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角电磁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039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方位角电磁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方位角电磁致动器
背景技术
用于旋转运动的致动器-它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是基于磁场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很 久前就已被开发出来及例如已由DE 100 29 408 B4, EP 0 780852 Bl及已由EP 0 713 004 Bl及US 5,842,680A公知。在根据DE 100 29408 B4及EP 0780 852 Bl的方案中使用通 常很小的横向磁阻力来获得一个转子的连续方位位置。EP 0 713 004 Bl公开了一种通过退回到伺服马达上的致动器部件。在根据US 5,842,680A的方案中公开了不同方向的磁力的组合, 以便同时克服出 现的摩擦力。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个磁路结构,其中作用在纵向上的磁力被用来改变衔铁组 件的旋转衔铁或旋转致动器的方位角的角度位置。这里衔铁组件的转动衔铁可在至少两 个分立的方位角的角度位置之间往复地转换。结合本发明提出的方案的基本原理的多种 变型,通过本发明可得到一系列的优点在相对小的径向尺寸的情况下可实现高的转矩及给出这样的可能性在使用多 个旋转致动器组件的情况下可实现致动的、即磁场驱动的往复转换。此外根据本发明提 出的方案提供了通过用机械传动部分对装置的干预来影响力/行程组合的可能性。通过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案可实现运动部件相对小的移动行程。由此当根据本 发明的旋转致动器工作在一种介质中时可实现液压摩擦力的下降,该介质例如为液体、 尤其当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案使用在燃料喷射器中时为燃料。此外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案的特点是一种特别简单的结构,其中可使用原则上 已存在的涉及磁芯、线圈架等经过考验的组件。本发明的核心构思在于,致动器被构成旋转衔铁(旋转致动器)及包括一个或多 个组件。每个组件包括一个磁芯及一个电磁线圈。每个旋转衔铁组件围绕一个旋转轴 线与本身待运动的部件连接,例如在燃料喷射器的情况下与一个阀件构型的打开机构连 接。通过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案的产生的磁力的空间分布可受到磁芯中材料分布及导电 的线圈区域的几何构型的影响。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动器的功能包括产生一个旋转 运动,该运动通过一个旋转轴线传递到待运动的部件上。由此例如可在一个燃料喷射器 的阀中启动或关闭一个液力流,即一个介质流,例如燃料流。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 动器可取得两个固定的转换位置、例如开通位置及关断位置并可通过衔铁板或复位弹簧 上的纵向磁力的作用由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位置。复位也可借助一个具有相应地改善的 转矩或动力的附加设置的磁路来实现。为了限制旋转衔铁组件的方位角的运动区域,可采用各种止挡方案。例如可列 举使用调节螺钉的可调节的机械止挡部件或直接在磁芯上的止挡。开通及关断过程的持续时间在数个微秒的范围中及可通过附加组件、几何参数 优化、线圈优化、控制优化及材料优化来进一步减小。旋转衔铁组件的线圈中最大电流强度的增高和/或电压的升压-这在传统电磁致动器中常常用来控制动力-将提供另外的 可能性,即使得包括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衔铁组件的旋转致动器的发生转矩或动力升
尚O也可考虑上述基本构思的多种变型。这些 变型例如可通过上述基本构思的各个 构型的组合来体现。


