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型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757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筒型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轴器。
背景技术
筒型联轴器是一种新型的具有优越性能的挠性联轴器,具有很大的轴向补偿能力 和较小的径向尺寸,在船舶动力系统中可以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发动机热膨胀较大和安 装空间有限的场合更为适用。但目前的筒型联轴器容易产生较大径向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筒型联轴器容易产生较大径向变形的问题,提 出了一种筒型联轴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联轴器由输入端法兰、
挠性筒、输出端法兰、限位环、第一支撑套和第二支撑套构成,所述第一支撑套装在输入端
法兰的中心孔内且二者制成一体,所述第二支撑套装在输出端法兰的中心孔内且二者制成
一体,所述限位环设置在第一支撑套和第二支撑套之间,且所述限位环的内环面与第一支
撑套的外环面间隙配合,所述限位环的外环面与第二支撑套的内环面间隙配合,所述限位
环的内环面为圆柱面、外环面为球面,所述第一支撑套与限位环的内环面间隙配合的外环
面为圆柱面,所述第二支撑套与限位环的外环面间隙配合的内环面为球面,所述挠性筒设
在输入端法兰与输出端法兰之间,且所述挠性筒分别与输入端法兰和输出端法兰固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产生较大径向变形,但是允
许有轴向和角向的变形;当要产生轴向变形时,限位环的内环面与第一支撑套的外环面间
圆柱面的配合可以产生相对滑动;当要产生角向变形时,第二支撑套与限位环的外环面间
的球面配合可以产生相对转动;当联轴器两端有径向力时,联轴器有产生径向变形的趋势,
该结构可以限制两个法兰之间径向相对运动的自由度,从而防止了本实用新型结构产生具
有较大的径向变形。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 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联轴器由输入端法兰 1、挠性筒2、输出端法兰3、限位环4、第一支撑套5和第二支撑套6构成,所述第一支撑套5 装在输入端法兰1的中心孔内且二者制成一体,所述第二支撑套6装在输出端法兰3的中 心孔内且二者制成一体,所述限位环4设置在第一支撑套5和第二支撑套6之间,且所述限 位环4的内环面与第一支撑套5的外环面间隙配合,所述限位环4的外环面与第二支撑套6 的内环面间隙配合,所述限位环4的内环面为圆柱面、外环面为球面,所述第一支撑套5与限位环4的内环面间隙配合的外环面为圆柱面,所述第二支撑套6与限位环4的外环面间 隙配合的内环面为球面,所述挠性筒2设在输入端法兰1与输出端法兰3之间,且所述挠性 筒2分别与输入端法兰1和输出端法兰3固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的挠性筒2决定了它具有较小的径向刚度,而挠性联轴器应该 具有较小的轴向及角向刚度和较大的扭转及径向刚度,限位环4的内环面与第一支撑套5 的外环面间隙配合,限位环4的外环面与第二支撑套6的内环面间隙配合很好的解决了这 个问题,大大提高了筒型联轴器的径向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二 结合图l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限位环4的内环面 与第一支撑套5的外环面之间的间隙小于0. lmm。其他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 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三结合图l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限位环4的外环面与第 二支撑套6的内环面之间的间隙小于O. lmm。其他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工作原理限位环4的内环面与第一支撑套5的外环面间隙配合允许联轴器产生 轴向位移,即两个法兰在轴向方向有相对运动;限位环4的外环面与第二支撑套的内环面 间隙配合允许联轴器发生角向位移,即两个法兰绕球面中心转动;当联轴器两端产生径向 力时,限位环结构可以限制两个法兰之间径向相对运动的自由度。
权利要求一种筒型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由输入端法兰(1)、挠性筒(2)、输出端法兰(3)、限位环(4)、第一支撑套(5)和第二支撑套(6)构成,所述第一支撑套(5)装在输入端法兰(1)的中心孔内且二者制成一体,所述第二支撑套(6)装在输出端法兰(3)的中心孔内且二者制成一体,所述限位环(4)设置在第一支撑套(5)和第二支撑套(6)之间,且所述限位环(4)的内环面与第一支撑套(5)的外环面间隙配合,所述限位环(4)的外环面与第二支撑套(6)的内环面间隙配合,所述限位环(4)的内环面为圆柱面、外环面为球面,所述第一支撑套(5)与限位环(4)的内环面间隙配合的外环面为圆柱面,所述第二支撑套(6)与限位环(4)的外环面间隙配合的内环面为球面,所述挠性筒(2)设在输入端法兰(1)与输出端法兰(3)之间,且所述挠性筒(2)分别与输入端法兰(1)和输出端法兰(3)固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一种筒型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4)的内环面与第一 支撑套(5)的外环面之间的间隙小于O. l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筒型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4)的外环面与 第二支撑套(6)的内环面之间的间隙小于O. lmm。
专利摘要一种筒型联轴器,它涉及一种联轴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筒型联轴器容易产生较大径向变形的问题。第一支撑套装在输入端法兰的中心孔内且二者制成一体,第二支撑套装在输出端法兰的中心孔内且二者制成一体,限位环设置在第一支撑套和第二支撑套之间,且限位环的内环面与第一支撑套的外环面间隙配合,限位环的外环面与第二支撑套的内环面间隙配合,限位环的内环面为圆柱面、外环面为球面,第一支撑套与限位环的内环面间隙配合的外环面为圆柱面,第二支撑套与限位环的外环面间隙配合的内环面为球面,挠性筒设在输入端法兰与输出端法兰之间,且挠性筒分别与输入端法兰和输出端法兰固接。本实用新型用于船舶动力传动系统。
文档编号F16D3/10GK201531533SQ20092027193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4日
发明者刘欣欣, 宋铎, 董海宾, 赵宇, 赵蕴斌, 邓广琳, 邢立峰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