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换向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2986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换向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气动元件,尤其涉及一种换向缸。
在现有技术中,液压气动装置中的换向缸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电子、轻纺等众多领域,它由执行机构和外部控制系统两部分构成,执行机构开有两个工作介质入口,由外部控制系统来控制工作介质的流动方向,在活塞两侧产生压力差推动活塞和活塞杆住复运动,从而带动工作机构的来回运动。目前,执行机构普遍采用普通差动缸,外部控制系统是电控换向阀,这种方式由于外部控制系统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每换向一次要排一次介质,介质排放量大,能耗高。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外部控制系统,密封性能好,每换向两次才排一次介质,介质排放量小,能耗低的换向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换向缸包括缸体、缸体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连接前端盖和后端盖的连接螺栓及连接螺母、活塞杆与活塞杆端部的活塞,活塞杆端部的活塞由螺母固定,前端盖的内筒体内有一套在活塞杆上的含油轴承及其端面上的密封圈,在前端盖上有一个工作介质入口,活塞杆中心沿轴线方向开有阶梯状活塞杆通孔,活塞杆通孔在活塞附近的一端孔径大于其余部分孔径,活塞杆在靠近活塞处开有垂直子轴线的滑动槽,滑动槽与活塞杆通孔相通,活塞杆上套有滑动环,滑动环在靠近活塞的一面上有密封圈,活塞附近大直径的活塞杆通孔中有一平面堵塞,平面堵塞的堵塞面有密封垫,销子穿过处于滑动槽段的活塞杆通孔内,销子两端头露出端处于滑动槽和滑动环的孔内,将平面堵塞和滑动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滑动环与前端盖之间的活塞杆上套有弹簧,平面堵塞在向后端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沿轴线方向的弹簧。
在工作状态下,当平面堵塞封闭活塞杆通孔时,工作介质从滑动槽进入到后端盖与活塞之间的缸体内,由于活塞两侧受力面积相差为一个活塞杆的截面积,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活塞向前端盖方向运动,当滑动环接触到活塞杆上弹簧时受阻,滑动环和平面堵塞将相对活塞杆向后端盖方向运动,滑动槽将被封闭,活塞杆通孔将被打开,后端盖与活塞之间的缸体内的工作介质通过活塞杆通孔流出,活塞进行回复运动;回复中,平面堵塞上的弹簧将碰到后端盖,在弹簧作用下,滑动环和平面堵塞相对活塞杆向前端盖方向运动,活塞杆通孔封闭,滑动槽打开,活塞继而向前端盖方向运动。
采用这种内部自动换向缸,可省掉复杂的外部控制系统,节省了费用,减少了占用空间。对外输出的推力、拉力可通过调节活塞杆的粗细来控制,适用范围广,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石油化工、冶金、电子、轻纺等领域。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
图1中活塞杆7的剖视图。
附图中1、后端盖2、连接螺杆3、缸体4、活塞5、密封圈6、滑动环7、活塞杆8、活塞杆通孔9、弹簧10、工作介质入口11、连接螺母12、含油轴承13、弹簧14、螺母15、平面堵塞16、销子17、○形密封圈18、密封垫19、滑动槽20、前端盖21、密封圈22、凹形槽。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自动换向缸由缸体3、缸体3两端的前端盖20和后端盖1、连接方形前端盖20和后端盖1四角之间的四只连接螺栓2及连接螺母11、活塞杆7及其端部的活塞4构成,活塞杆7端部有固定活塞4的螺母14,活塞杆7缸外一端有可与外部执行机构连接的外螺纹,前端盖20的内筒体中有一套在活塞杆7上的含油轴承12及其右端面上的密封圈21,前端盖20上开有一个工作介质入口10,活塞杆7中沿轴线方向开有阶梯状活塞杆通孔8,活塞杆通孔8在有活塞4的一端孔径大于另一端的孔径,或者只在于中间有一段细颈部分,两端直径较大,活塞杆7靠近活塞4处有垂直于轴线的滑动槽19,滑动槽19与活塞杆通孔8相通,活塞杆7上对应滑动槽19处套有滑动环6,滑动环6在靠近活塞4的一面上有密封圈5,在活塞杆7与滑动环6接触的面上开有如图2所示的凹形槽22,并套的○形密封圈17,活塞4附近的大直径活塞杆通孔8中有一平面堵塞15,其外径大于细颈部分孔径,平面堵塞15的堵塞面有密封垫18,且堵塞面形状为正六边形,销子16穿过处于滑动槽19段的活塞杆通孔8内,销子16两端头露出端处于滑动槽19和滑动环6的孔内,将平面堵塞15和滑动环6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滑动环6和前端盖20之间的活塞杆7上套有弹簧9,平面堵塞15在向后端盖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沿轴线方向的弹簧13。
