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以及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3415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滤器以及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器以及控制阀。
背景技术
以往,在自动变速器的液压回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压力的压力控制阀、 用于控制流量的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流动方向的方向控制阀等各种控制 阀,通过操作各控制阀,将油供给至给定的液压伺服机构中而使离合器、制 动器等配合,从而实现给定的变速档位。所述各控制阀具有套筒、进退自如地设置在该套筒内的阀杆、将该阀杆 向给定方向加载的弹簧等,同时,根据需要还具有用于使所述阀杆进退的电 磁部。而且,所述套筒上形成有用于向控制阀供给油的输入口、用于从控制 阀排出油的输出口等端口,通过将控制阀安装在阔体上,使形成于该阀体上 的流路与各端口连通。但是,当铁粉等杂质进入所述控制阀内部时,杂质会进入套筒和阀杆之 间而使控制阀锁住或者损伤控制阀。因此,目前按照覆盖各端口的形式,将 具有过滤结构的过滤器从外侧安装在所述套筒的过滤器安装部上,使过滤器 的内周面与过滤器安装部的外周面紧密贴合而密封端口 ,从而防止杂质进入到各控制阀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 专利文献1:特开2001 —413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许第3324140号公报。发明内容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所述以往的控制阀中,如果没有充分对过滤器的内周面和过滤 器安装部的外周面进行密封,则在过滤器和过滤器安装部之间形成与端口连 通的缝隙,存在着杂质通过该缝隙进入控制阀内部的危险。因此,为了能够 提高密封性,探讨了严格设定过滤器的径向及轴向尺寸和过滤器安装部中的
轴向及径向尺寸的公差的方法。但是,这种情况下,过滤器以及套筒的合格 率相应地降低,导致控制阀的成本上升。本发明解决了以往控制阀中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杂 质进入到控制阀内部、且能够降低成本的过滤器以及控制阀。解决问题的手段为此,将本发明的过滤器安装在阀主体的过滤器安装部上,该阀主体包 括端口、对应于该端口形成有过滤器安装部的套筒、在该套筒内以进退自 如的方式设置的阀杆。并且,本发明的过滤器具有与形成在所述过滤器安装部上的第一抵接部 位抵接的卡合部、和与形成在所述过滤器安装部上的第二抵接部位抵接的接 触部。本发明的控制阀包括端口、对应于该端口形成有过滤器安装部的套筒、 在该套筒内以进退自如的方式设置的阀杆、安装在所述过滤器安装部上的过 滤器。而且,该过滤器具有与形成在所述过滤器安装部上的第一抵接部位抵接 的卡合部、和与形成在所述过滤器安装部上的第二抵接部位抵接的接触部。本发明的另一种控制阀中,进一步地,所述卡合部形成在过滤器的两端, 所述接触部形成在所述过滤器的两端之间的给定位置上。而且,所述套筒中 的所述第一抵接部位通过倾斜面而形成。本发明的又一种控制阀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抵接部位的位置 被设定为在端口两侧过滤器按压第一、第二抵接部位的各按压力的分力相 互对向。本发明的又一种控制阀中,进一步地,所述倾斜面的角度基于防脱力而 设定,该防脱力是过滤器按压过滤器安装部的按压力的分力。本发明的又一种控制阀中,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由金属材料构成,通 过蚀刻加工或者激光加工形成过滤部。本发明的又一种控制阀中,进一步地,所述卡合部上形成有加强部。本发明的又一种控制阀中,进一步地,在所述过滤器的圆周方向的中央 部形成有加强部。
