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组合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4547发布日期:2024-03-25 18:34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组合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计算机内部周边设备,特指一种模块化组合风扇。


背景技术:

1、计算机的主机箱内一般设置有散热风扇,这些散热风扇用于对机箱内部环境及机箱内的零部件进行散热。如中央处理器(cpu)和显卡等发热量较大的零件,单个散热风扇的散热效率不足,通常需要多个单体风扇通过电线依次串联,实现同时运转进行散热,从而增强散热效果。另外,还有一体化的多位式散热风扇组,这种散热风扇组主要应用在显卡上,但是显卡上的单体风扇个数在出厂时已设定,用户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增减风扇的数量,局限性较大。

2、于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可根据使用需求选择性组装的组合风扇,即多个单体散热风扇可根据使用需求,相邻拼接组合在一起使用。具体地,这种组合风扇在单体风扇的侧壁上设置了用于相邻拼接的连接结构,从而实现与另一个相同规格的单体风扇相互拼接组合在一起。同时,为了接通电性线路,在该单体风扇上还设有线路连接的端子,该接线端子与上述的连接结构相邻地设置在该单体风扇的相同一侧,以使相邻的两个单体风扇拼接固定时,既让该连接结构相互连接固定,又同时使得二者上的接线端子相互接触,从而实现电性线路的连接。

3、但是,上述的组合风扇结构存在如下缺点:

4、1、连接结构和接线端子需要相邻地设置在该单体风扇的相同一侧,连接结构和接线端子各占据了该风扇同一侧上的空间,以局限了整个风扇的体积,导致整个风扇无法造小。

5、2、接线端子需要外露才能与另一个风扇组合时实现电性连接部位的相互接触。因此,接线端子一直处于外露状态,容易接触外物或液体等,容易损坏或氧化,导致接线端子的连接质量下降,容易发生接触不良,影响电性线路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组合风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组合风扇上,接线端子外露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组合风扇,包括至少两个能够组合连接的子风扇,所述子风扇均包括:

3、壳体;

4、磁性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相邻或相对两侧上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壳体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及所述第二磁性件位置对应的通孔;

5、所述第一磁性件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磁性件上设有第二接线端子;在组合连接时,两个所述子风扇相邻一侧上的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互磁吸,并使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

6、磁吸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磁吸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或所述第二磁性件相互磁吸以使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或所述第二磁性件收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磁吸件与所述壳体上的通孔相对设置,且所述磁吸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或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磁吸力小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磁吸力设置。

7、本技术提供的模块化组合风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子风扇的壳体上设置了用于组合连接的磁性组件,该磁性组件上集成有接线端子,使得磁性组件相互连接时,同时能够实现电性连接。让磁性组件和接线端子的设置位置重叠,有效地节省占用空间,使单体风扇的体积可更细小。

8、针对接线端子外露容易受损的问题,本技术子风扇的壳体内部还设有磁吸件,该磁吸件用于在壳体内部与第一磁性件和/或第二磁性件相互磁吸,以使第一磁性件和/或第二磁性件收纳在壳体内部。该磁吸件与壳体上的通孔相对设置,且磁吸件与第一磁性件或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磁吸力小于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磁吸力设置,让磁吸件与第一磁性件或第二磁性件相互磁吸的磁力弱于该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直接磁吸。当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互靠近时,二者的磁吸力大于二者个别与磁吸件的磁吸力,以使第一磁性件和/或第二磁性件从壳体的通孔上伸出,并相向连接一起;同时,让第一磁性件及第二磁性件上的接线端子相互接触,实现电性连接。当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互分开时,第一磁性件和/或第二磁性件受壳体内部的磁吸件的磁吸作用力下收纳在壳体内部。以此,在通常状态下,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上的接线端子是处于收纳状态,接线端子的接触端不外露于壳体以外。当子风扇组合连接时,接线端子随着磁性件伸出壳体外部进行电性连接,有效地避免接线端子的接触面容易受损,进而提高线路连接的稳定性。

9、与采用弹性件的磁吸连接结构相比,弹性件容易老化导致弹力不足,以使第一磁性件和/或第二磁性件收纳不完整,甚至是缺乏弹力,导致无法收纳。本技术的组合风扇采用磁吸件,利用磁吸力使第一磁性件和/或第二磁性件收纳在壳体的内部,从而解决采用弹性件容易老化、弹力减弱或失效导致收纳不完整或无法收纳的问题,有效地确保收纳效果。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吸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之间具有用于减小磁力的间隙;和/或,所述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具有用于减小磁力的间隙。以此,让磁吸件与第一磁性件或第二磁性件的磁吸力变弱,才能让第一磁性件或第二磁性件能够与磁吸件分开,让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顺利磁吸连接。在解除组合连接时,两个子风扇的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分离后,在磁吸件的作用下,使第一磁性件和/或第二磁性件收纳回壳体内部,有效地确保收纳效果。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磁吸件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壳体上的通孔相对设置;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或所述第二磁性件相隔设置形成所述间隙。以此,利用安装架将磁吸件固定在壳体内部,并限定磁吸件与第一磁性件和/或磁吸件与第二磁性件之间具有上述的间隙,从而起到对第一磁性件和/或第二磁性件的磁吸效果。

12、可选的,所述安装架包括用于从两侧夹持所述磁吸件的两个夹架,所述两个夹架之间间隔设置;所述两个夹架上具有相向设置的夹槽,所述磁吸件的两侧分别滑入所述夹架的夹槽。以此,磁吸件可以沿着夹架上的夹槽滑入,并安装于安装架上。结构简单,容易实施,方便拆装及维修更换。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或所述第二磁性件上具有用于连接接线端子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安装架相抵以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安装架之间形成所述间隙。以此,让各个磁性件上集成有与接线端子线路连接的电路板,利用安装架的板件厚度,在电路板与安装架相抵时二者之间形成上述间隙,从而达到减弱磁力的作用,并有效地利用壳体1的内部空间。在组合连接时,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互磁吸,第一磁性件和/或第二磁性件与磁吸件能够顺利分开。

1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具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一磁性件或所述第二磁性件往所述磁吸件上贴合的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安装架间隔设置。以此,利用凸块阻挡第一磁性件和/或第二磁性件粘合至磁吸件上,同样达到减弱磁力的效果。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吸件为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由能够磁吸的金属材质制成,让第一磁性件和/或第二磁性件与该金属片能够相互磁吸。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吸件为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或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磁极相异,以使二者能够相互磁吸。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吸件为框形片,所述磁吸件的中部具有开口,以起到进一步减弱磁吸力的效果。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磁性件或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磁性件或所述第二磁性件安装位置的两个卡杆,所述两个卡杆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或所述第二磁性件上设有外凸环,所述第一磁性件或所述第二磁性件安装在所述两个卡杆之间,使所述外凸环被夹持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与所述卡杆之间。以此,固定架为两个间隔设置的卡杆结构,结构简单,有效地节省壳体内部的可用空间。利用卡杆与壳体的侧壁对第一磁性件或第二磁性件的外凸环进行夹持,以使第一磁性件或第二磁性件固定在壳体内,方便拆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