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组合的端口和带通气口的血液控制阀的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2387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具有组合的端口和带通气口的血液控制阀的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20),其具有组合的血液控制阀(40)和端口阀,其中,组合的阀包括允许空气通过但防止流体通过的一个或者多个通气口。一个或多个通气口定位在阀的外表面上以避免与侧端口的通路重叠。因此,防止了在侧端口与通气口之间的流体连通。提供了各种通气口构造。本申请还包括阀致动器(90),其前进通过阀的隔膜中的狭缝,以提供用于流体绕过阀的通路。
【专利说明】
具有组合的端口和带通气口的血液控制阀的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
【背景技术】
[0001]作为输液治疗过程的一部分,静脉输液系统通常用于进入患者的血管。静脉输液系统通常包括输液袋的液体储存器,其经由静脉留置针连接至患者。留置针通常联接至留置针接头,所述留置针接头具有路厄(luer)锁定连接器或者用于将留置针接头联接至注射器的其它连接器类型、一段静脉输液管或者某些其它的外部路厄装置。来自输液袋的流体经由留置针接头和静脉留置针流动到患者中。
[0002]在一些情况下,留置针接头还包括血液控制阀,所述血液控制阀定位在延伸穿过留置针接头的流体通路内。血液控制阀将流体通路或者腔划分为近侧室和远侧室,并且允许流体选择性地流动通过流体通路。例如,血液控制阀可以包括狭缝,当外部路厄装置联接至留置针接头并且与阀直接接合时,所述狭缝可以被绕过。一旦移除外部路厄装置,狭缝关闭以防止血液泄漏出留置针接头。
[0003]留置针接头还可以包括阀致动器,所述阀致动器由外部或者二次输液装置(诸如路厄装置)接触,并且前进通过阀的狭缝。阀致动器通常前进通过阀以提供通过阀的临时通路。一旦移除二次输液装置,阀的弹性性质使得阀致动器返回到阀狭缝外。
[0004]在一些情况下,留置针接头还包括侧端口,从而在留置针接头联接至单独的输液装置(诸如一段静脉输液管)时通过该侧端口将流体直接注入留置针接头的内腔中。留置针接头还包括端口阀(port valve),所述端口阀被定位成与侧端口的通路一起形成流体紧密密封,以防止留置针接头的腔内的流体泄漏出侧端口。当流体通过侧端口注入时,端口阀由于注入流体的流体压力而暂时变形,从而提供间隙,注入的流体被允许通过该间隙流入留置针接头的腔中。在注入之后,端口阀恢复到其原始形态,从而再次形成流体紧密密封。
[0005]因此,尽管当前现有用于同时控制血液流动和允许流体经由侧端口注入的系统和方法,仍然存在挑战。因此,用本文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加强或替换当前的技术将是在本领域的改进。
【发明内容】

[0006]响应于本领域中由当前可用的系统和方法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和需要,研发了本发明。因此,这些系统和方法被研发以提供一种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所述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具有组合的端口和带通气口的血液控制阀。因此,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提供具有单个阀的输液装置,所述单个阀控制通过所述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的腔的流体和空气流。本发明还包括阀致动器,所述阀致动器具有用于将阀致动器保持在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的腔中并且防止阀致动器过度插入穿过阀的隔膜的各种特征。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口留置针组件提供为包括留置针接头,所述留置针接头具有近侧端、远侧端以及在所述近侧端与所述远侧端之间延伸的腔,所述留置针接头还包括侧端口,所述侧端口形成穿过所述留置针接头的侧壁的通路并且与所述腔连通。留置针组件还包括组合的端口和血液控制阀,所述血液控制阀设置在腔内并且将所述腔分成近侧室和远侧室。阀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与所述侧端口的通路形成可失效的流体紧密密封的表面。当流体被注入到侧端口中时,阀的本体暂时变形,从而在阀的外表面与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的内表面之间提供间隙。来自侧端口的流体流动通过该间隙并且流动到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的近侧室中。在注入之后,阀的本体恢复其原始形态,从而再次建立对所述侧端口的通路的流体紧密密封。
