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进气装置及空压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62700阅读:来源:国知局
019]反吹支路10上在反吹进气管路和上密封盖之间连接有电磁控制阀9,主进气管7上设有负压传感器11,该空压机进气装置还包括分别与电磁控制阀9和负压传感器11控制连接的控制器,在负压传感器11检测到压差大于空压机正常工作的标准压差时,控制器发出信号并由控制器驱动电磁控制阀9导通反吹支路10对滤筒进行反吹,电磁控制阀可以与反吹支路一一对应,在进气装置上设有的滤筒较多,反吹支路较多时,打开需要进行清吹的滤筒所对应的控制阀就能其进行清吹,操作方便灵活,避免一次只能同时对所有滤筒进行清吹而造成能源浪费的情况。
[0020]反吹进气管路上连通有过滤器8,过滤器8用于过滤从反吹进气口 12进入反吹进气管路的气体,本实施例中,反吹进气口 12与空压机的供气管网连通,在需要对滤筒进行清吹时采用供气管网内的余气降低了能源消耗,降低了使用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过滤器,当然,反吹进气口也可以连接其他供气系统。
[0021]本实施例的空压机进气装置还包括强制反吹开关和负压报警装置,其中,在电磁控制阀出现故障而不能正常进行反吹清洁工作时,通过开启强制反吹开关能够实现反吹清洁工作,在电磁控制阀出现故障而不能正常进行自动反吹清洁工作且负压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差和标准压差具有较大差距时,负压报警器会发出报警,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开启强制反吹开关进行反吹清洁工作,避免了因意外情况而导致工作事故。
[0022]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主进气管上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进气支路并通过进气支路密封连接有四个滤筒,四个滤筒中相邻两个滤筒的轴线之间夹角为直角。
[0023]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的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主进气管由球形结构代替,球型结构的外周面上通过多个进气支路密封连接有滤筒,滤筒的轴线在径向方向延伸,且任意两个滤筒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
[0024]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的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主进气管为高度在上下方向延伸、长度在前后方向延伸、宽度在左右方向延伸的矩形管,进气支路分别设置在主进气管的左右两侧,进气支路有多个并在主进气管的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排成左右两排,两排进气支路上分别密封连接滤筒,两排滤筒倾斜向上连接在进气支路上,左右两排滤筒在前后方向上相互交错,即左排或右排的所有滤筒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左排的任何一个滤筒与右排的任何一个滤筒的轴线都在前后方向相互错开且不在同一平面,在前后方向上,两排滤筒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
[0025]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的进气通道上连通的任意两个滤筒中第一滤筒不在第二区域内,第二滤筒也不在第一区域内,进气通道上的任何一个滤筒在反吹清理时,从滤筒进风口反向吹出的气流不会冲击在其他任何一个滤筒上,也就不会将从其上脱离的灰尘吹到其他滤筒上,大大提高了反吹清洁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通过控制器、负压传感器以及电磁控制阀实现压差自动检测,并在压差大于空压机正常工作的标准压差时自动发出开启电磁控制阀进行反吹清洁的信号,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控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26]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进气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其具体结构与上述空压机实施例中的空压机进气装置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主权项】
1.空压机进气装置,包括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上连通有至少两个滤筒,空压机进气装置还包括用于从滤筒出气口向滤筒进气口方向吹风以清理滤筒的反吹管路,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滤筒分别为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定义分别过第一滤筒的两端面且垂直于第一滤筒轴线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定义分别过第二滤筒的两端面且垂直于第二滤筒轴线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第一滤筒处于第二区域之外,第二滤筒处于第一区域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吹管路上连接有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压机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包括上端封闭、下端设有用于与空压机连接的主进气口的主进气管,滤筒有两个,两个滤筒分别密封连接在主进气管的相对两侧且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压机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管路的反吹进气口位于主进气管的上侧,所述反吹管路包括具有从主进气管的上端竖直向下伸入主进气管内的竖直段以及在水平对应于滤筒位置处朝向滤筒水平延伸的水平段的L型反吹支路,所述L型反吹支路的水平段具有伸入滤筒内的反吹出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压机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出气口为喇叭形开□ O
6.空压机,包括机体以及设于机体上的空压机进气装置,所述空压机进气装置包括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上连通有至少两个滤筒,空压机进气装置还包括用于从滤筒出气口向滤筒进气口方向吹风以清理滤筒的反吹管路,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滤筒分别为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定义分别过第一滤筒的两端面且垂直于第一滤筒轴线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定义分别过第二滤筒的两端面且垂直于第二滤筒轴线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第一滤筒处于第二区域之外,第二滤筒处于第一区域之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反吹管路上连接有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包括上端密封、下端设有用于与空压机连接的主进气口的主进气管,滤筒有两个,两个滤筒分别密封连接在主进气管的相对两侧且轴线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管路的反吹进气口位于主进气管的上侧,所述反吹管路包括具有从主进气管的上端竖直向下伸入主进气管内的竖直段以及在水平对应于滤筒位置处朝向滤筒水平延伸的水平段的L型反吹支路,所述L型反吹支路的水平段具有伸入滤筒内的反吹出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出气口为喇叭形开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空压机进气装置及空压机,该进气装置包括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上连通有至少两个滤筒,多个滤筒中的任意两个滤筒满足以下条件:定义两个滤筒分别为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定义分别过第一滤筒的两端面且垂直于第一滤筒轴线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域,定义分别过第二滤筒的两端面且垂直于第二滤筒轴线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则第一滤筒不在第二区域内,第二滤筒也不在第一区域内。这样在反吹管路从滤筒的出气口向进气口方向吹气清理积尘时,第一滤筒内的灰尘吹向第一区域,第二滤筒内的灰尘吹向第二区域,任意两个滤筒之间都不会发生干涉,不会造成将滤筒的积尘吹向其他滤筒的问题,反吹清理更彻底、有效。
【IPC分类】F04B39-16
【公开号】CN204572397
【申请号】CN201520167131
【发明人】马书和, 张喆, 李强, 王培青, 王志国, 谢滨, 魏清和, 吕保伟, 吴亚洲
【申请人】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