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钵苗精细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8320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稻钵苗精细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水稻钵苗精细插秧机,是一种以发动机为动力设计的全自动 精细插秧机。二背景技术
水稻钵苗栽培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农业部将水稻钵苗栽培技术列为国家 重点技术推广项目,目前水稻钵苗栽培技术已在全国大面积农业生产中广泛应 用,但至今还没有较理想的钵盘苗插秧机械。为此,本人于2001年2月20日 提出一份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为ZL01204298.6),专利项目名称为"育秧 盘水稻插秧机",该插秧机主要由手柄动力机构,地轮行走机构,曲轴连杆机 构,秧爪与插秧杆机构,送秧机构组成,只要把育秧盘苗放在工作台上,摇动 手柄,插秧机就能边自动行走,边自动插秧,本插秧机的送秧机构和秧爪的动 作协调一致,科学地模仿了人手插秧动作,动作准确、灵活、稳定。插秧效率 高,竖直插苗,没有漏插,不浮苗,插秧行距、株距一致,株距、深浅度多级 可调,在保证育秧盘秧苗质量前提下插秧率可达99%,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 但是,它存在一定的缺陷以人力作动力,工作效率低;没有升降机构,因此, 插秧机过埂比较困难,在深浅不平的地块上工作不理想;曲轴连杆机构的结构 不完善,尤其是曲轴上的几个曲柄都固定在同一相位角内,因此当曲轴旋转时 候,由于偏心,连杆机构工作不平稳,机械振动较大直接影响了连杆的安全工 作和寿命;秧爪的剪子式夹苗原理不妥当,秧苗被夹部g容易受伤,却时而出 现掉秧现象;纵向送秧机构和横向送秧机构的结构不合理'又复杂,协调性能差, 影响连续作业。三、 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和创新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 结构的水稻钵苗精细插秧机,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增设发动机与变速箱 连接机构、行走机构以及升降机构;改进和创新曲轴连杆机构、秧爪机构、送 秧机构,使插秧机设计独特,结构简单完善,具有多功能,操作方便,多行距 机动性强,振动小,动作稳定可靠、协调一致,插秧质量十分理想,秧爪抓苗 准确,不伤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能够自动控制并连续作业,体现机械插秧省工、省时、省力的优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稻钵苗精细插秧机,主要由发动机与变速箱 连接机构,行走机构,升降机构,曲轴连杆机构,秧爪机构,送秧机构组成, 其特征在于发动机与变速箱连接机构由发动机、动力架、方向盘、方向轮支杆、方向 轮、变速箱、左轴链轮、动力输出轴、固定座、机座组成,其中发动机固定在 动力架的前方上,动力架上端的后侧安装有方向盘,其下端装有方向轮支杆, 在方向轮支杆下端上安装有方向轮,变速箱的前端与动力架的后端相固定,在 变速箱左端的前侧上方安装有离合器,其后侧安装有左轴链轮,变速箱上端的 前方设置有油门、插秧停止杆、变速杆,通过变速杆插秧机能实现前进l、 2、 3档和倒退高、低档,变速箱后端的中心上装有动力输出轴,其上方固定有固 定座,该固定座的上端上固定有机座。行走机构由传动箱、万向节、左右半轴壳体、左右链轮壳体、左右半轴、 左右行走轮组成,其中传动箱的上端固定在变速箱的后端,万向节的两端分别 与变速箱后端上的动力输出轴及传动箱内部的差速器相连接,在传动箱的左右 侧分别固定有左右半轴壳体,左右半轴壳体内装有传动半轴,左右半轴壳体的 端部上分别固定有左右链轮壳体,左右链轮壳体内装有传动链轮和链条,左右 链轮壳体的尾端上装有左右半轴,左右半轴上固定装有左右行走轮。