[0008]在一些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阀致动器,所述阀致动器具有外直径并且设置在近侧室内并且具有基部、末端以及在所述基部与所述末端之间延伸的本体。末端定位成靠近所述阀的隔膜,并且基部定位成靠近所述留置针接头的近侧端。留置针组件还包括致动器保持突起,所述致动器保持突起具有外直径并且定位在阀致动器的本体的外表面上。
[0009]阀通常包括柔性管,所述柔性管具有与腔的内直径的尺寸大致相同的外直径,由此,阀通过过盈配合保持在腔内。留置针接头的近侧端还包括开口,单独的装置可以插入穿过该开口以接触阀致动器的基部并且使得阀致动器的末端前进穿过在阀的隔膜中的狭缝。在一些情况下,阀致动器包括多个窗口或通气口,所述多个窗口或通气口设置为允许流体流入和流出阀致动器的内腔。
[0010]阀还包括多个通气口,所述多个通气口在阀的外表面上形成水平沟槽。这些通气口包括被选择为允许空气通过而防止流体通过的横截面面积。通气口定位在阀的外表面上,以防止通气口与侧端口的通路重叠。因此,注入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的内腔中的流体被防止进入通气口,并且通气口内的空气被防止经由侧端口和通路离开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
[0011 ]在一些情况下,提供截头状通气口,所述截头状通气口具有与远侧室流体连通的远侧开口以及与通气口环流体连通的近侧端。通气口环在阀的外表面中形成半圆环状沟槽并且包括提供通过阀的侧壁的通路的一个或多个通气孔。因此,远侧室内的空气通过流动通过截头状通气口、流入通气口环中并且流动通过通气孔而流入近侧室中。
[0012]在一些情况下,提供环状通气口环并使其与围绕阀的整个圆周定位的截头状通气口组合使用。对于这些实施例,环状通气口环被定位成使得该环状通气口环不与侧端口的通路重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侧端口的通路与环状通气口环之间设置有距离,其中,该距离确保阀的近侧本体部可以变形以允许通过侧端口注入的流体通过,而无需允许环状通气口环与侧端口的通路之间流体连通。
[0013]本发明还包括各种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包括形成在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的内表面中并且介于阀的外表面与留置针接头之间的一个或多个通气口,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通气口提供与设置在阀的外表面上的通气口相关联描述的功能相似的功能。
[0014]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可以并入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中并且从下面的描述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中将变得更加明显,或者可以通过下文描述的本发明的实践来获知本发明。本发明不要求本文描述的所有有利特征和所有优点都并入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中。
【附图说明】
[0015]为了使得获得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以及优点的方式更容易被理解,将通过参照在附图示出的特定实施例对上面简要描述的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仅仅描绘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并且因此不被认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6]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带端口的输液治疗装置的透视图。
[0017]图2A是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在致动前示出的剖视侧视图,所述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具有组合的端口和血液控制阀、阀致动器以及致动器保持突起。
[0018]图2B是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在致动并且流体经由侧端口注入后示出的剖视侧视图,所述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具有组合的端口和血液控制阀、阀致动器以及致动器保持突起。