图1.1,1.2及1.3: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动器的第一实施形式的俯视图,正 视图及以半截面表示的3维视图,图2.1:当线圈通电时在衔铁板及磁芯中出现的磁感应,图2.2:在磁芯及衔铁板中出现的磁通,图3.1,3.2及3.3: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动器的另一实施形式的俯视图,正 视图及以半截面表示的3维视图,图4.1,4.2及4.3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具有机械传动及偏心布置的另一旋转轴线 的旋转致动器的第三实施形式,图5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具有用于增强扭转力的传动部件的旋转致动器的第四 实施形式,图6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具有用于增大可达到的转动行程的转动传动部分的旋 转致动器的第五实施方案,图7.1,7.2及7.3: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具有一个设置在磁芯中的半线圈的旋转致 动器的第六实施形式,图8: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动器的第六实施形式,其中衔铁板完全被作成 永久磁铁,图9: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动器的第七实施形式,它具有其衔铁板部分地 被作成永久磁铁的组件,图10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具有用于衔铁板复位的关断组件的旋转致动器的第八 实施形式,图11:图10中以俯视图表示的实施形式的一个透视图,它设有用半截面表示的 开通及关断组件,这些组件彼此成对地对立布置,图12 一个可绕翻转轴线翻转布置的开通组件的俯视图,每个开通组件包括一 个衔铁板,一个磁芯及一个由磁芯包围的线圈,及图13 根据图12中视图的包括衔铁板、电磁线圈的开通组件相对垂直延伸方向 延伸的旋转轴线所翻转的翻转角的一个透视图。在以下将描述的图1.1至13中俯视图的表示总是基于一个半截面作出。以下衔 铁板21被描述为矩形,但它也可被表示为另一普遍的三维几何形状,此外设有孔、槽或 类似部分。这也适合于磁芯18的构型。如果图1.1至13中所示的实施形式的每一个包 括一定数目的电磁线圈20至38,它们被分开并联或串联地控制。在具有多于两个电磁线 圈的方案中也可使用混合形式的控制。具体实施形式
由图1.1,1.2及1.3可看到以俯视图,正视图及以3维视图给出的半截面表示的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动器的第一实施形式。根据图 1.1的俯视图表示一个旋转致动器10,它具有一个构成圆柱形的壳体 12。该壳体2相对一个延伸在图面中的旋转轴线14被作成对称的。壳体12例如可涉及 这样的壳体,即用于对内燃机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器的喷射器体,该内燃机或为自点火 的内燃机、或为强迫点火的内燃机。用标号16指示一个旋转致动器组件16,它尤其被构成旋转衔铁。旋转致动器组 件16包括一个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磁芯18,在该磁芯中嵌放了一个可通电的电磁线圈20。 该磁芯相邻地位于一个支承在杠杆臂24上的衔铁板21的对面,其中该杠杆臂24被构成 可绕旋转致动器10的旋转轴线14偏转。在图1.1中以俯视图表示的旋转致动器组件16 可在位于方位角平面中的两个分立的角位置之间往复地转换。当嵌放在磁芯18中的电磁 线圈20被通电时,衔铁板21将逆时针地沿第二旋转方向-参见图1.1中箭头30-地被吸 引及移动到第一方位角的角度位置上。如果嵌放在磁芯18中的电磁线圈20的电流中断, 则衔铁板21借助一个例如固定在壳体12的内侧的复位弹簧26回移到其原始位置上。这 根据第一旋转方向28进行,该旋转方向如图1.1由标号28指示的箭头所示。无论在第一 旋转方向28还是在第二旋转方向30上,这两个偏转运动均绕旋转轴线14进行,根据图 1.1该旋转轴线延伸到图面中。对于在图1.1中以俯视图表示的第一实施例应指出通过旋转轴线14可操作一 个在根据图1.1,1.2及1.3的系列图中未示出的打开/关闭机构50,该打开/关闭机构例 如可涉及一个燃料喷射器的打开或关闭机构(参见图4.1,4.2,5及6)。