升降机构由升降机、小轴、升降摇柄、棘轮、棘爪、小链轮、轴齿链轮、 轴齿、升降齿杆、支撑杆、升降臂杆组成,其中升降机通过轴齿安装在固定座 的后端,轴齿的左端上固定有轴齿链轮,固定座的中部上装有小轴,该小轴的 左端上固定有小链轮,小链轮通过链条与升降机的轴齿链轮连接,小轴的右侧 上分别固定有棘轮和升降摇柄,棘轮的棘齿和棘爪相啮合,,棘爪安装在棘轮的 下方。所述升降机的轴齿与升降齿杆相啮合,升降齿杆的下端固定在支撑杆的 中心,支撑杆的左右下端连接在左右升降臂杆的前端,左右升降臂杆的中弯部 安装在左右半轴壳体的上方,其后端分别连接在秧船中部的左右侧。曲轴连杆机构由立体机架、曲轴、连接套、自动安全链轮、减速链轮、主 连杆、调整块、上连杆、下连杆、提落杆、扳机拉钩、定位挡板、圆轴、摆动 主杆、顶杆、内连杆a、内连杆b、内连杆C、推动杆、活动推板、上锁杆、下 锁杆、涨紧杆、补助链轮、链条、小拉簧组成,其中立体机架的底部固定在秧 船的前部分,在立体机架前端的上方装有补组链轮和涨紧杆,其中部上装有前 圆轴,前圆轴的中心部位上安装有减速链轮,立体机架后端的上方装有曲轴, 其中部上装有后圆轴,曲轴上固定有多个曲柄,各曲柄通过连接套在主轴上等间隔固定,各曲柄间相位差为180°。曲轴的中心部位上安装有自动安全链轮, 该自动安全链轮通过链条与安装在立体机架前端中部上的减速链轮连接,该减 速链轮上的链条经补组链轮和涨紧杆连到变速箱左端上的左轴链轮,曲轴的多 个曲柄上各装有主连杆,主连杆的前端通过上连杆、下连杆与安装在立体机架 后端中部的后圆轴上的提落杆前方连接,其后端与安装在立体机架前端中部的前圆轴上的摆动主杆上端连接,主连杆的中部上分别安装有调整块和内连杆a, 该内连杆a的上端通过小拉簧与主连杆的后部连接,其下端装有活动推板,内 连杆a的下部通过内连杆b、内连杆c与提落杆的后部连接,内连杆的下端与 安装在提落杆后部下方的推动杆连接,提落杆的前端上安装有插秧杆,其上方 装有扳机拉钩,其下方装有定位挡板,其后端的上、下方设置有上锁杆和下锁 杆,上锁杆的上端上设置有顶杆,该顶杆安装在摆动主杆的中部上,摆动主杆 的下端与安装在插秧杆后端上的推拉杆连接。秧爪机构主要由秧爪和插秧杆机构组成,由左右秧爪片、左右直杆活动套、 左右直杆、左右顶簧、松紧拉杆、稳定杆、固定螺丝、插秧杆、秧爪盖、扳机、 拉动直杆、扳动头、定位调整座、推动直杆、顶力弹簧、推拉杆、松紧调整螺 栓组成,其中秧爪安装在插秧杆的前端,秧爪的左右秧爪片通过固定螺丝相互 连接,左右秧爪片的上端上装有左右直杆活动、套,左右直杆活动套上装有左右 直杆,左右直杆上装有左右顶簧,左右直杆的前端与松紧拉杆的前端相连接, 在松紧拉杆前端的下方固定有稳定杆组成秧爪,所述插秧杆的前部通过滑槽安 装在堤落杆前端,其后端通过推拉杆与摆动主杆下端连接,插秧杆的前端上方 固定有秧爪盖,秧爪盖的后侧设置有扳机,其中部上装有扳动头,其中部下方 固定有定位调整座,扳动头的上端通过拉动直杆与安装在秧爪上的松紧拉杆的 后端连接,其下端通过推动直杆与安装在插秧杆后端的推拉杆的下端连接,该 推拉杆的后侧上设有松紧调整螺栓。 '送秧机构主要由移动拉杆机构,纵横向送秧机构,工作台机构组成,由前 后滑道架,前后滑道、前后滑块、左右拨叉挡板、滑动块、齿条、送秧齿轮箱、 左右立轴、左右齿轮、左右横向锯齿轮、左右单齿、左右挪动杆、连接杆、拉 杆座、移动拉杆、小杆活动座、小杆、弹簧、横向拨叉钩、销轴、纵向钩、左 右活动钩、左右下臂杆、摆动轴、固定垫块、上臂杆、纵向锯齿拉杆、拉簧、 脱齿拉杆、拉线、弹性支杆、暂停支杆、工作台、前后方轴、纵向锯齿轮、前 后导盘轮、导盘带、导盘架组成,其中前后滑道架分别固定在秧船的后部,在 前后滑道架的上端固定有前后滑道,前滑道的上端上滑动装有滑动块,滑动块 的上端上固定有前滑块,其下端的中部上固定有齿条,在前滑块前端中部的左右侧上分别固定有拨叉挡板,后滑道的上端上滑动装有后滑块,所述前滑道架 内端的上方固定有送秧齿轮箱,在送秧齿轮箱的内侧分别安装有左立轴和右立 轴,该左右立轴的上方装有齿轮和横向锯齿轮,齿轮和横向锯齿轮固定成一体, 齿轮与固定在滑动块下端的齿条相啮合,在左右立轴的中部上固定有左右单 齿,其下部固定有左右挪动杆,左右挪动杆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送秧齿轮箱 的底架内侧的前方中心上固定有拉杆座,该拉杆座上活动有固定在移动拉杆后 端下方的纵向钩,移动拉杆前端连接在立体机架前端上的摆动主杆下端,其后 部上方装有小杆活动套,小杆活动套通过小杆、顶力弹簧与横向拨叉钩的尾端 连接,横向拨叉钩通过销轴安装在移动拉杆的后端,横向拨叉钩分别拉动左右 横向锯齿轮和单齿,所述移动拉杆后端下方的纵向钩拉动活动钩,活动钩安装 