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冲压油缸的可调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17459发布日期:2023-01-04 03:5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冲压油缸的可调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冲压油缸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冲压油缸的可调电磁阀。


背景技术:

2.油缸是各种工程机械、煤矿机械和其他大型机械的专用部件,市场潜力巨大,它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执行元件。油缸以油液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密封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运动,通过油液内部的压力来传递动力。
3.冲压油缸主要用于机械冲压设备,冲压油缸的工作状态的控制,一般采用与冲压油缸连接的电磁阀来控制。在冲压油缸高频率的冲压工况下,电磁阀的阀芯反复移动、频繁换向。长期使用后,电磁阀内的弹簧容易松动,就容易导致电磁阀内的弹簧对阀芯的施力不足,进而导致阀芯在电磁阀内的移动轨迹存在误差,也就容易导致电磁阀的工作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冲压油缸的可调电磁阀,设置调节件,使得弹簧的伸缩量可以调节,进而调节弹簧对阀芯的施力。
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冲压油缸的可调电磁阀,包括阀体、调节件与阀芯,所述的阀体内开设有阀腔,阀腔内安装有阀芯与弹簧,所述的调节件安装在阀体上,调节件部分裸露在阀体外,调节件部分伸入到阀体内作用于弹簧,所述的调节件相对于阀体可发生沿弹簧轴向的移动,所述的阀芯一端通过弹簧连接调节件,所述的阀腔的一端安装有弹簧,阀腔的另一端设置有电磁线圈。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阀体上安装调节件,调节件部分裸露在阀体外,便于操作人员对调节件进行操控进而实现调节。调节件部分伸入到阀体内作用于弹簧。并且阀芯的一端通过弹簧连接调节件。也就是说,若弹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疲劳损伤,即弹簧的弹性系数发生了改变。在弹簧的弹性系数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弹簧的伸缩量,来保证最后弹簧对阀芯的施力保持相对稳定。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设置调节件相对于阀体可发生沿弹簧轴向的移动,也就是改变了在阀芯运动过程中,弹簧的伸缩量。因此,本技术可以通过操作调节件,进而去调节弹簧的作用力。
7.此外,本技术的阀腔一端安装弹簧,另一端设置电磁线圈,在阀芯的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弹簧、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阀体表面开设有至少两个流道,流道与流道之间通过阀腔连接,所述的阀芯安装在阀腔内,移动的阀芯将阻断或导通两个流道。两个流道与冲压油缸连通,进而驱动冲压油缸工作。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阀体上安装有固定件,所述的调节件通过固定件安装在阀体上。
10.具体的,所述的固定件内开设有供调节件一端伸入的通道,所述的通道内壁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调节件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固定件与调节件螺纹连接。操作人
员施力驱动调节件旋转,则调节件相对于固定件旋转的同时,也会发生轴向上的移动,进而改变了弹簧的伸缩量。
11.所述的调节件的一端靠近弹簧设置,调节件的一端外周面套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连接了调节件与通道内壁。在本技术中,通道与阀腔是导通状态,设置密封圈能够将流道内的流体隔绝在阀体内,避免发生流体泄漏。
12.具体的,所述的固定件为固定螺母,所述的固定件与阀体螺纹连接,固定件与阀体固定连接。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件的另一端远离弹簧设置,调节件的另一端裸露在阀体、固定件外,调节件的另一端开设有卡口。操作人员直接驱动调节件旋转比较困难,因此增设卡口,操作人员可以采用工具(比如螺丝刀)来驱动调节件旋转。
14.具体的,所述的调节件为螺杆。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件上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的锁紧螺母与调节件螺纹连接,旋转锁紧螺母锁定或解锁调节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锁紧螺母,避免调节件在非操作人员未操作的情况下发生晃动、松动。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阀芯表面开设有两个流道,所述的阀腔沿阀体的轴向设置,两个流道沿阀体的径向设置。两个流道通过阀腔连接。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阀芯为柱状结构,所述的阀腔与阀芯的结构相适应。阀芯的外周面间隔设置有两个密封件,阀芯通过密封件与阀腔内壁面接触。即本技术阀芯外周面的密封件,实现了在密封件所在处阀芯与阀腔的连接是密封的。