在旋转致动器 组件16或在开通组件22中产生的磁力作为定向在纵向上的磁力f基本上延伸在根据图1.1 的图面中,该力用标号34指示,参见根据图2.1的视图。图1.2表示图1.1中以俯视图表示的旋转致动器的正视图。由根据图1.2的视图可看出衔铁板21借助杠杆臂24支承在旋转轴线14上及 可绕该旋转轴线在两个旋转方向28,30上-如图1.1中所示地-偏转。旋转致动器组件 16包括基本上被构成矩形的衔铁板21,在该衔铁板的前面-如由图1.1所示地-接收磁芯 18与嵌放在该磁芯中的电磁线圈20。标号20指示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通过在其下端 上被构成U型32的磁芯18封闭地延伸。通过磁芯18的材料分布及材料组分及导电的电 磁线圈20的几何布置可影响所产生的、尤其作用在纵向上的磁力f,参见图1及2的视图 中的标号34。图1.3表示以半截面给出的根据图1.1及1.2的旋转致动器组件的一个3维透视 图。图1.3表示在该实施形式中为了操作旋转轴线14上的一个打开/关闭机构, 旋转致动器组件被接收在一个杠杆臂24上。当嵌放在磁芯18中的电磁线圈20通电时衔 铁板21在第二旋转方向30上逆时针地被吸引,及当磁芯18中的电磁线圈20的电流中断 时该衔铁板例如通过图1.1中所示的复位弹簧26或复位组件-参见根据图10及11的视 图-回移到其原始位置中。按照图1.1,1.2及1.3所示的、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案的基本形式的旋转致动器 组件16的功能在于产生一个旋转运动,该旋转运动通过旋转轴线14或通过杠杆臂系统(52,54,56,58,60,62)传递到一个打开/关闭机构50上(参见图4.1,4.2,5及6)。 由此可启动或中断例如燃料喷射器中的燃料流。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例如被构成喷射组件 22的旋转致动器组件16可以取得两个固定的方位角的角度位置(开/关位置)及通过作 用在衔铁板31上或复位弹簧26上的纵向磁力尹-参见标号34-的作用可由一个转换位置 转移到另一转换位置。如上所述,衔铁板21的复位运动也可借助一个附加磁路以相应改 善的转矩发生或动力特性来实现,如图10及11中以概要方式表示的。为了限制基本上包括衔铁板21、磁芯18及嵌放在该磁芯中的可通电的电磁线圈 20的旋转致动器组件16的方位角运动范围,可使用各种止动方案。例如列举可调节的机 械止挡,它们可通过调节螺钉给出。除调节螺钉外也可在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动器 10的壳体12内设置固定的止挡。由根据图2.1的视图可看到在喷射组件的衔铁板及磁芯中感应出的磁感应。 如由根据图2.1的透视图可看出的,嵌放在磁芯18内的电磁线圈20处于通电状 态38中。根据图2.1中的视图,磁芯18在一侧上(磁路)张开,确切地在基本上被构成 矩形的衔铁板21的背对的一侧上张开。在衔铁板21中由通电的电磁线圈38产生出磁感 应36,该磁感应能使衔铁板21根据图1.1及1.3在第二旋转方向30上向通电的电磁线圈 38运动并由此引起运动。由根据图2.1的透视图可看出,在电磁线圈38通电时产生出基 本上延伸在根据图1.1的平面中的纵向磁力?。在根据图2.1的视图中,在其中嵌放通电线 圈38的磁芯18在一侧上张开,参见标号40。如果相应地定好参数,旋转致动器组件10的开及关的过程的持续时间可在几个 IOOus的范围内及可通过各包括一个根据本发明提出旋转致动器组件16的附加开通组件 22并通过几何形状、线圈、控制及材料的优化进一步地减小。通过在传统的电磁致动器 中为了提高动力特性经常使用的、组件22的一个或多个电磁线圈20,38中最大电流强度 的增高和/或电压的升压将提供另外的可能性,即使得有关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动 器组件16的复位运动的发生转矩或动力特性上升。图3.1,3.2及3.3的系列图中表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动器的第二实施形式。由根据图3.1的俯视图可看出,围绕旋转轴线14设有两个以180°偏移量46布 置的开通组件,即第一开通组件42与第二开通组件44。两个开通组件42,44的每个包 括一个衔铁板21,一个位于该衔铁板对面的磁芯18,在该磁芯中嵌放着可通电流的电磁 线圈20。两个衔铁板21彼此相对地设置在杠杆臂24上,这些杠杆臂以所述180°偏移 量46相互相对地布置。