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架调整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450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撑架调整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架构造,是指一种同时兼具快速移动及微调移动功效的支撑架调整构造。
上述方案虽能达成原先所设定的目的,但尚有下列问题需进一步改善一、由于支撑架的调整是利用内管的外螺纹与外管的内螺纹间的咬合转动来迫使内管上下移动,因此,当支撑架置于物体表面,且使支撑架的上顶座的顶面至天花板间的差距太大时,往往会使内管所需转动的次数大为增加,且必须持续施以较大的力量方能转动,甚至会因用力转动的姿势不良而引起扭伤的意外伤害。
二、承如上述,由于其是靠手的转动来调整内管上下移动的距离,因此,会使其上下移动的速度受到限制,进而造成调整的时间过长。
三、承如上述,其也会造成收回及顶推时操作不便的情形发生。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内管及外管间的接交处组设有控制组,通过控制已插置于控制组的轴孔内的内管的螺纹部与已位于控制组的容置室内的限位体的齿部间是否呈咬合状,以确实控制内管是否作上下快速移动或上下微动调整。本实用新型不但同时兼具快速移动及微调移动的调整功效,也能使其操作性更加简便快速外,同时,还能适用于各种角度的倾斜运用,且能具有辅助夹持及定位物体的功效,进而提升其工作效率。


图1是现有支撑架构造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架调整构造的立体分解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应用时的组合部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快速移动应用时的组合部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4微动调整时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状态的组合剖面示意图;以及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架调整构造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局部剖面示意图。
顶推组2 压座体20 抵持部201 连接部202 凸耳部205孔206 固定座21 限止部210结合部212内管3螺纹部30 外管4 容置孔40 螺纹部41环槽42控制组5座体50容置室501轴孔502凸缘部505螺孔506弹性体51限位体52导部520齿部521物件6天花板7锁合件8
该内管3的最大直径小于外管4的容置孔40的最大内径,且能于内管3表面设有螺纹部30,以使该内管3能于外管4内滑动,且能于内管3及外管4的结合处组设有控制组5;该外管4设有贯穿的容置孔40,以供内管3能于容置孔40内滑动。该外管4下端设有螺纹部41,以供螺合于另一顶推组2的结合部212上。
该控制组5至少可为座体50、弹性体51及限位体52,其中该座体50适当处设有容置室501及轴孔502,容置室501及轴孔502相连通,以使弹性体51及限位体52能依序置入座体50的容置室501内,且能使限位体52的导部520能与座体50的轴孔502呈对齐状,以使内管3能穿伸于控制组5的轴孔502及限位体52的导部520内,并使内管3的螺纹部30能与限位体52的导部520侧方的齿部521呈啮合状。上述导部520可以是长条孔、长槽、孔、椭圆孔、槽。
当需要快速向上移动调整时,消费者需先用一只手握在内管3上,再用另一只手用力按压控制组5内的限位体52,使其往座体50的容置室501内滑动。当用力大于弹性体51的弹力时,则会因限位体52的移动压迫弹性体51,使其在座体50的容置室501内呈收缩状,同时使限位体52上的导部520及齿部521随之移动,直至限位体52上的齿部521与内管3的螺纹部41间完全分开为止。此时,可将内管3直接往上推动,直到内管3上方的顶推组2顶持部201上的物件6被移动至所需位置近处为止,如图4所示。然后,放开限位体52,该限位体52则会在弹性体51的弹力作用下快速外移,直至限位体52的齿部521确实啮合于内管3的螺纹部30为止。如此,即可用力转动控制组5,使限位体52跟着转动,并使限位体52的齿部520于原高度作旋转作用,从而迫使内管3的螺纹部30得以慢慢往上逐渐移动,直至位于顶推组2的抵持部201上方的天花板7被确实按压住为止,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不但同时兼具快速移动及微调移动的调整功效,同时,还具有辅助夹持及定位物体的功效。
再者,当上、下天花板7表面间呈不平行时,因锁合于内管3上端的顶推组2的压座体20与固定座21间呈可转动状,所以本实用新型可方便改变其顶持角度,如图6所示。
再请参阅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图,其主要的改变在于控制组5的座体50轴孔502下方外周围设有中空状凸缘部505,且于凸缘部505上设有螺孔506,以使外管4上端能插置于凸缘部505内,并利用锁合件8锁入螺孔506,使锁合件8的一端能抵顶于外管4的环槽42内转动。该顶推组2的抵持部201可由原来的平面状改变为十字形或一字形V槽状,以作为压合管件(图中未示)之用。
权利要求1.一种支撑架调整构造,其主要包括有顶推组、内管、外管及控制组,其特征在于该内管及外管间的接交处组设有控制组,且能使已插置于控制组的轴孔及限位体的导部内的内管的螺纹部与已位于控制组的容置室内的限位体的齿部间呈可咬合状;有一顶推组,其包括有抵持部及结合部,且使结合部位于抵持部的下方,并使结合部能分别与内管及外管的一端组设;有一内管,该内管的最大直径小于外管的容置孔的最大内径,且能于内管表面设有螺纹部,以使该内管能于外管内滑动,且能于内管及外管的结合处组设有控制组;有一控制组,该控制组可为座体、弹性体及限位体,其中该座体适当处设有容置室及轴孔,且能使容置室及轴孔相连通,以使弹性体及限位体能依序置入座体的容置室内,且能使限位体的导部能与座体的轴孔呈对齐状,以致使内管在穿伸于控制组的轴孔及限位体的导部内后,能使内管的螺纹部与限位体的导部侧方的齿部呈咬合之;进而达到兼具快速调整及细微调整的功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调整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顶推组可为单一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调整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顶推组是可由压座体及固定座所组成,且该压座体与固定座间呈可转动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调整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部可为长条孔、长槽、孔、椭圆孔、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调整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抵持部可设有连接部,以使缓动体能组设于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架调整构造,主要包括有顶推组、内管、外管及控制组,其中该顶推组至少包括有抵持部及结合部,且使结合部位于抵持部的下方,并使结合部能分别与内管及外管的一端组设的;而该内管的最大直径是小于外管的容置孔的最大内径,且能于内管表面设有螺纹部,以使该内管能于外管内滑动的,且能于内管及外管的结合处组设有控制组;又,该控制组至少可为座体、弹性体及限位体,其中该座体适当处设有容置室及轴孔,且能使容置室及轴孔相连通,以使弹性体及限位体能依序置入座体的容置室内,且能使限位体的导部能与座体的轴孔呈对齐状,以致使内管能穿伸于控制组的轴孔及限体体的导部内,并使内管的螺纹部能与限位体的导部侧方的齿部呈啮合状,进而达到兼具快速调整及细微调整的功效。
文档编号F16M11/26GK2591390SQ02256978
公开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1日
发明者王锦丰 申请人:王锦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