[0019]图2C是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在致动并且流体经由近侧开口注入之后的剖视侧视图,所述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具有组合的端口和血液控制阀、阀致动器以及致动器保持突起。
[0020]图3A-图3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示例实施例的具有多个通气口的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的多个剖视端视图。
[0021]图4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具有通气阀的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的局部剖视透视侧视图,所述通气阀包括多个水平通气口。
[0022]图4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具有通气阀的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的局部剖视透视侧视图,所述通气阀包括多个水平通气口、通气口环以及通气孔。
[0023]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中的通气阀的剖视俯视图。
[0024]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图5的通气阀和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的剖视仰视图。
[0025]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中的通气阀的剖视俯视图。
[0026]图8A-图S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中的通气阀在被通过侧端口注入流体之前和在被通过侧端口注入流体时的剖视侧视图。
[0027]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定位在留置针接头中的阀的剖视侧视图,所述留置针接头具有多个通气口并且被通过留置针接头的侧端口注入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通过参照附图,可以理解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者功能上相似的元件。将容易理解的是,如在本文中在附图中总体上描绘和示出的本发明的部件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构造来布置和设计。因此,附图所示的下面的更详细的描述不旨在限制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而是仅仅代表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
[0029]而且,附图可以示出简化或者局部视图,并且为了清晰,附图中元件的尺寸可以被放大或者以其它方式不按比例。另外,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单数形式“一”和“所述”包括复数对象。因此,例如,引用一端子包括引用一个或多个端子。另外,在引用一系列元件(例如,元件a、b、c)时,该引用旨在包括所列元件本身中的任意一个、少于所有所列元件的任意组合和/或所有所列元件的组合。
[0030]术语“基本上”指的是不必精确地达到所记载的特征、参数或者值,而是可以出现不妨碍该特征旨在提供的效果的量的偏差或者波动,所述偏差或者波动包括例如公差、测量误差、测量精度限制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因素。
[0031]如本文使用的,术语“近侧”、“顶部”、“上”、或者“向上”指的是装置上的最靠近使用该装置的临床医生并且最远离患者的位置,其中,当装置被在其正常工作中使用时,装置与所述患者相连使用。相反地,术语“远端”、“底部”、“下”或者“向下”指的是装置上的最远离使用该装置的临床医生并且最靠近患者的位置,其中,当装置被在其正常工作中使用时, 装置与所述患者相连使用。
[0032]如本文使用的,术语“内”或者“向内”指的是在正常使用期间,相对于装置朝向装置内侧的位置。相反地,如本文使用的,术语“外”或者“向外”指的是在正常使用期间,相对于装置朝向装置外侧的位置。
