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摩托车双保险倒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07171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三轮摩托车双保险倒挡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摩托车部件,具体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双保险倒挡器。 技术背景最初的三轮摩托车只能向前行驶,不能倒退,其机动性受到限制。后来, 人们研制出了倒挡装置,安装在三轮摩托车上,使其具有倒退行驶的功能。现 有的三轮摩托车倒挡装置种类较多,而最常见的是脚踏式倒挡装置。其结构是 在箱体内设有一支花键轴,空套在花键轴左右两端部的前进圆锥齿轮、后退圆 锥齿轮分别与主动圆锥齿轮啮合,配合在花键轴中部的离合齿套两侧的离合卡 齿分别与前进圓锥齿轮、后退圆锥齿轮側面的离合卡槽对应或卡合,脚踏机构 的换挡拨叉与离合齿套中部的环槽配合,尽管在脚踏机构设有限位装置,但在 使用过程中,存在操作不够灵活、容易脱挡和滑挡的情况,而且使用寿命较短.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轮摩托车双保险倒挡器,它换挡可靠准确, 操作筒便,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双保险倒挡器,包括设在壳体内的齿轮传动机构、连接在壳体一侧的脚踏换挡机构;脚踏换挡机构由定位连接在壳体 上的换挡座、与换挡座及套部位于其内的拨头套配合的旋转换挡轴、与旋转换 挡轴一端部配合的脚踏板、定位连接在壳体内的拨叉轴、柄部与拨叉轴的中部配合连接的拨叉组成,拨头套的拨头部分与拨叉柄部上方的槽口配合,拨叉的叉部与齿轮传动机构的离合齿套中部的环槽配合,其特征是在换挡座上设有第一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的透气嘴弹簧座与换挡座螺紋 配合连接,第一压缩弹簧位于换挡座内,其一端与透气嘴弹簧座的一端接触, 另一端与第一锁紧顶头的一端配合,第一锁紧顶头与拨头套套部的斜面Ml或M2接触;倒退时,第一锁紧顶头与拨头套套部的斜面M1接触,前进时,第一 锁紧顶头与拨头套套部的斜面M2接触,从而限制拨叉的位置,保证换挡可靠。在壳体上设有第二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的弹簧套座与壳体螺紋配合连接, 第二压缩弹簧设在弹簧套座内,第二锁紧顶头的下端与第二压缩弹簧配合、上 端与拨叉下方圆柱面的C1侧或C2侧接触;倒退时,第二锁紧顶头与拨叉下方 圓柱面的C1侧接触,前进时,第二锁紧顶头与拨叉下方圆柱面的C2侧接触, 进一步限制拨叉的位置,采用双重保保险的方式使换挡更加可靠。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双保险倒挡器,其齿轮传动机构包括通过轴承配合 在壳体内的从动花键轴、通过轴承配合在壳体内其中心线与从动花键轴的轴心 线垂直的主动圆锥花键齿轮、空套在从动花键轴上并分别与主动圆锥花键齿轮 啮合的前进圆锥齿轮和后退圆锥齿轮、配合在从动花键轴上并位于前进圆锥齿 轮和后退圓锥齿轮之间的离合齿套,离合齿套中部的环槽与脚踏换挡机构的拨 叉配合,离合齿套两侧的离合卡齿分别与前进圆锥齿轮和后退圆锥齿轮侧面的 离合卡槽对应或者配合.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釆用了双重锁紧机构,使 换挡可靠准确,避免了脱挡、滑挡的情况发生;而且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换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图5的俯视图。 图8是旋转换挡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A-A剖视图。 图IO是拨叉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IO的俯视图。 图12是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右视图, 图14是图12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倒挡后退.