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管路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6056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动管路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管路接头。
现有的手动管路接头,都由管件、管件螺帽、密封圈、止片和止环构成,它的止退片和止退环的外径小于管件螺帽的内径,不能产生调整被安管路轴线度的功能,在使用状态下,止退片切入管路的外表面产生时的止退环处于充分膨胀状态,但由于止退环与管件螺帽间存在间隙,长期的膨胀状态会引起止退环变形,对止退片的压力减少,影响了止退片长期夹紧管件的性能。同时,在外力或内压的作用下,由于止退片本身切入管路的外径表面过少且不能进一步向管路表面变形加深切入,因此,管路即从接头中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简单,安装方便,与管路的连接可靠,防止管路滑脱的手动管路接头。
本实用新型包括接体、紧圈、卡环和O型圈,接体和紧圈相螺接,卡环为锥形且套接在管壁外,卡环为开口环,环体上设有开口槽,紧圈内表面成阶梯状,且形成与卡环相配合的锥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计是在卡环和接体之间形成V型槽,O型圈夹装在V型槽中。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卡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紧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接体1、紧圈2、卡环3、和O型圈4,接体1和紧圈2相螺接,卡环为锥形且套接在管壁外,卡环3为开口环,环体上设有开口槽5,紧圈2内表面成阶梯状,且形成与卡环3相配合的锥面6,卡环3和接体1之间形成V型槽7,O型圈4夹装在V型槽7中。在使用状态下,将紧圈2旋入接体1时,紧圈2内表面的锥面在接触卡环3外径锥面后推动卡环3向接体1方向运动,迫使O型圈4在V型槽7中变形、填充,紧贴接体1端面和管路外径,同时保证密封和形成对管路的夹紧力。随着紧圈2内表面锥面的楔入,由于开口槽5的作用,卡环3的锥面随管件的外径尺寸和形状自行调节,并产生夹紧力,紧抱住管件,管件在外力或内压的作用下产生滑脱时,卡环3在夹紧力(摩擦力)的带动下,向紧圈2内表面的锥面方向运动,形成更大的夹紧力,与滑脱力相平衡,从而使得构件和管件之间形成牢固的不宜变形的,密封性能良好的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具体设计,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好,连接可靠的优点,适合于各种材质管路的连接安装。
权利要求1.一种手动管路接头,包括接体、紧圈、卡环和O型圈,接体和紧圈相螺接,卡环为锥形且套接在管壁外,其特征是卡环(3)为开口环,环体上设有开口槽(5),紧圈(2)内表面成阶梯状,且形成与卡环(3)相配合的锥面(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管路接头,其特征是在接体(1)和卡环(3)之间形成V型槽(7),O型圈(4)夹装在V型槽(7)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管路接头,包括接体、紧圈、卡环和O型圈,接体和紧圈相螺接,卡环为锥形且套接在管壁外,卡环为开口环,环体上设有开口槽,紧圈内表面成阶梯状,且形成与卡环相配合的锥面,卡环和接体之间形成V型槽,O型圈夹装在V型槽中。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管路接头连接的可靠性差,在外力或内压的作用下,管件极易从接头中滑脱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密封性能好,与管路连接的可靠性强的优点,适合于各类材质管路的连接安装。
文档编号F16L21/02GK2473433SQ0121116
公开日2002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14日
发明者李大新 申请人:李大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