组变频调速低负荷时主泵不汽蚀,解决了泵腔内高低压区的冲蚀及泄漏问题,提高了泵组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降低了泵运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子部件的侧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侧轴承部件的内部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非驱侧轴承部件的内部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的侧视图。
17.图中:1、泵体;2、驱动侧泵盖;3、非驱动侧泵盖;4、密封环;5、密封函体;6、转子部件;61、泵轴;62、双吸叶轮;63、轴套;7、驱侧轴承部件;71、驱动侧轴承体;72、驱动侧轴承盖;73、驱动侧滑动轴承;74、驱动侧油封;8、非驱侧轴承部件;81、非驱动轴承体;82、非驱动轴承盖;83、非驱动滑动轴承;84、非驱动推力瓦块;85、非驱动瓦座;86、非驱动轴承端盖;87、非驱动油封;9、密封;10、背冷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9.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改进结构的节能升压泵,包括泵体1,泵体1包括驱动侧泵盖2、非驱动侧泵盖3、密封环4、密封函体5、转子部件6、驱侧轴承部件7、非驱侧轴承部件8和密封9,驱动侧泵盖2的一侧安装有非驱动侧泵盖3,驱动侧泵盖2的内部安装有贯穿非驱动侧泵盖3的转子部件6,转子部件6与驱动侧泵盖2之间安装有密封环4,驱动侧泵盖2和非驱动侧泵盖3的两侧均连接有密封函体5,密封函体5的内部安装有密封9,转子部件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驱侧轴承部件7和非驱侧轴承部件8,驱动侧泵盖2、非驱动侧泵盖3与泵体1配合内外止口处均开有密封槽用于缠绕垫及o型圈密封。
20.转子部件6包括泵轴61、双吸叶轮62和轴套63,泵轴61的中部安装有轴套63,轴套63的中部安装有双吸叶轮62,双吸叶轮62两侧口环尺寸不同,均有环形沟槽,双吸叶轮62为扭曲叶片。
21.驱侧轴承部件7包括驱动侧轴承体71、驱动侧轴承盖72驱动侧滑动轴承73和驱动
侧油封74,驱动侧轴承盖72的一侧安装有驱动侧轴承体71,驱动侧轴承盖72的内部安装有驱动侧滑动轴承73,驱动侧轴承体71的一侧安装有驱动侧油封74,驱动侧轴承体71上开有进油、回油孔、回油视窗及测温孔,油室上装有驱动侧油封74。
22.驱动侧轴承体71的内部和驱动侧滑动轴承73的内部均与转子部件6连接,驱侧轴承部件7通过驱动侧轴承体71和驱动侧滑动轴承73安装在转子部件6上。
23.非驱侧轴承部件8包括非驱动轴承体81、非驱动轴承盖82、非驱动滑动轴承83、非驱动推力瓦块84、非驱动瓦座85、非驱动轴承端盖86和非驱动油封87,非驱动轴承盖82的一侧安装有非驱动轴承体81,非驱动轴承盖82的内部安装有非驱动滑动轴承83,非驱动轴承盖82与非驱动轴承体81之间安装有非驱动瓦座85,非驱动瓦座85远离非驱动轴承盖82的一侧安装有非驱动推力瓦块84,非驱动轴承体81的一侧安装有非驱动油封87,非驱动滑动轴承83上加非驱动推力瓦块84,增加泵体1的强制润滑。
24.非驱动轴承体81的内部和非驱动滑动轴承83的内部均与转子部件6连接,非驱侧轴承部件8通过非驱动轴承体81和非驱动滑动轴承83安装在转子部件6上。
25.密封9设有背冷腔10,密封9装在泵体1两侧密封函体5内,为自润滑加背部冷却,并设有外冲洗接口及排气孔。
26.本技术实施例在使用时:泵体1为径向剖分式,泵的进出口法兰均在泵体1上与泵轴61垂直方向互为180,驱动侧泵盖2、非驱动侧泵盖3与泵体1配合内外止口处均开有密封槽用于缠绕垫及o型圈密封,驱动侧轴承体71的一侧安装有驱动侧油封74,驱动侧轴承体71上开有进油、回油孔、回油视窗及测温孔,油室上装有驱动侧油封74,非驱动轴承体81的一侧安装有非驱动油封87,非驱动滑动轴承83上加非驱动推力瓦块84,增加泵体1的强制润滑,密封9装在泵体1两侧密封函体5内,为自润滑加背部冷却,并设有外冲洗接口及排气孔,泵轴61径向载荷由两侧滑动轴承承受,非驱动推力瓦块84承受泵轴61轴向载荷,驱侧轴伸通过膜片联轴器与变频电机连接,根据机组负荷需要随同主泵变频调速将除氧器液体送至锅炉。
2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