[0033]现在参照图1,示出了带端口的输液治疗装置10。装置10总体上包括用于使得流体或者药物能够皮下注射或者静脉输液到患者中的各种结构和元件。在一些情况下,装置10 还包括用于使得流体(诸如血液)能够从患者移除的结构。[〇〇34]装置10总体上包括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20,所述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具有近侧端 22、远侧端24和在二者之间延伸的腔26。在一些情况下,留置针接头20还包括侧端口 30,所述侧端口 30形成穿过留置针接头20并且与腔26连通的通路。阀40(图2-图7所示)放置在腔 26内,以提供可失效的障碍物,从而控制流体流动通过腔26。在一些情况下,如将在下文详细描述的,阀40包括隔膜,所述隔膜将腔26分成近侧室和远侧室。在一些情况下,隔膜包括狭缝,所述狭缝可以通过将装置(诸如,阀致动器)插入穿过所述狭缝而被打开。在其他情况下,可以通过将流体插入接头20的近侧端22中而使得狭缝被暂时偏置到打开位置。一旦将阀致动器从狭缝移除,或者在腔26内的流体压力下降时,隔膜的弹性性质导致狭缝关闭,从而再次防止流体通过腔26。[〇〇35]阀40还包括在侧端口 30与腔26之间提供障碍物的管状本体。阀40总体上包括弹性的柔性材料,所述弹性的柔性材料在流体经由注射器或者其它兼容装置被引入端口 30中时容易变形。例如,在一些情况下,阀40包括聚硅酮、聚四氟乙烯或者类似的聚合物材料。在阀 40变形时,来自注射器的流体被允许绕过变形的阀并且流动到腔26中。随着流体压力减小, 阀的材料的弹性性质导致阀40恢复其原始形状,从而再次阻断流体通路。[〇〇36] 装置10还包括留置针12,所述留置针联接至远侧端24并且构造为用于插入患者中。在一些情况下,留置针12包括具有尖锐的远侧端的刚性塑料或者金属材料,所述尖锐的远侧端能够刺入患者的皮肤并且进入患者的血管或者皮下组织。在其它情况下,留置针12 包括具有内直径的柔性材料,引导针16插入穿过所述柔性材料。引导针16包括具有尖锐的远侧端的刚性金属材料,所述尖锐的远侧端延伸穿过留置针12并且露出超过留置针12的末端14。引导针能够刺入皮肤以提供到患者的血管或皮下组织的通路。一旦获得通路,留置针 12的末端14就插入穿过新形成的开口并且插入到患者内的期望位置中。然后,引导针16被从装置10取出,并且留置针12留置在患者内。[〇〇37]近侧端22还包括用于接收二次输液治疗装置50(诸如注射器或者静脉输液管线) 的开口 28。在一些情况下,近侧端22包括一组螺纹29,所述一组螺纹构造为以可靠的方式螺纹连接地接收二次装置50。开口 28还可以包括渐缩开口,以通过所述开口通过过盈配合或者摩擦配合来接收二次装置50。近侧端22和开口 28可以替代性地包括各种表面和其它结构,以能够联接至针毂、诊断装置以及其它合适的输液治疗设备。
[0038]现在参照图2A,示出了在未致动状态下,留置针接头20的剖视侧视图。留置针接头20还包括设置在腔26内的血液控制阀40,从而将腔26分为近侧流体室70和远侧流体室80。在一些情况下,接头20的内表面包括环状凹部或者凹槽72,所述环状凹部或者凹槽具有的长度大致等于血液控制阀40的长度。凹槽72的内直径大致等于阀40的外直径。因此,阀40装配或者落座在凹槽72中以提供组装好的装置。通常,阀40以可靠的方式落座在凹槽72中以防止在阀40的外表面与接头20或凹槽72的内表面之间的不期望的液体通过。在一些情况下,凹槽72的内直径略微小于阀40的外直径,从而提供阀40在凹槽72内的过盈配合。在其它情况下,阀40经由粘合剂或者环氧树脂材料保持在凹槽72内。
[0039]阀40可以包括与本发明的教导相容的任意形状或结构。在一些情况下,阀40包括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具有近侧开口 42、包括狭缝46的远侧隔膜44以及在近侧开口 42与远侧隔膜44之间延伸的本体48。狭缝46包括提供流体紧密密封的密封界面,从而防止流体绕过阀40。
[0040]阀40包括柔性的弹性材料,所述柔性的弹性材料可以选择性地变形以打开狭缝46,从而允许流体通过。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近侧流体室70内增大的流体压力将导致阀40暂时变形,从而允许近侧室70内的流体通过狭缝46绕过阀40并且流动到腔26的远侧流体室80中。在其它情况下,狭缝46通过暂时地或者永久地将物体(诸如,阀致动器90)插入穿过狭缝46而被偏置到打开位置。
[0041 ]阀40的本体48定位在腔26内,从而在近侧室70与侧端口 30的通路32之间提供不透流体的可失效的障碍物。在将流体100从二次输液装置110注入侧端口 30中并且注入通过通路32时,本体48暂时变形以在凹槽72与阀40的外表面之间提供间隙50。因此,如图2B所示,流体100被允许流动通过间隙50并且流动到近侧室中。在二次输液装置110从侧端口 30移除时,如图2A和图2C所示,阀40的弹性性质导致本体48恢复其原始形态,从而再次在本体72与通路32之间建立流体紧密密封,并且防止随后的流体流动通过通路32。
