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626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尘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圈,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尘密封圈。
背景技术
防尘密封件主要用于液压和气动的防尘密封,现已有的密封圈的支撑环为金属, 与橡胶或聚氨脂连接靠黏合剂粘合,加工效率低。且金属支撑环成型工艺需多道工序,成型 比塑料难度大得多且复杂,因此成本高。金属支撑环的防尘密封件在实际工况中,受高温、 露天环境,导致电镀后的金属支撑环氧化,继而橡胶或聚氨脂密封环与之脱离,密封失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尘密封圈,成型工艺简单,加工容易,橡胶或聚 氨脂密封圈与之扣合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种防尘密封圈,包括支撑环、防尘圈,所述的支撑环为工程塑料,防尘圈为聚氨 脂或橡胶,支撑环内侧一周均匀设置有注射连接孔,防尘圈与支撑环注射连接扣合为一体。 所述的防尘圈与支撑环的连接是利用支撑环内侧均匀分布的连接孔扣合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由于支撑环使用了特种工程塑料材料,具抗水解、耐油、耐中高温、耐 低温、抗氧化性;支撑环注塑加工一次性成型,加工效率高;由于支撑环的结构设计特别, 利用支撑环内侧均匀分布的加固连接孔,使防尘圈不使用粘合剂便能与支撑环紧密地接 合,加工效率高。

图1为现有技术的支撑环和防尘圈结合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C-C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环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A-A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的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环和防尘圈扣合后的主视图。 图9为图8的B-B处剖视图。 图10为图9的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9的G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为现有技术的防尘密封件的结构,其连接处没有设置扣合的连接孔,由于担心扣合不够牢固,在制作中金属支撑环1先于内壁4要均匀涂黏合剂,将之放入模具内,再注射防尘圈的材料成型。由于金属支撑环成型工艺需多道工序,包括剪板,切片,内孔成型,拉伸成型,车削成型,电镀,成型比塑料难度大得多。金属支撑环易氧化,继而橡胶或聚氨脂密封环与之脱离,使密封失效。 参照图4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环的示意图,支撑环内侧即与防尘圈的扣合处的一周均布贯通的小孔,其小孔起连接聚氨脂或橡胶的作用。 参照图8至图ll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环和防尘圈结合后的示意图,外环是支撑环1,为工程塑料制作,内圈是防尘圈3,为聚氨脂或橡胶,从连接处可以看出先使支撑环注塑成型,防尘圈的成型是先将支撑环放入模具内,再用防尘圈3的材料注射成型,其防尘圈的材料注射成型中也进入连接孔2中,使防尘圈3与支撑环1紧密地连接为一体,由于结构的特殊性,故产品中不同材料扣合处不使用黏合剂。
权利要求一种防尘密封圈,包括支撑环、防尘圈,其特征在于支撑环为工程塑料,防尘圈为聚氨脂或橡胶,支撑环内侧一周均匀设置有注射连接孔,防尘圈与支撑环注射连接扣合为一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防尘圈与支撑环的连接是利 用支撑环内侧均匀分布的连接孔扣合为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密封圈,包括支撑环、防尘圈,所述的支撑环为工程塑料,防尘圈为聚氨脂或橡胶,支撑环上设置有注射连接孔或扣合的凸块,防尘圈与支撑环注射连接或扣合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由于支撑环使用了工程塑料材料,具抗水解、耐油、耐高温、耐低温、抗氧化性,支撑环注塑加工一次性成型,加工效率高,由于支撑环的结构设计特别,防尘圈不使用粘合剂与支撑环也能紧密得接合,加工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F16J15/10GK201547231SQ200920237729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3日
发明者刘邦民 申请人:刘邦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