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双中间轴机械式重型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720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星双中间轴机械式重型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车辆变速箱,具体涉及一种双中间轴和同心式行星机构相结合的复合式机械齿轮式传动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重型车辆机械齿轮式变速箱可分为双中间轴式变速箱和同心式变速箱,它们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如下。
双中间轴变速箱的情况分析1.由于当工作时有二个完全对称于主轴的中间轴齿轮同时与一个主轴上的齿轮相啮合,从而使动力均匀分流,使每对啮合的轮齿负荷降低50%,从而使变速箱结构尺寸缩小。2.由于主轴浮动,它承受完全对称的两组相互抵消的力和力矩,所以主轴上既不受径向力亦不受轴向力,仅仅受力偶,所以主轴不会产生径向变形,有利于齿轮啮合。3.因主轴没有径向力,所以轴承不受径向力,从而提高了轴承的寿命和传动效率,亦有利于油温的下降。4.因为两个中间轴平行布置于主轴两侧,从而使变速箱的宽度加宽,但高度大大下降,这对于汽车总体布置很有利。双中间轴变速箱所存在的缺点主要在副变速箱中。其副变速箱采用了指销式同步器,其噪音大;指销和同步环齿轮易损坏。由于结构布置困难,装在副变速箱输出轴上的两个轴承跨距很短,作为悬臂梁结构的轴承其所受的径向力是很大的很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将双中间轴式变速箱和同心式变速箱的优点相结合,同时具有结构紧凑,使用可靠,噪音低,传动效率高等优点的重型机械齿轮式变速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行星双中间轴机械式重型变速箱,由主变速箱和副变速箱组成,所述的主变速箱采用双中间轴式,所述的副变速箱采用行星轮系带同步器的结构,组合构成新型的重型机械变速箱。
主变速箱采用双中间轴,主变速箱上装有两个对称的中间轴,包括对称装在中间轴上一档齿轮、二档齿轮、三档齿轮、四档齿轮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该主变速箱的一轴常啮合齿轮分别采用斜齿和直齿,并在一根中间轴上装有侧置的输出轴齿轮。主变速箱的动力通过二轴传给副变速箱的太阳轮,太阳轮将动力传给行星轮,从而将力传至副变速箱。
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是由主变速箱和副变速箱组成。主变速箱采用双中间轴式,而副变速箱采用行星轮系带同步器的结构。行星轮结构紧凑,能承受重负荷,而且传动时能使得与行星架联为一体的副变速箱输出轴不产生径向作用力,所以其上的轴承亦无径向作用力可承受,从而解决了轴承的寿命问题。同步器则采用同步环结构,所以噪音极低。同时这种结构尚具有传动效率特高,搅油损失低等优点,所以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行星机构的副变速箱正好能弥补双中间轴式副变速箱的缺点。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行星双中间轴机械式重型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双中间轴和同心式变速箱和行星机构优点的巧妙有机结合,目前在国内尚未有同类结构。主变速箱和副变速箱通过太阳轮12衔接。主变速箱二轴2将动力传给太阳轮12,太阳轮12又将动力传给行星轮13,从而将力传往副变速箱。因此,本实用新型比其它重型机械式变速箱,在同样尺寸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较小的噪音,更高的传动效率和略低的油温。为具有9~12挡,功率在191KW~250KW的重型变速箱。
本实用新型最主要的特征是主变速箱采用双中间轴式,副变速箱则采用同心式常用的行星机构带同步器。组合结构式新型的重型机械变速箱。
主变速箱上装有两个对称的中间轴24包括对称装在中间轴上一档齿轮26,二档齿轮27,三档齿轮28,四档齿轮29,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31。该主变速箱的一轴常啮合齿轮1分别采用斜齿和直齿。并在一根中间轴上装有侧置的输出轴齿轮30。主变速箱的动力是通过二轴2传给副变速箱的太阳轮12。
副变速箱的动力是由主变速箱二轴2将动力传给副变速箱的确太阳轮12,太阳轮12又将动力传给行星轮13,从而将力传往副变速箱。副变速箱则根据接合套20的被拨动的位置分别使19→18→20→21→14→23相连接在一起的则得到直接档。使22→15→20→21→14→23成为一体得到低速档。直接档和低速档都是通过同步器机构、即同步环16,17,;接合套20,接合齿15与固定板22(相焊接),接合套座21(与14由花健相连接),和14(与齿环23用齿键相连接)来实现换档的。副变速箱的动力最后是由行星架输出轴19传往后轿。
如图所示左箱为主变速箱,包括一轴1,主轴2,中间轴22。一轴齿轮1与齿31为常啮合齿,9和26为一挡齿,8和27为二挡齿,6和28为三挡齿,5和29为四挡齿,接合套3向左移动与一轴1的接合齿相连接则为直接挡,30为功率输出齿轮。换档是由通过拨动拨叉4,7,10带动各接合齿套3来实现。右箱为副变速箱,齿12为太阳轮,13为行星齿,23为齿圈,19为行星架输出轴,16、17为同步环,20为接合套,接合齿15与固定板22相焊接,接合套座21与14由花健相连接,而14与齿环23用齿键相连接;结合齿18由花健与行星架输出轴19相连接。
当接合套20拨向右端使与18相接合时(如图状态),则19→18→20→21→14→23相连接在一起。即行星架19与齿圈23互锁,此时整个行星齿轮系为一个整体,无相对运动,太阳轮12和行星架输出轴19一起转动。所以此时副变速箱处于高速(直接)挡。
如将接合套20,推向中间位置,此时太阳轮12,行星轮13,齿圈23都能有相互的啮合运动。行星机构有2个自由度,不能传递动力,所以此时是空挡。如将接合套20推向左侧,使20与15,22相接合。22是固定的,即此时22→15→20→21→14→23成为一体。因此齿圈23变为固定。所以行星机构变为一个自由度,动力由太阳轮12输入,由行星架输出轴19向后桥输出。此时副箱为低速挡。由于副变速箱的高低挡传动比>3,即使采用了同步器其换挡的难度仍然很大,所以本方案采用气动换挡,以减少驾驶员疲劳。
权利要求1.一种行星双中间轴机械式重型变速箱,由主变速箱和副变速箱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变速箱采用双中间轴式,所述的副变速箱采用行星轮系带同步器的结构,组合构成新型的重型机械变速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双中间轴机械式重型变速箱,其特征在于主变速箱采用双中间轴,主变速箱上装有两个对称的中间轴(24),包括对称装在中间轴上一档齿轮(26),二档齿轮(27),三档齿轮(28),四档齿轮(29)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31);该主变速箱的一轴常啮合齿轮(1)分别采用斜齿和直齿,并在一根中间轴上装有侧置的输出轴齿轮(30),主变速箱的动力通过二轴(2)传给副变速箱的太阳轮(12),太阳轮(12)将动力传给行星轮(13),从而将力传至副变速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双中间轴机械式重型变速箱,是由主、副变速箱组成。主变速箱采用双中间轴式,常啮合齿轮分别采用有直齿和斜齿轮。副变速箱采用有5个行星轮的行星机构,并带有同步器。本实用新型结合了当前重型机械齿轮式变速箱中双中间轴式和同心式(或称二轴式)两类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使之具有结构紧凑,使用可靠,噪音低,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可用于191KW~250KW的各种载重汽车,大客车和工程车。
文档编号F16H3/44GK2926669SQ200620007268
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日
发明者项子澄, 王克扬 申请人:颜玲明, 颜玲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