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将本发明的过滤器安装在阀主体的过滤器安装部上,其中 该阀主体具有端口、对应于该端口形成有过滤器安装部的套筒、以在该套筒 内进退自如的方式设置的阀杆。而且,该过滤器具有与形成在所述过滤器安装部上的第一抵接部位抵接 的卡合部、和与形成在所述过滤器安装部上的第二抵接部位抵接的接触部。此时,由于具有与形成在过滤器安装部上的第一抵接部位抵接的卡合部 以及与形成在所述过滤器安装部上的第二抵接部位抵接的接触部,因此,能 够在第一、第二抵接部位使套筒与过滤器充分接触,能够确实地对端口进行 密封。其结果,能够防止杂质进入到控制阀内部。另外,没有必要严格设定过滤器的径向及轴向尺寸、以及过滤器安装部 中的轴向及径向尺寸的公差,因此,能够将低控制阀的成本。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线性电磁阀的正面图。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调压阀部的关键部分的平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3的C-C剖视图。 图5为图3的D-D剖视图。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调压阀部的关键部分的平面图。 图7为图6的E-E剖视图。 图8为图6的F-F剖视图。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输入口的过滤器安装状态的剖视图。图IO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卡合部的套筒角度的图。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卡合部的套筒角度与防脱落力之间的关系图。图1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线性电磁阀的正面图。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输入口的过滤器安装状态的剖视 图1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过滤器的关键部分的平面图。附图标记的説明-10线性电磁阀26 阀杆62套筒73、 74 过滤器81、 82过滤器安装部93 卡止部ml 卡合部m2 过滤部pl输入口p2输出口sl s4第一、第二抵接部位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这里,对控制 阀中作为压力控制阀的线性电磁阀进行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线性电磁阀的正面图;图2为表示本 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调压阀部的关键部分的平面图;图3为图1的B-B剖 视图;图4为图3的C-C剖视图;图5为图3的D-D剖视图;图6为表示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调压阀部的关键部分的剖视图;图7为图6的E-E 剖视图;图8为图6的F-F剖视图。另外,图2为将图1的调节阀部从箭头 A方向观察的图。图中,IO为线性电磁阀,该线性电磁阀IO通过未图示的调节器阀连接 在自动变速器的液压回路中的管路压力的油路等上,在油泵产生的液压通过 调节器阀(regulatorvalve)被调节为调节压,该调节压作为输入压力供给至 线性电磁阀10中。而且,线性电磁阀IO根据从未图示的控制装置供给的电 流而动作,将对应于电流的液压作为给定的输出压力(先导压力)而产生,
并将该输出压力作为控制压力供给至未图示的液压伺服机构。该液压伺服机 构是为了结合或分离未图示的作为摩擦配合元件的离合器而设置,所述控制 压力按照给定的液压模式被供给至所述液压伺服机构,离合器根据所述液压 模式被结合或分离。另外,作为所述摩擦配合元件,可用制动器代替离合器而使用。而且,还可以用通过调制管(modulator valve)产生的调制管压来 代替所述调节压而供给至线性电磁阀10中。另外,11是作为构成电磁驱动装置的电磁部的线性电磁部,12是作为 通过驱动该线性电磁部11而动作的阀部的调压阀部,所述线性电磁阀10以 将线性电磁部ll为上、将调压阀部12为下而安装在未图示的阀体中。所述 电磁部11包括环状的铁心15、巻装在该铁心15上的线圈17、相对于该 线圈17进退(图中向左右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的可动铁心54、向所述线 圈17供给电流的端子21、以及作为筒状的筐体的框架20,该框架20包围 所述铁心15、线圈17以及可动铁心54而设置。所述铁心15包括筒状的主体16、在该主体16的前端(图中为左端) 向径向外方突出而形成的凸缘部28,在主体16中形成有贯通孔18。另外, 所述主体16在轴向比线圈17长,主体16的后端(图中的右端)比线圈17 的后端向后方(图中的右方)突出给定量。