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撞针式阀门及设有该撞针式阀门的气体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4109发布日期:2023-05-05 12:5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撞针式阀门及设有该撞针式阀门的气体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气增压,尤其是涉及一种撞针式阀门及设有该撞针式阀门的气体增压泵。


背景技术:

1、气动增压泵通过将压缩空气输入其中,同时驱动活塞及活塞杆运动,通过活塞的压缩下,获得若干倍数的高压气体,可用于压缩空气及其它气体,输出气压可通过驱动气压无级调节。在工业应用领域,压缩空气通常都是由空压机提供。然而在很多场合,生产现场所使用的空气压缩机往往无法满足特定高压应用的需要。因此,需要使用到气动增压泵实现增压目的,满足特定高压应用的需要。通常,高压气体常存储于储气罐中。而为了达到预定的储气压力,单使用空压机进行输气时,其功率不够,导致充气存储的效率低。

2、目前的气动增压泵在使用中,增压泵的活塞腔的端部上设置单向导通的气阀,在气阀导通时外部的高压气流输入用于挤压活塞,驱动活塞运动压缩气体,以获得高压气体。目前的气阀结构为在螺母的螺杆的端部开设槽,用于容纳撞针,撞针与螺母间设置弹簧,在撞针的外围通过铜垫片密封。现有的气动增压泵在使用气阀过程中,气密性差,导致对驱动活塞的动力低、影响增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撞针式阀门及设有该撞针式阀门的气体增压泵,本撞针式阀门安装方便,密封性好,应用于气体增压泵中时,气密性好,保障增压效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撞针式阀门,包括阀套和装配在阀套上的压板,阀套的轴向设有阀芯通道,阀芯通道中活动定位有用于密封和导通阀芯通道的撞针,撞针与压板之间设有弹簧,阀套的径向设有导通阀芯通道的通孔。

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撞针活动在阀芯通道中,用于开启或关闭阀芯通道,当阀芯通道呈开启状态时,通孔与阀芯通道导通,阀芯通道中可导通气流。可将本撞针式阀门应用在气体增压泵上,用于实现气流导通时推动活塞进行运动增压,具有气密性好,安装方便的特点,保障气体增压泵的增压效果。

4、上述的撞针式阀门,阀套的端部开设有凹槽,该凹槽与阀芯通道相连通,压板的内侧设有凸台,凸台可装配于凹槽中,通孔开设在凹槽的侧壁上。其中凸台与凹槽之间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压板与阀套连接牢固,阀芯通道与凹槽连通,通孔连通凹槽侧壁,使得在阀芯通道导通时,气流可从通孔中流向凹槽,并从凹槽流向阀芯通道内,用以将本撞针式阀门安装于气体增压泵中时驱动活塞运动,亦可在活塞往复运动中气流反向流出进行排气。

5、上述的撞针式阀门,凸台的外壁设有密封圈。压板与阀套的连接,安装于增压缸的端面上时,通过密封圈密封,提升阀门的密封性能,不漏气,保障增压效果。

6、上述的撞针式阀门,撞针包括顶杆和头部,头部与顶杆之间一体成型有密封垫,顶杆可活动在阀芯通道中,密封垫用于密封阀芯通道。弹簧将撞针顶在凹槽的内端面时,弹簧推动头部使得密封垫贴紧在阀芯通道边缘,实现阀芯通道的密封。

7、上述的撞针式阀门,凸台内设有容置槽,头部可运动在该容置槽中。撞针在阀芯通道中的运动,使头部可朝压板方向往复移动,头部朝容置槽中运动时压缩弹簧,带动密封垫远离凹槽内端面,阀芯通道开启;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推动头部朝阀芯通道方向运动复位时,头部及密封垫贴紧阀芯通道的端口部,密封阀芯通道。

8、上述的撞针式阀门,阀套的外侧壁设有若干密封槽。若干个为不少于一,通过设置若干个密封槽,提高撞针式阀门安装于气体增压泵时,阀套外围的密封性。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气体增压泵,包括左缸筒、右缸筒及设于左缸筒与右缸筒之间的中部端盖,左缸筒和右缸筒中分别设有左活塞和右活塞,左活塞和右活塞通过活塞杆相连接,左缸筒和右缸筒的外端面设有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撞针式阀门,左缸筒上设有进气块,进气块分别连通左缸筒和右缸筒的内部腔室,中部端盖设有气流通道、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第一连通孔连通左缸筒与气流通道,第二连通孔连通右缸筒与气流通道,中部端盖的气流通道与进气块通过通气管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增压泵,进气块用于输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形成的高压气流一部分流经通气管流入中部端盖中,部分的高压气流通过气流通道及第一连通孔进入左缸筒中,推动左活塞远离中部端盖、另一部分从气流通道中流出用于存储或驱动气动部件。同时,进气块输入的高压气体的另一部分连通至左缸筒中,在左活塞被气流推动至左缸筒外端时挤压撞针式阀门的撞针,开启阀门,此时气流进入左缸筒中推动活塞朝靠近中部端盖的方向运动,同时将填充于活塞与中部端盖的高压气流再次压缩增压,最终经第一连通孔进入气流通道中输出,得到增压。同理,高压气流从第二连通孔进入右缸筒中时,推动右活塞远离中部端盖,在右活塞运动至右缸筒端部时挤压撞针,开启阀门,进气块中的高压气流从撞针式阀门进入到右缸筒中,推动右活塞朝中部端盖方向运动,压缩右活塞与中部端盖之间的气流,增压后的气流从气流通道中输出。其中左活塞与右活塞的活塞往返运动可相互连动,在左活塞靠近中部端盖时,右活塞远离中部端盖,通过左、右活塞的循环往返运动,不断对进入到左、右缸筒内的气流进行增压,起到良好的增压效果。