该设有多个被装入的组件42,44的旋转致动器组件-如图3.1所 示-相对图1.1,1.2及1.3的系列图中所示的旋转致动器组件的最大发生转矩增高了。此外如根据图3.1的视图可看到的,那里所示的开通组件42,44的每个衔铁板 21由一个复位弹簧26加载,该复位弹簧本身被固定在旋转致动器10的壳体12的内侧 上。复位弹簧26承担衔铁板21在第一旋转方向28上的复位运动,该旋转方向如图1及 1.3中通过设有标号28的箭头概要地指示。也可不用在图3.1中对衔铁板21各配置的复 位弹簧,而是如图10及11所示地使用复位组件70。图3.2表示图3.1中以俯视图所示的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动器组件的第二实 施形式的正视图。
如图3.2所示,两个组件42,44相对旋转轴线14对称地被接收在杠杆臂24上及 被壳体12包围。每个组件42,44包括基本上构成矩形的衔铁板21及配置给该衔铁板的 磁芯18,在该磁芯中嵌放电磁线圈20。图3.3表示图3.1及3.2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动器组件的第二实施形 式的一个三维视图的半截面。如由 图3.3可看出的,第一喷射组件42与第二喷射组件44除仅以一半表示的衔 铁板21外还包括被构成U型32的磁芯18,在该磁芯中嵌放了可通电的电磁线圈20。由 图3.3还可看出,组件42,44的各组成部分相对旋转轴线14的延伸方向平行地设置在杠 杆臂24上,与图12及13中所示实施形式不同,在那里开通组件42,44的组成部分相对 一个翻转轴线72以一个翻转角74布置。由图4.1,4.2及4.3可看到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具有机械传动的实施方案的旋转致 动器组件的第三实施形式。如根据图4.1的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动器组件16的第三实施形式所示地, 开通组件22的衔铁板21通过第一杠杆臂52与一个相对旋转致动器10的壳体12的轴线偏 心布置的旋转轴线14相连接。由该旋转轴线14又延伸出另一、即第二杠杆臂54,参见 根据图4.2的视图,通过该第二杠杆臂例如可操作在图4.2中标出的打开/关闭机构-例 如一个燃料喷射器的打开/关闭机构。由根据图4.2的视图可看出,衔铁板21类似于上 述的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动器组件的实施形式,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构型及与支承在 它前面的磁芯18相互作用,在该磁芯中也嵌放了可通电的线圈20。通过由4.2可看出的 杠杆臂52与54的不同长度可提高由喷射组件22产生的转矩的最大值。这当使用在其中 必需开关高压的燃料喷射器中时尤其有必要。图4.3表示图4.1及4.2中所示的根据本发 明提出的旋转致动器的第三实施形式的3维视图。由该视图可看出,在其中嵌放了可通 电的线圈20的磁芯18在其下侧具有U型及电磁线圈20中的电流可在两个方向上流动, 这与根据图7.1,7.2,7.3及图8的电磁线圈的实施形式不同。由图5及6可看到机械传动的其它实施方案。图5表示第一开通组件42与第二 开通组件44的衔铁板21通过第一传动臂56及第二传动臂80作用在偏心支承的旋转轴线 48上及该旋转轴线48又通过一个传动部件62与打开/关闭机构50连接,以便例如操作 一个燃料喷射阀,传动部件62以其最简单的形式可被构成杠杆。如由根据图5的视图可 看到的,每个开通组件42,44各包括一个衔铁板21,该衔铁板在图5所示的实施形式中 例如借助复位弹簧26与旋转致动器10的壳体12的内侧相连接。此外每个组件42,44 包括一个磁芯18,在其中嵌放着可通电的电磁线圈20。通过图5中所示的机械传动部分 可增高传递到打开/关闭机构50上的扭转力。图6表示一个机械增强装置的实施形式,其包括一个旋转运动传动部分60。在 旋转致动器10的该实施形式中两个组件42,44较远地离开壳体12的内侧并且放置在该 壳体内侧中并通过相同长度的杠杆臂与偏心延伸的旋转轴线48耦合。在偏心支承的旋转 轴线48上也设有一个传动部件62,它也被构成杠杆形式及作用在一个相对旋转致动器10 的壳体12的轴线偏心地布置的打开/关闭机构50上。通过图6中所示的设有旋转运动 传动部分60的实施形式可使例如用于释放或中断燃料流的打开/关闭机构50运动的行程 增大,而利用图5中所示的机械转换可使传递的扭转力增大。
图5及6中所示的两个机械传动部分一方面对于根据图5的实施形式来说用于提 高扭转力并减小转动行程,及另一方面对于根据图6的实施形式来说用于增高转动行程 并减小扭转力的传递。

