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接头的压力调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989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路接头的压力调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路接头的压力调整器。
背景技术
习知的压力调整器,一般用于调节管路由输入端至输出端的压力,通常因为输入 端的原压较大,若输出端以原压输出则相当浪费,尤其,输出端因应不同的需求往往需要不 同的压力值,因此介于管路中间的压力调整器通常为调整输出端所需的压力值而设置,经 由压力调整器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浪费。 如图7所示,习用管路接头的压力调整器,其主要设有一本体A、一高压接头B及 一低压接头C,该本体A外设有刻度值Al,通过旋转本体A及其对应该刻度值Al便能调整 压力调整器的压力值,低压接头C对应刻度值Al设有一指示箭头CI ,该压力值可为0Kg至 8Kg或8Kg以上,因此由旋转本体A并经由刻度值A1而能正确显示该压力值的数据,例如 图中所示,该刻度值Al对应在指示箭头CI为6时,即表示目前通过压力调整器的压力值为 6Kg。 但是,由于本体A与高压接头B及低压接头C为螺接方式,因此旋转本体A时,高 压接头B及低压接头C会随本体A转动,因此管路也会随着本体A转动,导致管路纠结缠 绕,严重影响管路的流通,因此操作非常不方便,另有操作者使用二组扳手定位高压接头B 及低压接头C,但一手握住一扳手,所以需要第二个人帮助旋转本体A,操作上更是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接头的压力调整器,以调整管路接头的压 力,具有降压及稳压作用,解决了习用管路接头的压力调整器在调整压力时,管路纠结缠 绕,严重影响管路畅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种管路接头的压力调整器,包括 —本体,呈管状,于本体外设有第一挡垣及第一螺纹段,而本体内设有第一气道、 隔板及第二气道,该隔板设有通孔,以连通第一气道及第二气道,且本体位于第一气道内壁 设有第二螺纹段,另本体位于第二气道开口端的内壁设有一沟槽,第二气道内容设有一阀 柱、第一弹性组件,该阀柱设有一顶针及第一 0形环,阀柱藉第一 0形环贴合于第二气道的 内壁壁面,并于阀柱的内部设有一槽孔,该槽孔连通有一个以上的透孔,透孔则连通第二气 道,使槽孔连通第二气道; 第一接头,对应套合于本体的第一气道,且第一气道外设第三螺纹段,以螺合于本 体的第二螺纹段,第一接头内部设有互通的通气孔及容纳孔,该容纳孔内依序容置第二弹 性组件及作动件; 第二接头,套合于本体的第二气道,且第二接头外设第二挡垣,内设第三气道,在 第三气道的内壁设有第二 0形环,上述阀柱则对应套入第三气道,且阀柱的外壁套合于第二 0形环,且第一弹性组件顶抵于阀柱及第二接头之间,另外,第二接头外对应本体的沟槽 设有一限位件; 第一管体,结合于本体,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管体的第一端内设第四螺纹段
以对应本体的第一螺纹段,第一管体的第二端内设第一环垣以配合第二接头的第二挡垣,
并于第一管体的第一端外设第五螺纹段; 第二管体,套合于本体并结合于第一管体,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二管体的第一
端设有第六螺纹段以对应第一管体的第五螺纹段,第二管体的第二端内配合本体的第一挡 垣设有第二环垣。 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外设有刻度值,而第二接头对应设有一指示箭头。 所述作动件设有一弹性垫片。 所述本体设有第三0形环,第二接头设有第五0形环。 所述第一接头设有一第四0形环。 所述本体设有第七螺纹段,并对应设置一用以固定第二管体的定位件,该定位件 设有第八螺纹段,且设有刻花区。 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及第二弹性组件皆为弹簧。 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皆设有刻花区。 所述限位件为一圆珠。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第二气道的沟槽及第二接头的限位件,使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结合后的 旋动不会连动第二接头,进而使管路顺畅,不会纠结。 二、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于第一管体的第二端外设有刻度值,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
将高压气体降为低压气体,并可依据刻度值调整,具有降压及稳压的作用。 三、本实用新型增设定位件,该定位件设置的第八螺纹段及本体的第七螺纹段皆
为细螺纹,因牙距小,使第八螺纹段及第七螺纹段的结合不易因震动而松脱,以此定位第二
管体,进而使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不会因为管路压力的震动而松开,导致气压不稳定。 四、本实用新型第一、二管体及定位件外皆设有刻花区,可以增加摩擦力,使得第
一管体及第二管体的推旋动更为方便。 五、本实用新型于本体设有第三0形环及第二接头设有第五0形环,用以吸收震 动,使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能趋于稳定,不会因震动而松脱,造成压力不稳定。

