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5738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摩托车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构由活塞、连杆、活塞销以及套在活塞上的活塞环组成,其中活塞的顶部为拱形,此种形状的活塞顶部使活塞的启动和工作阻力增加,发动机的单位升功率得不到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轻巧的活塞连杆机构,从而实现降低摩托车发动机油耗,减小活塞磨损以及提升整机的加速性能。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构,包括活塞、连杆、气门以及套在活塞上的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顶部为平面,活塞与连杆之间用活塞销连接。因为顶部为平面形状的活塞可以使活塞的高度减少,从而降低了活塞的惯性,使其加速性能提高,可以节约油料。
所述摩托车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销外壁或在所述活塞的活塞销孔内设有两条轴向贯通油槽。其目的是增加气缸内润滑油的流通,提高气缸的润滑性能。
所述摩托车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销的内孔两端大中间小。即活塞销内孔的形状为哑铃状。
所述摩托车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裙部外壁为腰鼓状的流线曲面。该腰鼓状的变化比较微小,其目的是使活塞裙部与气缸之间形成楔形油膜,以改善两者之间的润滑。当然该腰鼓状也可以是其它非直筒形的流线形曲面。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将拱形顶部的活塞改为平顶形的活塞,减少了活塞重量,加速性能得到提高,从而也提高发动机的效率,而且在活塞的活塞销孔内增加了两条贯通油槽,将活塞裙部的外壁改为腰鼓状,提高了活塞与气缸的润滑效果,避免了活塞因摩擦力过大而高温融化、拉伤的问题,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托车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中活塞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托车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从
图1中可见,所述摩托车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构,包括活塞2、连杆5和气门6,活塞2的顶部21为平面,活塞2上套有活塞环4,活塞2与连杆5之间用活塞销7连接,活塞销7的外壁或活塞的活塞销孔内设有两条轴向贯通油槽71,活塞销7的内孔72为两端大中间小的哑铃状。活塞裙部22的外壁为腰鼓状的流线曲面,见图2所示活塞的轴截而图,活塞的裙部22为最后一道活塞环以下的部位,其中裙部22中部的外径最大。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构,包括活塞、连杆、气门以及套在活塞上的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顶部为平面,活塞与连杆之间用活塞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销外壁或在所述活塞的活塞销孔内设有两条轴向贯通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销的内孔两端大中间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裙部外壁为腰鼓状的流线曲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损小、节油、加速性能高的摩托车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构,包括包括活塞、连杆、气门以及套在活塞上的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顶部为平面,活塞销内孔为哑铃状,活塞的销孔内开两道贯通油槽。
文档编号F16J1/16GK2837530SQ20052005571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8日
发明者胡仁学, 左鹏元 申请人:江门天钇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