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723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接头。
背景技术
已知各种不同的管连接方法。例如,已知在管的端部彼此相对的情况下,或者在一管的端部插入另一管的端部的情况下,焊接两管的端部。然而,要焊接在焊接部分处具有充分强度和高可靠性的密封的管,需要技术和经验。另外,需要防火装置。
进一步,已知采用图3中所示的管接头作为这种不需要这种经验和火器的方法。如图3中所示,管101利用联管螺帽103和管状套104连接到管状接头主体102。该方法例如在US专利公开No.2006/0091672A1(JP-A-2004-44633)中进行了披露。
接头主体102在其第一端上具有螺纹部分102a以连接到诸如外部装置的物体。接头主体102进一步在其第二端上具有插入孔102c以容纳管101的端部,插入孔102c的轴向外端是渐缩的,以便其内径朝接头主体102的轴向内侧减小。
另外,联管螺帽103的第一端拧在接头主体102的第二端上。联管螺帽103在其第二端的内周上具有内凸缘103b。内凸缘103b限定插入孔103a,所述插入孔103a用于插入管101。因此,联管螺帽103的内径在内凸缘103b处减小。
套104具有前环104a和支持环(back-up ring)104b。前环104a具有大致圆锥形状,以便其外周壁与接头主体102的渐缩孔102b的内壁相匹配。前环104a在其第二端上具有渐缩孔104c,并且支持环104b的第一端容纳在前环104a的渐缩孔104c中。
在连接时,管101的端部依次插入联管螺帽103、支持环104b和前环104a中,并且管101的端部进一步插入接头主体102的插入孔102c中。然后,联管螺帽103拧到接头主体102的第二端上。
当拧紧联管螺帽103时,内凸缘103b偏置支持环104b的第二端,以便支持环104b的第一端容纳在前环104a的渐缩孔104c中,并且内凸缘103b朝接头主体102的渐缩孔102b按压前环104a。当联管螺帽103被进一步拧紧时,前环104a的第一端滑入接头主体102的渐缩孔102b中,并且前环和支持环104b在径向内侧方向上变形并咬住管101。
如此,管101通过咬合入管101的套104被固定。另外,接头主体102和管101之间的间隙被该套104密封。在此结构中,然而,如果管101被拉或者被猛拉,套104咬合管101的条件将被减弱。因此,对于长时间的使用而言,将难以维持利用套104的管保持条件和密封条件。

发明内容
考虑上述问题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可靠性的管接头。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用于连接第一管部件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管部件的第二端部的管接头具有接头主体、联管螺帽和锁环。所述接头主体呈大致管状形状,并且所述接头主体在其第一端限定第一开口以容纳第一管部件,所述接头主体在其第二端限定第二开口。所述接头主体包括渐缩孔部分,所述渐缩孔部分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轴向地限定渐缩孔。第一开口通过渐缩孔与第二开口连通,并且渐缩孔的直径朝第一开口减小。
所述联管螺帽呈大致管状形状,并且所述联管螺帽在其第一端限定第一开口并在其第二端限定第二开口以容纳第二管部件。联管螺帽的第一端可与接头主体的第二端连接。联管螺帽包括渐缩孔部分,所述渐缩孔部分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轴向地限定渐缩孔。第一开口通过渐缩孔与第二开口连通,并且渐缩孔的直径朝第二开口减小。
所述锁环具有管壁,所述管壁所具有的硬度小于接头主体和联管螺帽的硬度。管壁具有第一轴向端部和第二轴向端部,所述第一轴向端部限定第一开口以容纳第一管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轴向端部限定第二开口以容纳第二管部件的第二端。第一轴向端部和第二轴向端部可以根据轴向方向上的压缩力而发生变形。
所述锁环在管壁的径向内侧中进一步具有第一渐缩开口部分和第二渐缩开口部分。第一渐缩开口部分和第二渐缩开口部分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并在其径向内侧中限定开口,以允许第一管部件和第二管部件之间的连通。