[0042]再次参照图2A,装置10还包括设置在近侧室70内的阀致动器90。阀致动器90可以包括与本文描述的本发明的各个代表性实施例中的任何实施例相容的任意形状、结构或者构造。在一些情况下,阀致动器包括基部92、末端94和在所述基部92与所述末端94之间延伸的本体96 ο阀致动器90还包括中空内部,流体100可以经过所述中空内部。在一些情况下,本体96包括一个或多个流体排出口或窗口97,所述流体排出口或窗口形成通过阀致动器90的侧壁的通路并且与腔26连通,从而为流过腔26和阀致动器90的流体提供不同的流动模式。因此,阀致动器90的中空内部内的流体可以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窗口 97并且进入腔26中。
[0043]基部92通常定位成靠近留置针接头20的开口28,从而能够使二次输液治疗装置120(例如,联接至一段静脉输液管122的公路厄连接器)接近。末端94定位成靠近隔膜33和狭缝46。如图2B和图2C所示,在二次输液治疗装置120插入穿过开口 28并且螺纹连接地固定到近侧端22时,随着基部92向远侧方向100被推动,末端94前进穿过狭缝46。在二次输液治疗装置120移除时,如图2A所示,阀40的弹性性质导致隔膜44恢复其原始构型,从而使得末端94回到狭缝46外,并且使得阀致动器90向近侧方向102滑动,从而恢复狭缝46的流体紧密密封。
[0044]继续参照图2A-图2C,阀致动器90还可以包括致动器保持突起98。保持突起98通常包括阀致动器90的外表面上的环状突起或者其它结构,所述环状突起或者其它结构与在阀 40的近侧开口 42与在接头20的近侧开口 28之间的位置处形成在接头20的内表面上的近侧凹槽79相互作用。保持突起98与近侧凹槽79之间的相互作用限制阀致动器90在腔26内的近侧和远侧移动。在一些情况下,保持突起98包括的外直径大于本体96的外直径并且小于近侧凹槽79的内直径,从而允许保持突起98在近侧凹槽79内自由滑动。因此,阀致动器90被允许在腔26内(向近侧方向和向远侧方向)行进的最大距离由近侧凹槽79的宽度限制。[〇〇45]在一些实施例中,近侧凹槽79的宽度和放置被选择为使得防止基部92离开接头20 的近侧开口 28。近侧凹槽79的宽度和布置进一步被选择为确保末端94前进穿过狭缝46至期望的深度。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期望防止末端94过度插入穿过狭缝46。过度插入可以理解为描述末端进入狭缝46中这样的穿透深度,在所述穿透深度,当二次输液装置120被从开口 28移除时,阀40不能够使得末端94回到狭缝46外。因此,末端94过度插入狭缝46中可阻止狭缝46再次形成流体紧密密封。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近侧凹槽79的宽度被选择为使得保持夹98的最大允许远侧移动防止末端94过度插入狭缝46中。
[0046]相似地,近侧凹槽79的宽度和放置可以被选择为确保阀致动器90的末端94被允许穿透狭缝16至最小插入深度。最小插入深度可以理解为描述这样的穿透深度,在所述穿透深度,设置在狭缝46中的开口的表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末端94的开口的表面积。这样,穿过狭缝46的最小插入深度提供穿过阀40的开口或者流体通路,所述开口或者流体通路不会阻止或者妨碍通过阀致动器90的流体的流动。因此,近侧凹槽79的宽度和位置以及保持环98与末端94之间的距离可以被选择成确保末端94穿过狭缝46适当插入深度。[〇〇47]在致动前,如图2A所示,阀致动器90的末端94被定位成与隔膜44毗邻,基部92被定位成与接头20的开口 28毗邻。另外,保持突起98定位在近侧凹槽79内的最大近侧位置中。如图2B和图2C所示,一旦二次输液装置120插入开口 28中,基部92由装置120接触并且阀致动器90向远侧方向前进,从而使得保持突起98移动至近侧凹槽79内的最大远侧位置。因此,末端94前进到隔膜44中并且部分地插入穿过狭缝46。在一些情况下,末端94过度插入穿过狭缝46,从而提供通过隔膜44的永久通路。[〇〇48] 参照图2B,在一些情况下,流体100经由侧端口 30的通路32从二次输液装置110引入腔26中。注入的流体100将本体48偏压抵靠阀致动器90上,从而提供流体100所流动通过的间隙50。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阀致动器90的外直径略微小于阀40的内直径,因而允许阀40暂时变形。[〇〇49]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流体100绕过阀40并且进入腔26的近侧室70。流体100然后与来自二次输液装置120的流体101互相混合。然后,混合的流体102流动通过阀致动器90、 流出阀40并且流动到作为输液治疗的一部分的留置针12中。一旦二次输液装置110被移除, 如图2C所示,本体48回到其原始形状,从而防止流体经由间隙50和侧端口 30的通路32离开腔26。当输液治疗完成时,二次输液装置120被从近侧端22移除,于是,如图2A所示,随着狭缝46恢复其原始、关闭位置,阀致动器90的末端94回到隔膜44外,从而防止流体在近侧室70 与远侧室80之间流动。