在左右下臂杆的下端,左右下臂杆分别固定在摆动轴的左右端部下方,该摆动 轴通过固定垫块固定在后滑块的前端中部,摆动轴的上方中心上固定有上臂 杆,上臂杆的中部上装有纵向锯齿拉杆,纵向锯齿拉杆拉动安装在工作台前方 的纵向锯齿轮,其中部上连有拉簧,拉簧的另一端连在纵向锯齿轮后侧的工作 台底部,纵向锯齿拉杆的后端通过拉线与安装在上臂杆上部的脱齿拉杆下端连 接,上臂杆的上端上固定有弹性支杆,弹性支杆与暂停支杆相啮合,暂停支杆 固定在立体机架后端中部的左右侧,所述工作台前端的底部固定在前滑块的上 端,其后部的底部固定在后滑块的上端,工作台的前方和中部上分别装有前后 方轴,在前方轴的中心上固定装有纵向锯齿轮,纵向锯齿轮左右侧的方轴上固 定装有多个前导盘轮,该前导盘轮通过导盘带与固定装在后方轴上的多个对应 的后导盘轮连接,前导盘轮的前侧上固定有导盘架。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 本发明水稻钵苗精细插秧机,与ZL01204298.6中所描述的"育秧盘水 稻插秧机"相比,设计合理,结构独特,功能较全,主要由发动机与变速箱连 接机构,行走机构,升降机构,曲轴连杆机构,秧爪机构,送秧机构组成,其 创新点在于增设发动机与变速箱连接机构,行走机构,升降机构之外,对曲轴连杆机构,秧爪机构,送秧机构做了改进和创新性的设计,以独特的构思, 先进的机械运行及技术工艺,科学地模仿了人手插秧动作,本发明结构简单完 善,振动小,动作稳定可靠,协调一致,秧爪依次抓苗、提苗、垂直插秧,插秧质量好,不伤苗,无缓苗期,株距、深浅度可调,效率高,插秧率可达99% 以上,操作方便,省工、省时、省力,能够自动控制并连续作业。2、 本发明水稻钵苗精细插秧机安装有多个秧爪,该多个秧爪分两组,每 组相互错位动作,因此工作平稳能够快速动作,大大减小了机振和噪音。每个秧爪都具有独立的触感功能,其中某一个秧爪碰到石头或硬土时,就立刻跳升, 停止本次插秧,准备进行下一次工作,而其它秧爪不受任何影响继续插秧,即 有利于正常的插秧又有利于保护秧爪。3、 本发明水稻钵苗精细插秧机做到每行每棵秧苗和相邻一行里的每棵秧 苗纵向错位,使相邻四棵秧苗呈菱形排列(如图ll所示),能够提高日照间隙, 有利于通风透光,促进秧苗早分蘖,提高水稻的有效分蘖数,使水稻增产增收。4、 本发明可改装成双轮手扶机动插秧机或独轮驱动多行乘式插秧机和四轮驱动多行乘式插秧机。四、本发明的


图l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为侧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发动机与变速箱连接机构,行走机构,升降机构,曲轴的结 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曲轴连杆机构的结构与运动轨迹示意图;图5是图1、图4中秧爪结构与运动示意图;图6是图1中送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为侧视图;图7是图1、图2、图6中移动拉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中横向送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横向送秧机构的运动示意图;图IO是本发明的使用标准规格化的方格型钵盘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插秧机插秧的相邻每四棵秧苗呈菱形排布的示意图;附图编号:1.发动机31.扳机61.拉动直杆91.固定螺丝2.方向盘32.松紧拉杆62.推动杆92.松紧调整螺;3.33.秧爪63.链轮壳体93.小拉簧4.油门34.纵向锯齿轮64.秧船94.摩擦片5.变速杆35.上臂杆65.半轴壳体95.顶力弹簧6.插秧停止杆36.工作台66.小轴96,销轴7,升降摇柄37.拉簧67.传动箱97.小杆8.机座38.纵向锯齿拉杆68.升降臂杆98.弹性支杆9.升降齿杆39.前后方轴69.动力输出轴99.定位挡板10.升降机40.齿轮70.左轴链轮100.固定垫块11.支撑杆41.下臂杆71.变速箱101.前后滑道架12.万向节42.横向锯齿轮72.方向轮102.暂停支杆13.涨紧杆43.活动钩73.动力架103.左右半轴14.链条44.纵向钩74,轴齿链轮104.顶杆15.补助链轮45.挪动杆75.棘爪105.摆动轴16.摆动主杆46.