所述可动铁心54包括环状的柱塞31、嵌入在形成于该柱塞31的中央 的孔中而被固定的轴32。该柱塞31包括圆板状部35、在该圆板状部35 的外周边缘向前方(图中的左方)突出而形成的筒状部36。而且,所述轴 32贯通所述贯通孔18而延伸,并通过设置在主体16的前端以及后端的衬套 19,以相对于铁心15可以自由进退且自由滑动的方式被支撑。另外,在所 述圆板状部35的前端面(图中的左端面)上,包围轴32而设置有由非磁性 体形成的环状的板33,该环状的板33用于磁性地分离所述铁心15和柱塞 31。而且,所述框架20由有底的筒状体构成,其包括筒状部55以及具有圆 形的底部56,在所述筒状部55的前端的圆周方向的给定位置上形成有切口 57,端子21通过该切口57安装在铁心15上。另外,在所述框架20中,筒状部55的前端形成有铆接部80,将铁心 15、线圈17以及可动铁心54嵌入到框架20内,并安装调压阀部12的套筒62后,通过对铆接部80和形成在套筒62后端的凸缘部63进行铆接,电磁 部11以及调压阀部12组成为一体。此时,在所述可动铁心54中,轴32的 前端面与形成在调压阀部12的阀杆26后端的可动铁心抵接部相互抵接。所述可动铁心54在初期状态下被置于图1所示的后退极限位置上,在 动作状态下前进(图中为向左方向移动)。所述筒状部36的圆周方向上的给定位置上贯通轴方向形成有孔30,通 过该孔30并利用柱塞31使前方和后方连通。因此,随着可动铁心54的进 退,柱塞31前方的油流向后方,或者柱塞31后方的油流向前方。另一方面,调压阀部12包括所述套筒62;阀杆26;固定在该套筒62 的前端、用于防止阀杆26从套筒62脱落的防脱落用封头64;设置在该封头 64和阀杆26的前端之间的未图示的弹簧等,该弹簧作为加载部件,其弹簧 负载作为将阀杆26推向电磁部11侧的作用力。而且,由所述套筒62以及 阀杆26构成阀主体。所述阀杆26被设置成在套筒62内以进退自如、且可相对套筒62自由 滑动,其包括形成在其前端、并插入到所述弹簧内的未图示的弹簧座;邻 接该弹簧座的后方而形成的多个挡圈。所述套筒62包括被供给有(IN)来自所述调节器阀的输入压的输入 口pl;用于将输出压作为控制压而产生、并对液压伺服机构输出(OUT)的 输出口p2;用于反馈输出压的反馈口p3;以及排泄口p4、 p5,所述反馈口 p3通过形成在套筒62的外周的、未图示的油路与所述输出口 p2连通。而且, 输出压作为反馈压被供给至反馈口 p3,并产生对应于给定的挡圈的面积差的 作用力,通过该作用力将阀杆26向前方移动。因此,所述阀杆26承受在可动铁心54中产生并被传达的推进力、弹簧 的弹簧负载以及因反馈压而产生的作用力,以将阀杆26的所述可动铁心抵 接部与轴32抵接的状态,与可动铁心54—体进退。另外,68为在所述套筒62的外周面的一处与输入口 pl邻接、并以扇状 形成的油滞留部。从输入口 pl进入到油滞留部68内的油,通过套筒62与 阀体之间的缝隙流到排泄口p4,与此同时,铁粉等杂质滞留在油滞留部68。 另外,69为在所述套筒62的外周面连通排泄口 p4、 p5之间而以扇状形成的 油路。经该排泄口p5排出的油,通过油路69来到排泄口p4,与通过排泄口p4排出的油一起,排至线性电磁阀10夕卜。另外,71为形成于套筒62上、 并用于安装阀杆26的孔。下面,对所述结构的线性电磁阀IO的动作加以说明。 从所述控制装置没有向端子21供给电流的初期状态下,在线性电磁部 11中,可动铁心54被置于后退极限位置上,可动铁心54的后端面与底部 56抵接。另外,在调压阀部12中,在弹簧的弹簧负载的作用下,弹簧26被 置于后退极限位置上。此时,输入口 pl和输出口 p2被连通,排泄口 p4被 关闭。由此,与输入压相同数值的输出压从输出口p2被输出。若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端子21向线圈17供给电流,则产生磁通,形成 从框架20依次通过柱塞31及铁心15并返回至框架20的磁路,与此同时, 在该磁路中,主体16的后端的外周边缘与筒状部36的前端的内周边缘之间 形成有吸引部。于是,线圈17以给定的吸引力吸引可动铁心54,可动铁心54中产生与 电流成比例的推进力。其结果,推进力直接被传达至阀杆26上,该阀杆26 对抗所述弹簧负载而前进,使弹簧收縮。此时,输出压通过反馈油路供给至 反馈口p3,并用给定的反馈力将阀杆26推向前方。其结果,所述输入口 pl因形成在阀杆26上的挡圈而縮小,输出压变低。 而且,阀杆26上施加来自可动铁心54的推进力、反馈力以及弹簧负载,并 被置于推进力、反馈力以及弹簧负载达到平衡的位置。接着,若进一步加大电流,则施加于阀杆26的推进力变大,阀杆26被 推进,与此同时,输入口pl进一步被縮小,输出压成为最低值。另一方面,在动作状态下,若减小电流的值,则施加于阀杆26的推进 力变小,阀杆26后退(在图中向右方向移动),输出压与电流的值成反比 而增高。而且,若进一步减小电流的值,阀杆26也进一步向后推进,输入口pl 和输出口p2被连通,排泄口p4被关闭。于是,与输入压相同值的输出压从 输出口 p2被输出。但是,若杂质进入到所述线性电磁阀10内,则杂质会进入到套筒62和 阀杆26之间,由此锁住或损伤线性电磁阀10。因此,以覆盖输入口pl以及 输出口 p2的形式,将具有过滤结构的过滤器73、 74从套筒62的外侧安装
