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液体冲击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4957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液体冲击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机械配重轮,特别涉及一种节能液体冲击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配重轮通常为实心圆盘,在配重轮的中心设有安装孔。这种配重轮能够起到配重作用,并增加工作机构的惯性,但其工作时全靠外来动力驱动,不能辅助驱动装置做功。而且当配重轮直径较大时,自身重量大,启动费力,反而增大了负载;当直径较小时,冲击力小,配重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重轻、启动省力,冲击力大,能够辅助驱动装置做功,节约能源、应用范围广的节能液体冲击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有一个空心轮盘1,在轮盘1的中心设有定位套4,其特殊之处是在轮盘1内的一侧端板上均布有分水盒3,在每个分水盒3上设有进液口301和喷液孔302,在轮盘1外圈的内壁上设有与喷液孔302对应的集水管5,在集水管5上设有豁口501,在轮盘1内的分水盒3上设有增压板6,所述的增压板6与轮盘1外圈之间、增压板6与定位套4之间均密封连接,在增压板6上均布有喷水管2,所述的喷水管2与集水管5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在增压板6上对应每个进液口301处设有导流口601和导流盒7,在轮盘1上设有注液孔8和堵头9。
上述的节能液体冲击轮,所述的进液口301的截面积大于喷液孔302的截面积,以提高液体的冲击力。
上述的节能液体冲击轮,所述的分水盒3内壁与喷液孔302相对处为圆弧状,以提高液体的冲击力。
上述的节能液体冲击轮,在增压板6上对应每个喷水管2处分别设有叶片10,以提高液体的冲击力。
上述的节能液体冲击轮,所述的喷水管2为变径弯头状,以提高液体的冲击力。
上述的节能液体冲击轮,所述的集水管5和喷水管2为一体,以确保二者位置相对。
上述的节能液体冲击轮,所述的导流口601以及导流盒7的横截面均为梯形,以提高液体的冲击力。
本发明的优点是空心轮盘自重轻,启动省力;液体由进液口进入分水盒,在喷液孔处形成高压液体喷出,经轮盘内缘和豁口进入到集水管内,在集水管内产生高压漩涡,再经喷水管喷出,喷出的高压液体作用到相邻的喷水管上,从而驱动整个轮盘自转,大大增强了液体的冲击力以及该节能液体冲击轮的自驱动能力;通过设置增压板,使相邻的分水盒通过液体互相推动;因此该节能液体冲击轮可实现自驱动,从而能够辅助驱动装置做功,节省驱动装置所需的能源;可应用到各种农业机械、工业机械以及各种机动车上,应用范围很广,大大提高节能效率。


图1是本发明(去掉一侧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轮盘,101-外圈,102-端板,2-喷水管,3-分水盒,301-进液口,302-喷液孔,4-定位套,5-集水管,501-豁口,6-增压板,601-导流口,7-导流盒,8-注液孔,9-堵头,10-叶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本发明有一个空心轮盘1,所述的轮盘1是由外圈101和分别焊接在外圈101两侧的端板102构成,在轮盘1的中心焊接有定位套4,在定位套4孔内设有键槽。在轮盘1内的一侧端板102上均布焊接有分水盒3,所述的分水盒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本实施例以三个为例,根据轮盘1直径可适当增加分水盒3的数量。在每个分水盒3上设有进液口301和锥形喷液孔302,进液口301的截面积大于喷液孔302的截面积,所述的分水盒3内壁与喷液孔302相对处为圆弧状,以提高液体的冲击力。在外圈101的内壁上均布焊接有与喷液孔302相对应的集水管5,在集水管5的一侧管壁上设有豁口501,豁口501与和它相邻的喷液孔302位置对应,所述的集水管5的数量也可为分水盒3的数量的倍数,以提高液体的冲击力。在轮盘1内的分水盒3上焊接有环形增压板6,所述的增压板6外缘与外圈101内壁之间、增压板6内缘与定位套4外缘之间均密封焊接,在增压板6上靠近外缘处均布贯穿焊接有变径弯头状喷水管2,喷水管2与集水管5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在增压板6上对应每个喷水管2处分别焊接有叶片10,以提高液体的冲击力,所述的集水管5和喷水管2可为一体,以确保二者位置相对。在增压板6上对应每个进液口301处分别设有导流口601,在增压板6上对应每个导流口601处分别焊接有导流盒7,所述的导流口601以及导流盒7的横截面均为梯形,以提高液体的冲击力。在轮盘1的一侧端板102上设有注液孔8和堵头9。
使用时,可将该节能液体冲击轮安装到各种农业机械、工业机械以及各种机动车上的一级机械传动的主动轮或被动轮外侧,也可作为主动皮带轮或被动皮带轮使用。先卸下堵头9,通过注液孔8向轮盘1内加注液体(水或机油),注液量为轮盘1内腔容积的三分之二即可,再拧紧堵头9。启动时通过驱动装置(电动机、柴油机等)带动旋转,旋转时液体由进液口301进入分水盒3,在喷液孔302处形成高压液体喷出,经外圈101内壁冲击到集水管5上,由豁口501进入到集水管5内,在集水管5内产生高压漩涡,再经喷水管2的出口喷出,喷出的高压液体作用到相邻的喷水管2上,从而驱动整个轮盘1自转。同时,喷水管2喷出的水流经导流盒7和导流口601流回到分水盒3的进液口301,继续给分水盒3供水,形成液体的往复循环,使该节能液体冲击轮实现自驱动,从而辅助驱动装置做功,节省驱动装置所需的能源。
权利要求
1.一种节能液体冲击轮,包括一个空心轮盘(1),在轮盘(1)的中心设有定位套(4),其特征是在轮盘(1)内的一侧端板上均布有分水盒(3),在每个分水盒(3)上设有进液口(301)和喷液孔(302),在轮盘(1)外圈的内壁上设有与喷液孔(302)对应的集水管(5),在集水管(5)上设有豁口(501),在轮盘(1)内的分水盒(3)上设有增压板(6),所述的增压板(6)与轮盘(1)外圈之间、增压板(6)与定位套(4)之间均密封连接,在增压板(6)上均布有喷水管(2),所述的喷水管(2)与集水管(5)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在增压板(6)上对应每个进液口(301)处设有导流口(601)和导流盒(7),在轮盘(1)上设有注液孔(8)和堵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液体冲击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液口(301)的截面积大于喷液孔(302)的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液体冲击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水盒(3)内壁与喷液孔(302)相对处为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液体冲击轮,其特征是在增压板(6)上对应每个喷水管(2)处分别设有叶片(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液体冲击轮,其特征是所述的喷水管(2)为变径弯头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液体冲击轮,其特征是所述的集水管(5)和喷水管(2)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液体冲击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导流口(601)以及导流盒(7)的横截面均为梯形。
全文摘要
一种节能液体冲击轮,包括一个空心轮盘,在轮盘的中心设有定位套,其特殊之处是在轮盘内的一侧端板上均布有分水盒,在每个分水盒上设有进液口和喷液孔,在轮盘外圈的内壁上设有与喷液孔对应的集水管,在集水管上设有豁口,在轮盘内的分水盒上设有增压板,所述的增压板与轮盘外圈之间、增压板与定位套之间均密封连接,在增压板上均布有喷水管,所述的喷水管与集水管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在增压板上对应每个进液口处设有导流口和导流盒,在轮盘上设有注液孔和堵头。优点是自重轻、启动省力,冲击力大,能够辅助驱动装置做功,节约能源、应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F16F15/30GK101016930SQ20071001056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8日
发明者王俊全, 刘玉铭, 王兴, 王明志 申请人:王俊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