18.在电磁线圈非通电状态下,阀芯处于阀腔远离电磁线圈的一端,其中一个密封件位于两个流道之间。该密封件配合阀芯将两个流道阻断,流体在两个流道之间不能相互导通。另一个密封件靠近电磁线圈设置,密封件将电磁线圈与两个流道阻断,流道内的流体不会到达电磁线圈处。
19.在电磁线圈通电状态下,阀芯位于阀腔靠近电磁线圈的一端,两个密封件均位于两个流道与电磁线圈之间。此时,两个流道之间没有密封件阻隔,两个流道处于导通状态。在电磁线圈通电状态下,阀芯受到了磁力,阀芯向电磁线圈所在位置移动。电磁线圈再次断电,阀芯失去磁力作用,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附图说明
20.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
23.图3为图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阀体;2、调节件;3、阀腔;4、阀芯;5、弹簧;6、电磁线圈;7、流道;8、固定件;10、锁紧螺母;11、密封圈;12、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7.一种应用于冲压油缸的可调电磁阀,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阀体1、调节件2与阀芯4,所述的阀体1内开设有阀腔3,阀腔3内安装有阀芯4与弹簧5,所述的调节件2安装在阀体1上,调节件2部分裸露在阀体1外,调节件2部分伸入到阀体 1内作用于弹簧5,所述的调节件2相对于阀体1可发生沿弹簧5轴向的移动,便于操作人员对调节件2进行操控进而实现调节。所述的阀芯4一端通过弹簧5连接调节件2,所述的阀腔3的一端安装有弹簧5,阀腔3的另一端设置有电磁线圈6。若弹簧5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疲劳损伤,即弹簧5的弹性系数发生了改变。在弹簧5的弹性系数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弹簧5的伸缩量,来保证最后弹簧5对阀芯4的施力保持相对稳定。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设置调节件2相对于阀体1可发生沿弹簧5轴向的移动,也就是改变了在阀芯4运动过程中,弹簧5的伸缩量。因此,本技术可以通过操作调节件2,进而去调节弹簧5的作用力。
28.此外,本技术的阀腔3一端安装弹簧5,另一端设置电磁线圈6,在阀芯4的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弹簧5、电磁线圈6产生的电磁力。
29.实施例二,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阀体1上安装有固定件8,所述的调节件2 通过固定件8安装在阀体1上。具体的,所述的固定件8内开设有供调节件2一端伸入的通道,所述的通道内壁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调节件2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固定件8与调节件2螺纹连接。操作人员施力驱动调节件2旋转,则调节件2相对于固定件8旋转的同时,也会发生轴向上的移动,进而改变了弹簧5的伸缩量。
30.所述的调节件2的一端靠近弹簧5设置,调节件2的一端外周面套设有密封圈11,所述的密封圈11连接了调节件2与通道内壁。在本技术中,通道与阀腔3是导通状态,设置密封圈11能够将流道7内的流体隔绝在阀体1内,避免发生流体泄漏。具体的,所述的固定件8为固定螺母,所述的固定件8与阀体1螺纹连接,固定件8与阀体1固定连接。
31.所述的调节件2的另一端远离弹簧5设置,调节件2的另一端裸露在阀体1、固定件8外,调节件2的另一端开设有卡口。操作人员直接驱动调节件2旋转比较困难,因此增设卡口,操作人员可以采用工具(比如螺丝刀)来驱动调节件2旋转。具体的,所述的调节件2为螺杆。
32.所述的调节件2上设置有锁紧螺母10,所述的锁紧螺母10与调节件2螺纹连接,旋转锁紧螺母10锁定或解锁调节件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锁紧螺母10,避免调节件2 在非操作人员未操作的情况下发生晃动、松动。
33.实施例二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
34.实施例三,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阀体1表面开设有至少两个流道7,流道7 与流道7之间通过阀腔3连接,所述的阀芯4安装在阀腔3内,移动的阀芯4将阻断或导通两个流道7。两个流道7与冲压油缸连通,进而驱动冲压油缸工作。
35.所述的阀芯4表面开设有两个流道7,所述的阀腔3沿阀体1的轴向设置,两个流道7沿阀体1的径向设置。两个流道7通过阀腔3连接。
36.所述的阀芯4为柱状结构,所述的阀腔3与阀芯4的结构相适应。阀芯4的外周面间隔设置有两个密封件12,阀芯4通过密封件12与阀腔3内壁面接触。即本技术阀芯 4外周面的密封件12,实现了在密封件12所在处阀芯4与阀腔3的连接是密封的。
37.在电磁线圈6非通电状态下,阀芯4处于阀腔3远离电磁线圈6的一端,其中一个密封件12位于两个流道7之间。该密封件12配合阀芯4将两个流道7阻断,流体在两个流道7之间不能相互导通。另一个密封件12靠近电磁线圈6设置,密封件12将电磁线圈6与两个流道7阻断,流道7内的流体不会到达电磁线圈6处。
38.在电磁线圈6通电状态下,阀芯4位于阀腔3靠近电磁线圈6的一端,两个密封件 12均位于两个流道7与电磁线圈6之间。此时,两个流道7之间没有密封件12阻隔,两个流道7处于导通状态。在电磁线圈6通电状态下,阀芯4受到了磁力,阀芯4向电磁线圈6所在位置移动。电磁线圈6再次断电,阀芯4失去磁力作用,在弹簧5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39.实施例三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相同。
40.以上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