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封结构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7485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密封结构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密封结构止回阀。
背景技术
止回阀又称单向阀或逆止阀,其作用是防止管路中的介质倒流。水泵吸水关的底 阀也属于止回阀类。如图1所示,该止回阀包括阀体1、阀瓣2、阀盖3和密封环4。介质进入阀体后,通 过介质力推动阀瓣上移,使介质进入流通状态,当泵停止工作时,在介质力和弹簧力的共同 作用下,阀瓣下移,阀门关闭,使介质不能逆向流动。其中,在该结构中,采用的是垫片式的 密封环,该密封环与阀盖垂直接触,密封主要靠阀盖与阀体之间的螺纹旋转力,然而当介质 压力大时,推动阀盖上移,当该阀盖的下端面上移到密封环之上时,垫片失去作用,产生泄 露,从而使阀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密封结构止回阀,以解决现有的止回阀容易产生泄露的问 题。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密封结构止回阀,具体包括阀体、阀瓣、阀 盖和密封环,所述阀盖与所述阀瓣分别套在同一连杆两端,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所述阀瓣固 定,所述连杆的上端能沿所述阀盖的内部空腔上下伸缩,且所述阀盖与阀体之间还压缩有 一套在所述连杆上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上套有所述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上端面 与与所述阀体固定的挡圈的底面相邻,且所述阀盖中位于所述密封环之下的全部或部分区 域的外径大于所述密封环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阀盖中位于密封环之下的全部或部分区域的外径大于密封环 的内径,因此该密封环不仅起到密封的作用,还对阀盖产生一个阻止其上移的作用力,即还 起到一个挡圈的作用,确保阀盖的下部的大口径部分始终处于密封环之下;当阀体内部的 介质压力升高时,介质的压力推动阀盖上移,使得阀盖再压迫限位在与阀体固定的挡圈之 下的密封环,以此将密封环压得更紧,构成一个自密封结构,从而使密封更加可靠,而且压 力越大密封越好,保证了阀门不会出现外漏。

图1为现有的止回阀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密封结构的止回阀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 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取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密封结构止回阀,该自密封结构止回阀为HG型微阻止回阀,如图2所示,包括阀体1、阀瓣2、密封环3和阀盖4。其中,阀盖4与阀瓣2分 别套在同一连杆5两端,连杆5的下端与阀瓣2固定,连杆5的上端能沿阀盖4的内部空腔 6上下伸缩,且阀盖4与阀体1之间还压缩有一套在连杆5上的弹簧7 ;阀盖4上套有密封 环3,密封环的上端面与与阀体1固定的挡圈8的底面相邻,且阀盖4中位于密封环3之下 的区域的外径大于密封环3的内径。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阀瓣2呈锥形结构;阀盖4与密封环3过度配合的接触 面的口径由下而上递减;且密封环3的下端面为由上而下口径递增的环形斜面,与之相对 的,阀盖4中与密封环3接触的接触面为由下而上口径递减的环形斜面;而阀盖4与阀体1 可以是螺纹连接或滑动连接。其中,图2所示的阀盖4中位于密封环3之下的区域的外径 全部大于密封环3的内径,但显而易见的,即使该阀盖4中位于密封环3之下的区域的外径 只有部分大于密封环3的内径,也可以达到与图2同样的效果,换言之,该阀盖4置于密封 环3之下的构造和形状不限,只要满足该阀盖3无法向上位移脱离该密封环3即可。上述自密封结构止回阀,由于阀盖4中位于密封环3之下的全部或部分区域的外 径大于密封环3的内径,因此该密封环3不仅起到密封的作用,还对阀盖4产生一个阻止其 上移的作用力,即还起到一个挡圈的作用,确保阀盖4的下部的大口径部分始终处于密封 环3之下;当阀体4内部的介质压力升高时,介质的压力推动阀盖4上移,使得阀盖4再压 迫限位在与阀体1固定的挡圈8之下的密封环3,以此将密封环3压得更紧,构成一个自密 封结构,从而使密封更加可靠,而且压力越大密封越好,保证了阀门不会出现外漏。而且,该 阀瓣2为锥形结构,减少了流体的阻力,同时使该阀瓣2密封面上的赃物容易随介质冲走, 保证了该止回阀止回时的密封效果。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止回阀可由不锈钢板夹柔性石 墨制成,以满足苛刻条件下的应用需求,耐高温、耐腐蚀、耐冲蚀且密封性能良好,使用寿命 更长。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 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 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 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自密封结构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瓣、阀盖和密封环,所述阀盖与所述阀瓣分别套在同一连杆两端,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所述阀瓣固定,所述连杆的上端能沿所述阀盖的内部空腔上下伸缩,且所述阀盖与阀体之间还压缩有一套在所述连杆上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上套有所述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上端面与与所述阀体固定的挡圈的底面相邻,且所述阀盖中位于所述密封环之下的全部或部分区域的外径大于所述密封环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封结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与所述密封环过 度配合的接触面的口径由下而上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密封结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的下端面为由 上而下口径递增的环形斜面,与之相对的,所述阀盖中与所述密封环接触的接触面为由下 而上口径递减的环形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自密封结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与所述阀 体螺纹连接或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自密封结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呈锥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密封结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呈锥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封结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由不锈钢板夹 柔性石墨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密封结构止回阀,以解决现有的止回阀容易产生泄露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密封结构止回阀具体包括阀体、阀瓣、阀盖和密封环,该阀盖与该阀瓣分别套在同一连杆两端,该连杆的下端与该阀瓣固定,该连杆的上端能沿该阀盖的内部空腔上下伸缩,且该阀盖与阀体之间还压缩有一套在该连杆上的弹簧,其中,该阀盖上套有该密封环,该密封环的上端面与与该阀体固定的挡圈的底面相邻,且该阀盖中位于该密封环之下的全部或部分区域的外径大于该密封环的内径。
文档编号F16K15/02GK201593629SQ20092027022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6日
发明者张建身, 李运龙 申请人:浙江凯瑞特阀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