袪水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2273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袪水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袪水阀结构技术领域5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袪水阀结构,尤指一种自由浮球式的袪水阀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蒸气在利用过后,以及热交换或管路保温时,输送过程中均 10 会产生冷凝水,然而于热交换设备中,如有空气或水膜,都会严重浪 费蒸气消耗能源,因此于蒸气系统的设备中,皆会设置一袪水阀,而 一般浮球式的袪水阀分为连杆式及自由浮球式二种,此种浮球式袪水 阀主要是靠阀内浮球的移动来控制冷凝水的排放,其阀的开关系通过 浮力而与温度无关,因此,该浮球式袪水阀只要遇有冷凝水而产生浮 15力,便可将冷凝水排出,完全不会有积水的情形。而现有自由浮球式的袪水阀1,请参阅图1所示,该袪水阀1具有一本体11,该本体11内形成有一喷嘴111,并设有一浮球12及一热 膨胀阀13,于本体ll的二侧设有一蒸气入口 112,该蒸气入口 112系 与蒸气管接设,而本体11的另一侧则设有一排水口 113,该排水口 11320 系与喷嘴111之间具有一排水通道115,该蒸气入口 112处设有滤网 114,该滤网114可过滤蒸气中的杂质及水垢;现有的袪水器l本体ll 内系充满蒸气,使使得本体11内的压力系大于本体11外的压力,而 本体11内的浮球12,则会因此一负压而被吸附于喷嘴111的喷嘴口上。 请参阅图2所示,该袪水阀1本体11内的蒸气会因冷却而形成冷25凝水W累积于本体11底部,当冷凝水累积到一程度时,会对浮球12 产生一浮力,该浮力会使浮球12克服本体11内的蒸气压力而向上浮 起,进而离开喷嘴lll的喷嘴口,而通过本体ll内的压力系大于本体 11外的压力,可令冷凝水随着蒸气一并由喷嘴111经由排水通道115 由排水口 113喷出,由此来达到回收蒸气使用后冷凝水的目的。30 现有的袪水阀1通过上述的结构,虽然可以达到排水的目的,然4而,由于该浮球12系通过喷嘴111外的负压而吸附在喷嘴口上,当欲增加排水量而将喷嘴111的喷嘴口加大时,喷嘴111因负压所产生的 吸力亦会增大,而浮球12则需要更多的冷凝水来产生更大的浮力才能离开喷嘴111的喷嘴口,进而导致现有袪水阀1的喷嘴111的喷嘴口 5只能小型化,而使得袪水阀1的排水量不足。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课题,就在于克服现有袪水阀的喷嘴的喷 嘴口只能小型化所导致的袪水阀的排水量不足的缺陷。10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手段,就在于提供一种袪水阀结构,该袪水阀至少包括有一本体、 一上盖、 一浮球及一喷嘴,该本体一侧 设有一蒸气入口与蒸气管路连接,另一侧则螺设有一喷嘴,其中,该本体的底部设有一对支撑轨道,该支撑轨道可供浮球予以靠置,而浮 球的侧面系通过负压吸附于喷嘴口上,通过该支撑轨道可令浮球不需 15较大的浮力即可浮起,进而可将喷嘴口予以加大,以增加该袪水阀的 排水量。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袪水阀结构,该袪水阀至少包括有一本体,顶部具有一开口, 一侧设有一蒸气入口与蒸气管路连接, 20另一侧则设有一排水口,本体的底部设有一对支撑轨道; 一上盖,为一盖体,系盖设于本体的开口处; 一浮球,以及一喷嘴,系设于本体的排水口处,其中该喷嘴的中心线与浮球的中心点略呈一直线,通过支撑轨 25 道供浮球予以靠置,而浮球的侧面系通过负压吸附于喷嘴口上,当蒸 气进入本体时,蒸气可由支撑轨道之间顺势将浮球向上带起,使浮球 不须完全依靠冷凝水的浮力,即可离开喷嘴的喷嘴口。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就在于提供一种袪水阀结构,该袪 水阀至少包括有一本体、 一上盖、 一浮球及一喷嘴,其中,该喷嘴系 30螺设于本体上,通过调整喷嘴于本体内部的位置,并令喷嘴与浮球的 中心位于同一中心线上,由此可视本体内的水位及浮力的作用力,来调整喷嘴口与浮球的接触面,令其达到最佳的排水效果。
通过上述叙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可根据本 体内的水位及浮力的作用力,来调整喷嘴口与浮球的接触面,从而达 到最佳的排水效果,因而克服了现有袪水阀的喷嘴的喷嘴口只能小型 5化所导致的袪水阀的排水量不足的缺陷。


图1系现有袪水阀的剖视示意图。
图2系现有袪水阀的排水动作示意图。 0 图3系本实用新型袪水阀的立体分解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袪水阀的剖视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袪水阀的俯视示意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袪水阀的排水动作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5 l袪水阀 11本体 lll喷嘴
114滤网 12浮球 21本体 2111凸缘
112蒸气入口
113排水口 U5排水通道 13热膨胀阀
2袪水阀
211开CI 2112穿孔
215螺纹 217螺孔 22上盖
212蒸气入口 2131过滤孔
213过滤元件 214排水口 216支撑轨道
S螺固元件 C中心线
222热膨胀阀
24喷嘴 Sl螺帽
218螺栓 221穿孔 23浮球 241螺纹部 W冷凝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所能达到的功效,兹配合附
图说明如后
首先,请先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袪水阀2至少包括有一本 体21、 一上盖22、一浮球23及一喷嘴24。
5 本体21,为一顶部具有一开口211的筒体,该本体21—侧设有一
蒸气入口212,该蒸气入口212于本体21的内部固设有一过滤元件213, 该过滤元件213上设有多个过滤孔2131,其中,该过滤孔2131的配置 为上方较稀疏,下方较为密集;而本体21另一侧则设有一排水口 214, 其中,该排水口 214内径系设有螺纹215,该螺纹215可供喷嘴24予
10以螺设,而本体21的底部则设有一对支撑轨道216,该支撑轨道216 系朝排水口214呈倾斜设置,另于本体21的底部设有一泄水用的螺孔 217,该螺孔217并锁设有一螺栓218,于本体21的开口 211的周围设 有一凸缘2111,该凸缘21U上设有多个穿孔2112。
上盖22,为一盖体,该上盖22设有相对应于本体21凸缘2111