锁环的第一渐缩开口部分具有第一径向外表面,所述第一径向外表面与管壁的内表面隔开并在自身和管壁的内表面之间提供第一凹槽,以容纳第一管部件的第一端。第一径向外表面相对于管壁的轴线倾斜,以便管壁的内表面和第一径向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朝第一凹槽的端部减小。
锁环的第二渐缩开口部分具有第二径向外表面,所述第二径向外表面与管壁的内表面隔开并在自身和管壁的内表面之间提供第二凹槽,以容纳第二管部件的第二端。第二径向外表面相对于管壁的轴线倾斜,以便管壁的内表面和第二径向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朝第二凹槽的端部减小。
所述锁环被容纳在接头主体和联管螺帽的径向内侧中,以便管壁的第一轴向端的径向外边缘可与接头主体的渐缩孔部分相接触,并且管壁的第二轴向端的径向外边缘可与联管螺帽的渐缩孔部分相接触。
在以上结构中,当联管螺帽的第一端与接头主体的第二端在轴向方向上相接合时,锁环的管壁的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被接头主体和联管螺帽的渐缩孔部分变形,并钻入第一管部件和第二管部件中。利用此,第一管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管部件的第二端被压迫入第一渐缩开口部分的第一凹槽和第二渐缩开口部分的第二凹槽中。此时,第一管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管部件的第二端的径向内边缘沿着渐缩开口部分的第一径向外表面和第二径向外表面变形,以便第一管和第二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内径变大。
因此,管壁的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被变形,以便它们的径向外表面与接头主体和联管螺帽的渐缩孔部分接触。进一步,第一管和第二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被变形以与管壁的内表面和渐缩开口部分的第一径向外表面及第二径向外表面接触。因此,第一管部件和第二管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它们的径向外侧和径向内侧被密封。因而,第一管部件和第二管部件被不漏流体地连接。进一步,第一管部件和第二管部件利用管接头稳固地连接。如此,接头的强度增加,并因此可靠性增强。
另外,通过将联管螺帽连接到接头主体,同时地连接两个管部件。因此,工人的效率和生产率提高。另外,制造成本将降低。


从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明白,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接头的纵向截面图;图2是管接头的纵向截面图,用于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过程;和图3是现有技术的管接头的纵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1和图2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中所示,管接头用于同时连接两个管1的直线端。此后,图1和图2中的右侧管1称为第一管1,而图1和2中的左侧管称为第二管1。
管接头通常具有接头主体2,拧在接头主体2上的联管螺帽3,和在接头主体2及联管螺帽3的内周上的锁环4,所述锁环4与第一管1a和第二管1b相接合。另外,管接头具有拧紧距离限制部分5a,所述拧紧距离限制部分5a用于限制联管螺帽3相对于接头主体2的拧紧距离或拧紧量。
接头主体2由例如具有预定硬度的金属制成,所述金属诸如碳钢、不锈钢或者铜合金。接头主体2具有大致管形状。接头主体2在其第一端(图1中的左端)上具有作为插入孔的第一开口22,所述开口22用于插入第一管1,接头主体2在其第二端上具有第二开口。
另外,接头主体2具有渐缩孔部分7,所述渐缩孔部分7限定在第一开口22和第二开口之间的轴向的渐缩孔。具体地,在渐缩孔部分7中,渐缩孔的直径从第一开口22朝第二开口逐渐地增大。接头主体2的第二开口的直径等于渐缩部分7的渐缩孔的最大直径。
接头主体2在第二端的外周上具有阳性螺纹部分10以与联管螺帽3相接合。接头主体2在其第一端的外周上还具有凸缘部分1。当在轴向方向上观察时,凸缘部分1例如具有六角形形状,从而被诸如扳手的夹具保持。
