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抗冲击轮轴连接结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35092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载抗冲击轮轴连接结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与轴承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载抗冲击轮轴连接 结构装置。
技术背景普通的轮轴组装主要是依靠轴承内圈与轴承的过盈配合产生的连接力来起 到稳固连接、防止轴承脱落的效果,如附图1所示。该方式应用于中、轻载设 备工装效果明显,但是应用于重载的时候轴承内圈往往会因为过重的载荷、以 及强烈的冲击而脱落,尤其是以车轮与轮轴的连接最为明显,所以过盈配合连 接方式的抗震动能力相当低。因此,在重载工作环境中,为了防止轴承在重载高强度冲击下脱落,需要 在轴的端头上设计一个限制轴向滑动的结构方式;特别地,由于车轮是一个自 由体不能提供固定的基座,故不能对轴承的轴向平移脱落做出很好的限制,尤 其在锻造3吨以上的曲轴的时候极易产生脱落现象。所以,现有的重载轮轴组 装上会采用在端头增加螺纹孔限位的技术。虽然提高了其连接的牢固程度但是 也因为螺纹极易破坏以及螺栓易被剪断,从而使得整个车轴不能继续使用,造 成很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所述问题,为用户提供一种 牢固程度高、使用方便、节约成本的重载抗冲击轮轴连接结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重载抗冲击轮轴连接结构装置,包括轴、轴承,所述轴位于所述轴 承外的端部有一圈凹槽,挡圈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其附加技术特征是① 所述挡圈的内缘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凹槽的内缘直径,并且小于所述轴 的外缘直径。。② 所述挡圈的外缘直径大于所述轴的外缘直径,并且小于所述轴承的外缘直径。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装置,如附图1所示,通过在端头增加限位挡圈的 形式来达到限制轴向平移脱落的效果。其有效承力范围为挡圈与轴、轴承重叠处的环行面积;也就是说,采用限位挡圈方式时的作用力Sl=2nRd (R为轴的 半径,cl为挡圈厚度)。现有重载轮轴的轴承连接结构装置,如附图3所示,通过在轴承端头的沉 头螺钉固定端面挡板以防脱落,其有效承力范围为螺钉的截面;也就是说,采 用沉头螺钉固定端面挡板方式时的作用力S2- it r2 (r为螺钉半径)。从上面的分析可以非常明显地发现以下优点..首先,S1〉S2;其次,挡圈本身的性能指标均高于螺钉;第三,采用沉头螺钉固定端面挡板方式的螺钉折断后,难以取出,而且不 易更换,而采用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装置的挡圈在轴承脱落后极易去除。另外,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结构用于轻载轴承时,可以不依靠过盈配合,装配和拆卸难 度也都大大降低。综上所述,本设计通过增加限位档圈的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连接的牢固 程度,损坏后也极易更换。同时,易损坏的零件为标件使得其维修难度和维修 成本也大大降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普通轴承过盈配合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重载轴承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l为轴,2为轴端部的凹槽,3为轴承,4为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一种重载抗冲击轮轴连接结构装置,包括轴l、轴承3,轴1位于轴承3 外的端部有一圈凹槽2,挡圈4设置在凹槽2内。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挡圈的大小非常重要。作为优选实施例,挡圈 4的内缘直径大于或等于凹槽2的内缘直径,并且小于轴1的外缘直径。另外还可以同时或单独采用如下的优选实施例,挡圈4的外缘直径大于轴 1的外缘直径,并且小于轴承3的外缘直径。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 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 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重载抗冲击轮轴连接结构装置,包括轴(1)、轴承(3),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位于所述轴承(3)外的端部有一圈凹槽(2),挡圈(4)设置在所述凹槽(2)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抗冲击轮轴连接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挡圈(4)的内缘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凹槽(2)的内缘直径,并且小于所述 轴(1)的外缘直径。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载抗冲击轮轴连接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圈(4)的外缘直径大于所述轴(1)的外缘直径,并且小于所述轴承(3) 的外缘直径。
专利摘要一种重载抗冲击轮轴连接结构装置,包括轴、轴承,轴位于轴承外的端部有一圈凹槽,挡圈设置在凹槽内。挡圈的内缘直径大于或等于凹槽的内缘直径,并且小于轴的外缘直径。挡圈的外缘直径大于轴的外缘直径,并且小于轴承的外缘直径。本实用新型不仅大大提高了连接的牢固程度,损坏后也极易更换,并且易损坏的零件为标件使得其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也大大降低。
文档编号F16B21/16GK201330779SQ200820222988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8日
发明者吴荣春, 程旭东 申请人: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