立轴76.小链轮106.固定座17.圆轴47.横向拨叉钩77.棘轮107.送秧齿轮箱18.主连杆48.骨动块78.减速链轮108.齿条19.上锁杆49.轴齿79.连接套109.前后滑道20.下锁杆50.左右拨叉挡板80.调整块110.前后滑块21.内连杆a51.导盘架81.早凶111.拉线22.内连杆b52.小杆活动座82.连接杆112.脚踏板23.活动推板53.移动拉杆83.秧爪盖113.前后导盘轮24.曲轴54.定位调整座84,直杆114.拉杆座25.上连杆55.扳动头85.直杆活动套115.导盘带26.自动安全链轮56.方向.轮支杆86.顶簧116.脱齿拉杆27.下连杆57.行走轮87.稳定杆117.秧苗28.提落杆58.插秧杆88.推拉杆118.钵盘29.扳机拉钩59.立体机架89.推动直杆30.滑槽60.内连杆c90.顶力弹簧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如图l、图2所示的水稻钵苗精细插秧机,主要由发动机与变速箱连接机 构,行走机构,升降机构,曲轴连杆机构,秧爪机构,送秧机构组成,其特征 在于如图1、图2、图3所示,发动机与变速箱连接机构由发动机1、动力架 73、方向盘2、方向轮支杆56、方向轮72、变速箱7K左轴链轮70、固定座 106、机座8组成,其中发动机1固定在动力架73的前方上,动力架73上端 的后侧安装有方向盘2,其下端装有方向轮支杆56,在方向轮支杆56下端上安装有方向轮72,变速箱71的前端与动力架73的后端相固定,在变速箱71 左端的前侧上方安装有离合器3,其后侧安装有左轴链轮70,变速箱71的上 端前方设置有油门4、插秧停止杆6、变速杆5,通过变速杆5插秧机能实现 前进1、 2、 3档和倒退高、低档,变速箱71后端的中心上装有动力输出轴69, 其上方固定有固定座106,该固定座106的上端上固定有机座8。发动机与变速箱连接机构的工作过程将发动机1的动力,经变速箱71 分别转动动力输出轴69和左轴链轮70,动力输出轴69通过方向节12将动力 传递给行走机构的传动箱67内的差速器。另外插秧停止杆6操纵下左轴主链 轮70通过链条14,经补助链轮15,带动曲轴连杆机构的减速链轮78,该减 速链轮78通过链条14'带动固定装在曲轴24上的自动安全链轮26,带动曲 轴24转动。如图l、图2、图3所示,行走机构由传动箱67、万向节12、左右半轴壳 体65、左右链轮壳体63、左右半轴103、左右行走轮57组成,其中传动箱67 的上端固定在变速箱71的后端,万向节12的两端分别与变速箱71后端上的 动力输出轴69及传动箱67内部的差速器相连接,在传动箱67的左右侧分别 固定有左右半轴壳体65,左右半轴壳体65内装有传动半轴,左右半轴壳体65 的端部上分别固定有左右链轮壳体63,左右链轮壳体63内装有传动链轮和链 条,左右链轮壳体63的尾端上装有左右半轴103,左右半轴103上固定装有 左右行走轮57。行走机构的工作过程差速器分别带动装在左右半轴壳体65内的左右传 动半轴,左右传动半轴通过装在左右链轮壳体63内的链轮和链条带动左右半 轴103,随着固装在左右半轴103上的左右行走轮57转动,实现插秧机行走。如图l、图2、图3所示,升降机构由升rf机10、小轴66、升降摇柄7、 棘轮77、棘爪75、小链轮76、轴齿链轮74、轴齿49、升降齿杆9、支撑杆 11、升降臂杆68组成,其中升降机10通过轴齿49安装在固定座106的后端, 轴齿49的左端上固定有轴齿链轮74,固定座106的中部上装有小轴66,该小 轴66的左端上固定有小链轮76,小链轮76通过链条与升降机10的轴齿链轮 74连接,小轴66的右侧上分别固定有棘轮77和升降摇柄7,棘轮77的棘齿 和棘爪75相啮合,棘爪75安装在棘轮77的下方。所述升降机10的轴齿49 与升降齿杆9相啮合,升降齿杆9的下端固定在支撑杆11的中心,支撑杆ll 的左右下端连接在左右升降臂杆68的前端,左右升降臂杆68的中弯部安装在 左右半轴壳体65的上方,其后端分别连接在秧船64中部的左右侧。升降机构的工作过程首先把用右脚跟踩下棘爪75柄,将卡住的棘轮77和棘爪75分离,同时摇动升降摇柄7,带动棘轮77和小链轮76,小链轮76 通过链条带动轴齿链轮74使轴齿49和升降齿杆9相啮哈,升降齿杆9通过支 撑杆7和左右升降臂杆68使船体做升降运动,当插秧机需要行驶、转弯、倒 退时,升降机10将船体的前部提升到秧船64的前端上方贴近传动箱67下端, 同时船体的后部逐渐离开地面,完成提升机体的工作过程。