在工作时,当平面堵塞15封闭活塞杆通孔8时,工作介质从滑动槽19进入到后端盖1与活塞4之间的缸体3内,由于活塞4两侧受力面积相差为一个活塞杆7的截面积,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活塞4向前端盖方向20运动,运动中当滑动环6受到活塞杆7上弹簧9弹力阻碍时,滑动环6和平面堵塞15相对于活塞杆7向后端盖1方向运动,滑动槽19被封闭,活塞杆通孔8被打开,工作介质从后端盖1与活塞4之间的缸体3内通过活塞杆通孔8流出,活塞4进行回复运动;回复中平面堵塞15上的弹簧13将碰到后端盖1,在弹簧13的作用下,滑动环6和平面堵塞15相对活塞杆7向前端盖20运动,活塞杆通孔8封闭,滑动槽19打开,活塞4继而向前端盖20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换向缸的直径大小可不受限制,活塞杆的粗细决定气缸推力、拉力大小,因此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活塞杆通孔中的平面堵塞可换成针形阀芯,平面堵塞的堵塞端形状也不局限于正六边形也可是其它形状或圆形。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换向缸它由缸体(3)、缸体(3)两端的前端盖(20)和后端盖(1)、连接前端盖(20)和后端盖(1)的连接螺栓(2)及连接螺母(11)、活塞杆(7)与活塞杆(7)端部的活塞(4)构成,活塞杆(7)端部有固定活塞的螺母(14),前端盖(20)的内简体内有一套在活塞杆(7)上的含油轴承(12)及其端面上的密封圈(21),其特征在于只在前端盖(20)上有一工作介质入口(10),活塞杆(7)中心沿轴线方向开有活塞杆通孔(8),活塞杆通孔(8)在活塞(4)附近孔径大于其余部分孔径;活塞杆(7)在靠近活塞(4)处有垂直于轴线的滑动槽(19),滑动槽(19)与活塞杆通孔(8)相通,活塞杆(7)上还套有滑动环(6),滑动环(6)在靠近活塞(4)的一面上有密封圈(5),活塞(4)附近大直径的活塞杆通孔(8)中有一平面堵塞(15),平面堵塞(15)的堵塞面上有密封垫(18),销子(16)穿过处于滑动槽(19)段的活塞杆通孔(8),销子(16)两端头露出端处于滑动槽(19)和滑动环(6)的孔内,将平面堵塞(15)和滑动环(6)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滑动环(6)和前端盖(20)之间的活塞杆(7)上套有弹簧(9),平面堵塞(15)在向后端盖(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沿轴线方向的弹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缸,其特征在于在活塞杆(7)上靠近滑动槽(19)处有一凹形槽(22),并套有○形密封圈(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缸,其特征在于平面堵塞(15)的堵塞端形状为正六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缸,其特征在于平面堵塞(15)用针形阀芯来代替。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换向缸,其特征在于活塞杆通孔(8)只在中间有一段细颈部分,两端直径较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气动装置中的换向缸,它由前后端盖、缸体、活塞杆、活塞构成。活塞杆开有活塞杆通孔和滑动槽,套在活塞杆上的滑动环和活塞杆通孔中的平面堵塞由销子穿过滑动槽连接在一起,销子可在滑动槽中滑动,分别封闭滑动槽和活塞杆通孔,使活塞受力方向间断变化,推动活塞往复运动。这种换向缸省掉了外部控制系统且适用于各种工作介质,可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石油化工、冶金、电子、轻纺等领域。
文档编号F15B15/14GK2284874SQ9622848
公开日1998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26日
发明者官井俊 申请人:官井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