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调弹性扭力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可调弹性扭力臂。
背景技术:
在一种典型的齿轮传动装置应用场合中,齿轮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为空 心轴,该输出轴穿套在工作机的驱动轴上,通过縮紧盘、涨套、或键联接 来将工作扭矩传递到工作机的驱动轴上,齿轮传动装置整个悬挂在工作机 的驱动轴上。 一般情况下,传动装置产生的支反力矩通过一个刚性扭力臂 传递到机座上。由于采用的是刚性扭力臂,冲击载荷会对齿轮传动装置产 生振动和冲击,从而造成齿轮损伤,縮短传动装置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缓冲击载荷对齿轮传动作用力的可 调弹性扭力臂,以便提高了传动装置的运转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可调弹性扭力臂,弹性扭力臂在机 座与拉板之间连接,其特征是弹性扭力臂包括挡块、弹簧、上拉杆、调
整垫、螺栓、连接螺母、下拉杆、销轴、挡销板;下拉杆为空芯杆,一 端有平台,另一端有通孔,平台端上下夹持拉板通过销轴固定连接,螺 栓的固定头伸进通孔内通过联接螺母与上拉杆端口固定,螺栓长杆上套接 弹簧,弹簧由调整垫和挡块夹持活动连接在上拉杆的腔体内,上拉杆另一 封闭口端向外有连接片,连接片通过销轴和机座连接,挡销板与销轴和机 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机座3与拉板13之间连接弹性扭力臂,弹性 扭力臂的可调弹性杆的弹簧压縮量可以通过变动调整垫7的厚度实现,这 就实现了弹性杆的弹性大小的调整。可调弹性扭力臂所要求的机座结构简 单,避免了齿轮传动装置的地脚或法兰连接,同时,由于这种扭力臂可以 根据现场的实际载荷状况对弹簧的压缩量进行调整,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冲 击载荷的吸收和缓冲,达到保护传动装置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挡销板;2、销轴.,3、机座;4、挡块;5、弹簧;6、上 拉杆;7、调整垫;8、螺栓;9、顶紧螺钉;10、连接螺母;11、下拉 杆;12、销轴;13、拉板;14、挡销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图2所示,弹性扭力臂包括挡块4、弹簧5、上拉杆6、调整 垫7、螺栓8、连接螺母10、下拉杆11、销轴12、挡销板14;下拉杆 ll为空芯杆, 一端有平台,另一端有通孔,平台端上下夹持拉板13通 过销轴12固定连接,螺栓8的固定头伸进通孔内通过连接螺母10与上拉 杆6端口固定,连接螺母10外端面上拉杆6上有顶紧螺钉9,螺栓8长杆 上套接弹簧5,弹簧5由调整垫7和挡块4夹持活动连接在上拉杆6的腔 体内,可调弹性杆的弹簧压縮量可以通过变动调整垫7的厚度实现,这就 实现了弹性杆的弹性大小的调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工作载荷的大 小及平稳性对弹性杆内的弹簧压縮量进行调整,达到减缓冲击吸收振动的 最佳状态。上拉杆6另一封闭口端向外有连接片,连接片通过销轴2和机 座3连接,挡销板1与销轴2和机座3连接。拉板13通过法兰和齿轮传 动装置的壳体连接,齿轮传动装置的支反力矩通过壳体传递到拉板13上, 拉板13通过销轴12和下拉杆11连接,支反力矩由此传递到下拉杆11, 再通过螺栓8传递到弹簧5上,弹簧5的载荷通过连接螺母10传递到上拉 杆6,上拉杆6通过销轴2和机座3连接,冲击载荷由此传递到固定机座3 上。
权利要求1、可调弹性扭力臂,弹性扭力臂在机座(3)与拉板(13)之间连接,其特征是弹性扭力臂包括挡块(4)、弹簧(5)、上拉杆(6)、调整垫(7)、螺栓(8)、连接螺母(10)、下拉杆(11)、销轴(12)、挡销板(14);下拉杆(11)为空芯杆,一端有平台,另一端有通孔,平台端上下夹持拉板(13)通过销轴(12)固定连接,螺栓(8)的固定头伸进通孔内通过联接螺母(10)与上拉杆(6)端口固定,螺栓(8)长杆上套接弹簧(5),弹簧(5)由调整垫(7)和挡块(4)夹持活动连接在上拉杆(6)的腔体内,上拉杆(6)另一封闭口端向外有连接片,连接片通过销轴(2)和机座(3)连接,挡销板(1)与销轴(2)和机座(3)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可调弹性扭力臂,其特征是在机座(3)与拉板(13)之间连接弹性扭力臂;齿轮传动装置产生的支反力矩通过拉板(13)传递到弹性扭力臂的弹性杆上,弹性杆内安装有压缩量可以调整的圆柱螺旋压缩弹簧(5),通过调整弹簧(5)压缩量,调整弹性杆的弹性,弹性杆和机座(3)连接,支反力矩通过弹性杆传递到机座(3)上,缓冲和吸收冲击载荷。它可减缓冲击载荷对齿轮传动作用力,并可以提高传动装置的运转平稳性。
文档编号F16D3/14GK201326660SQ20082022276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4日
发明者冬 崔, 庞杭洲, 王宇航, 郭居奇 申请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