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平面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109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旋平面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悬挂轨道驱动系统的、带离合器的螺旋平面减速器/螺旋平面传云力装置(Spiroplan-Getriebe)。
背景技术
DE 100 25 650 Al公开了一种螺旋平面减速器。其中,该螺旋平面减速器的安装 不够简单。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螺旋平面减速器以使该螺旋平面减速器适用于 悬挂轨道驱动系统。本实用新型在螺旋平面减速器方面的重要特征包括所述螺旋平面减速器包括壳 体和输出轴;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方形壳体部分和设置在该第一方形壳体部分的一侧的第二 方形壳体部分;在所述一侧的第一棱边方向上,所述第二方形壳体部分的中轴线设置在所 述一侧的中心,而在与所述第一棱边方向垂直的第二棱边方向上,所述第二方形壳体部分 的中轴线与所述一侧的中心错开;所述第二方形壳体部分的外壳面在三个面上至少部分齐 平地邻接于所述第一方形壳体部分;所述外壳面的背离所述第一方形壳体部分的端部区域 具有一隆起的漏斗形扩张部,所述隆起的漏斗形扩张部适合于法兰连接一电机;与所述一 侧对置的壳体壁被构造为顶盖;在电机轴的输出侧端部部段上套装一小齿轮,所述小齿轮 通过一棱键与所述电机轴的伸入所述筒形壳体部分中的端部区域抗转动地连接;支承所 述小齿轮的输入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二方形壳体部分的轴承座中;所述小齿轮具有伸入所 述方形壳体部分内的带齿部段和柱形部段;所述柱形部段具有至少两个直径不同的分部 段,从而形成一台肩;所述带齿部段的齿部设计成螺旋式,所述带齿部段的齿至少绕所述 带齿部段一周;所述带齿部段与一环形的、平面地设置在齿轮端侧上的带齿区域啮合;所 述带齿区域的齿关于所述齿轮的径向方向形成为弓形;所述齿轮设置在界定第一轴线的 输出轴上,并能相对于所述输出轴进行转动;所述输出轴通过一输出轴承和一轴承支承在 所述第一方形壳体部分中;所述输出轴承和所述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形壳体部分 的第一输出侧和第二输出侧的加强设计的部段中,所述加强设计的部段形成一柱形内表面 (Zylindermantelinnenflache );所述齿轮在朝向所述输出轴承的方向上围绕所述
输出轴具有环形加强部,其中所述环形加强部的朝向所述输出轴承的端面在轴向方向上具 有爪齿;在所述输出轴上,在齿轮和输出轴承之间设置一套筒式随动件;所述随动件通过 花键结构(Vielkeilverzahmmg)与所述输出轴以抗转动并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连接;所 述套筒式随动件的朝向所述齿轮的端面以与所述环形加强部的端面互补的方式设有其它 的轴向爪齿;在接合状态中,所述轴向爪齿接合到所述其它的轴向爪齿中,使得所述齿轮通 过所述随动件与所述输出轴抗转动地连接;所述随动件在朝向所述输出轴承的端部部段中 具有沿径向隆起的环部以及围绕所述输出轴延伸的隙部;在所述轴上,在随动件和输出轴承之间设置一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的一个端部区域支承在围绕所述输出轴延伸的隙部 中,所述弹簧元件的与所述端部区域对置的另一端部区域支承在所述输出轴的环形扩张部 上;所述弹簧元件的弹力将所述随动件压向齿轮;一离合杆具有一穿过所述顶盖的第一栓 部、与所述随动件共同作用的第二栓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栓部和所述第二栓部的臂部;所 述第一栓部与所述第二栓部平行,所述臂部垂直于所述第一栓部、并垂直于所述第二栓部, 所述第一栓部设置在所述臂部的第一端部区域中而所述第二栓部设置在所述臂部的第二 端部区域中,所述第一栓部和所述第二栓部在相反的方向上从所述臂部隆起;所述第二栓 部的柱形侧面的部分区域贴靠在所述随动件的沿径向隆起环部的齿轮侧的面上;在所述螺 旋平面减速器的分离状态中,所述离合杆逆着所述弹簧元件的弹力沿轴向将所述随动件 移向所述输出轴承,使得所述轴向爪齿与所述其它的轴向爪齿沿轴向分离开。其优点在于, 可以简单可靠地中断和再次建立在电机轴与输出轴之间的转矩传递。在一种较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轴被构造为实心轴,并从所述第一输出侧 和/或从所述第二输出侧伸出。