如图l、图2、图3、图4所示,曲轴连杆机构由立体机架59、曲轴24、 连接套79、自动安全链轮26、减速链轮78、主连杆18、调整块80、上连杆 25、下连杆27、提落杆28、扳机拉钩29、定位挡板99、前后圆轴17、摆动 主杆16、顶杆104、内连杆a、内连杆b、内连杆c、推动杆62、活动推板23、 上锁杆19、下锁杆20、涨紧杆13、补助链轮15、链条14、小拉簧93组成, 其中立体机架59的底部固定在秧船64的前部分,在立体机架59前端的上方 装有补组链轮15和涨紧杆13,其中部上装有前圆轴17,前圆轴17的中心部 位上安装有减速链轮78,立体机架59后端的上方装有曲轴24,其中部上装有 后圆轴17',曲轴24上固定有多个曲柄24',各曲柄24'通过连接套79在 主轴上等间隔固定,各曲柄24'间相位差为180°。曲轴24的中心部位上安装 有自动安全链轮26,该自动安全链轮26通过链条14'与安装在立体机架59 前端中部上的减速链轮78连接,该减速链轮78上的链条14经补组链轮15和 涨紧杆13连到变速箱71左端上的左轴链轮70,曲轴24的多个曲柄24'上各 装有主连杆18,主连杆18的前端通过上连杆25、下连杆27与安装在立体机 架59后端中部的后圆轴17'上的提落杆28前方连接,其后端与安装在立体 机架59前端中部的前圆轴17上的摆动主杆16上端连接,主连杆18的中部上 分别安装有调整块80和内连杆a,该内连杆a的上端通过小拉簧93与主连杆 18的后部连接,其下端装有活动推板23,'内连杆a的下部通过内连杆b、内连 杆c与提落杆28的后部连接,内连杆c的下端与安装在提落杆28后部下方的 推动杆62连接,提落杆28的前端上安装有插秧杆58,其上方装有扳机拉钩 29,其下方装有定位挡板99,其后端的上、下方设置有上锁杆19和下锁杆20, 上锁杆19的上端上设置有顶杆104,该顶杆104安装在摆动主杆16的中部, 摆动主杆16的下端与安装在插秧杆58后端上的推拉杆88连接。曲轴连杆机构的工作过程将曲轴24的前组曲柄24'从0°旋转至180° 点时,前组的连杆及秧爪33进行抓苗、提苗运动,后组的曲柄24'从180。旋 转至0°,并后组的连杆及秧爪33进行垂直下降插秧、松秧、提升运动。曲轴 24的前组曲柄24'从180°旋转至270°点时,前组的主连杆18通过上连杆25、 下连杆27带动提落杆28,带动前组的插秧杆58及秧爪33进行垂直下降插秧,同时摆动主杆16上的顶杆104推动上锁杆19的上端,使锁住提落杆28后端 的上锁杆19和下锁杆20的下端往后摆动,提落杆16在自由状态下带动插秧 杆58及秧爪33进行垂直下降运动,后组的曲柄24'从0°旋转至90°,后组的 连杆及秧爪33进行抓苗运动。曲轴24的前组曲柄24'从270°旋转至0°点时, 安装在前组的提落杆28上的扳机拉钩29拉动插秧杆58上的扳机31使前组秧 爪33进行松秧运动,同时前组的主连杆18通过内连杆a、内连杆b、内连杆 c压住提落杆16的后部,使提落杆16带动前组的插秧杆58及秧爪33提升到 抓苗位置,如此两组曲柄24'上的连杆相互错位进行平稳运动。如图1、图4、图5所示,秧爪机构主要由秧爪和插秧杆机构组成,由左 右秧爪片33'、左右直杆活动套85、左右直杆84、左右顶簧86、松紧拉杆 32、稳定杆87、固定螺丝91、插秧杆58、秧爪盖83、扳机31、拉动直杆61、 扳动头55、定位调整座54、推动直杆89、顶力弹簧90、推拉杆88、松紧调 整螺栓92组成,其中秧爪33安装在插秧杆58的前端,秧爪33的左右秧爪片 33'通过固定螺丝91相互连接,左右秧爪片33'的上端上装有左右直杆活动 套85,左右直杆活动套85上装有左右直杆84,左右直杆84上装有左右顶簧 86,左右直杆84的前端与松紧拉杆32的前端相连接,在松紧拉杆32前端的 下方固定有稳定杆87组成秧爪33。所述插秧杆58的前部通过滑槽30安装在 提落杆28前端,其后端通过推拉杆88与摆动主杆16下端连接,插秧杆58的 前端上方固定有秧爪盖83,秧爪盖83的后侧设置有扳机31,其中部上装有扳 动头55,其中部下方固定有定位调整座54,扳动头55的上端通过拉动直杆 61与安装在秧爪33上的松紧拉杆32的后端连接,其下端通过推动直杆89与 安装在插秧杆58后端的推拉杆88的下端连接,该推拉杆88的后侧上设有松 紧调整螺栓92。秧爪机构的工作过程在摆动主杆16推动下安装在提落杆28前端上的插 秧杆58通过,滑槽30带动秧爪33向工作台36倾斜伸出,到夹苗位置时,定 位挡板99阻止插秧杆58继续伸出,同时,摆动主杆16的剩余推动力转移到 推拉杆88的下端,该推动杆88通过推动直杆89推动扳动头55的下端,扳动 头55的上端通过拉动直杆61拉动秧爪33上的松紧拉杆32,使秧爪33夹紧 秧苗,当秧爪33垂直下降到泥里一定深度插秧的瞬间,安装在提落杆28前方 上的扳机拉钩29拉动扳机31的上端,使秧爪33松开秧苗,完成一次插秧任 务。