在对应于输入口 pl以及输出口 p2而形成的过滤器安装部81、 82上,从而 防止杂质进入到线性电磁阀10内。另外,通常在线性电磁阀10中,逆流的 油有时从输出口p2进入到线性电磁阀10内,因此,优选不仅在输入口pl , 而且输出口 p2上也安装过滤器74。所述过滤器73、 74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金属 材料构成,由具有刚好覆盖输入口 pl以及输出口 p2的圆周方向长度的弧状 的带状体构成,其两端具有卡合部ml,各卡合部ml之间设置具有过滤结构 的过滤部m2,该过滤部m2通过蚀刻加工形成,在该过滤部m2整个长度方 向上蜂窝状地贯通形成有直径比杂质的尺寸小的多个孔。另外,在本实施方 式中,所述过滤部m2通过蚀刻加工而形成,但也可以用激光加工而形成所 述过滤部m2。下面,对将过滤器73、 74安装在套筒62上的状态加以说明。此时,由 于过滤器73、 74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只对将过滤器73安装在过滤器安 装部81上的状态进行说明。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输入口的过滤器安装状态的剖视 图;图IO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卡合部的套筒角度的图。图ll为 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卡合部的套筒角度与防脱落力之间的关系图。 在图11中,横轴表示套筒角度0 ,纵轴表示防脱落力F。在图中,62为具有圆形外周面Sl的套筒,71为孔,pl为在所述套筒 62的圆周方向的给定位置上与孔71连通而形成的输入口。以覆盖该输入口 pl的形式安装有过滤器73,为此,在所述套筒62的圆周方向上的输入口pl 的两侧的给定部分,位于比外周面S1向内的位置,其结果,形成了近似"U" 字形状的过滤器安装部81。该过滤器安装部81,包括圆弧状的基体部84;从该基体部84的两端 沿着孔71的切线方向相互平行而延伸的、形成输入口pl的一对臂部85、86。 而且,所述过滤器安装部81的外周面包括在所述基体部84中构成外周面 Sl的一部分,且作为具有弧状的第一外周面的弧状部91;从该弧状部91的 两端向输入口 pl侧,并且相互平行而延伸的、作为形成基准面的第二外周 面的基准部92;在所述臂部85、 86中,从各基准部92的前端相对于所述基 准部92向相互离开的方向倾斜并形成为斜坡状的、作为用于卡止过滤器73
的第三外周面的、且作为倾斜面的卡止部93;从该各卡止部93的前端相对于所述基准面92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倾斜而形成的、作为第四外周面的非抵 接部94;从该各非接触部94的前端相对于所述基准面92向相互接近的方向 进一步倾斜而形成的、作为与过滤器73的内周面接触的第五外周面的、并 且作为倒角部的抵接部95;从该各抵接部95的前端相对于所述基准部92的 直角方向、且按照相互接近的方向形成的、作为第六外周面的非抵接部96。 另外,所述抵接部95在圆周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刚好能够进行密封的数 值,以使过滤器73的内周面和抵接部95的外周面之间不形成缝隙。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过滤器73由卡合部ml以及过滤部m2构成,所 述卡合部ml以第一曲率半径被弯曲并向卡止部93突出而形成,所述过滤部 m2具有圆弧形状,以第二曲率半径被弯曲,并包围卡止部93、非抵接部94、 抵接部95、非抵接部96以及输入口 pl而形成。在没有将所述过滤器73安 装在套筒62上的情况下,第二曲率半径比抵接部95的曲率半径稍微小一些。另外,将过滤器73的两端按照给定量扩大,使过滤部m2的内周面与各 抵接部95接触后,通过将各卡合部ml卡止在卡止部93而被安装在套筒62 上。与此同时,过滤器73被置于两端稍微拓宽的状态,并变形为与所述抵 接部95的曲率半径近似相等的第三曲率半径的形状。而且,过滤器73上产生给定的作用力,通过该作用力,过滤器73与各 卡止部93及各抵接部95抵接并被按压。