其优点在于,所述螺旋平面减速器可被简单地连接到待驱 动的装置上,尤其是连接到悬挂轨道上。在另一种较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轴被构造为空心轴。其优点在于,所述螺 旋平面减速器可简单地连接到待驱动的装置上,尤其是连接到悬挂轨道上。在另一种较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小齿轮和所述齿轮由钢——优选由 16MnCrS5——制成。其优点在于,所述螺旋平面减速器可被构造为具有永久润滑的低维护 减速器,因此尤其适合于悬挂轨道驱动系统。在另一种较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小齿轮以力锁合(kraftschlilssig)的方式 与所述轴和/或所述电机轴连接,尤其是粘接。其优点在于,所述连接是特别可靠且低游隙 的,因此尤其适合于悬挂轨道驱动系统。在另一种较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输出侧和/或所述第二输出侧上螺纹 连接一法兰。其优点在于,所述螺旋平面减速器可被简单可靠地安装在悬挂轨道上。在另一种较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顶盖与所述方形壳体部分之间夹入一密封 件。其优点在于,可简单地装配所述螺旋平面减速器,尤其是用于离合器的离合杆。在另一种较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输出轴之间设置一轴密封环。 其优点在于,可简单可靠地密封所述螺旋平面减速器。在另一种较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齿部和所述带齿区域之间的润滑剂膜厚度 基本恒定,尤其是大于零。其优点在于,所述小齿轮与所述齿轮可由钢制造。在另一种较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合杆穿过所述顶盖中的柱形加厚部,在所 述离合杆的位于所述柱形加厚部范围内的环绕凹槽中设有一 0型圈。其优点在于,能简单、 可靠地装配所述螺旋平面减速器,以及所述螺旋平面减速器适合于悬挂轨道驱动系统。在另一种较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借助一止动环和一柄棱键在所述离合杆的从所述 顶盖伸出的栓部上以抗转动并沿轴向固定的方式固定一 “L”形切换柄的第一臂,在所述 “L”形切换柄的第二臂的、带内螺纹的通孔中拧入一切换杆的带螺纹的端部部段。其优点在 于,能简单、可靠地手动切换离合器。 在另一种较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元件是螺旋弹簧。其优点在于,可使用标 准元件。[0016]在另一种较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爪齿和所述第二爪齿具有小于6度的一致造型斜度/形状斜度(FormschrSge )。其优点在于,所述爪齿是自锁的。在另一种较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轴通过所述小齿轮由所述输入轴承支 承。其优点在于,节省一个轴承。在另一种较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轴承设置在柱形部段上并以内圈贴靠在 所述台肩上,所述内圈由所述台肩和第二止动环沿轴向固定,所述第二止动环卡入所述柱 形部段的凹槽中。其优点在于,输入轴承可用作所述电机轴的固定轴承。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权利要求的特征组合。尤其是通过提出任务和/或通过与现 有技术相比较而提出任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得出权利要求、和/或单独的权利要求特 征、和/或说明书特征和/或附图特征的其它有意义的可能组合方式。附图标记列表1小齿轮2电机轴6 齿轮7输出轴8 棱键9轴密封环11输出轴承12第一止动环20通风阀22 壳体23电机法兰24运输用吊耳25 轴承34输入轴承35第三止动环59闭锁螺栓65输入轴密封环72第一垫圈88第二止动环89 罩盖100 顶盖101顶盖螺栓102密封件106六角螺栓132第四止动环340切换柄341离合杆342压力弹簧[0049]343第五止动环3450 型圈346 垫圈347第六止动环349随动件350第二垫圈353柄棱键354切换杆355六角螺母518第一调整垫片521第二调整垫片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附图是纯示意性的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平面减速器的侧视图;图2示出