联管螺帽3由硬度等于接头主体2的硬度的材料制成。联管螺帽3可以由与接头主体2相同的材料制成。例如,联管螺帽3具有在其内限定通孔的大致管状形状,。联管螺帽3的第一端的径向内侧壁形成有螺纹部分。因此,联管螺帽3的第一端提供螺纹孔部分12,以与接头主体2的阳性螺纹部分10相接合。即,联管螺帽3被配置为,联管螺帽3的第一端拧在接头主体2的第二端的外周上并与外周相接合。
联管螺帽3在其第二端上具有插入开口13,所述插入开口13用于插入第二管1。另外,联管螺帽3具有限定渐缩孔的渐缩孔部分14,所述渐缩孔与插入开口13连通。在渐缩孔部分14中,渐缩孔的直径在拧紧方向上、即朝着联管螺帽3的第一端逐渐增大。
联管螺帽3进一步具有限定圆孔(例如,理想圆孔)的圆孔部分16,所述圆孔轴向地在渐缩孔部分14和螺纹孔部分12之间。圆孔的直径等于渐缩孔部分14的渐缩孔的最大直径,并且圆孔的直径小于螺纹孔部分12的螺纹孔的直径。
圆孔部分16的圆孔的直径等于接头主体2的第二端的内径。圆孔部分16具有预定的轴向长度。插入开口13通过渐缩孔部分14的渐缩孔和圆孔部分16的圆孔与螺纹孔部分12的螺纹孔连通。
另外,联管螺帽3在第一端具有第一轴向端面3a。凸缘部分11具有轴向端面(右端面)11a,所述轴向端面11a在轴向方向上与联管螺帽3的第一轴向端面3a相对。在将联管螺帽3拧到接头主体2上时,接头主体2的轴向端面11a与联管螺帽3的第一轴向端面3a接触。因此,轴向端面11a提供挡壁,以将联管螺帽3相对于接头主体2的拧紧的轴向距离或者拧紧量限制在预定拧紧位置处。
锁环4是大致管部件并包括管周壁(管壁)17。锁环4由硬度高于管1的硬度但低于接头主体2和联管螺帽3的硬度的材料(例如金属)制成。具体地,周壁17在径向向内方向上朝其第一和第二轴向端18略微弯曲。在图2中所示的纵向截面图中,周壁17具有例如大致弧形或者弓形形状。另外,周壁17的轴向中间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一和第二端18的厚度。因此,周壁17中提供了大致葫芦形空腔。
如此,周壁17的第一和第二端18具有能够相对于轴向方向上的压缩负载弹性变形的性质。即,当预定范围内(例如,弹性极限以内)的压缩负载施加到周壁17上时,周壁17弹性地变形,以便第一和第二端18增大那些曲率并在径向向外方向上膨胀。
进一步,锁环4具有中间突出(减小的直径梯级部分)25,所述中间突出25在锁环4的大致中间部分处从周壁17的内表面突出,并且所述中间突出25在周壁17的圆周方向上延伸为环形形状。中间突出25在其径向内侧上提供开口以允许第一和第二管1之间的连通。中间突出25具有第一和第二轴向面,所述第一和第二轴向面与第一和第二管1的端部相对。
锁环4进一步具有端部突出26,所述端部突出26从中间突出25的径向内径端部在轴向方向上突出。中间突出25和端部突出26在其径向内径上提供开口,以允许第一和第二管1之间的连通。
突出26与周壁17的内表面隔开,以通过中间突出25的第一和第二轴向面、周壁17的内表面和端部突出26的径向外表面26a提供环形开口(凹槽)。进一步,径向外表面26a是渐缩的,以便环形开口(凹槽)的径向尺寸朝着中间突出25的第一和第二轴向面减小。因而,端部突出26提供渐缩开口部分以容纳第一和第二管1的端部。
周壁17的轴向长度和第一与第二轴向端部18的内径与外径被确定为,当第一与第二管1a、1b的端部被插入锁环4中时,端部18的径向内边缘18a可以接触并靠在第一与第二管1的外周表面上,而第一与第二端部18的径向外边缘18b可以接触并靠在渐缩孔部分7的内壁7a和渐缩孔部分14的内壁14a上,如图2中所示。
当联管螺帽3被拧到接头主体2上时,渐缩孔部分7、14的轴向距离被减小。此时,锁环4的第一和第二端部18的径向外边缘18b被渐缩孔部分7、14的内壁7a、14a在轴向方向上按压,因此第一和第二端18更弯曲。拧紧距离限制件5a限制联管螺帽3到接头主体2上的拧紧量(即联管螺帽3相对于接头主体2的拧紧距离),以便被渐缩孔部分7、14的内壁7a、14a按压的第一和第二端部18将预定曲率限制在其弹性极限内。
具体地,拧紧距离限制件5a被配置为,当联管螺帽3拧到接头主体2上预定距离时,联管螺帽3的第一轴向端面3a与接头主体2的凸缘部分1的挡壁1a接触。当第一轴向端面3a被挡壁1a承受时,联管螺帽3的拧紧被限制,并且端部18保持预定曲率。
第一和第二管1由上述管接头通过以下方式连接。首先,第一管1的端部插入接头主体2的插入开口22中,而第二管1的端部插入联管螺帽3的插入开口13中。进一步,第一和第二管1的端部通过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18被插在锁环4中,如图2中所示。然后,联管螺帽3的第一端拧到接头主体2的第二端上。