图1为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实用新型外观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实用新型增加压力值的第一动作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增加压力值的第二动作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增加压力值的第三动作示意图; 图7为习用管路接头压力调整器的外观图。 标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实用新型包括本体1、第一接头2、第二接头3、第一管体 4及第二管体5,其中 本体l,呈管状,于本体1外设有第一挡垣11及第一螺纹段12,而本体1内设有第 一气道13、隔板14及第二气道15,其中,隔板14设有通孔141,以连通第一气道13及第二 气道15,并于第一气道13内设有第二螺纹段131,另于本体1位于第二气道15开口端的内 壁设有一沟槽151,第二气道15内容设有一阀柱16、第一弹性组件17〔弹簧〕,该阀柱16设 有一顶针161及第一 0形环162,阀柱16通过第一 0形环162贴合于第二气道15的内壁壁1本体12第一螺纹段131第二螺纹段14隔板15第二气道16阀柱162第一o形环164透孔17第一弹性组件18第七螺纹段2第一接头22通气孔231第二弹性组件2321弹性垫片3第二接头32第三气道34限位件36第五o形环4第一管体42/r^V ~ 丄山 鬼 一顺44第一环垣46刻花区5第二管体52~ 丄山 鬼 一顺54第二环垣6定位件61第八螺纹段A本体B高压接头C低压接头
19 第三0形环
21 第三螺纹段
23 容纳孔 232作动件
24 第四0形环 31 第二挡垣
33 第二0形环 35 指示箭头
41 第一端
43 第四螺纹段
45 第五螺纹段
47 刻度值
51 第一端
53 第六螺纹段
55 刻花区
62 刻花区 Al 刻度值
Cl 指不箭头
垣道
挡气
第第
孔槽针
通沟顶

4 5 6
6
5面,并于阀柱16的内部设有一槽孔163,该槽孔163连通一个以上的透孔164,透孔164则 连通第二气道15,从而使槽孔163连通第二气道15。 第一接头2,套合于本体1的第一气道13,其外设有第三螺纹段21,以螺合于本体 1第一气道13的第二螺纹段131,第一接头2内部设有互通的一通气孔22及一容纳孔23, 该容纳孔23内依序容置第二弹性组件231及作动件232 第二接头3,套合于本体1的第二气道15,其外设有第二挡垣31,第二接头3内设 有第三气道32,在第三气道32的内壁设有第二 0形环33,上述阀柱16则对应套入第三气 道32,且阀柱16的外壁套合于第二 0形环33,第一弹性组件17顶抵于阀柱16及第二接头 3之间,另,第二接头3外对应本体1的沟槽151设有一限位件34,该限位件34为一圆珠。 第一管体4,结合于本体1 ,具有第一端41及第二端42,第一管体4的第一端41内 对应本体1的第一螺纹段12设有第四螺纹段43,第一管体4的第二端42内配合第二接头 3的第二挡垣31设有第一环垣44,并于第一管体4的第一端41外设有第五螺纹段45,第一 管体4外设有刻花区46,用以增加第一管体4旋动时的摩擦力。 第二管体5,套合于本体1并结合于第一管体4,具有第一端51及第二端52,第二 管体5的第一端51对应第一管体4的第五螺纹段45设有一第六螺纹段53,第二管体5的 第二端52内配合本体1的第一挡垣11设有第二环垣54,第二管体5外设有刻花区55,用 以增加第二管体5旋动时的摩擦力。 本体1进一步设有一第七螺纹段18,并对应设置一定位件6,该定位件6具有第八 螺纹段61,定位件6用以固定第二管体5,且该定位件6外设有刻花区62 ;第一管体4的第 二端42外设有刻度值47,第二接头3对应设有一指示箭头35,作动件232设有一弹性垫片 2321,以使作动件232压抵于本体1第一气道13的隔板14侧,并贴合通孔141,具有气密 性,使第一气道13与第二气道15之间互不相通。 进一步于第一接头2设有第四0形环24,用以防止第一接头2的气体外漏。 进一步本体1设有第三0形环19,第二接头3设有第五0形环36,用以吸收震动, 使第一管体4与第二管体5能趋于稳定,不会因震动而松脱,造成压力不稳定。 操作时,请参阅图2,刻度值47经由指示箭头35指向O,表示目前的状态高压气 体无法通过压力调整器,因此可以旋动第一管体4、第二管体5,随着第一管体4的旋动,刻 度值47会随着转动,例如调整刻度值47经由指示箭头35指向8时,代表高压气体通过压 力调整器后的气压值为8Kg,为最大压力,第一管体4亦无法再旋动。 图3至图6所示为实用新型的操作流程图,图3为图2所示状态的剖视图,作动件 232的弹性垫片2321抵压于本体1第一气道13的隔板14侧,并贴合通孔141,其气压Kg 数为0,即指示箭头35对应刻度值47的位置为0。 增加压力值的第一动作,如图4所示,先将定位件6向后旋退一段距离。 增加压力值的第二动作,如图5所示,将第一管体4向定位件6的方向旋进,第一 管体4带动第二管体5,且第一管体4的第一环垣44同时推移第二接头3的第二挡垣31, 带动第二接头3,第二接头3的限位件34沿本体1的沟槽151直线滑移,且第二接头3移动 时会推移第一弹性组件17及阀柱16,阀柱16的顶针161通过本体1的第一气道13及第二 气道15间的隔板14的通孔141,而顶开作动件232并压縮第二弹性组件231,当作动件232 退离通孔141,高压气体瞬间经由第一接头2的通气孔22进入容纳孔23,再由容纳孔23进入第一气道13,再经过通孔141进入第二气道15,该高压气体进入第二气道15后,对于第 二气道15产生相当大的压力,也即,原本第一气道13及第二气道15保持原压,当瞬间压力 进入,由于泄压缘故,作动件232与隔板14间的距离变小,但因为第一弹性组件17的缓冲 作用,通过阀柱16的顶针161顶回作动件232,形成一稳定的压力,压力稳定后,气体再由阀 柱16的复数透孔164进入槽孔163,再进入第二接头3的第三气道32,以调整管路接头的 压力。 