如图l、图2、图6、图7、图8、图9所示,送秧机构主要由移动拉杆机 构,纵横向送秧机构,工作台机构组成,由前后滑道架101、前后滑道109、前后滑块IIO、左右拨叉挡板50、滑动块48、齿条108、送秧齿轮箱107、左 右立轴46、左右齿轮81、左右横向锯齿轮42、左右单齿81、左右挪动杆45、 连接杆82、拉杆座114、移动拉杆53、小杆活动座52、小杆97、顶力弹簧95、 横向拨叉钩47、销轴96、纵向钩44、左右活动钩43、左右下臂杆41、摆动 轴105、固定垫块IOO、上臂杆35、纵向锯齿拉杆38、拉簧37、脱齿拉杆116、 拉线lll、弹性支杆98、暂停支杆102、工作台36、前后方轴39、纵向锯齿轮 34、前后导盘轮113、导盘带115、导盘架51组成,其中前后滑道架101分别 固定在秧船64的后部,在前后滑道架101的上端固定有前后滑道109,前滑 道109的上端上滑动装有滑动块48,滑动块48的上端上固定有前滑块110, 其下端的中部上固定有齿条108,在前滑块110前端中部的左右侧上分别固定 有左右拨叉挡板50,后滑道109'的上端上滑动装有后滑块110',所述前滑 道架101内端的上方固定有送秧齿轮箱107,送秧齿轮箱107的内侧分别安装 有左立轴46和右立轴46',该左右立轴46的上方装有齿轮40和横向锯齿轮 42,齿轮40和横向锯齿轮42固定成一体,齿轮40与固定在滑动块48下端的 齿条108相啮合,在左右立轴46的中部上固定有左右单齿81,其下部固定有 左右挪动杆45,左右挪动杆45通过连接杆82相互连接,送秧齿轮箱107的 底架内侧的前方中心上固定有拉杆座114,该拉杆座114上活动有固定在移动 拉杆53后端下方的纵向钩44,移动拉杆53前端连接在立体机架59前端的摆 动主杆16下端,其后部上方装有小杆活动套52,小杆活动套52通过小杆97、 顶力弹簧95与横向拨叉钩47的尾端连接,横向拨叉钩47通过销轴96安装在 移动拉杆53的后端,横向拨叉钩47分别拉动左右横向锯齿轮42和单齿81 , 所述移动拉杆53后端下方的纵向钩44拉动左右活动钩43,左右活动钩43安 装在左右下臂杆41的下端,左右下臂杆41分别固定在摆动轴105的左右端部 下方,该摆动轴105通过固定垫块100固定在后滑块110'的前端中部,摆动 轴105的上方中心上固定有上臂杆35,上臂杆35的中部上装有纵向锯齿拉杆 38,纵向锯齿拉杆38拉动安装在工作台36前方的纵向锯齿轮34,其中部上 连有拉簧37,拉簧37的另一端连在纵向锯齿轮34后侧的工作台36底部,纵 向锯齿拉杆38的后端通过拉线111与安装在上臂杆35上部的脱齿拉杆116下 端连接,上臂杆35的上端上固定有弹性支杆98,弹性支杆98与暂停支杆102 相啮合,暂停支杆102固定在立体机架59后端中部的左右侧,所述工作台36 前端的底部固定在前滑块110的上端,其后部的底部固定在后滑块110'的上 端,工作台36的前方和中部上分别装有前后方轴39,在前方轴39的中心上 固定装有纵向锯齿轮34,纵'向锯齿轮34左右侧的前方轴39上固定装有多个14前导盘轮113,该前导盘轮113通过导盘带115与固定装在后方轴39'上的多 个对应的后导盘轮113'连接,前导盘轮113的前侧上固定有导盘架51。送秧机构的工作过程在摆动主杆16拉动下,移动拉杆53进行前后往复 运动,当移动拉杆53先通过纵向钩44拉动左侧的活动钩43,同时,上臂杆 35通过纵向锯齿拉杆38拉动纵向锯齿轮34转动一个锯齿,随着前后导盘轮 113通过导盘带115带动工作台36上的钵苗盘118,把一排秧苗117移动到夹 苗位置上,这时,横向拨叉钩47的a端被左拨叉挡板50挡住,结果横向拨叉 钩47的前端拨叉到单齿81上处于无工作状态下拉动单齿81空转,完成在左 侧的纵向送秧。当移动拉杆53第二次往前移动的时候,横向拨叉钩47脱离左 单齿81,拉动横向锯齿轮42,随着左齿轮40带动齿条108和滑动块48,带 动滑块110上的工作台36,使工作台36向左移动一个穴位,如此依次地间歇 移动到横向拨叉钩47的b端能被右拨叉挡板50'挡住的位置时,并横向拨叉 钩47拨动到右侧单齿81'上处于无工作状态,这时纵向钩44钩住右侧的活 动钩43准备做右侧的纵向送秧,完成一排的横向送秧过程,插完的钵盘118 顺着工作台36底部退出,如此工作台36既能左右间歇移动,又能把钵盘一排 一排地纵向移动,为秧爪准确地提供秧苗。
