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油路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7278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循环油路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具体的是一种循环油路轴承。
背景技术
轴、套结构中的转轴一般装配于轴承内,为减小摩擦带来的噪声和磨损,其轴承面必加入润滑油,否则会导致转轴或轴承提前磨损报废,影响设备的使用和性能的提高。为保 证润滑油能提供足够的润滑效果,习知的轴、套结构通常是在轴承底部设一储油槽,并在轴 承面上加工出导槽,储油槽内的润滑油会随转轴和轴承的转动配合沿导槽吸入轴承面形成 油膜,以实现对轴承面的润滑。习知的轴、套结构中设于轴承面上的导槽不外两种(1)轴承面上的导槽为轴向设置的直线型,在高速转动下不利于润滑油回流,容易 造成润滑油溢出,从而导致润滑效果逐渐减弱,设备的摩擦噪声和损耗日益加剧。(2)轴承面上的导槽为间断的不规则形状,比如V字型;在高速转动下,间断的不 规则形状的导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润滑油因溢出,同时也削弱了润滑油在轴承面上形成 油膜的质量,对润滑效果当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正是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对轴承面上的导槽进行改进,提出 一种可实现防止润滑油溢出、油膜成形理想、在高速转动时可形成自循环润滑油路的循环 油路轴承。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循环油路轴承,包括同轴设置的轴套和轴承,轴套顶面设有配合轴承的凹槽,凹槽 底面设一储油槽,轴承设于凹槽内,轴承内表面至少设有一组与储油槽相通的沟槽;沟槽沿 轴承的轴向设置成一圈循环回路,沟槽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形成8字形的自交叉结构,且沟 槽下部延伸出一条入油沟与储油槽连通。使用时,在储油槽内注入足量的润滑油并将转轴装配于轴承内,在转轴的高速转 动下,储油槽内的润滑油从入油沟吸入沟槽内并在离心作用下沿沟槽循环流动,籍此在轴 承与转轴的配合面上形成理想的均勻油膜,并维持油膜始终保持理想的厚度,从而实现良 好的润滑效果,大大减小了摩擦噪声和损耗,并且润滑油始终在储油槽到沟槽之间循环流 动,不会轻易溢出轴承外,也利于润滑油的保养。而且,无论是正转还是反转,润滑油都能在沟槽内相应的形成循环路径,因此本实 用新型适用于各种轴、套配合的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轴承的内表面设有复数组沟槽,相邻的沟槽在相邻侧 共用一条循环路径。其中,相邻的沟槽上部的自交叉结构分别交连,下部的自交叉结构也分别交连。其中,相邻的沟槽上部的自交叉结构,其顶部连接成垂直轴心的止油环。[0014]其中,相邻的沟槽下部的自交叉结构,其底部也连接成垂直轴心的止油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轴承的内表面沿径向设有凹面,凹面内的空间连通沟槽上部和下部的自交叉结构。轴承在工作时,凹面内的空间形成了第二个储油槽,更进一步 的保证了润滑效果,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加工轴承的用料,降低了成本。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1)对轴承面上的导槽进行改进,可防止润滑油溢出,具有自循环润滑油路的循环 油路,轴承与转轴的配合面上油膜始终保持理想状态。(2)可一定程度上节约加工轴承的用料,降低了成本。

图Ia和图Ib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参考图。图2a和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I-轴套,11-凹槽,12-储油槽;2-轴承,21-沟槽,22-自交叉结构,22’ -自交叉结构,23-入油沟,24-止油环, 24’ -止油环,25-凹面。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Ia和图Ib所示,循环油路轴承,包括同轴设置的轴套1和轴承2,轴套1顶 面设有配合轴承2的凹槽11,凹槽11底面设一储油槽12,轴承2设于凹槽11内,轴承2内 表面至少设有一组与储油槽12相通的沟槽21 ;沟槽21沿轴承2的轴向设置成一圈循环回 路,沟槽2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形成8字形的自交叉结构22,且沟槽21下部延伸出一条入油 沟23与储油槽12连通。使用时,在储油槽12内注入足量的润滑油并将转轴3装配于轴承2内,在转轴的 高速转动下,储油槽12内的润滑油从入油沟23吸入沟槽21内并在离心作用下沿沟槽21 循环流动,籍此在轴承2与转轴3的配合面上形成理想的均勻油膜,并维持油膜始终保持理 想的厚度,从而实现良好的润滑效果,大大减小了摩擦噪声和损耗,并且润滑油始终在储油 槽12到沟槽21之间循环流动,不会轻易溢出轴承2外,也利于润滑油的保养。如图2a和图2b所示,无论是正转还是反转,润滑油都能在沟槽21内相应的形成 a-m的循环路径,因此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轴、套配合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沟槽21至少具有以下三种较佳的实施方式。(1)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轴承2的内表面设有复数组沟槽21,相邻的沟 槽21保持固定间距。(2)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轴承2的内表面设有复数组沟槽21,相邻的沟槽21在相邻侧共用一条循环路径,相邻的沟槽21上部的自交叉结构22分别交连,下部的 自交叉结构22’也分别交连;相邻的沟槽21上部的自交叉结构22,其顶部连接成垂直轴 心的止油环24 ;相邻的沟槽21下部的自交叉结构22’,其底部也连接成垂直轴心的止油环 24,。(3)第三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轴承2的内表面沿径向设有凹面24,凹面25内 的空间连通沟槽21上部的自交叉结构22和下部的自交叉结构22’。轴承2在工作时,凹 面25内的空间形成了第二个储油槽,更进一步的保证了润滑效果,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节 约了加工轴承2的用料,降低了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基于本 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原理所做的简单改进和组合,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权利要求循环油路轴承,包括同轴设置的轴套和轴承,轴套顶面设有配合轴承的凹槽,凹槽底面设一储油槽,轴承设于凹槽内,其特征在于轴承内表面至少设有一组与储油槽相通的沟槽;沟槽沿轴承的轴向设置成一圈循环回路,沟槽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形成8字形的自交叉结构,且沟槽下部延伸出一条入油沟与储油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油路轴承,其特征在于轴承的内表面设有复数组沟槽, 相邻的沟槽在相邻侧共用一条循环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油路轴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沟槽上部的自交叉结构 分别交连,下部的自交叉结构也分别交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油路轴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沟槽上部的自交叉结构, 其顶部连接成垂直轴心的止油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油路轴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沟槽下部的自交叉结构, 其底部也连接成垂直轴心的止油环。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所述的循环油路轴承,其特征在于轴承的内表面沿径 向设有凹面,凹面内的空间连通沟槽上部和下部的自交叉结构。
专利摘要循环油路轴承,包括同轴设置的轴套和轴承,轴套顶面设有配合轴承的凹槽,凹槽底面设一储油槽,轴承设于凹槽内,轴承内表面至少设有一组与储油槽相通的沟槽;沟槽沿轴承的轴向设置成一圈循环回路,沟槽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形成8字形的自交叉结构,且沟槽下部延伸出一条入油沟与储油槽连通。本实用新型对轴承面上的导槽进行改进,可防止润滑油溢出,具有自循环润滑油路的循环油路,轴承与转轴的配合面上油膜始终保持理想状态,并且可一定程度上节约加工轴承的用料,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F16C33/10GK201561055SQ20092026292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8日
发明者萧进雄 申请人:萧进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