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压缩机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87489发布日期:2024-04-01 13:56阅读:15来源:国知局
离心压缩机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例如涉及一种离心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离心压缩机是冷水机组的核心部件,低温低压的冷媒气通过离心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冷媒气,高温高压的冷媒气通过冷凝器带走热量冷凝成高温高压的冷媒液,冷媒液经过膨胀阀等膨胀装置等焓膨胀后变成低温低压的冷媒气液混合物,低温低压的冷媒气液混合物进入蒸发器吸收热量后蒸发成低温低压的冷媒气,冷媒气再次被离心压缩机吸入压缩进入下一个循环。整个过程冷媒在蒸发器吸收热量,在冷凝器放出热量,外在表现为热量的转移,实现的制冷。

2、现有的离心压缩机为了给轴承提供润滑油,需要单独设置一台电动油泵,将油箱中的润滑油循环提供到各轴承处,油泵需要消耗电能,降低了压缩机的效率。另外,现有的离心压缩机一般为卧式布置(主轴旋转轴线水平),一般设置几组轴承,轴承承受压缩机转子重量,该载荷较大,减少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3、相关技术中公开一种离心压缩机,尤其是适于竖直布置的立式离心压缩机,其包括:外壳,外壳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流体入口位于外壳顶部;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布置在外壳中并包括定子和转子,转子包括竖直布置的转子轴,转子轴包括下端和上端;离心压缩机构,离心压缩机构的叶轮与转子轴连接以由电机组件驱动,离心压缩机构布置在流体入口下游以接收流体,对流体压缩加压并沿远离电机组件的方向输出加压流体;引导件,引导件接收来自离心压缩机构的加压流体,并单独地或与外壳的部分一起限定流通道,流通道构造成使得来自离心压缩机构的加压流体经过并冷却电机组件并从流体出口排出。

4、转子轴的下端可位于油槽中,转子轴限定其中沿轴向或稍倾斜的油通道,转子轴可形成空心,其中具有油通道,该油通道可为直的(沿转子轴的轴向方向)或倾斜的。转子轴在对应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位置上分别具有沿径向的穿孔。在离心压缩机工作时,转子轴的转动将在油通道中产生负压,由此抽取油槽中的油沿箭头方向通过油通道。由于离心力,油将从沿径向的穿孔流出,由此润滑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5、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6、相关技术中的离心压缩机,利用转子轴(对应于本技术的主轴)转动产生的负压实现油的循环流动,油进利用转子轴的负压作用运动,油从转子轴的穿孔流入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内,这样转子轴为空心结构,降低了转子轴的强度,减少了转子轴的使用寿命,影响压缩机的稳定工作。

7、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压缩机及制冷设备,以提高离心压缩机的转子轴的使用寿命,进而保证压缩机的工作稳定性。

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压缩机,离心压缩机包括:壳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离心压缩机构,位于壳体内,用于对进气口流入的流体加压后并从出气口流出壳体;主轴,沿竖向延伸并设于壳体内,主轴能够绕其轴线转动;轴承组件,套设于主轴的外侧;离心泵,套设于主轴的外侧,能够随主轴转动;其中,壳体限定出润滑通道和油腔,润滑通道连通油腔和轴承组件,离心泵与油腔连通,离心泵能够驱动油通过润滑通道在油腔和轴承组件之间循环流动。

4、可选地,离心泵位于轴承组件的下方,离心泵包括:离心泵叶轮,位于壳体的底部,套设于主轴的外侧,能够随主轴转动;离心泵机壳,与壳体的底壁相连接,套设于离心泵叶轮的外侧,离心泵机壳开设有出油口;其中,润滑通道包括第一润滑通道和第二润滑通道,第一润滑通道的入口与出油口连通,第一润滑通道的出口与轴承组件连通,第二润滑通道的入口与轴承组件连通,第二润滑通道的出口与油腔连通,离心泵叶轮随主轴转动时,驱动油在离心泵机壳、第一润滑通道、轴承组件、第二润滑通道和油腔内依次循环流动。

5、可选地,离心泵还包括:离心泵轴承,设于离心泵机壳和主轴之间,且离心泵轴承位于油腔内并浸润在油腔的油内。

6、可选地,轴承组件包括:向心轴承,套设于主轴外侧;止推轴承,套设于主轴的外侧,间隔设于向心轴承的下方;其中,向心轴承和止推轴承并联设置在第一润滑通道的出口和第二润滑通道的入口之间。

7、可选地,壳体还限定出流通通道和蜗壳,蜗壳构造有出气口,流通通道连通进气口和蜗壳,离心压缩机构位于轴承组件的上方,离心压缩机构包括:一级叶轮,套设于主轴的外侧,并能够随主轴转动,位于进气口处;二级叶轮,套设于主轴的外侧,位于一级叶轮的下方,并能够随主轴转动,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转动时,能够驱动流体从进气口沿流通通道从出气口流出;其中,二级叶轮朝向轴承组件的一侧构造有平衡腔,平衡腔通过平衡流道与蜗壳连通,以使平衡腔和蜗壳的压力平衡。

8、可选地,离心压缩机还包括:平衡盘,设于二级叶轮的下侧,平衡盘与二级叶轮的下端面围合出平衡腔。

9、可选地,进气口设于壳体的顶部,出气口设于壳体的中部,流通通道包括:一级扩压器,一级扩压器的入口与进气口连通,且一级扩压器至少部分沿水平方向朝背离主轴的方向延伸;一级弯道,一级弯道的入口与一级扩压器的出口连通一级回流器,一级回流器的入口与一级弯道的出口连通,一级回流器的出口与出气口连通,一级回流器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上部分至少部分沿水平方向并朝向主轴的方向延伸,下部分贴靠主轴,并至少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其中,一级弯道连通在一级扩压器的出口和一级弯道的入口之间,一级弯道呈弧形,且弧形的开口朝向主轴。

10、可选地,离心压缩机包括:迷宫密封件,进气口与一级叶轮之间、一级叶轮所在腔室与主轴之间、二级叶轮与壳体之间、平衡腔与主轴之间以及平衡盘和壳体之间中的至少一个设有迷宫密封件。

11、可选地,离心压缩机还包括:轴封,设于主轴和壳体的底部之间,用于防止油流至外界。

12、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压缩机。

1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压缩机及制冷设备,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4、本公开实施例中,主轴沿竖直方向延伸,这样能够降低轴承组件承受的载荷大小,提高了轴承组件承载能力,提高了轴承组件的使用寿命。离心泵驱动油腔的油通过润滑通道流至轴承组件处,用于对轴承组件进行润滑,润滑轴承组件后的油在重力作用下流回至油腔内,然后在离心泵的作用下循环流动。通过在立式的主轴设置的同轴离心泵作为油泵,取消了电动机驱动的油泵,减少了油泵的用电能耗,提高了压缩机的效率。而且采用离心泵作为油泵,离心泵作为独立的驱动件驱动油沿着润滑通道流动至轴承处,离心泵更加可靠,能够减少高度方向的出油量差值,保证轴承组件的供油效率,进而保证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15、另外,采用离心泵对油进行驱动,无需对主轴内部进行改变,不会降低主轴的强度,提高了主轴的使用寿命,并能够保证压缩机工作的稳定性。

16、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