[0050]如图3A-图9所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介于阀40的外表面与留置针接头20 的腔70的内表面之间的通气口 130。通气口 130通常包括凹槽或者凹部,所述凹槽或者凹部具有被选择为允许气体通过而防止流体通过的横截面面积。例如,在插留置针期间,期望使得由于进入室的血液导致的在远侧室80中累积的压力最小化。远侧室80内增大的压力可以阻止血液流动通过留置针12以提供回血(flashback)并指示恰当的静脉插入。因此,通气口130允许远侧室80内的空气压力传递至近侧室70,从而提供相邻室内相等的压力。
[0051]还期望防止血液和其它流体通过通气口 130绕过隔膜44,从而防止不期望地暴露到可能离开留置针接头20的近侧开口 28的流体。因此,在一些情况下,通气口 130的横截面面积被选择为允许空气通过而防止流体通过。例如,在一些情况下,通气口 130的横截面面积被选择为使得流体的表面张力防止流体进入和通过通气口 130。
[0052]在一些情况下,如图3A所示,通气口 130包括形成在留置针接头20的内表面中的水平沟槽。通气口 130通常包括大于或等于阀40的长度的长度,由此允许空气绕过阀40。在其它情况下,如图3B所示,通气口 132包括形成在阀40的外表面中的水平沟槽。另外,在一些情况下,如图3C所示,通气口被设置为包括形成在留置针接头20的内表面中的水平沟槽130与形成在阀40的外表面中的水平沟槽132的组合,其中,两个沟槽的组合的横截面面积防止流体通过。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平沟槽132包括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水平沟槽130的横截面面积。
[0053]通气口 130通常定位在不与侧端口 30的通路32重叠的位置处。参照图3A,通气口130示出为与通路32的中心轴线33径向间隔开角度Θ,所述角度包括Θ1和Θ2。在一些情况下,角度Θ大致为120°。在其它情况下,角度Θ为从大约30°到大约180°。另外,在一些情况下,角度Θ大于180°。
[0054]角度Θ1和Θ2可以是相等的角度或者可以包括不相等的角度。在所有情况下,角度Θ被选择为防止在通气口 130与通路32之间的流体连通。因此,角度Θ防止注入到侧端口 30和通路32中的流体流动到通气口 130中。相反地,角度Θ被选择为防止通气口 130内的空气通过通路32和侧端口 30。
[0055]现在参照图4A,示出了留置针接头20和阀40的局部剖视透视侧视图。在一些情况下,通气口 132包括形成在阀40的外表面中、延伸过阀40的整个长度的水平沟槽。通气口 132包括的深度大于环状凹槽72的深度,使得通气口 132的近侧开口和远侧开口分别暴露于近侧室70和远侧室80。在一些情况下,隔膜的厚度增加阀40的远侧端的刚度,从而防止隔膜44在流体注入通过侧端口 30和通路32时塌陷或变形。因此,注入的流体使得阀40的近侧端变形,从而使得流体移位到近侧室70中。
[0056]现在参照图4B,示出了留置针接头20和阀40的局部剖视透视侧视图。在一些情况下,阀40包括多个通气口 132,所述多个通气口具有与远侧流体室80流体连通的远侧开口并且还包括与通气口环140流体连通的近侧开口。通气口环140包括形成在阀40的外表面中的半圆形凹部。在一些情况下,通气口环140形成垂直于通气口 132的凹入沟槽。通气口环140包括的长度等于最顶部的通气口 132之间的径向距离或者第一个水平通气口沟槽与最后一个水平通气口沟槽之间的径向距离。通气口环140与每个通气口 132相交,从而提供各个通气口沟槽中的每个之间的流体连通。
[0057]通气口环14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通气孔142,所述一个或多个通气孔提供通气口132、通气口环140和近侧室70之间的流体连通。在一些情况下,通气孔142包括的横截面面积等于每个通气口 132的横截面面积的总和。这样,通气孔142允许空气不间断地流动通过通气口 132。在一些情况下,通气口环140包括多个通气孔142,其中,每个通气孔的横截面面积的总和等于或者大于每个通气口 132的横截面面积的总和。
[0058]现在参照图5,示出了带端口的输液治疗装置10的剖视俯视图。如所示,空气103行进通过通气口 132并且进入通气口环140中。然后,通气口环140内的空气103经由通气孔142 通过本体48并且进入近侧室70中。如图6所示,通气口 132、通气口环140以及通气孔142定位在留置针接头20的腔中,使得这些结构不与通路32重叠。因此,通气口 132、通气口环140以及通气孔142内的空气不进入侧端口 30或通路32中。
[0059]在一些情况下,如图6所示,通气口 40包括形成向内突出的环的加厚内侧壁,所述向内突出的环与通气口环140相关联。在其它情况下,内侧壁的加厚部分还与通路32相关联或者与其部分地重叠,从而对阀40在通气口环140处的变形增加进一步的阻力。在一些情况下,内侧壁的加厚部分仅仅与通气口环140相关联,由此,侧壁的与通路32相关联或者与其重叠的部分具有标准厚度。