这两个实施方案均为-参见图5-传动臂56,58与衔铁板21相连接及在根据图 6的视图中第一及第二组件42,44的衔铁板21通过相同长度的传动臂与偏心支承的旋转 轴线48形成连接。在根据图7.1,7.2及7.3的视图中以俯视图、正视图及半截面的3维视图给出根 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动器组件的另一实施形式。由根据图7.1的俯视图可看出根据该图组件42,44各包括半个线圈20,64, 它们与设置在两个相互相对的半臂24上的衔铁板21相互作用。用标号64指示流过组件 42的半个线圈20的电流方向。该电流方向64与以上描述的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动 器组件16不同地仅延伸在一个方向上。根据原理,参见根据图7.2的视图,对每个衔铁 板21仅配置了半个电磁线圈20。如图7.2所示,根据该实施方案也是各个基本上构成矩 形的衔铁板21通过相对置的半臂24与旋转轴线14相连接。并且根据该实施方案所使用 的半线圈产生出磁力F,结合图2.1所示该磁力定向在纵向上、参见标号34,它延伸在根 据图7.1的图面中。由根据图7.3的视图可看到在图7.1及7.2中所示的实施形式的一个截面图,其中 无论是在电流方向64上流过电流的电磁线圈20,还是第一开通组件42或第二开通组件 44的与该线圈相互作用的衔铁板21均表示出一半。由根据图7.3的视图可看出,各在一 个方向上流过电流的半线圈的磁芯18不同于图1.1至6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 动器的实施方案。由根据图8的视图可看到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动器组件的另一实施形式。如由根据图8的视图可看到的,在两个相互以180°偏移量布置的开通组件42, 44的该结构中衔铁板21完全由永久磁铁取代。完全被作成永久磁铁的衔铁板通过相同 长度及180°偏移量46的半臂24与旋转轴线14耦合,该旋转轴线向着根据图8的图面 延伸。第一开通组件42与第二开通组件44各包括一个磁芯18,在其中置入结合以上根 据图7.1,7.2及7.3的实施方案所示的半线圈,以致出现一致的电流方向64。与上述根 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动器组件的实施方案相似地,开通组件42与44包括衔铁板21, 磁芯18及接收在磁芯中的半线圈20,根据图8中的实施形式衔铁板由完全的永久磁铁68 构成。也可视壳体12中可提供的结构空间而定,设置多个开通组件来取代图8中所示的 两个开通组件42,44。根据该实施方案,衔铁板21在第一旋转方向28上的复位可通过 电磁线圈20中电流方向的反向、通过附加设置的复位组件或通过其它的复位部件如复位 弹簧26来实现。由根据图9的视图可看到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具有作为开通组件的组成部分的、 部分地被作成永久磁铁的衔铁板68的旋转致动器一个实施形式。根据图9的视图表示在旋转致动器10的壳体12的内空间中部分地被作成永久 磁铁的衔铁板66通过相同长度的半臂24与旋转轴线14耦合。与以上所述的实施形式类 似地旋转轴线14在壳体12的中心处延伸到根据图9的视图的图面中。由图9中所示的 旋转致动器10的该实施方案的俯视图可看出根据该实施形式的衔铁板21被部分地作成永久磁铁66。在开通组件42,44的内部对衔铁板各配置了一个磁芯18,这些磁芯被电 磁线圈穿过,这相应于根据图1.1至6中的实施形式的情况。由根据图10及11的视图可看到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动器的一个实施形式, 其中对开通组件各配置了 一个复位组件。图10及11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案的实施形式代表具有扩展的组件的结 构方案,其中对每个开通组件42,44各配置了一个单独的可分开通电的线圈形式的复位 组件70,该线圈被嵌放在一个磁芯中。该扩展组件的、即具有复位组件70的实施形式可 取代以上各配置给一个衔铁板21的、与壳体12的内侧连接的复位弹簧26。在开通过程中开通组件42,44被通电,而在关断过程中组件70或其线圈20被 通电。由此可取消复位弹簧26。因为在该例情况下在开通过程中不必克服弹簧力,使动 力与发生的转矩相应地提高。