权利要求
1. 一种水稻钵苗精细插秧机,主要由发动机与变速箱连接机构,行走机构,升降机构,曲轴连杆机构,秧爪机构,送秧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a.行走机构由传动箱67、万向节12、左右半轴壳体65、左右链轮壳体63、左右半轴103、左右行走轮57组成,其中传动箱67的上端固定在变速箱71的后端,万向节12的两端分别与变速箱71后端上的动力输出轴69及传动箱67内部的差速器相连接,在传动箱67的左右侧分别固定有左右半轴壳体65,左右半轴壳体65内装有传动半轴,左右半轴壳体65的端部上分别固定有左右链轮壳体63,左右链轮壳体63内装有传动链轮和链条,左右链轮壳体63的尾端上装有左右半轴103,左右半轴103上固定装有左右行走轮57。b.升降机构由升降机10、小轴66、升降摇柄7、棘轮77、棘爪75、小链轮76、轴齿链轮74、轴齿49、升降齿杆9、支撑杆11、升降臂杆68组成,其中升降机10通过轴齿49安装在固定座106的后端,轴齿49的左端上固定有轴齿链轮74,固定座106的中部上装有小轴66,该小轴66的左端上固定有小链轮76,小链轮76通过链条与升降机10的轴齿链轮74连接,小轴66的右侧上分别固定有棘轮77和升降摇柄7,棘轮77的棘齿和棘爪75相啮合,棘爪75安装在棘轮77的下方。所述升降机10的轴齿49与升降齿杆9相啮合,升降齿杆9的下端固定在支撑杆11的中心,支撑杆11的左右下端连接在左右升降臂杆68的前端,左右升降臂杆68的中弯部安装在左右半轴壳体65的上方,其后端分别连接在秧船64中部的左右侧。c.曲轴连杆机构由立体机架59、曲轴24、连接套79、自动安全链轮26、减速链轮78、主连杆18、调整块80、上连杆25、下连杆27、提落杆28、扳机拉钩29、定位挡板99、前后圆轴17、摆动主杆16、顶杆104、内连杆a、内连杆b、内连杆c、推动杆62、活动推板23、上锁杆19、下锁杆20、涨紧杆13、补助链轮15、链条14、小拉簧93组成,其中立体机架59的底部固定在秧船64的前部分,在立体机架59前端的上方装有补组链轮15和涨紧杆13,其中部上装有前圆轴17,前圆轴17的中心部位上安装有减速链轮78,立体机架59后端的上方装有曲轴24,其中部上装有后圆轴17′,曲轴24上固定有多个曲柄24′,各曲柄24′通过连接套79在主轴上等间隔固定,各曲柄24′间相位差为180°。曲轴24的中心部位上安装有自动安全链轮26,该自动安全链轮26通过链条14′与安装在立体机架59前端中部上的减速链轮78连接,该减速链轮78上的链条14经补组链轮15和涨紧杆13连到变速箱71左端上的左轴链轮70,曲轴24的多个曲柄24′上各装有主连杆18,主连杆18的前<pb pnum="1"/>端通过上连杆25、下连杆27与安装在立体机架59后端中部的后圆轴17′上的提落杆28前方连接,其后端与安装在立体机架59前端中部的前圆轴17上的摆动主杆16上端连接,主连杆18的中部上分别安装有调整块80和内连杆a,该内连杆a的上端通过小拉簧93与主连杆18的后部连接,其下端装有活动推板23,内连杆a的下部通过内连杆b、内连杆c与提落杆28的后部连接,内连杆c的下端与安装在提落杆28后部下方的推动杆62连接,提落杆28的前端上安装有插秧杆58,其上方装有扳机拉钩29,其下方装有定位挡板99,其后端的上、下方设置有上锁杆19和下锁杆20,上锁杆19的上端上设置有顶杆104,该顶杆104安装在摆动主杆16的中部上,摆动主杆16的下端与安装在插秧杆58后端上的推拉杆88连接。d.秧爪机构主要由秧爪和插秧杆机构组成,由左右秧爪片33′、左右直杆活动套85、左右直杆84、左右顶簧86、松紧拉杆32、稳定杆87、固定螺丝91、插秧杆58、秧爪盖83、扳机3 1、拉动直杆61、扳动头55、定位调整座54、推动直杆89、顶力弹簧90、推拉杆88、松紧调整螺栓92组成,其中秧爪33安装在插秧杆58的前端,秧爪33的左右秧爪片33′通过固定螺丝91相互连接,左右秧爪片33′的上端上装有左右直杆活动套85,左右直杆活动套85上装有左右直杆84,左右直杆84上装有左右顶簧86,左右直杆84的前端与松紧拉杆32的前端相连接,在松紧拉杆32前端的下方固定有稳定杆87组成秧爪33。所述插秧杆58的前部通过滑槽30安装在提落杆28前端,其后端通过推拉杆88与摆动主杆16下端连接,插秧杆58的前端上方固定有秧爪盖83,秧爪盖83的后侧设置有扳机31,其中部上装有扳动头55,其中部下方固定有定位调整座54,扳动头55的上端通过拉动直杆61与安装在秧爪33上的松紧拉杆32的后端连接,其下端通过推动直杆89与安装在插秧杆58后端的推拉杆88的下端连接,该推拉杆88的后侧上设有松紧调整螺栓92。