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55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其包括塑料管、内衬套、密封圈及钢管;所述塑料管的内孔径与内衬套的外径相匹配;所述钢管内设置有与之同轴的沉孔,所述沉孔的大孔径与塑料管的外径相匹配,该沉孔的大孔内设置有与之同轴的密封圈卡槽;所述密封圈卡槽的孔径与密封圈的外径相匹配,该密封圈的内径与塑料管的外径相匹配;沉孔的大孔内还设置有多个与之同轴的倒齿槽;密封圈卡接于密封圈卡槽内,塑料管的一端与沉孔的大孔匹配套接;内村套匹配套接于塑料管的内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内衬套挤压塑料管,增加塑料管与钢管之间的紧密度,使得它们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加良好,从而使本过度接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专利说明】
一种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
【背景技术】
[0002]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往往需要一种特殊的管接头,该管接头的两端分别为与塑料管道相匹配的塑料端口及与钢管管道相匹配的钢端口。因此,此管接头需要采用塑料管及钢管拼接而成。而普遍的塑料管道与钢管之间的连接密封性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能良好的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其包括塑料管、内衬套、密封圈及钢管;塑料管的内孔径与内衬套的外径相匹配;钢管内设置有与之同轴的沉孔,沉孔的大孔径与塑料管的外径相匹配,该沉孔的大孔内设置有与之同轴的密封圈卡槽;密封圈卡槽的孔径与密封圈的外径相匹配,该密封圈的内径与塑料管的外径相匹配;沉孔的大孔内还设置有多个与之同轴的倒齿槽;密封圈匹配卡接于密封圈卡槽内,塑料管的一端与沉孔的大孔相匹配套接;内村套匹配套接于塑料管的内孔,该内村套位于塑料管与沉孔的大孔相匹配套接的一端。
[0007]其中,密封圈及密封圈卡槽的数量各为两个,该两个密封圈卡槽设置于倒齿槽的两边。
[0008]其中,内衬套的一端设置有与之同轴的圆锥环,该圆锥环的大径端头与内衬套的端头相匹配一体连接。
[0009]其中,内衬套的外径大于沉孔的小孔径。
[0010]其中,塑料管的内孔径与内衬套的外径为过盈配合,该塑料管的外径与密封圈的内径为过盈配合。
[0011 ]其中,内衬套及钢管是由钢材料制成的。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内衬套挤压塑料管的结构,使得塑料管与钢管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使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而设置的密封圈及密封圈卡槽各有两个,使得本产品的密封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其中,在内衬套的端头增设圆锥环,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得内衬套可以轻松插入塑料管内;而设置内衬套的外径大于沉孔的小孔径,限制了内衬套的位置,避免了内衬套插入沉孔的小孔径内;另外,内衬套及钢管采用钢材料制成,保证了它们的硬度,避免它们变形,保证了本产品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一种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的结构示意爆炸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塑料管;2、内衬套;3、密封圈;4、钢管;21、圆锥环;41、沉孔;411、密封圈卡槽;412、倒齿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的结构示意爆炸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主要体现了本过渡接头是由塑料管1、内衬套2、密封圈3及钢管4组成的,及其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并着重反映了圆锥环21、密封圈卡槽411及倒齿槽412。
[0019]本实用新型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的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该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包括塑料管1、内衬套2、密封圈3及钢管4;塑料管
I的内孔径与内衬套2的外径相匹配;钢管4内设置有与之同轴的沉孔41,沉孔41的大孔径与塑料管I的外径相匹配,该沉孔41的大孔内设置有与之同轴的密封圈卡槽411;密封圈卡槽411的孔径与密封圈3的外径相匹配,该密封圈3的内径与塑料管I的外径相匹配;沉孔41的大孔内还设置有多个与之同轴的倒齿槽412;密封圈3匹配卡接于密封圈卡槽411内,塑料管I的一端与沉孔41的大孔相匹配套接;内村套2匹配套接于塑料管I的内孔,该内村套2位于塑料管I与沉孔41的大孔相匹配套接的一端。本实用新型采用内衬套挤压塑料管的结构,使得塑料管与钢管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使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密封圈3及密封圈卡槽411的数量各为两个,该两个密封圈卡槽411设置于倒齿槽412的两边。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密封圈及密封圈卡槽各有两个,使得本产品的密封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内衬套2的一端设置有与之同轴的圆锥环21,该圆锥环21的大径端头与内衬套2的端头相匹配一体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内衬套的端头增设上述的圆锥环,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得内衬套可以轻松插入塑料管内。
[002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内衬套2的外径大于沉孔41的小孔径,限制了内衬套的位置,避免了内衬套插入沉孔的小孔径内。
[0023]本实施例中,塑料管I的内孔径与内衬套2的外径为过盈配合,该塑料管I的外径与密封圈3的内径为过盈配合,保证本产品的密封性能。
[0024]本实施例中,内衬套2及钢管4是由钢材料制成的,保证了它们的硬度,避免它们变形,保证了本产品的密封性。
[002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包括塑料管(I)、内衬套(2)、密封圈(3)及钢管(4);所述塑料管(I)的内孔径与内衬套(2)的外径相匹配;所述钢管(4)内设置有与之同轴的沉孔(41),所述沉孔(41)的大孔径与塑料管(I)的外径相匹配,该沉孔(41)的大孔内设置有与之同轴的密封圈卡槽(411);所述密封圈卡槽(411)的孔径与密封圈(3)的外径相匹配,该密封圈(3)的内径与塑料管(I)的外径相匹配;沉孔(41)的大孔内还设置有多个与之同轴的倒齿槽(412);密封圈(3)匹配卡接于密封圈卡槽(411)内,塑料管(I)的一端与沉孔(41)的大孔相匹配套接;内村套(2)匹配套接于塑料管(I)的内孔,该内村套(2)位于塑料管(I)与沉孔(41)的大孔相匹配套接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及密封圈卡槽(411)的数量各为两个,该两个密封圈卡槽(411)设置于倒齿槽(412)的两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套(2)的一端设置有与之同轴的圆锥环(21),所述圆锥环(21)的大径端头与内衬套(2)的端头相匹配一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套(2)的外径大于沉孔(41)的小孔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I)的内孔径与内衬套(2)的外径为过盈配合,该塑料管(I)的外径与密封圈(3)的内径为过盈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管管道与塑料管道的连接过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套(2)及钢管(4)是由钢材料制成的。
【文档编号】F16L21/00GK205716110SQ201620399263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4日
【发明人】成林科
【申请人】浙江新大塑料管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