每个线圈20的通电时间可这样地优化及相互协调,即根据 该实施形式旋转致动器组件在开通及关闭时的运动持续时间尽可能地短。根据图10中所 示的实施形式,各个衔铁板21通过相同长 度的杠杆臂24与旋转轴线14连接,通过该旋 转轴线将操作图10中未示出的打开/关闭机构50。图11表示图10中所示实施形式的三维视图。旋转致动器12被安装在壳体2中, 在彼此构成对称布置的衔铁板21的两侧上各接收带有可通电线圈20的磁芯18。如上所 述,这些线圈在开通或关断时交替地通电。可看出该实施方案、即根据图10及11的实 施方案的优点在于,不用克服根据以上结合图1.1至7.1的实施形式的复位弹簧26的力, 这对根据图10及11的方案的开关动力特性有非常有利的影响。由根据图12及13的视图可看到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旋转致动器组件的一个实施形 式,其中两个开通组件可相对一个翻转轴线翻转一个翻转角度地布置。由根据图12的视图可看出,翻转轴线42垂直于旋转轴线14地延伸,旋转轴线 14延伸到根据图12的视图的图面中。在翻转轴线72上以翻转少量角度的翻转角(参见 根据图13的视图)接收了第一开通组件42及第二开通组件44。相对旋转轴线14彼此以 180°偏移量46布置的开通组件42,44各包括一个衔铁板2及一个带有可通电的电磁线 圈20的磁芯18。可通电的电磁线圈20相应于结合图10及11、1.1至6及9至11的实 施形式所描述的线圈。相互以180°偏移量46对立布置的衔铁板21通过杠杆臂24与延伸到图面中的旋 转轴线14连接。如由根据图13的视图可看出的,通过根据图12及13的实施方案所产生出的磁 力-该磁力基本上延伸在根据图12的图面中,参考根据图2.1的视图-包括一个附加的轴 向力分量76,如图13中所示。轴向力分量76沿壳体12的Z轴线即沿垂直方向延伸。 通过根据图12中视图的、绕翻转轴线72翻转一个翻转角度74地布置的开通组件42, 44的磁力在所示构型中将操作一个部件50,该部件涉及一个燃料喷射器的打开/关闭机 构。在此情况下可进行部件50的提升。复位组件的磁力-参考根据图10及11的实施 形式或可变换地设置复位弹簧26-在复位时可在顺时针的第一旋转方向上再向下压打开/ 关闭机构50。通过第一开通组件42与第二开通组件44的各个磁路的翻转角的预给定可达到切 向地即纵向地作用的磁力F34与平行于壳体的ζ轴线的附加轴向力分量76之间的任意分配。为了在旋转致动器的转动自由度与可达到的自由度之间的可控耦合,也可在旋转轴线14上设置螺纹形式的结构。一个在根据图13的视图的变型中以相反翻转角74接收开 通组件42,44的实施方案将导致这样的运动组合,即在第二旋转方向30上运动时引起打 开或关闭机构50的操作机构的下降及在第一旋转方向即根据顺时针的方向上运动时进行 该操作机构的提升。
权利要求
1.旋转致动器(10),尤其用于操作内燃机的燃料喷射器,包括一个壳体(12),在 该壳体中设有至少一个旋转致动器组件(16,22,42,44),其特征在于通过该至少一 个旋转致动器组件(16,22,42,44)的至少一个电磁线圈(20,64)的通电产生出磁力 F (34),该磁力在方位角的方向上改变至少一个衔铁板(21)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旋转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该旋转致动器被作成包括一 个衔铁板(21,66,68)、一个磁芯(18)及至少一个电磁线圈或电磁半线圈(20)的组件 (16, 22, 42, 44)。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旋转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致动器组件 (16,22,42,44)至少可在一个第一方位角的角度位置与一个第二方位角的角度位置之 间往复地转换及通过至少一个复位部件(26,70)加载。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旋转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复位部件被作成 固定在所述壳体(12)上及在所述衔铁板(21,66,68)上或在与所述至少一个衔铁板(21) 连接的杠杆臂(24)上或在旋转轴线(14)上的复位弹簧(26)或被作成设有一个嵌放在一 个磁芯(18)中的可通电的电磁线圈(20,38)的复位组件(70)。