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控制阀的减小流道阻力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9532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泵控制阀的减小流道阻力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泵控制阀的减小 流道阻力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的各类水泵控制阀,普遍存在着,流道弯曲,易产生漩涡,从而导 致流道阻力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克服上述缺陷,流道阻力小的水泵 控制阀的减小流道阻力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泵控制阀的减小流 道阻力技术,主要包含以下步骤在阀体内套与阀体之间提供一环状直流式 的流道。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不难得出如下结论本发明工艺合理,构思巧妙, 制造出的环状直流式水泵控制阀,由于流道设计为环状直流式,使流体流通 平坦,不易产生漩涡,有效地降低了流通阻力,极具推广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是本发明制造出的环状直流式水泵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水泵控制阀的减小流道阻力技术,主要包含以下步骤在阀体内套 与阀体之间提供一环状直流式的流道。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制造出的环状 直流式水泵控制阀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附图, 一种环状直流式水 泵控制阀,阀体1设有进口端17和出口端18,进口端17处设有进口阀座11,
进口阀座11与进口阀瓣10形成第一级密封,进口阀瓣10设于阀体1上的阀 体内套16内,进口阀瓣10与阀体内套16之间设进口阀瓣套8,阀体内套16 近出口端18处设有锥形盖7,锥形盖7与阀体内套16之间设出口阀座14, 出口阀座14与出口阀瓣3形成第二级密封,出口阀瓣3设置于出口端18处, 出口阀瓣3与阀体1之间设置出口轴套2,出口阀瓣3与进口阀瓣10之间设 置锥形轴6与连接螺栓5,通过螺母4连接,在进口阀瓣10与锥形盖7之间 设置复位弹簧9,在进口阀座11中间设置进口阀瓣定位轴12,使进口阀瓣 10定位,通过定位轴螺母13与进口阀座11固定,进口阀瓣10、阀体内套 16和锥形盖7之间形成控制腔19,在阀体内套16与阀体1之间形成流道15, 流道为环状直流式。当阀门进口压力大于出口压力时,进口阀瓣与出口阀瓣 通过锥形轴同时打开,水流克服复位弹簧的推力从进口端经过流道流向出口 端,由于进口阀瓣被设计成圆弧形,锥形盖被设计成锥形,形成一导流体, 流通时,整个行程阻力较小,锥形盖与锥形轴形成较大的流通面积,当出口 端压力大于进口端压力时,水流通过锥形盖与锥形轴之间流经控制腔,进口 阀瓣与定位轴螺母同时快速关闭,使锥形盖与锥形轴之间的通道很小,形成 节流,使关阀速度减慢,使最终关闭前,回流水锤很小,并最终确保密封。 由于进口阀瓣与出口阀瓣在关闭过程中同时作用,使出口端与进口端之间的 回流经两次减压,减小对进口端处前方水泵的冲击,打开时,由于锥形盖与 锥形轴之间的节流作用,该缓开功能减少对出口端后方管道的开启压力冲击, 所以该阀具有缓开,前期快速关闭,后期慢速关闭,两次减压等多种功能, 从而有效地保护前方水泵与后面管道,不受水锤冲击,并且阀体设计成直流 形,开启时阻力较小。
权利要求
1、一种水泵控制阀的减小流道阻力技术,主要包含以下步骤在阀体内套与阀体之间提供一环状直流式的流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泵控制阀的减小流道阻力技术,主要包含以下步骤在阀体内套与阀体之间提供一环状直流式的流道。本发明工艺合理,构思巧妙,制造出的环状直流式水泵控制阀,由于流道设计为环状直流式,使流体流通平坦,不易产生漩涡,有效地降低了流通阻力,极具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F16K15/18GK101097021SQ20061002829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8日
发明者季能平 申请人:上海上龙阀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