15 穿孔2112的穿孔221,而本体21及上盖22的穿孔2112、 221可供螺 固元件S予以穿设以螺帽S 1锁固,而该上盖22的底部另设置有一热 膨胀阀222。
浮球23,系设置于本体21的内部,并为一不锈钢材料的中空的球 体,该浮球23系置于本体21底部的支撑轨道216上,而通过该朝排 20 水口 214呈倾斜设置的支撑轨道216,当浮球23设置于支撑轨道216 上时,可令浮球23朝排水口214方向滚落抵顶。
喷嘴24,前端具有一螺纹部241,通过该螺纹部241可将喷嘴24 螺设于排水口 214的螺纹215上,且该喷嘴24的喷嘴口系恰可抵触于 浮球23的侧面。
25 次请参阅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于实施时,系将浮球23置
于本体21内部的支撑轨道216上,并将喷嘴24螺设于本体21的排水 口214处,并调整喷嘴24于本体21内部的长度,此时喷嘴24的喷嘴 口系可抵顶于浮球23的侧面,并可通过调整喷嘴24来调整浮球于支 撑轨道216上的位置,其中,该浮球23的最佳位置为浮球23的中心
30 与喷嘴24的中心处于同一中心线C上;接着将热膨胀阀222设于上盖 22的下方,最后将上盖22盖设于本体21上方,并以螺固元件S穿设过上盖22及本体21的穿孔221、 2112,以螺帽S1予以锁固。
再请参阅图6所示,当蒸气由蒸气管(图中未示出)由蒸气入口 212进入袪水阀2时,可令袪水阀2的本体21内充满蒸气,部分蒸气 可由热膨胀阀222泄压至本体21外的大气中,而部分蒸气因冷却而形
5 成的冷凝水W则滞留于本体21内,此时由于本体21内部的压力大于 外界压力,因此喷嘴24可由外界产生负压而将浮球23予以吸附,当 本体21内的冷凝水W的浮力到达临界点时,由蒸气入口212进入的蒸 气,藉由通过该过滤元件213上疏密不同排列的过滤孔2131,大部分 蒸气会由过滤元件213下方较为密集的过滤孔2131通过,并由支撑轨
10道216之间顺势将浮球23向上带起,而通过冷凝水W的浮力及蒸气的 推力,该浮球23不须完全依靠冷凝水W的浮力,即可离开喷嘴24的 喷嘴口,再由本体21内部的蒸气及外界的负压将冷凝水W由喷嘴24 向喷出,进而达到排水的目的。而该喷嘴24则可再视本体21内部的 水位及浮力的大小来调整喷嘴口与浮球23的接触面;此外,通过本体
15 21底部的泄水螺孔217及螺栓218,亦可适时的以人力将本体21内部 的冷凝水W予以排除,以避免积水造成水锤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通过于袪水阀2的本体21底部设有一对 支撑轨道216供浮球23予以靠置,而浮球23的侧面则通过负压吸附 于喷嘴24的喷嘴口上,而该支撑轨道216可令浮球23不需较大的浮
20力即可沿着支撑轨道216移动,进而可将喷嘴24的喷嘴口予以加大, 以增加该袪水阀2的排水量;另外,通过调整喷嘴24于本体21内部 的位置,并令喷嘴24与浮球23的中心位于同一中心线C上,由此可 视本体21内的水位及浮力的作用力,来调整喷嘴24喷嘴口与浮球23 的接触面,以达到最佳的排水功效。
2权利要求1.一种祛水阀结构,该祛水阀至少包括有一本体,顶部具有一开口,一侧设有一蒸气入口与蒸气管路连接,另一侧则设有一排水口,本体的底部设有一对支撑轨道;一上盖,为一盖体,系盖设于本体的开口处;一浮球,以及一喷嘴,系设于本体的排水口处,其特征在于该喷嘴的中心线与浮球的中心点略呈一直线,通过支撑轨道供浮球予以靠置,而浮球的侧面系通过负压吸附于喷嘴口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袪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蒸气入口 处系设有一具有多个过滤孔的过滤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袪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过滤元件的过滤孔的配置为上方较稀疏,下方较为密集。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袪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底 部系设有一泄水螺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袪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泄水螺孔 系设有一螺栓。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袪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盖的底 25 部系设有一热膨胀阀。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袪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轨道 系朝排水口呈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袪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排水口的内径系设有螺纹。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袪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喷嘴的前 端系具有一螺纹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袪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 开口周围系设有一凸缘,且该凸缘上设有多个穿孔。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袪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盖系 设有多个穿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祛水阀结构,该祛水阀至少包括有一本体、一上盖、一浮球及一喷嘴,该本体一侧设有一末端管与蒸气管路连接,另一侧则设有一喷嘴,其中,该本体的底部设有一对支撑轨道,该支撑轨道可供浮球予以靠置,而浮球的侧面系通过负压吸附于喷嘴口上,通过该支撑轨道可令浮球不需较大的浮力即可浮起,进而可将喷嘴口予以加大,以增加该祛水阀的排水量。
文档编号F16T1/00GK201145133SQ200720174919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5日
发明者黄雅绫 申请人:黄雅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