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旋转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致动器组件 (16,22,42,44)通过至少一个机械传动部分(24,52,54,56,58,60,62)操作至少 一个打开/关闭机构(50)。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旋转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该机械传动部分被构成所述至 少一个旋转致动器组件(22)与旋转轴线(14)之间的杠杆臂(24),或被构成不同长度的杠 杆臂(52,54),这些杠杆臂通过一个中心的或偏心的轴线(48)相互耦合,或被构成用于 提高扭转力的传动臂(56,58),或被构成用于提高所产生的转矩或提高转动行程的转动 行程传动部分(6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旋转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壳体(12)中以相对 角度偏移和/或高度偏移相对于彼此设置至少两个绕旋转轴线(14)在两个方位角的角度 位置之间往复转换的旋转致动器组件(42,44)。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旋转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致动器组件(22, 42,44)的所述衔铁板(21)部分地或完全地作成永久磁铁(66,68)。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旋转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旋转致动器组 件(22,42,44)相对所述旋转轴线(14)绕至少一个翻转轴线(72)翻转至少一个翻转角 (74)及产生一个与所述翻转角(74)相关的、在轴向上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14)地延伸的 附加的轴向力分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旋转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打开/关闭机构(50)通过磁力 在第一旋转方向(28,30)上被操作及同时被升高或降低,及通过复位组件(70)或复位弹 簧(26)或通过所述电磁线圈(20,38)中的电流方向的反向在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28, 30)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28,30)上被操作及同时被降低或升高。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的旋转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通过适当的装置、优选 弹簧在打开/关闭机构(50)或所述旋转轴线(14)或所述杠杆臂(24,52,54,56,58, 60,62)或所述衔铁板(21)上在轴向上作用一个附加的力分量。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的旋转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通过机械装置、优选通过类似螺纹的结构在所述旋转轴线(14)上给出所述衔铁板(21)的旋转自由度与升降自由 度之间的确定耦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致动器(10),尤其用于操作内燃机的燃料喷射器。该旋转致动器包括一个壳体(12),在该壳体中设有至少一个旋转致动器组件(16,22,42,44)。在该至少一个旋转致动器组件(16,22,42,44)的磁路中产生出沿纵向的磁力(34),该磁力在方位角的方向上改变该至少一个旋转致动器组件(16,22,42,44)的位置。
文档编号F16K31/06GK102027276SQ200980117794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6日
发明者O·雷恩, T·弗里切 申请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