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纵剖面图;图2a示出图2的局部;图3示出
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平面减速器的实施方式的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平面减速器的壳体22具有方形壳体部分以及与所述方形 壳体部分邻接的筒形部分,所述方形壳体部分容纳齿轮6和输出轴7。所述筒形部分过渡到 一用于法兰连接电机的电机法兰23中。可借助六角螺栓106在法兰的孔上固定一运输用 吊耳24。在与电机法兰连接的情况下,电机轴2的套装小齿轮1穿过筒形部分一直伸入方 形部分中。被构造为空心轴的小齿轮1具有一带齿部段和一柱形部段,并通过一输入轴承 34支承在壳体中。输入轴承34也——通过小齿轮1——用作电机轴2的固定轴承。输入 轴承34的外圈由筒形部分中的环形台肩以及一卡入该筒形部分的环绕凹槽中的第四止动 环132沿轴向固定。输入轴承34的内圈通过输入小齿轮34的柱形部段的台肩以及通过 一第三止动环35沿轴向固定。在第三止动环35和该内圈之间设置第一垫圈72。朝向壳体 内部空间,在柱形部段和壳体22之间设置一输入轴密封环65。小齿轮1的带齿部段伸入所 述方形部分中,并与齿轮6啮合。在电机法兰23对面,壳体22通过顶盖100封闭。所述顶盖100具有通孔,在这些 通孔中拧入通风阀20或闭锁螺栓59。顶盖100借助顶盖螺栓101固定在壳体22上。在 此,在顶盖100和壳体22之间夹入一密封件102。离合杆341的第一栓部穿过顶盖100。在 离合杆和顶盖之间设置作为密封元件的0型圈345。在轴向方向上,第一栓部在壳体22内 通过栓部的加宽部固定,在壳体外通过垫圈346和第六止动环347固定,所述栓部的加宽部 支承在顶盖的内表面上。齿轮6可转动地设置在输出轴7上,并通过第二垫圈350和轴承25的内圈沿轴向固定。轴承25设置在壳体22的第二输出侧中。轴承25的外圈经过第二调整垫片521支 承在第二止动环88上。在壳体22中的、用于轴承25的装配开口由罩盖89封闭。输出轴7 与电机轴2的轴线垂直、但相互错开。轴承25和设置在壳体22的第一输出侧中的输出轴 承11将输出轴7支承在壳体22中。被构造为实心轴的输出轴7的一个轴端部分从第一输 出侧伸出壳体22外。伸出的轴端部分具有一棱键8,并借助一轴密封环9相对壳体进行密 封。由壳体22外观察,输出轴11位于轴密封环9后方。输出轴承的外圈通过一第一 调整垫片518支承在第一止动环12上。止动环12卡入壳体22的环绕凹槽中。输出轴承 11的内圈支承在输出轴7的台肩上。该台肩由输出轴7的环形加宽部形成,使所述台肩与 另一台肩对置。压力弹簧342的一个端部支承在所述另一台肩上。压力弹簧被构造为螺旋 弹簧,并围绕输出轴7设置。压力弹簧342的与所述端部对置的另一端部接合到套筒式随 动件349的隙部中。随动件349围绕输出轴设置在压力弹簧342和齿轮6之间。随动件349通过花键 结构与输出轴7抗 转动地连接。花键结构允许随动件349沿轴向移动。为此,随动件349 在其朝向输出轴承的端部部段中具有沿径向隆起的环部。离合杆341的第二栓部的一个端 部部段贴靠在所述沿径向隆起的环部的朝向齿轮6的端面上。第二栓部通过一臂部与第一 栓部连接。第一栓部与第二栓部相互平行地错开所述臂部的长度。离合杆341的旋转运动 被转换为随动件349沿输出轴7的平移运动。随动件349的朝向齿轮6的端面设置有其它的轴向爪齿。在接合状态中,所述其 它的轴向爪齿接合到位于齿轮6的环形加强部的朝向随动件的端面中的、与所述其它的轴 向爪齿互补地构造的爪齿中。爪齿被构造成使得所述爪齿在转动方向上是自锁的。此外, 压力弹簧342将随动件349压在齿轮6上。在分离状态中,离合杆341逆着压力弹簧342 的弹力将随动件349压向输出轴承,以使所述爪齿不再相互接合。因此,转矩不再从齿轮6 传递到输出轴7。图2以穿过输出轴7示出的轴线作为分割轴线(在两侧分别)示出接合 状态和分离状态。在离合杆341的从顶盖伸出的端部上安装有具有第一臂的直角切换柄340,该切 换柄借助柄棱键353和第五止动环343抗转动地固定、并且沿轴向固定。在切换柄340的 第二臂中拧入一切换杆354,所述切换杆354借助作为锁紧螺母的六角螺母355固定。