11、上述的气体增压泵,左缸筒的外端设有左端盖,右缸筒的外端设有右端盖,撞针式阀门分别设在左端盖和右端盖上。端盖用于密封缸筒,而且采用端盖可拆卸方式组装,便于安装活塞及活塞杆。

12、上述的气体增压泵,左端盖上设有气动控制阀,进气块与气动控制阀通过进气管连接,气动控制阀与右端盖通过主气管和控制气管连接,左端盖与气动控制阀相连通。气动控制阀用于控制高压气流流入左缸筒或右缸筒,实现驱动活塞往返运动压缩增压。

13、上述的气体增压泵,右端盖上设有与撞针式阀门连通的配气块,该配气块与主气管和控制气管连接。配气块用于分配主气管的高压气流进入到右缸筒内部,及右缸筒内的气流从控制气管中排出。

14、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撞针式阀门的结构设计,起到气密性好的效果,便于安装在增压泵上,通过密封垫盖在阀芯通道中,在压板装配于阀套上时,通过密封圈密封,进一步提升密封性能。装有撞针式阀门的气体增压泵,具有密封好,增压效果佳的优点,满足预定的增压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撞针式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套(11)和装配在阀套(11)上的压板(12),阀套(11)的轴向设有阀芯通道(10),阀芯通道(10)中活动定位有用于密封和导通阀芯通道(10)的撞针(13),撞针(13)与压板(12)之间设有弹簧(14),阀套(11)的径向设有导通阀芯通道(10)的通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针式阀门,其特征在于:阀套(11)的端部开设有凹槽(16),该凹槽(16)与阀芯通道(10)相连通,压板(12)的内侧设有凸台(17),凸台(17)可装配于凹槽(16)中,通孔(15)开设在凹槽(16)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撞针式阀门,其特征在于:凸台(17)的外壁设有密封圈(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撞针式阀门,其特征在于:撞针(13)包括顶杆(131)和头部(132),头部(132)与顶杆(131)之间一体成型有密封垫(133),顶杆(131)可活动在阀芯通道(10)中,密封垫(133)用于密封阀芯通道(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撞针式阀门,其特征在于:凸台(17)内设有容置槽(19),头部(132)可运动在该容置槽(19)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针式阀门,其特征在于:阀套(11)的外侧壁设有若干密封槽(111)。

7.一种气体增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缸筒(21)、右缸筒(22)及设于左缸筒(21)与右缸筒(22)之间的中部端盖(23),左缸筒(21)和右缸筒(22)中分别设有左活塞(211)和右活塞(221),左活塞(211)和右活塞(221)通过活塞杆(24)相连接,左缸筒(21)和右缸筒(22)的外端面设有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撞针式阀门(1a),左缸筒(21)上设有进气块(25),进气块(25)分别连通左缸筒(21)和右缸筒(22)的内部腔室,中部端盖(23)设有气流通道(231)、第一连通孔(232)和第二连通孔(233),第一连通孔(232)连通左缸筒(21)与气流通道(231),第二连通孔(233)连通右缸筒(22)与气流通道(231),中部端盖(23)的气流通道(231)与进气块(25)通过通气管(26)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增压泵,其特征在于:左缸筒(21)的外端设有左端盖(27),右缸筒(22)的外端设有右端盖(28),撞针式阀门(1a)分别设在左端盖(27)和右端盖(28)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体增压泵,其特征在于:左端盖(27)上设有气动控制阀(4a),进气块(25)与气动控制阀(4a)通过进气管(251)连接,气动控制阀(4a)与右端盖(28)通过主气管(291)和控制气管(292)连接,左端盖(27)与气动控制阀(4a)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增压泵,其特征在于:右端盖(28)上设有与撞针式阀门(1a)连通的配气块(30),该配气块(30)与主气管(291)和控制气管(292)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撞针式阀门,包括阀套和装配在阀套上的压板,阀套的轴向设有阀芯通道,阀套的径向设有与阀芯通道导通的通孔,阀芯通道中活动定位有用于密封和导通阀芯通道的撞针,撞针与压板之间设有弹簧。一种气体增压泵,包括上述的撞针式阀门。本技术提供一种撞针式阀门及设有该撞针式阀门的气体增压泵,本撞针式阀门安装方便,密封性好,应用于气体增压泵中时,气密性好,保障增压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周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巨力气动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