其结果,形成了各卡合部ml与卡 止部93抵接的第一抵接部位sl、 e2,并且在比第一抵接部位sl、 s2更接近 于输入口 pl侦lj,形成了设定在过滤部m2的接触部与抵接部95抵接的第二 抵接部s3、 s4。但是,由于各卡合部ml的第一曲率半径非常小,因此,在第一抵接部 位sl、 e2中,各卡合部ml和卡止部93以近似线接触的方式接触。另外, 稍微弯曲而形成抵接部95的外周面向径向外方突出,其曲率半径与所述第 三曲率半径相等。因此,将过滤器73安装在套筒62上的状态下,在第二抵 接部位s3、 s4中,过滤部m2的内周面和抵接部95的外周面以面接触的方 式接触。而且,第一抵接部位sl、 s2中,过滤器73按压过滤器安装部81的按压 力fl、 f2,产生在相对于卡止部93垂直的方向上,而在第二抵接部位s3、
中,过滤器73按压过滤器安装部81的按压力f3、 f4,产生在相对于抵接部 95垂直的方向上。因此,当将过滤器73夹持过滤器安装部81的方向(图9 中的左右方向)作为夹持方向,将相对于该夹持方向垂直的方向且使过滤器 73卡合脱离的方向(图9中的上下方向)作为卡合脱离方向,将所述各按压 力fl、 f2在夹持方向上的分力用fid、 fk2表示,在卡合脱离方向上的分力用 fyl、 fy2表示,而将各按压力f3、 f4在夹持方向上的分力用fk3、 fe4表示, 在卡合脱离方向上的分力用fy3、 fy4表示时,能够将分力fel、 fe2,以及分 力fk3、 fk4以相互对向的方式产生。进一步,能够将分力fyl、 fk3,以及分 力fk2、 fic4以相互对向的方式产生。由此,能够提高密封性。另外,当将过滤器73安装在套筒62上时,分力fyl、 fy2产生防止过滤 器73从套筒62脱落的防脱力F。F = fyl+fy2如图10所示,当卡止部93相对于夹持方向形成的角度作为套筒角度e 时,如图ii所示,能够对应于各套筒角度e产生防脱力f。当所述防脱力f小得不能维持将过滤器73安装在套筒62上的状态时的数值作为F0时,套筒角度e的允许值成为eo。套筒角度e范围被设定在o《e《eo的范围。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在输入口pl的两侧,将各卡合部ml与卡止 部93抵接而形成第一抵接部位sl、 s2,另外,将接触部与抵接部95抵接而 形成第二抵接部位s3、 s4,并在第一抵接部位el、 s2和第二抵接部位s3、 s4 之间形成过滤器73和套筒62不接触的缝隙,由此,套筒62和过滤器73在 四个位置抵接。因此,在第一、第二抵接部位sl e4中,能够使套筒62和 过滤器73充分接触,能够确实进行对输入口pl的密封。其结果,不存在套 筒62和过滤器73之间的缝隙与输入口 pl连通的现象,由此能够防止杂质 进入到线性电磁阀10内。另外,由于没有必要严格设定过滤器73的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以及 过滤器安装部81中的轴向尺寸和径向尺寸的公差,因此,能够降低线性电 磁阀IO的成本。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 相同结构的部分赋予了相同的符号,由此省略其说明,对具有相同结构而引 起的本发明的效果则引用相同实施方式中的效果。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线性电磁阀的正面图。 此时,通过巻装绕组线100形成线圈17,在比该线圈17更靠近径向内 方与线圈17相邻接、且在线圈17的给定的位置,设置有作为第一终端框架 的筒状的终端部101以及作为第二终端框架的环状的终端部102。其中,所 述筒状的终端部101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从中央附近向后方(图中的右方向) 延伸而设置,而环状的终端部102邻接于所述线圈17的前端(图中的左端) 而设置。另外,在线圈17的内周侧,设置有筒状部105、以及在该筒状部105的 前端具有向径向外方形成的环状的凸缘部106的筒状体103。而且,柱塞114 自所述终端部IOI、 102以及筒状体103向径向内方滑动、并且进退(图中, 向左右方向移动)。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 相同结构的部分赋予了相同的符号,由此省略其说明,对具有相同结构而引 起的本发明的效果则引用相同实施方式中的效果。此时,由于过滤器73、 74 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只对将过滤器73安装在过滤器安装部81上的状态 进行说明。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输入口的过滤器安装状态的剖视图。