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排水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的内衬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2375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排水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的内衬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尤其涉及一种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的异型高密度聚乙烯内衬管。
背景技术
目前承重地下管线的修复有多种方法,比如1、传统内衬法。该方法是将一根直径 稍小的新管体直接插入或拉入待修复的管体内,然后向新管和待修复管体之间的环形间隙 灌浆,待浆液凝固后是新管体与待修复管体固结,完成待修复管体的修复。2、高密度聚乙烯 压U穿插法。高密度聚乙烯压U穿插法是在施工前将新管体(主要是聚乙烯管)通过机械 加工,使其断面产生变形,随后将其送入待修复管体内,再通过加热加压或依靠自然作用使 其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尺寸,从而与待修复管体形成紧密的配合,完成待修复管体的修复。 3、翻转内衬法。该方法采用闭路电视摄像机检查欲修复的管道内部情况,施工时将含有热 凝树脂的柔性纺织管从人井或其它工作坑通过绞车拉入,也可以利用液体或气体压力推送 入欲修复的管道内,在液压或气压的作用下使纺织管紧贴待修复管体内壁,完成待修复管 体的修复。4、螺旋缠绕法。该方法主要用于修复污水管道。施工时,借助于螺旋缠绕机,互 锁的条带在待修复管体内缠绕成一条连续的管状内衬层,从而完成待修复管体的修复。5、 喷涂法。该方法主要用于管道的防腐处理,高速回转的喷头在绞车的牵引下,一边后退一边 将水泥浆液或环氧树脂均匀地喷涂在管道的内壁上,达到管体修复的效果。6、局部修复法。
局部修复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密封法、补丁法、灌浆法、铰接法、机器人法等。 前述各种对承重地下管线的修复方法,虽然都能达到管体修复的效果,但是也都
存在需要改进的空间,比如高密度聚乙烯压U穿插法,在修复过程中使用的高环刚度的异
性高密度聚乙烯内衬管,虽然能够现场焊接,通过专业设备压制成U型后可完成待修管线
的整体穿插,但是由于高密度聚乙烯管管壁的结构稳定性无法达到承重管线的高环刚度要
求,要达到高环刚度要求,则需要增加高密度聚乙烯管的壁厚,约在原壁厚的基础上再增加
6至7倍,这样不仅会使原管内径大幅度减少,还增加了材料成本和现场施工工程成本,因
此有待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管道修复 用高环刚度内衬管,其耐腐蚀、阻垢及减阻性能良好,环刚度高,可以降低管壁厚度,使待修 复管体内径的縮小量减少,能够避免影响管道输送量的问题,且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衬管3、聚合物水泥 砂浆2、加强筋1 ;该内衬管3套设在待修复管体4内,该加强筋1设置在内衬管3外壁面 上,该聚合物水泥砂浆2填充在内衬管3外壁面与加强筋1之间的空隙中。 前述的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其中加强筋1为多个,该多个加强筋1分别沿
3着内衬管3外壁面径向一体成型,且沿着内衬管3外壁面周向等距排列,该加强筋1长度与 内衬管3长度相等,厚度为20至25mm。 前述的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其中加强筋1的数量为待修复管体直径除以 30。 前述的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其中内衬管3的壁厚为20至25mm,管径为待 修复管体4内径减去加强筋1的厚度。 前述的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其中内衬管3为高密度聚乙烯管。 前述的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其中聚合物水泥砂浆2是树脂、水泥和固化
剂的混合物,树脂与水泥的重量百分比例为1比l,固化剂与树脂和水泥混合物的重量百分
比例为3比1。 本实用新型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的有益效果,其提供一种专供承重地下管 线采用不开挖地面进行修复管线;其分布在内衬管外壁周围的加强筋具有铆固性能和支撑 作用;内衬管安装充填聚合物水泥砂浆后,使内衬管形成一种复合结构,整体性能更加优 良,而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阻垢性、减阻性与环刚度;修复管道时可以不挖开地面,能 够縮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达20至3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使用状态图。 图中主要标号的说明1加强筋、2聚合物水泥砂浆、3内衬管、4待修复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其包括内衬管3、聚合 物水泥砂浆2、加强筋1 ;该内衬管3套设在待修复管体4内,该加强筋1设置在内衬管3外 壁面上,该聚合物水泥砂浆2填充在内衬管3外壁面与加强筋1之间的空隙中。