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淤的箱体式排污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00518发布日期:2022-11-16 01:1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淤的箱体式排污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污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淤的箱体式排污泵。


背景技术:

2.排污泵是一种泵与电机连体,并同时潜入液下工作的泵类产品,与一般卧式泵或立式污水泵相比,排污泵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目前一些排污泵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淤泥将泵体内部堵塞,通常在泵体的输入端设置带有滤网的过滤箱对淤泥中的污染物和淤块进行过滤,但过滤箱通常固定在泵体表面,不便于人们对其表面附着的杂质进行疏通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淤的箱体式排污泵。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淤的箱体式排污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输入端位于底面位置处装有进料管,所述泵体的输出端位于一侧位置处固装有出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底面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面固装有连接座,所述进料管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拉簧a,所述拉簧a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设置有侧盖,所述侧盖的内部滑动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固装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底部装有限位块,所述侧盖的表面靠近拉杆的位置处转动有转块,所述转块的表面装有拉簧b,所述拉簧b的一端装有插棒,所述拉杆相对于握把的一端固装有刷板,所述侧盖和过滤箱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栓。
5.为了将过滤箱安装,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连接座的两侧均开设有插孔,所述插杆与插孔滑动连接,所述插杆的一端固装有拉环。
6.为了将侧盖固定,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过滤箱的两侧以及底面位置处均设置有滤网,所述过滤箱和侧盖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与螺纹孔相啮合。
7.为了疏通过滤箱,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刷板的四周均固装有毛刺,所述毛刺呈锥形结构。
8.为了将转块限位,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侧盖的表面位于转块一侧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插棒与定位孔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呈n字形结构。
9.为了提高出料管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出料管的表面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的辅助装置包括拉簧c,所述拉簧c固装在出料管的顶面和底面,所述拉簧c的一端固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固装有密封垫。
10.为了贴合管路形状,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密封垫的形状为半圆弧形。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泵体、进料管、出料管、过滤箱、连接座、拉簧a、插杆、侧盖、拉杆、握把、限位块、转块、拉簧b、插棒、刷板和螺栓,使泵体在使用过程中
能够防淤的同时,也便于人们对过滤箱表面附着的杂质进行清理,操作简单便捷,利于实际使用。
13.2、本实用新型中,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辅助装置,避免出料管在与其他管路连接时出现泄露的情况,提高了出料管的密封性能,利于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淤的箱体式排污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淤的箱体式排污泵中图1中a处放大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淤的箱体式排污泵中图1中b处放大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淤的箱体式排污泵的侧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淤的箱体式排污泵中图4中过滤箱位置处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淤的箱体式排污泵中图1中c处放大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淤的箱体式排污泵的俯视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淤的箱体式排污泵中图7中d处放大图。
22.图例说明:
23.1、泵体;2、进料管;3、出料管;4、过滤箱;5、连接座;6、拉簧a;7、插杆;8、拉环;9、插孔;10、侧盖;11、拉杆;12、握把;13、限位块;14、转块;15、拉簧b;16、插棒;17、定位孔;18、刷板;19、毛刺;20、螺栓;21、螺纹孔;22、拉簧c;23、连接块;24、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6.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淤的箱体式排污泵,包括泵体1,泵体1输入端位于底面位置处装有进料管2,泵体1的输出端位于一侧位置处固装有出料管3,进料管2的底面设置有过滤箱4,过滤箱4的两侧以及底面位置处均设置有滤网,通过在过滤箱4三面安装滤网起到了阻挡杂质进入进料管2内部的作用,过滤箱4的顶面固装有连接座5,进料管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拉簧a6,拉簧a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杆7,连接座5的两侧均开设有插孔9,插杆7与插孔9滑动连接,插杆7的一端固装有拉环8,通过设置拉环8,方便人们将插杆7移动。
27.请参阅图1、图3、图4、图5和图6,过滤箱4的一侧设置有侧盖10,侧盖10的内部滑动有拉杆11,拉杆11的一端固装有握把12,握把12的底部装有限位块13,侧盖10的表面靠近拉杆11的位置处转动有转块14,转块14的表面装有拉簧b15,拉簧b15的一端装有插棒16,侧盖10的表面位于转块14一侧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17,插棒16与定位孔17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定位孔17的,当插棒16插入定位孔17内部时,此时转块14无法继续转动,限位块13呈n字形
结构,通过设置n字形状的限位块13,使插棒16能够贯穿限位块13表面,拉杆11相对于握把12的一端固装有刷板18,刷板18的四周均固装有毛刺19,毛刺19呈锥形结构,通过设置尖锐形状的毛刺19,使其能够贯穿过滤箱4网状的表面,侧盖10和过滤箱4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栓20,过滤箱4和侧盖10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21,螺栓20与螺纹孔21相啮合,通过设置螺栓20,起到了固定侧盖10的作用。
28.实施例二,请参阅图7-8,出料管3的表面设置有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拉簧c22,拉簧c22固装在出料管3的顶面和底面,拉簧c22的一端固装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的表面固装有密封垫24,通过设置对称分布的密封垫24,使管路的四周均能够得到密封。
29.请参阅图8,密封垫24的形状为半圆弧形,通过设置圆弧形的密封垫24,贴合了管路外壁的形状,使其能够始终贴合在管路表面。
30.工作原理:通过设置泵体1、进料管2、出料管3、过滤箱4、连接座5、拉簧a6、插杆7、侧盖10、拉杆11、握把12、限位块13、转块14、拉簧b15、插棒16、刷板18和螺栓20,在泵体1使用中,泵体1通过出料管3将淤泥输送至出料管3中,当淤泥流入泵体1中时,此时淤泥会先通过过滤箱4三面设置的滤网进入过滤箱4中,同时淤泥中的淤块和污染物被阻挡在过滤箱4外,当人们需要将过滤箱4拆卸清理时,首先同时拉动进料管2两侧拉环8,拉环8带动拉簧a6运动,同时带动插杆7运动,当插杆7从插孔9中移出时,这时连接座5不再受到限位,过滤箱4则会从进料管2上脱落,随后人们松开拉环8,拉簧a6则会带动插杆7恢复原位,接着人们将握把12握持,并将其拉动,握把12带动拉杆11在侧盖10中滑动,拉杆11则带动一端的刷板18运动,由于刷板18上装有尖锐的毛刺19,此时毛刺19在移动时不断贯穿过滤箱4滤网表面,起到了疏通滤网的作用,当人们不再使用刷板18时,只需将握把12回推,使刷板18抵在过滤箱4内壁即可,此时握把12底部的限位块13也移动至转块14后方,接着转动转块14,使其呈横向排列,同时将插棒16拉动,插棒16带动拉簧b15运动,当插棒16移动至定位孔17所在位置处时,此时松开插棒16,拉簧b15则带动插棒16贯穿定位孔17中,起到了限位拉杆11的作用,使其无法继续在侧盖10中移动,当人们需要清理刷板18时,只需将螺栓20转动即可,由于螺栓20与螺纹孔21相互啮合,当螺栓20从侧盖10内部移出时,此时起到了分离侧盖10和过滤箱4的作用,通过设置辅助装置,当其他管路插入出料管3内部并与出料管3连接时,此时密封垫24受到外力影响则带动连接块23拉簧c22运动,拉簧c22受到外力则始终带动密封垫24紧贴管路表面,起到了增强出料管3位置处密封性的作用。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