权利要求一种螺旋平面减速器,该螺旋平面减速器具有壳体和输出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方形壳体部分和设置在该第一方形壳体部分的一侧的第二方形壳体部分;其中,在所述一侧的第一棱边方向上,所述第二方形壳体部分的中轴线设置在所述一侧的中心,而在与所述第一棱边方向垂直的第二棱边方向上,所述第二方形壳体部分的中轴线与所述一侧的中心错开;其中,所述第二方形壳体部分的外壳面在三个面上至少部分齐平地邻接于所述第一方形壳体部分;其中,所述外壳面的背离所述第一方形壳体部分的端部区域具有一隆起的漏斗形扩张部,所述隆起的漏斗形扩张部适合于法兰连接一电机;其中,与所述一侧对置的壳体壁被构造为顶盖;其中,在电机轴的输出侧端部部段上套装一小齿轮,所述小齿轮通过一棱键与所述电机轴的伸入所述筒形壳体部分中的端部区域抗转动地连接;其中,支承所述小齿轮的输入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二方形壳体部分的轴承座中;其中,所述小齿轮具有一伸入所述方形壳体部分内的带齿部段和一柱形部段;其中,所述柱形部段具有至少两个直径不同的分部段,从而形成一台肩;其中,所述带齿部段的齿部设计成螺旋式,所述带齿部段的齿至少绕所述带齿部段一周;其中,所述带齿部段与一环形的、平面地设置在齿轮端侧上的带齿区域啮合;其中,所述带齿区域的齿在所述齿轮的径向方向上形成为弓形; 其中,所述齿轮设置在界定第一轴线的输出轴上,并能相对于所述输出轴进行转动;其中,所述输出轴通过一输出轴承和一轴承支承在所述第一方形壳体部分中;其中,所述输出轴承和所述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形壳体部分的第一输出侧和第二输出侧的加强设计的部段中,所述加强设计的部段形成一柱形内表面;其中,所述齿轮在朝向所述输出轴承的方向上围绕所述输出轴具有一环形加强部,其中所述环形加强部的朝向所述输出轴承的端面在轴向方向上具有爪齿;其中,在所述输出轴上,在齿轮和输出轴承之间设置有一套筒式随动件;其中,所述随动件通过花键结构与所述输出轴以抗转动并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连接;其中,所述套筒式随动件的朝向所述齿轮的端面以与所述环形加强部的端面互补的方式设有其它的轴向爪齿;其中,在接合状态中,所述轴向爪齿接合到所述其它的轴向爪齿中,使得所述齿轮通过所述随动件与所述输出轴抗转动地连接;其中,所述随动件在朝向所述输出轴承的端部部段中具有沿径向隆起的环部以及围绕所述输出轴延伸的隙部;其中,在所述轴上在随动件和输出轴承之间设置一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的一个端部区域支承在围绕所述输出轴延伸的隙部中,所述弹簧元件的与所述端部区域对置的另一端部区域支承在所述输出轴的环形扩张部上;其中,所述弹簧元件的弹力将所述随动件压向齿轮;其中,一离合杆具有一穿过所述顶盖的第一栓部、与所述随动件共同作用的第二栓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栓部和所述第二栓部的臂部;其中,所述第一栓部与所述第二栓部平行,所述臂部垂直于所述第一 栓部、并垂直于所述第二栓部,所述第一栓部设置在所述臂部的第一端部区域中而所述第二栓部设置在所述臂部的第二端部区域中,所述第一栓部和所述第二栓部在相反的方向上从所述臂部伸出;其中,所述第二栓部的柱形侧面的部分区域贴靠在所述随动件的沿径向隆起的环部的齿轮侧的面上;其中,在所述螺旋平面减速器的分离状态中,所述离合杆克服所述弹簧元件的弹力沿轴向将所述随动件移向所述输出轴承,使得所述轴向爪齿与所述其它的轴向爪齿沿轴向分离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平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被构造为实心轴,并从所述第一输出侧和/或从所述第二输出侧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平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轴被构造为空心轴。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螺旋平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齿轮和所述齿轮由钢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平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齿轮和所述齿轮由16MnCrS5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螺旋平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齿轮以力锁合的方式与所述轴和/或所述电机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旋平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齿轮与所述轴和/或所述电机轴相粘接。