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其中,该加强筋1为多 个,该多个加强筋1分别沿着内衬管3外壁面径向一体成型,且沿着内衬管3外壁面周向等 距排列,该加强筋1长度与内衬管3长度相等,厚度为20至25mm ;该加强筋1的数量为待 修复管体直径除以30 ;该内衬管3的壁厚为20至25mm,管径为待修复管体4内径减去加强 筋1的厚度;该内衬管3为高密度聚乙烯管;该聚合物水泥砂浆2是树脂、水泥和固化剂的 混合物,树脂与水泥的重量百分比例为1比l,固化剂与树脂和水泥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例 为3比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用于修复地下重力排放管线 (如排污管线),对埋深3m,地下水位为1. 5m的DN600重力排污管道进行修复,排污管道为 高密度聚乙烯管,其壁厚为4mm,长度为200m,该内衬管3的厚度约20mm,其内径是570mm, 长度为200m,为增加内衬管3的环刚度,沿着内衬管3外壁面周向等距一体成型20个加强 筋l,该加强筋2的长度与内衬管3长度相等,厚度为20mm。 聚合物水泥浆的制备,将F191树脂与水泥按照重量比例1 : l进行混合,然后向 F191树脂与水泥的混合物中加入固化剂,该固化剂采用V388,加入比例为树脂与水泥的混合物重量的三分之一。 修复时,先将具有铆固性能的加强筋的内衬管放置到待修复管体4(原管)中,再 向内衬管3外壁面与加强筋1之间的空隙中充填聚合物水泥砂浆2,待聚合物水泥砂浆2固 化以后,内衬管3与加强筋1以及待修复管体4之间不存在任何缝隙,待水泥聚合物固化后 在待修复管体4内形成内表面光滑且具有高环刚度的内衬管,有效增强管道的承压能力和 气密性能,同时由于内衬管4表面光滑,因此可以减少管道内表面的摩阻系数,起到阻垢作 用。 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本身具有较强的气密性和延伸性,聚合物水泥砂浆具有良好的 刚性,因此使内衬管具有高环刚度。这种结构的内衬管可以根据原管线不同管径和不同输 送介质的工况条件,调整内衬管的管径,能够广泛应用于排污、供水、燃气、化工等多种地下 管道的修复中。 本实用新型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的的优点1、独特的支撑型设计,分布在 内衬管外壁周围的加强筋具有铆固性能和支撑作用。2、内衬管安装充填聚合物水泥砂浆 后,使内衬管形成一种复合结构,其整体性能更加优良,而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阻垢 性、减阻性与环刚度。3、修复管道时可以不挖开地面,能够縮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达20至 3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 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衬管(3)、聚合物水泥砂浆(2)、加强筋(1);该内衬管(3)套设在待修复管体(4)内,该加强筋(1)设置在内衬管(3)外壁面上,该聚合物水泥砂浆(2)填充在内衬管(3)外壁面与加强筋(1)之间的空隙中。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为多个,该多个加强筋(1)分别沿着内衬管(3)外壁面径向一体成型,且沿着内衬管(3)外壁面周向等距排列,该加强筋(1)长度与内衬管(3)长度相等,厚度为20至25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的数量为待修复管体直径除以30。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3)的壁厚为20至25mm,管径为待修复管体(4)内径减去加强筋(1)的厚度。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3)为高密度聚乙烯管。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水泥砂浆(2)是树脂、水泥和固化剂的混合物,树脂与水泥的重量百分比例为1比1,固化剂与树脂和水泥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例为3比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修复用高环刚度内衬管,其包括内衬管、聚合物水泥砂浆、加强筋;该内衬管套设在待修复管体内,该加强筋设置在内衬管外壁面上,该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充在内衬管外壁面与加强筋之间的空隙中;其耐腐蚀、阻垢及减阻性能良好,环刚度高,可以降低管壁厚度,使待修复管体内径的缩小量减少,能够避免影响管道输送量的问题,且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F16L55/16GK201475589SQ20092016413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7日
发明者于连科, 田宝全, 程广文, 蔡志章 申请人:天津开发区新新管道修复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