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钉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4471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丝钉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图1、图2所示,现有的螺丝钉带10主要是由一带体11与若干个垂直并排于带体11上的螺丝钉12构成,其虽然可配合钉枪20使用,而达到自动进带打钉的目的,但由于该带体11是由一种塑料材质制成的直条状细长型带体,因此带体11显然无足够的应力强度来支撑螺丝钉12重量,以致当现有螺丝钉带结合于钉枪20上使用时,整条螺丝钉带10将会弯曲下垂,此一情形尤其当钉枪20朝下打钉时(如图2所示),位于带体11末端的螺丝钉12尾端将会顶碰工作物30表面或卡掣于工作物30的转角,而造成螺丝钉12尾端刮伤工作物30表面,或造成钉枪20进带的不顺与卡带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避免螺丝钉带弯曲下垂,以防止螺丝钉尾端刮伤工作物表面,或钉枪进带不顺与卡带等缺点的改进的螺丝钉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丝钉带,是由一带体与数个垂直并排于带体上的螺丝钉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是由一种塑料材质制成的向上弯成弧状细长型带体;借此,令带体得以提高应力强度来支撑螺丝钉重量,当螺丝钉带结合于钉枪上使用而朝下打钉时,即可避免螺丝钉带弯曲下垂,而防止螺丝钉尾端顶碰工作物表面或卡掣于工作物的转角,进而可防止螺丝钉尾端刮伤工作物表面,或钉枪进带不顺与卡带等情形。
本实用新型可避免螺丝钉带弯曲下垂,以防止螺丝钉尾端刮伤工作物表面,或钉枪进带不顺与卡带等缺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螺丝钉带的平面构造图。
图2是现有螺丝钉带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构造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号说明现有部分10 现有的螺丝钉带11 带体12 螺丝钉20 钉枪30 工作物本实用新型部分40 本案的螺丝钉带41 带体42 螺丝钉50 钉枪60 工作物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螺丝钉带40是与现有螺丝钉带同样是由一带体41与若干个垂直并排于带体41上的螺丝钉42构成。
而本实用新型的螺丝钉带40与现有螺丝钉带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为达到目的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及其特征在于该带体41是由一种塑料材质所制成的向上弯成弧状的细长型带体,借由带体41的向上弯成弧状设计,使带体41能够提高应力强度来支撑螺丝钉42重量。当本实用新型的螺丝钉带40结合于钉枪50上使用而朝下打钉时(如图4所示),即可避免螺丝钉带40弯曲下垂,而防止螺丝钉42尾端顶碰工作物60表面或卡掣于工作物60的转角,进而防止螺丝钉42尾端刮伤工作物60表面,或钉枪50进带不顺与卡带等情况。
从以上所述及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确可提供一种可避免螺丝钉带弯曲下垂,以防止螺丝钉尾端刮伤工作物表面,或钉枪进带不顺与卡带等缺点的螺丝钉带。但与现有螺丝钉带相比,确具有显著的实用性与进步性,且其构造亦确未曾有过,符合新型专利的要件,故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螺丝钉带,是由一带体与数个垂直并排于带体上的螺丝钉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是由一种塑料材质制成的向上弯成弧状细长型带体。
专利摘要一种螺丝钉带,是由一带体与数个垂直并排于带体上的螺丝钉构成;带体是由一种塑料材质制成的向上弯成弧状细长型带体。本实用新型令带体得以提高应力强度来支撑螺丝钉重量,当螺丝钉带结合于钉枪上使用而朝下打钉时,即可避免螺丝钉带弯曲下垂,而防止螺丝钉尾端顶碰工作物表面或卡掣于工作物的转角,进而可防止螺丝钉尾端刮伤工作物表面,或钉枪进带不顺与卡带等情形。
文档编号F16B27/00GK2761901SQ20042005643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6日
发明者黄世忠 申请人:黄世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