[0060]现在参照图7,示出了带端口的输液治疗装置10的剖视俯视图。在一些情况下,通气口环140包括多个通气孔142以及多个通气口 132,其中,单独的通气孔142被设置用于每个通气口 132。通气孔142可以包括实现通过通气口 132的期望的空气流量的任意横截面面积。在一些情况下,通气孔142包括的横截面面积大于通气口 132的横截面面积。如图8A和图 8B所示,在其它情况下,通气孔142包括的横截面面积大致等于通气口 132的横截面面积。 [〇〇61 ] 继续参照图8A和图8B,在一些情况下,阀40包括环状通气口环141和围绕阀40的整个圆周定位的多个通气口 132。对于这些实施例,通气口环141定位在隔膜44与通路32之间, 使得通气口环141不与通路32重叠。在流体100通过侧端口 30注入时,阀40的近侧端变形,从而将注入的流体100引导为向近侧方向流动并且流动到近侧室70中。通气口环141与通路32 之间的距离防止流体100进入通气口环141和/或通气口 132。另外,在一些情况下,通气口环 141包括加厚的侧壁,从而给阀40的该部分提供增加的刚度。加厚的侧壁还防止阀40的该部分在流体100通过侧端口 30注入时变形。[〇〇62]在其它情况下,如图9所示,通气口 130包括形成于留置针接头20的内壁表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水平凹槽。对于这些实施例,通气口 130的远侧开口与远侧室80流体连通,并且近侧开口与阀40的通气口环141流体连通。在一些情况下,二次通气口环(未示出)设置在留置针接头20的内表面上,其中,通气孔142不经由通气口环141互相连接,而是与二次通气口环对准。因此,通气口 130和二次通气口环内的空气经由通气孔142传递到近侧室70。[〇〇63] 通气孔142提供通过阀40的通路,从而提供近侧室70与远侧室80之间经由通气口 130和通气口环141的流体连通。在一些情况下,通气口 130的横截面面积大于通气孔142的横截面面积。在其它情况下,通气口 130的横截面面积等于或者小于通气孔142的横截面面积。如上文所述,通气口 130可以类似地与半环形通气口环140—起使用。根据需要,通气口 130也可以与通气口 132—起使用。[〇〇64]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所述的结构可以等同地在阀40的外表面或者留置针接头20的内表面中实施,而不需要过度的实验。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文所述的结构和方法的任意组合实现在留置针接头20的近侧室70与远侧室80之间的期望的空气流动。
[0065]本发明可以在不背离本文宽泛描述以及下文要求保护的结构、方法或者其它重要结构的情况下以其它具体形式实施。描述的实施例在各个方面都被认为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前述描述指示。在权利要求的等同物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带端口的留置针组件,包括:留置针接头,所述留置针接头具有近侧端、远侧端以及在所述近侧端与所述远侧端之 间延伸的腔,所述留置针接头还包括侧端口,所述侧端口形成通过所述留置针接头的侧壁 的通路并且与所述腔流体连通;和阀,所述阀设置在所述腔内并且具有近侧开口、远侧隔膜以及在所述近侧开口与所述 远侧隔膜之间延伸的内腔室,所述阀包括与所述留置针接头的内表面接触的外表面,其中, 所述外表面的一部分在所述腔与所述侧端口的所述通路之间形成密封,并且其中,所述远 侧隔膜将所述腔分成近侧室和远侧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还包括阀致动器,所述阀致动器设置在所述近侧室内并 且具有基部、末端以及在所述基部与所述末端之间延伸的本体,所述本体至少部分地定位 在所述内腔室内,使得所述阀致动器的末端定位成靠近所述远侧隔膜,并且所述基部定位 成靠近所述留置针接头的所述近侧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留置针接头的远侧端还包括开口,通过该开 口能够接近所述阀致动器的基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还包括致动器保持突起,所述致动器保持突起联接至所 述阀致动器的外表面并且定位在在所述近侧室内形成在所述留置针接头的内表面上的环 状凹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腔包括最小直径,所述环状凹槽包括大于所 述最小直径的直径,并且所述保持突起包括小于所述环状凹槽的直径并且大于所述最小直 径的外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环状凹槽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在所述第 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长度,其中,所述保持突起在所述环状凹槽内在所述第一端 与所述第二端之间行进,以使得所述阀致动器的末端前进穿过在所述阀的所述远侧隔膜中 的狭缝。