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快速接合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7202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材快速接合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板材的快速接合,以及适合用于不同夹角间的板材接合的接合元件,尤其是涉及整体接合元件由呈长条料带状的接合母件与接合公件所构成,可依实际施工的需要而裁剪适当的长度使用,更有利于材料成本的控制以及避免造成馀材浪费的板材接合元件。
按,在一般玻璃板材的接合施工中,传统的施工方法系先将玻离板材分别由支架支撑固定至适当位置后,再于玻璃板间的接合处涂布塑胶糊等接合剂,经过一段时间让接合剂完全硬化后,即可完成玻璃板间的接合施工作业,而由于玻璃板间的密合程度依实际需求而略有差异,其接合剂虽可经由硬化后所具有的弹性而发挥玻璃板间的填充效果;然而,一般油性填充剂在使用二十四小时后会在表面覆上一层薄皮,但内部却尚未全部硬化,所以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因为不当的触碰而影响玻璃板间的接合效果。而且在经过五至六年的时间以后,其完全硬化的接合剂即会有裂痕,或浮凸现象发生,所以虽具有耐候性,但并非可以永久维持,尤其在受热或受日光照射下,其亦会产生软化的现象,甚至于造成质变而需加以剥除再重新予以填充,无形中增加许多施工上的困扰,以及形成材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不同夹角间的板材快速接合的接合元件,控制材料成本,避免造成材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板材快速接合元件,其特征在于整体接合元件包括有一呈长条状的接合母件,具有一适当宽幅的接合面并于接合面背侧形成有几道凹沟,在接合面的中心处突出形成有插固槽,并于与插固凸条的套合侧壁形成有棘齿;一同样呈长条状的接合公件,同样具有一适当宽幅的接合面并于接合面背侧形成有几道凹沟,在接合面的中心处突出形成有可与接合母件的插固槽相插套接合的插固凸条,而插固凸条套合侧壁的棘齿可与插固槽的棘齿相互套合;其插固槽与插固凸条分别将接合母件与接合公件的接合面区隔成左、右区段,而其板材分别由左、右两侧扣入接合母件与接合公件的接合面区段中,再经由接合公件与接合母件利用插固凸条与插固槽的插套而紧密接合并以接合母件与接合公件的插固槽与插固凸条的套合侧壁分别形成有棘齿,增加接合公件与接合母件相套后整体接合元件的结构强度,而成一完整的接合元件,再者,该接合母件与接合公件的接合面背侧形成有几道凹沟,使接合面具有一可弯摺的伸缩空间,以当其所接合的板材非成同一平面时,其接合元件中的接合母件以及接合公件的接合面即可配合板材间的夹角做适当程度的弯摺,而仍可使接合面与板材间维持最加的接合效果,将左、右两片板材相夹置接合,以增加整体接合元件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征在于接合公件与该接合母件的接合面间可加衬由具粘性的弹性胶质材料所构成的胶粘层。
本实用新型的接合公件与接合母件套合时,可依实际板材的厚度改变插固凸条伸入插固槽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用于板材的快速接合,更可适合用于不同夹角间的板材接合,尤其整体长条状的接合母件与接合公件的结构,可依实际施工的需要而裁剪适当的长度使用,更有利于材料成本的控制以及避免造成馀材的浪费,提供板材施工时的另一较加可行的接合元件。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式说明


图1系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外观图。
图2系为本实用新型接合元件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系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不同折角的板材接合状态示意图。
图4系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玻璃接合的结构剖视图。
10、板材 114、凹沟20、玻璃 12、接合公件1、接合元件 121、接合面11、接合母件 122、插固凸条111、接合面 123棘齿112、插固槽 124、凹沟113、棘齿 13、胶粘层本实用新型板材快速接合元件,其整体接合元件的基本结构以及应用于一般板材的接合状态如
图1所示,接合元件1主要系由一呈长条状的接合母件11,以及一同样为长条状的接合公件12所构成;其中,接合母件11与接合公件12皆具有一适当宽幅的接合面111、121,且分别在接合面111、121的中心处突出形成有可相插套的插固槽112与插固凸条122,其插固槽112与插固凸条122并分别将接合母件11与接合公件12的接合面111、121区隔成左、右区段,而其板材10即分别由左、右两侧扣入接合母件11与接合公件12的接合面111、121区段中,再经由接合公件12与接合母件11利用插固凸条122与插固槽112的插套而紧密接合成一完整的接合元件1,进而达到将左、右两片板材10相夹置接合的目的。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接合母件11与接合公件12的插固槽112与插固凸条122的套合侧壁分别形成有棘齿113、123以增加接合公件12与接合母件11相套合后整体接合元件1的结构强度,尤其接合公件12与接合母件11的插固凸条122与插固槽112皆具有适当的高度及深度,所以其可经由插固凸条122伸入插固槽112的程度而调整接合公件12与接合母件11的间隔距离,且其间距不需先行调整,其仅需于板材完全扣入接合面111、121后,直接将接合公件12与接合母件11相压合即可,以充份表现其可快速用以接合板材的特性;再者,其接合母件11与接合公件12的接合面111、121背侧形成有几道凹沟114、124,其凹沟114、124的作用系在使接合面111、121具有一可弯摺的伸缩空间,如图3所示,以当其所接合的板材10非成同一平面时,其接合元件1中的接合母件11以及接合公件12的接合面111、121即可配合板材10间的夹角做适当程度的弯摺,而仍可使接合面111、121与板材10间维持最加的接合效果,以增加整体接合元件1的适用范围。
另外,如图4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接合元件1应用于玻璃20等气密性需求较高的场合时,其可配合在接合母件11与接合公件12的接合面111、121间加衬一胶粘层13,其胶粘层13系为具有粘性的弹性胶质材料,可于整体接合元件1与玻璃20接合时,直接将玻璃20与接合元件1胶粘固定以增加其接合结构的强度,并且藉由胶粘层13的弹性作用使玻璃20与接合元件1间具有更为良好的密合效果,以增加其气密性并提供一吸震作用,可减低玻璃20的毁损。
权利要求1.一种板材快速接合元件,其特征在于整体接合元件包括有一呈长条状的接合母件以及一呈长条状的接合公件,接合母件与接合公件皆具有一适当宽幅的接合面并于接合面背侧形成有几道凹沟,并在接合面的中心处分别突出形成有可相插套的插固槽与插固凸条,于该插固槽与插固凸条的套合侧壁分别形成有可相插套的棘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快速接合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接合公件与该接合母件的接合面间加衬由具粘性的弹性胶质材料所构成的胶粘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板材快速接合元件主要包括有一呈长条状的接合母件以及一呈长条状的接合公件,接合母件与接合公件皆具有一适当宽幅的接合面并于接合面背侧形成有几道凹沟,在接合面的中心处分别突出形成有可相插套的插固槽与插固凸条,并于插固槽与插固凸条的套合侧壁分别形成有可相插套的棘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夹角间的板材接合,有利于材料成本的控制以及避免造成馀材的浪费。
文档编号F16B5/00GK2577025SQ0120076
公开日2003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21日
发明者陈中腾 申请人:陈中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