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压密封式半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9781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压密封式半球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工程中阀门领域的半球阀,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控制各种煤粉、尘气等介质的流动和密封的充压密封式半球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使用在煤粉、尘气管道上的阀门,其性能和结构还存在着若干缺点,如中国专利002290863号申请公开了名称为“单向几何偏心半球阀”的技术方案,该阀虽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摆脱不了加工阀芯偏心较为困难、密封付在开启和关闭时的摩擦引起的较快磨损,以及传统结构阀门在在开启和关闭时由于密封付的摩擦力,必须要有较大扭矩的执行机构才能带动等缺陷。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半球阀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为了解决上述半球阀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半球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充压密封式半球阀,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规的半球阀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半球阀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充压密封式半球阀,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使其具有可以满足实现对于介质为煤粉、尘气的管道中进行单独控制、集中控制或计算机等的自动控制,及实现可靠密封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避免因阀门开启和关闭时密封付的摩擦引起的磨损,大大减少开启和关闭时的执行机构所需的扭矩,节约了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充压密封式半球阀,其主要由驱动机构、主阀杆、副阀杆、阀芯、上阀体、密封座组合件,及下阀体组成。其中,该密封座组合件由C形密封圈、充压定位环,及支承环组成。上述C形密封圈的外侧是与阀芯球面配合的密封面,通过充气可带动C形密封圈变形的充压定位环设置在C形密封圈的内侧,上述的支承环设置在C形密封圈和充压定位环的下部。在阀芯关闭位置时,高于工作压力的压缩空气,通过上阀体上的充压进气孔进入充压定位环的充气孔,对环形气室充压,使C形密封圈产生弹性变形,紧贴于阀芯球面,形成密封。当阀芯需要开启时,先释放环形气室内的空气压力,使C形密封圈回位与阀芯球面形成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充压密封式半球阀,其中所述的密封座组合件固定于上、下阀体中间,密封座组合件中的支承环的外周上、下面上分别设置有使上、下阀体达到密封的O形圈。
前述的充压密封式半球阀,其中所述的驱动机构上连接有杠杆,该杠杆的另一端连接并带动阀体内的主阀杆,该主阀杆上设置有带动阀芯转动的方榫,阀芯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实现其转动的副阀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充压密封式半球阀主要包括驱动机构、主阀杆、副阀杆、阀芯、上阀体、密封座组合件,及下阀体。其中,该密封座组合件由C形密封圈、充压定位环,及支承环组成。在开启时,C形密封圈经释压离开密封面,在关闭时,C形密封圈经充压紧贴密封面,从而使驱动机构所需的启闭力矩大大减少,节约了能源。同时,由于阀芯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不接触C形密封圈,使阀芯和C形密封圈启闭过程中的磨损等于零,延长了密封付的使用寿命,其次,该阀的密封是靠对于C形密封圈高于工作压力的充压来实现的,所以它的密封性能良好。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满足实现对于介质为煤粉、尘气的管道中进行单独控制、集中控制,或计算机控制等的自动控制及实现可靠密封的功能,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充压密封式半球阀,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且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压密封式半球阀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压密封式半球阀的结构左视图。
图3是图2中的I部放大图。
1......上阀体 2......C形密封圈3......充压定位环 4......O形圈5......支承环 6......O形圈7......下阀体 8......阀芯9......驱动机构 10......杠杆11......主阀杆 12......副阀杆D......充压进气口 d......充压定位环的充气孔C......环形气室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充压密封式半球阀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压密封式半球阀的结构主视图和左视图,图3是图2中的I部放大图。本实用新型充压密封式半球阀,其主要包括驱动机构9、主阀杆11、副阀杆12、阀芯8、上阀体1、密封座组合件,及下阀体7。其中,该密封座组合件由C形密封圈2、充压定位环3,及支承环5成。上述C形密封圈2的外侧是与阀芯8的球面配合的密封面,通过充气可带动C形密封圈2变形的充压定位环3设置在C形密封圈2的内侧,上述的支承环5设置在C形密封圈2和充压定位环3的下部。
在阀芯8关闭位置时,高于工作压力的压缩空气通过上阀体上的充压进气D,进入充压定位环3的充气孔d对环形气室C充压,使C形密封圈2产生弹性变形,紧贴于阀芯8的球面,形成密封,当阀芯8需要开启时,先释放环形气室C内的空气压力,C形密封圈2回位与阀芯8球面形成间隙。
上述的驱动机构9通过杠杆10传输动力,其杠杆内孔设有花键带动设于下阀体7轴孔内的主阀杆11,再由主阀杆11上的方榫带动阀芯8,和设于阀体轴孔内的副阀杆12,实现半球阀的启闭动作。
上述的密封组合件,即C形密封圈2,充压定位环3,支承环5用螺钉固定于上阀体1和下阀体7中间,并由O形圈4,O形圈6实现上、下阀体间的密封。
上述如此结构构成的本实用新型充压密封式半球阀的技术创新,对于现今同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均具有许多可取之处,而确实具有技术进步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充压密封式半球阀,由驱动机构(9)、主阀杆(11)、副阀杆(12)、阀芯(8)、上阀体(1)、下阀体(7)及密封座组合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座组合件包括C形密封圈(2)、充压定位环(3),及支承环(5),上述的C形密封圈(2)的外侧是与阀芯(8)的球面配合的密封面,通过充气可带动C形密封圈(2)变形的充压定位环(3)设置在所述C形密封圈(2)的内侧,所述的支承环(5)设置在C形密封圈(2)和充压定位环(3)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压密封式半球阀,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所述的密封座组合件固定于上阀体(1)和下阀体(7)中间,密封座组合件中的支承环(5)的外周上、下面上分别设置有使上、下阀体达到密封的O形圈(4、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压密封式半球阀,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驱动机构(9)上连接有杠杆(10),该杠杆(10)的另一端连接并带动阀体内的主阀杆(11),该主阀杆(11)上设置有带动阀芯(8)转动的方榫,所述阀芯(8)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实现其转动的副阀杆(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充压密封式半球阀,主要由驱动机构、主阀杆、副阀杆、阀芯、上阀体、密封座组合件,及下阀体组成。其中,该密封座组合件由C形密封圈、充压定位环,及支承环组成。上述C形密封圈的外侧是与阀芯球面配合的密封面,通过充气可带动C形密封圈变形的充压定位环设置在C形密封圈的内侧,上述的支承环设置在C形密封圈和充压定位环的下部。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所需的启闭力矩大大减少,因此节约了能源。同时,由于上述结构使得磨损等于零,延长了使用寿命,且密封性能良好。
文档编号F16K5/06GK2628822SQ0326393
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8日
发明者钱耀明, 朱胜 申请人:启东市冶金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