e.送秧机构主要由移动拉杆机构,纵横向送秧机构,工作台机构组成,由前后滑道架101、前后滑道109、前后滑块110、左右拨叉挡板50、滑动块48、齿条108、送秧齿轮箱107、左右立轴46、左右齿轮81、左右横向锯齿轮42、左右单齿81、左右挪动杆45、连接杆82、拉杆座114、移动拉杆53、小杆活动座52、小杆97、顶力弹簧95、横向拨叉钩47、销轴96、纵向钩44、左右活动钩43、左右下臂杆41、摆动轴105、固定垫块100、上臂杆35、纵向锯齿拉杆38、拉簧37、脱齿拉杆116、拉线111、弹性支杆98、暂停支杆102、工作台36、前后方轴39、纵向锯齿轮34、前后导盘轮113、导盘带115、导盘架51组成,其中前后滑道架101分别固定在秧船64的后部,在前后滑道架<pb pnum="2"/>101的上端固定有前后滑道109,前滑道109的上端上滑动装有滑动块48,滑动块48的上端上固定有前滑块110,其下端的中部上固定有齿条108,在前滑块110前端中部的左右侧上分别固定有左右拨叉挡板50,后滑道109′的上端上滑动装有后滑块110′,所述前滑道架101内端的上方固定有送秧齿轮箱107,送秧齿轮箱107的内侧分别安装有左立轴46和右立轴46′,该左右立轴46的上方装有齿轮40和横向锯齿轮42,齿轮40和横向锯齿轮42固定成一体,齿轮40与固定在滑动块48下端的齿条108相啮合,在左右立轴46的中部上固定有左右单齿81,其下部固定有左右挪动杆45,左右挪动杆45通过连接杆82相互连接,送秧齿轮箱107的底架内侧的前方中心上固定有拉杆座114,该拉杆座114上活动有固定在移动拉杆53后端下方的纵向钩44,移动拉杆53前端连接在立体机架59前端的摆动主杆16下端,其后部上方装有小杆活动套52,小杆活动套52通过小杆97、顶力弹簧95与横向拨叉钩47的尾端连接,横向拨叉钩47通过销轴96安装在移动拉杆53的后端,横向拨叉钩47分别拉动左右横向锯齿轮42和单齿81,所述移动拉杆53后端下方的纵向钩44拉动左右活动钩43,左右活动钩43安装在左右下臂杆41的下端,左右下臂杆41分别固定在摆动轴105的左右端部下方,该摆动轴105通过固定垫块100固定在后滑块110′的前端中部,摆动轴105的上方中心上固定有上臂杆35,上臂杆35的中部上装有纵向锯齿拉杆38,纵向锯齿拉杆38拉动安装在工作台36前方的纵向锯齿轮34,其中部上连有拉簧37,拉簧37的另一端连在纵向锯齿轮34后侧的工作台36底部,纵向锯齿拉杆38的后端通过拉线111与安装在上臂杆35上部的脱齿拉杆116下端连接,上臂杆35的上端上固定有弹性支杆98,弹性支杆98与暂停支杆102相啮合,暂停支杆102固定在立体机架59后端中部的左右侧,所述工作台36前端的底部固定在前滑块110的上端,其后部的底部固定在后滑块110′的上端,工作台36的前方和中部上分别装有前后方轴39,在前方轴39的中心上固定装有纵向锯齿轮34,纵向锯齿轮34左右侧的前方轴39上固定装有多个前导盘轮113,该前导盘轮113通过导盘带115与固定装在后方轴39′上的多个对应的后导盘轮113′连接,前导盘轮113的前侧上固定有导盘架5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水稻钵苗精细插秧机,主要由发动机与变速箱连接机构,行走机构,升降机构,曲轴连杆机构,秧爪机构,送秧机构组成。其创新点在于增设发动机与变速箱连接机构,行走机构,升降机构之外,对曲轴连杆机构,秧爪机构,送秧机构做了改进和创新性的设计,以独特的构思,先进的机械运行及技术工艺,科学地模仿了人手插秧动作,本发明结构简单完善,振动小,动作稳定可靠,协调一致,秧爪依次抓苗、提苗、垂直插秧,插秧质量好,不伤苗,无缓苗期,株距、深浅度可调,效率高,插秧率可达99%以上,操作方便,省工、省时、省力,能够自动控制并连续作业。另外本发明做到每行每棵秧苗和相邻一行里的每棵秧苗纵向错位,使相邻四棵秧苗呈菱形排列,能够提高日照间隙,有利于通风透光,促进秧苗早分蘖,提高水稻的有效分蘖数,使水稻增产增收。
文档编号F16H21/10GK101268732SQ20071009120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9日
发明者金泰旭, 金龙珠 申请人:金泰旭;金龙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