8.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螺旋平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输出侧和/或所述第二输出侧上螺纹连接一法兰。
9.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螺旋平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顶盖与所述方形壳体部分之间夹入一密封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螺旋平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输出轴之间设置一轴密封环。
11.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螺旋平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齿部和所述带齿区域之间的润滑剂膜厚度基本恒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螺旋平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齿部和所述带齿区域之间的润滑剂膜厚度大于零。
13.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螺旋平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杆穿过所述顶盖中的柱形加厚部,在所述离合杆的位于所述柱形加厚部范围 内的环绕凹槽中设有一 0型圈。
1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螺旋平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借助一止动环和一柄棱键在所述离合杆的从所述顶盖伸出的栓部上以抗转动并沿轴 向固定的方式固定一“L”形切换柄的第一臂,在所述“L”形切换柄的第二臂的、带内螺纹的 通孔中拧入一切换杆,该切换杆具有带螺纹的端部部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螺旋平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是螺旋弹簧。
1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螺旋平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爪齿和第二爪齿 具有小于6度的一致造型斜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螺旋平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电机轴通过所述小齿 轮由所述输入轴承支承。
18.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螺旋平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承设置在 柱形部段上并以内圈贴靠在所述台肩上,所述内圈由所述台肩和第二止动环沿轴向固定, 所述第二止动环卡入所述柱形部段的凹槽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平面减速器。螺旋平面减速器包括壳体和输出轴。一离合杆具有一穿过顶盖的第一栓部、与随动件共同作用的第二栓部以及连接第一栓部和第二栓部的臂部;第一栓部与第二栓部平行,臂部垂直于第一栓部和第二栓部,第一栓部设置在臂部的第一端部区域中而第二栓部设置在臂部的第二端部区域中,第一栓部和第二栓部在相反的方向上从臂部隆起;第二栓部的柱形侧面的部分区域贴靠在随动件的沿径向隆起环部的齿轮侧的面上。在分离状态中,离合杆逆着弹簧元件的弹力沿轴向将随动件移向输出轴承,使得轴向爪齿与其它的轴向爪齿沿轴向分离开。因此,可以简单可靠地中断和再次建立在电机轴与输出轴之间的转矩传递。
文档编号F16H1/12GK201772020SQ20102011701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4日
发明者H·莱博尔德, J·本德尔 申请人: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