当联管螺帽3拧到接头主体2上时,第一和第二管1的端部的径向内边缘1a被朝着端部突出26的渐缩径向外壁26a按压,并容纳在环形开口中,所述环形开口限定在端部突出26、中间突出25和周壁17之间。如此,第一管1进入锁环4的插入长度被设定为大致等于第二管1的插入长度。
在如上连接的管接头中,锁环4位于接头主体2和联管螺帽3的径向内侧并位于第一和第二管1的径向外侧。
具体地,在图2中所示的条件下,即在联管螺帽3未完全紧固到接头主体2的条件下,锁环4的第一端部18位于限定在接头主体2的渐缩孔部分7的内壁7a和第一管1的端部的外周之间的空间中。同样,锁环4的第二端部18位于限定在联管螺帽3的渐缩孔部分14的内壁14a和第二管1的端部的外周之间的空间中。在此情况下,锁环4被布置为,锁环4的第一和第二端部18的径向内边缘18a可与管1的外周表面接触,锁环4的端部18的径向外边缘18b可分别与渐缩孔部分7、14的内壁7a、14a接触。
联管螺帽3从图2中所示的状态被拧到接头主体2上,直到如图1所示第一轴向端面3a与接头轴向端面3a的挡壁1a接触的位置。当接头主体2的渐缩孔部分7和联管螺帽3的渐缩孔部分14之间的轴向距离随联管螺帽3的拧紧而减小时,锁环4的第一和第二端部18的径向外边缘18b与渐缩孔部分7、14的内壁7a、14a接触并被内壁7a、14a按压。进一步,渐缩孔部分7、14的内壁7a、14a在轴向方向上施加压缩力到锁环4的周壁17。
利用此压缩力,锁环4的第一和第二端部18被弹性地变形并更弯曲,以便端部18的外周表面与渐缩孔部分7、14的内壁7a、14a紧密接触,如图1中所示。如此,锁环4的第一和第二端部18和渐缩孔部分7、14的内壁7a、14a之间的间隙被密封。
另外,锁环4的端部18的径向内边缘18a咬入或钻入第一和第二管1,从而部分地紧缩第一和第二管1的外周部分。如此,锁环4的端部18的径向内边缘18a与第一和第二管1紧密接触,并与第一和第二管1的紧缩部分接合。因此,端部18的径向内边缘18a和管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间隙被完全地密封。进一步,第一和第二管1与锁环4接合并由锁环4保持,从而不容易分离。
另外,当锁环4随着联管螺帽3的拧紧咬入或钻入管1时,管1的端部被更多地压迫入限定在周壁17和端部突出26之间的环形开口的内侧,如图1中所示。此时,第一和第二管1的端部沿着端部突出26的渐缩径向外壁26a变形,因此管1的端部的内径增大。
即,第一和第二管1的端部变形为,管1的端部的径向内边缘1a、1b与端部突出26的渐缩径向外壁26a紧密接触,管1的端部的径向外边缘1b与周壁17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因此,每一管1的端部在其径向内边缘1a和径向外边缘1b上被双重密封。
如上所述,在仅将联管螺帽3拧到接头主体2上的同时两个管1被连接。进一步,两个管1被锁环4的变形的端部18a稳固地保持,并被端部18a和端部突出26密封。
第一和第二管1不限于直线管。另外,第一和第二管1之一或者两者可以是用作装置的一部分的管状部分。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连接第一管部件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管部件的第二端部的管接头,所述管接头包括接头主体(2),所述接头主体(2)呈大致管状形状,并且所述接头主体(2)在其第一端限定第一开口(22)以容纳第一管部件,所述接头主体(2)在其第二端限定第二开口,所述接头主体包括渐缩孔部分(7),所述渐缩孔部分(7)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轴向地限定渐缩孔,其中第一开口通过渐缩孔与第二开口连通,并且渐缩孔的直径朝第一开口减小;联管螺帽(3),所述联管螺帽(3)呈大致管状形状,所述联管螺帽(3)在其第一端限定第一开口并在其第二端限定第二开口以容纳第二管部件,联管螺帽的第一端可与接头主体的第二端连接,联管螺帽包括渐缩孔部分(14),所述渐缩孔部分(14)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轴向地限定渐缩孔,其中第一开口通过渐缩孔与第二开口连通,并且渐缩孔的直径朝第二开口减小;和锁环(4),所述锁环(4)具有管壁(17),所述管壁(17)呈大致管状形状并且管壁(17)的硬度小于接头主体和联管螺帽的硬度,其中管壁具有第一轴向端部(18)和第二轴向端部(18),所述第一轴向端