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通过轴 承10、 12、 13、 14及轴承端盖2配合在壳体1内的从动花键轴3、通过轴承ll 配合在壳体内其中心线与从动花键轴的轴心线垂直的主动圃锥花键齿轮7、空套 在从动花键轴上并分别与主动圆锥花键齿轮啮合的前进圆锥齿轮4和后退圆锥 齿轮6、配合在从动花键轴上并位于前进圆锥齿轮和后退圆锥齿轮之间的离合齿 套5,离合齿套中部的环槽与脚踏换挡机构的拨叉8配合,离合齿套一侧的离合 卡齿与后退圆锥齿轮6侧面的离合卡槽配合;离合齿套另一侧的离合卡齿与前进圓锥齿轮4側面的离合卡槽对应;参见图1、图3、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 13、图14,本实用新型的脚踏换挡机构连接在壳体l的一侧,由定位连接在壳 体上的换挡座9、与换挡座及套部位于其内的拨头套15配合的旋转换挡轴17、 与旋转换挡轴一端部配合的脚踏板18、定位连接在壳体内的拨叉轴19、柄部与 拨叉轴的中部配合连接的拨叉8组成,拨头套15的拨头部分与拨叉柄部上方的 槽口 16配合,拨叉的叉部与齿轮传动机构的离合齿套5中部的环槽配合;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笫一锁紧机构设在换挡座9上,该锁紧机构的透气 嘴弹簧座20与换挡座螺紋配合连接,第一压缩弹簧21位于换挡座内,其一端 与透气嘴弹簧座的一端接触,另一端与第一锁紧顶头22的一端配合,第一锁紧 顶头与拨头套15套部的斜面Ml接触;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锁紧机构设在壳体1上,该锁紧机构的弹簧套 座23与壳体螺紋配合连接,第二压缩弹簧24设在弹簧套座内,第二锁紧顶头 25的下端与第二压缩弹簧配合、上端与拨叉下方圆柱面的Cl侧接触.实施例二顺挡前进。离合齿套另一側的离合卡齿与前进圓锥齿轮4側面 的离合卡槽配合,离合齿套一侧的离合卡齿与后退圆锥齿轮6侧面的离合卡槽 对应;第一锁紧顶头与拨头套15套部的斜面M2接触;第二锁紧顶头的上端与 拨叉下方圆柱面的C2側接触;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三轮摩托车双保险倒挡器,包括设在壳体(1)内的齿轮传动机构、连接在壳体一侧的脚踏换挡机构;脚踏换挡机构由定位连接在壳体(1)上的换挡座(9)、与换挡座及套部位于其内的拨头套(15)配合的旋转换挡轴(17)、与旋转换挡轴一端部配合的脚踏板(18)、定位连接在壳体(1)内的拨叉轴(19)、柄部与拨叉轴的中部配合连接的拨叉(8)组成,拨头套(15)的拨头部分与拨叉柄部上方的槽口(16)配合,拨叉的叉部与齿轮传动机构的离合齿套(5)中部的环槽配合,其特征是在换挡座(9)上设有第一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的透气嘴弹簧座(20)与换挡座螺纹配合连接,第一压缩弹簧(21)位于换挡座内,其一端与透气嘴弹簧座的一端接触,另一端与第一锁紧顶头(22)的一端配合,第一锁紧顶头与拨头套(15)套部的斜面M1或M2接触;在壳体(1)上设有第二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的弹簧套座(23)与壳体螺纹配合连接,第二压缩弹簧(24)设在弹簧套座内,第二锁紧顶头(25)的下端与第二压缩弹簧配合、上端与拨叉下方圆柱面的C1侧或C2侧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双保险倒挡器,其特征是齿轮 传动机构包括通过轴承配合在壳体(1)内的从动花键轴(3 )、通过轴承配合在 壳体(l)内其中心线与从动花键轴的轴心线垂直的主动圓锥花键齿轮(7)、空 套在从动花键轴上并分别与主动圆锥花键齿轮啮合的前进圆锥齿轮(4 )和后退 圆锥齿轮(6)、配合在从动花键轴上并位于前进圆锥齿轮和后退圆锥齿轮之间 的离合齿套(5),离合齿套中部的环槽与脚踏换挡^的拨叉(8)配合,离合 齿套两侧的离合卡齿分别与前进圆锥齿轮(4)和后退圆锥齿轮(6)侧面的离 合卡槽对应或者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双保险倒挡器,包括设在壳体内的齿轮传动机构、连接在壳体一侧的脚踏换挡机构;脚踏换挡机构由定位连接在壳体上的换挡座、拨头套、旋转换挡轴、脚踏板、定位连接在壳体内的拨叉轴、拨叉组成,其特征是在换挡座上设有第一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的第一锁紧顶头与拨头套套部的斜面M1或M2接触;在壳体上设有第二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的第二锁紧顶头与拨叉下方圆柱面的C1侧或C2侧接触。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采用了双重锁紧机构,使换挡可靠准确,避免了脱挡、滑挡的情况发生;而且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F16H63/34GK201169368SQ20082009742
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9日
发明者夏信铧, 杨治福 申请人:夏信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