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阀能通过使所述阀致动器的末端前进穿过所 述远侧隔膜中的狭缝而失效以提供穿过所述远侧隔膜的通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阀能通过将流体通过所述侧端口注入而失 效,由此,来自注入流体的流体压力使得所述阀的本体暂时变形以允许注入流体经由通过 所述留置针接头的侧壁的通路流动到所述腔的近侧室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还包括介于所述阀的外表面与所述留置针接头的所述 腔的内表面之间的通气口。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通气口包括形成在所述阀的外表面中的一 个或多个凹入表面和形成在所述留置针接头的所述腔的内表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凹入表面 中的至少一者。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通气口和通过所述留置针接头的侧壁的所述通路不重叠。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阀的外表面还包括部分环状凹部,所述部分 环状凹部与所述通气口流体连通并且包括开口,以允许在所述通气口与所述阀的内腔室之 间经由所述部分环状凹部的流体连通。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通气口包括允许空气通过并且防止血液通 过的横截面面积。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通气口的横截面面积允许空气以0.5ml/ min至3ml/min的期望流量通过。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通气口的横截面面积允许空气以0.1ml/ min至10ml/min的期望流量通过。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阀包括柔性管,所述柔性管具有与所述腔的 内直径尺寸大致相同的外直径,由此,所述阀通过过盈配合被保持在所述腔内。17.—种用于在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中使用的血液控制阀,所述血液控制阀包括柔性 管,所述柔性管具有近侧开口、远侧隔膜以及在所述近侧开口与所述远侧隔膜之间延伸的 内腔室,所述血液控制阀包括外表面,所述外表面的直径大致等于所述带端口的留置针接 头的内直径,由此,所述血液控制阀构造为经由摩擦配合保持在所述留置针接头内,所述外 表面还具有足以在所述留置针接头的所述腔与所述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的侧端口的通路 之间形成密封的长度,由此,所述外表面防止所述侧端口与所述腔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其 中,所述远侧隔膜在过盈配合到所述腔中时将所述带端口的留置针接头的所述腔分为近侧 室和远侧室。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血液控制阀,其中,所述密封能通过将流体通过所述侧端口 注入而选择性地失效,从而暂时允许流体流动通过所述侧端口的所述通路并且通过设置在 所述血液控制阀的所述外表面与所述留置针接头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流动到所述留置针 接头的所述腔中。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血液控制阀,还包括通气口,所述通气口在所述外表面中形 成凹入的沟槽或者凹槽,以提供用于使空气绕过所述血液控制阀的通道。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血液控制阀,其中,所述血液控制阀的所述外表面还包括部 分环状凹部,所述部分环状凹部与所述通气口流体连通并且包括开口,以允许在所述通气 口与所述血液控制阀的所述内腔室之间经由所述部分环状凹部的流体连通。
【文档编号】A61M39/06GK106029152SQ201580009914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5日
【发明人】马伊平, W·F·哈丁, S·K·舍夫古尔
【申请人】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