部(18)限定第一开口以容纳第一管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轴向端部(18)限定第二开口以容纳第二管部件的第二端,并且第一轴向端部和第二轴向端部可以根据轴向方向上的压缩力而发生变形,其中所述锁环在管壁的径向内侧中进一步具有第一渐缩开口部分(26)和第二渐缩开口部分(26),第一渐缩开口部分和第二渐缩开口部分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并在其径向内侧中限定开口,以允许第一管部件和第二管部件之间的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渐缩开口部分具有第一径向外表面(26a),所述第一径向外表面(26a)与管壁的内表面隔开并在自身和管壁的内表面之间提供第一凹槽,以容纳第一管部件的第一端,并且第一径向外表面相对于管壁的轴线倾斜,以便管壁的内表面和第一径向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朝第一凹槽的端部减小,其中第二渐缩开口部分具有第二径向外表面(26a),所述第二径向外表面(26a)与管壁的内表面隔开、并在其自身和管壁的内表面之间提供第二凹槽,以容纳第二管部件的第二端,并且第二径向外表面相对于管壁的轴线倾斜,以便管壁的内表面和第二径向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朝第二凹槽的端部减小,并且其中所述锁环被容纳在接头主体和联管螺帽的径向内侧中,以便管壁的第一轴向端的径向外边缘(18b)可与接头主体的渐缩孔部分相接触,并且管壁的第二轴向端的径向外边缘(18b)可与联管螺帽的渐缩孔部分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其中所述锁环被配置为,在第一管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管部件的第二端分别被布置在管壁的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中的情况下,管壁的第一轴向端的径向内边缘(18a)可与第一管部件的外表面相接触,并且管壁的第一轴向端的径向内边缘(18a)可与第二管部件的外表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接头,其中所述锁环的第一渐缩开口部分被配置成使第一管部件的第一端的径向内边缘(1a)变形,以便第一管部件的第一端的径向内边缘与第一渐缩开口部分的径向外表面接触,并且第一管部件的第一端的径向外边缘与管壁的内表面接触,并且所述锁环的第二渐缩开口部分被配置成使第二管部件的第二端的径向内边缘(1a)变形,以便第二管部件的第二端的径向内边缘与第二渐缩开口部分的径向外表面接触,并且第二管部件的第二端的径向外边缘与管壁的内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接头,其中锁环的管壁的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相对于管壁的轴线是弯曲的,以便管壁在平行于管壁的轴线的方向上限定的横截面上具有大致弓形形状,并且管壁的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可以根据轴向方向上的压缩力在径向方向上膨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接头,其中所述锁环具有中间突出(25),所述中间突出(25)从管壁的内表面在径沿向内方向突出,并且所述中间突出(25)在其径向内侧上限定开口,并且第一渐缩开口部分和第二渐缩开口部分从中间突出的径向内侧端沿轴向相对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接头,其中所述中间突出具有提供第一凹槽的端部的第一轴向面和提供第二凹槽的端部的第二轴向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接头,其中所述接头主体在其第二端的外周表面上具有第一螺纹部分(10),所述联管螺帽在其第一端的内周表面上具有第二螺纹部分(12),和联管螺帽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螺纹部分和第二螺纹部分紧固在接头主体的第二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