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曲面渐扩式进气静压气浮止推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4955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压曲面渐扩式进气静压气浮止推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供气下的静压气体轴承技术领域,具体为高压曲面渐扩式进气静压气浮止推轴承,适用于需重载、高刚度的精密重型机械、测量设备、大型空间结构的地面气浮仿真设备等。
背景技术
传统结构气体轴承,提高供气压力、增大工作间隙将使轴承间隙中气体流速从亚音速跨越到超音速,并且轴承间隙内的压力分布不再像通常雷诺润滑方程所规定的那样——从供气孔到轴承边界压力是逐渐降低到环境压力,而是供气孔出口附近的压力迅速下降,直至低于环境压力并到达最低压力点,而后再逐渐上升到环境压力以上,之后再逐渐降低到环境压力。对于这样的气体轴承而言,当轴承在亚音速工作时,随供气压力的提高,承载能力随之提高;当供气压力进一步提高,气隙内出现超音速流动和负压区,这时轴承的承载能力将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出现负的承载能力。因此,气体轴承设计者常以轴承间隙内不出现超音速流动为气体轴承工作参数的设计原则,即气体轴承一定要工作于亚音速。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传统结构的气体轴承供气压力都较低,一般不大于6×105N/m2。然而现代尖端工业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开发重载气体润滑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曲面渐扩式进气静压气浮止推轴承,克服了传统气体轴承受供气压力的限制,利用供气孔附近流道形状的改变,减缓速度过快带来的压力损失,维持轴承承载区内的高压。这种新结构的气体轴承,没有供气压力的限制,承载能力可以随供气压力的提高成比例的提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压曲面渐扩式进气静压气浮止推轴承,是在轴承工作表面1上开有单排或多排供气孔2,并沿轴承径向方向并列或交错分布,轴承上设有进气工艺孔道3和进气工艺孔道4,以供气孔2分布圆为中心分布有相应的曲面渐扩混合腔5,各曲面渐扩混合腔5之间互不相通。供气孔2单排布置数目为偶数时,数量为4-10个,供气孔2单排布置数目为奇数时,数量为3-11个。所述的多排供气孔2的排数为2-3排。本发明采用沿供气孔分布圆加工曲面渐扩混合腔的技术方案,通过合理设计轴承的流道尺寸参数和工作参数,人为控制激波的位置和强度特性,减缓压力突降和消除负压区对轴承承载能力的不利影响,使气体流出工作间隙时达到音速或者超音速,保持轴承承载区内较高的平均压力,从而达到提高承载能力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在高压和大气膜工作条件下,本轴承承载区内的压力分布得到明显改善,减缓压力突降,避免负压区的出现。
(2)在高压尤其在供气压力大于6×105N/m2,本轴承的承载能力远大于传统静压气浮止推轴承,提高约10~30%,并且承载能力可以随供气压力的提高而提高。
(3)在高压尤其在供气压力大于6×105N/m2,本轴承具有很高的静刚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单排曲面渐扩式进气静压气浮止推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2是附图1的A-A截面剖视图。
图3是双排曲面渐扩式进气静压气浮止推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截面剖视图。
图中,1、轴承工作面,2、供气孔,3、进气工艺孔道,4、进气工艺孔道,5、曲面渐扩混合腔。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附图1所示,止推轴承工作面1上静压气浮供气孔2单排布置数目为偶数,以供气孔为中心,加工有曲面渐扩混合腔5。具有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经过进气孔道3和4流入供气小孔2后,流经曲面渐扩混合腔5时产生节流和均压效果,最终作用在轴承工作面1上,与外载荷相平衡。
如附图2所示,止推轴承工作面1上分布有双排静压气浮供气孔2和3,以供气孔为中心,加工有曲面渐扩混合腔5。具有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经过进气孔道4流入供气小孔2和3后,流经曲面渐扩混合腔5时获得节流和均压效果,最终作用在轴承工作面1上,与外载荷相平衡。
权利要求
1.高压曲面渐扩式进气静压气浮止推轴承,其特征在于,在轴承工作表面(1)上开有单排或多排供气孔(2),并沿轴承径向方向并列或交错分布,轴承上设有进气工艺孔道(3)和进气工艺孔道(4),以供气孔(2)分布圆为中心分布有相应的曲面渐扩混合腔(5),各曲面渐扩混合腔(5)之间互不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曲面渐扩式进气静压气浮止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气孔(2)单排布置数目为偶数,数量为4-10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曲面渐扩式进气静压气浮止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气孔(2)单排布置数目为奇数,数量为3-11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曲面渐扩式进气静压气浮止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排供气孔(2)的排数为2-3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高压曲面渐扩式进气静压气浮止推轴承,在轴承工作表面上开有单排或多排供气孔,并沿轴承径向方向并列或交错分布,轴承上设有进气工艺孔道,以供气孔分布圆为中心分布有相应的曲面渐扩混合腔,各曲面渐扩混合腔之间互不相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高压和大气膜工作条件下,轴承承载区内的压力分布得到明显改善,减缓压力突降,避免负压区的出现。承载能力可以随供气压力的提高而提高。承载能力远大于传统静压气浮止推轴承,提高约10~30%,适用于需重载、高刚度的精密重型机械、测量设备、大型空间结构的地面气浮仿真设备等。
文档编号F16C32/06GK101055001SQ200710010540
公开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3日
发明者孙昂, 王祖温, 马文琦 申请人:大连海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