增加压力值的第三动作,如图6所示,当进气量调整至操作者所需的压力值时,停 止旋动第一管体4,再将定位件6旋回抵靠第二管体5,即可定位第二管体5及第一管体4。 反之,降低压力值动作,反向旋退第一管体4、第二管体5,通过第二弹性组件231 复位抵推作动件232,作动件232再推抵顶针161,使阀柱16后退,阀柱16后退推移第一弹 性组件17及第一接头2,当第一管体4退至操作者所需的压力值时即停止旋动,再将定位件 6旋抵并定位第二管体5及第一管体4。 上述的第一管体4、第二管体5及定位件6设有刻花区46、刻花区55、刻花区62, 藉以增加摩擦力,使三者的旋动更为方便。 上述定位件6的作用在于,该定位件6设置的第八螺纹段61及本体1的第七螺纹 段18皆为细螺纹,因牙距小,使得第八螺纹段61及第七螺纹段18的结合不易因震动而松 脱,以此定位第二管体5,进而使第一管体4及第二管体5不会因为管路压力的震动而松开, 导致气压不稳定。
权利要求一种管路接头的压力调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呈管状,于本体外设有第一挡垣及第一螺纹段,而本体内设有第一气道、隔板及第二气道,该隔板设有通孔,以连通第一气道及第二气道,且本体位于第一气道内壁设有第二螺纹段,另本体位于第二气道开口端的内壁设有一沟槽,第二气道内容设有一阀柱、第一弹性组件,该阀柱设有一顶针及第一O形环,阀柱藉第一O形环贴合于第二气道的内壁壁面,并于阀柱的内部设有一槽孔,该槽孔连通有一个以上的透孔,透孔则连通第二气道,使槽孔连通第二气道;第一接头,对应套合于本体的第一气道,且第一气道外设第三螺纹段,以螺合于本体的第二螺纹段,第一接头内部设有互通的通气孔及容纳孔,该容纳孔内依序容置第二弹性组件及作动件;第二接头,套合于本体的第二气道,且第二接头外设第二挡垣,内设第三气道,在第三气道的内壁设有第二O形环,上述阀柱则对应套入第三气道,且阀柱的外壁套合于第二O形环,且第一弹性组件顶抵于阀柱及第二接头之间,另外,第二接头外对应本体的沟槽设有一限位件;第一管体,结合于本体,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管体的第一端内设第四螺纹段以对应本体的第一螺纹段,第一管体的第二端内设第一环垣以配合第二接头的第二挡垣,并于第一管体的第一端外设第五螺纹段;第二管体,套合于本体并结合于第一管体,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二管体的第一端设有第六螺纹段以对应第一管体的第五螺纹段,第二管体的第二端内配合本体的第一挡垣设有第二环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管路接头的压力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外 设有刻度值,而第二接头对应设有一指示箭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管路接头的压力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件设有一弹性垫片。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管路接头的压力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有第三0形环,第二接头设有第五o形环。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管路接头的压力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设有一第四0 形环。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管路接头的压力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有第七螺纹段, 并对应设置一用以固定第二管体的定位件,该定位件设有第八螺纹段,且设有刻花区。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管路接头的压力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及第二 弹性组件皆为弹簧。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管路接头的压力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皆 设有刻花区。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管路接头的压力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一圆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管路接头的压力调整器,包括一本体、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本体内设有第一气道、隔板及第二气道;第一接头对应套合于本体的第一气道;第二接头套合于本体的第二气道;第一管体结合于本体;第二管体套合于本体并结合于第一管体。本实用新型可调整管路接头的压力,具有降压及稳压作用,解决了习用管路接头的压力调整器在调整压力时,管路纠结缠绕,严重影响管路畅通的问题。
文档编号F16L55/00GK201475583SQ20092013974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2日
发明者谢惠喻 申请人:谢惠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