接头,其中所述接头主体具有沿径向朝外的方向膨胀的凸缘部分(11),所述联管螺帽在其第一端具有轴向端面(3a),和联管螺帽的轴向端面在轴向方向上与接头主体的凸缘部分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接头,其中联管螺帽的轴向端面由凸缘部分所承受,从而限制接头主体的渐缩孔部分和联管螺帽的渐缩孔部分之间的轴向距离,以便锁环的管壁的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保持在预定变形条件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接头,其中在联管螺帽的轴向端面与接头主体的凸缘部分接触的情况下,锁环的管壁的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发生变形,以便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的径向内侧边缘发生变形以沿径向朝内的方向收缩。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接头,其中所述锁环被配置为,在第一管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管部件的第二端被容纳在锁环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的情况下,管壁的第一轴向端的径向外表面与接头主体的渐缩孔部分接触,管壁的第一轴向端的径向内边缘与第一管部件的外周表面接合,管壁的第二轴向端的径向外表面与联管螺帽的渐缩孔部分接触,管壁的第二轴向端的径向内边缘与第二管部件的外周表面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接头,其中所述第一渐缩开口部分和第二渐缩开口部分相对于轴向方向布置在管壁的大致中间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接头,其中所述锁环被配置为,当接头主体的渐缩孔部分和联管螺帽的渐缩孔部分之间的轴向距离减小时,管壁的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分别被接头主体和联管螺帽的渐缩孔部分变形,以咬入第一管部件和第二管部件,并且第一管部件和第二管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被管壁的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的变形压迫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同时分别使第一管部件和第二管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径向内边缘沿着第一渐缩开口部分和第二渐缩开口部分的第一径向外表面和第二径向外表面发生变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接头,其中所述接头主体、联管螺帽和锁环是金属部件,并且所述锁环的硬度大于第一管部件和第二管部件的硬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接头,管接头包括接头主体、连接到接头主体的联管螺帽、和锁环。锁环具有管壁,管壁的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可以通过接头主体和联管螺帽的渐缩孔部分变形。锁环具有第一渐缩开口部分和第二渐缩开口部分,第一渐缩开口部分提供第一凹槽以将第一管部件的第一端容纳在管壁的径向内侧,第二渐缩开口部分提供第二凹槽以将第二管部件的第二端容纳在管壁的径向内侧。第一渐缩开口部分的径向外表面和第二渐缩开口部分的径向外表面是渐缩的,以便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朝其端部变窄。
文档编号F16L19/00GK101038056SQ200710086349
公开日2007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3日
发明者落合优, 土本胜己, 中村文昭, 小野高志, 落合金次 申请人:株式会社电装, 株式会社电装爱尔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