此时,在各卡合部ml的外周面的给定位置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向 内弯曲的部分上,向径向外方突出而形成有作为第一加强部的加强筋97、98。 该各加强筋97、 98,在过滤器73的圆周方向按给定的长度形成,提高卡合 部ml的强度,并防止卡合部ml的变形。因此,能够提高防脱力F。另外,在过滤器73的圆周方向上的近似中央部,形成有作为第二加强 部的加强筋99。该加强筋99,在过滤器73的圆周方向上按照给定的长度而 形成,用以提高过滤器73中央部的强度,并防止过滤器73的中央部变形从 而导致所述接触部从抵接部95分离的现象。因此,能够确实进行对输入口 pl的密封。所述各加强筋97 99,用蚀刻加工或者激光加工在过滤部m2上形成多 个孔后,通过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下面,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结
构的部分赋予了相同的符号,由此省略其说明,对具有相同结构而引起的本 发明的效果则引用相同实施方式中的效果。图1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过滤器关键部分的剖视图。此时,在所述各卡合部ml上,向径向内方突出而形成有突起部70。因 此,过滤器73 (图1) 、 74的加工变得容易。所述突起部70,用蚀刻加工 或者激光加工在过滤部m2上形成多个孔后,通过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宗旨能够采取种 种变形,不能将该部分从本发明的范围排出。工业上的可利用性能够适用于设置在自动变速器的液压回路上的过滤器以及控制阀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过滤器,其安装在阀主体的过滤器安装部上,该阀主体包括端口、对应于该端口形成有所述过滤器安装部的套筒、在该套筒内以进退自如的方式设置的阀杆,其特征在于,该过滤器具有与形成在所述过滤器安装部上的第一抵接部位抵接的卡合部、与形成在所述过滤器安装部上的第二抵接部位抵接的接触部。
2. —种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包括端口、对应于该端口形成有过滤器安装部的套筒、在该 套筒内以进退自如的方式设置的阀杆、安装在所述过滤器安装部上的过滤 器;并且该过滤器具有与形成在所述过滤器安装部上的第一抵接部位抵接 的卡合部、与形成在所述过滤器安装部上的第二抵接部位抵接的接触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形成在过滤器 的两端,所述接触部形成在所述过滤器的两端之间的给定位置上,所述套筒 中的所述第一抵接部位通过倾斜面而形成。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抵接部位 的位置被设定为在端口的两侧使过滤器按压第一、第二抵接部位的各按压 力的分力相互对向。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的角度基于防 脱力来设定,该防脱力是过滤器按压过滤器安装部的按压力的分力。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由金属材料构 成,通过蚀刻加工或者激光加工形成过滤部。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上形成有加强部。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滤器的圆周方向 的中央部形成有加强部。
全文摘要
能够防止杂质进入到控制阀内,并能够降低成本。过滤器73,其安装在阀主体的过滤器安装部81上,该阀主体包括端口、形成有过滤器安装部81的套筒62、在套筒62内以进退自如的方式设置的阀杆;并且该过滤器具有与形成在过滤器安装部81上的第一抵接部位ε1、ε2抵接的卡合部m1、与形成在过滤器安装部81上的第二抵接部位ε3、ε4抵接的接触部。此时,由于具有与第一抵接部位ε1、ε2抵接的卡合部m1、和与第二抵接部位ε3、ε4抵接的接触部,因此,能够在第一、第二抵接部位ε1~ε4使套筒62和过滤器73充分接触。
文档编号F16K51/00GK101120195SQ20058004813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6日
发明者吉田浩之, 山本晴树, 石川和典 申请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