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式自动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2462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循环式自动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动液体开关阀门,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液体流动为动力的 循环式自动控制阀。
技术背景目前类似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给水系统的水量控制普遍采用的是储液容器上面设 计回水管路的办法来实现。这种做法给水和给水量控制系统是分离的,给水量的控制是靠 单独设计回水线路来解决的。当回水水路里有水溢出表明给水量满足要求。而且回水管路 出现回水时如果不及时关闭给水管路会造成用水浪费。
发明内容为了实现给水水量和回水自动控制,而且只使用水自身的浮力和流动冲击力,不 需要其他额外的能量(如电力),做到给水回水采用同一管路,不受给水距离的限制,给水 量按设定好的用量,达到用量后自动停止供水。当存储设备的水量减少时,阀门自动打开, 进而可以继续供水。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式自动控制阀,其特 征是,包括止回阀、浮力开闭阀门、管路和储液容器,所述止回阀与浮力开闭阀门通过管路 连接在一起,安装在储液容器内,所述储液容器底端安装有与储液容器连接的管路,上端有 与外界联通的通气孔。浮力开闭阀门设有用以自动开闭的浮球,在浮力开闭阀门上设有浮球限位,在浮 球连杆上设有增强开闭能力的配重。其止回阀与浮力开闭阀门作为配件通过接头连接在一起,或止回阀与浮力开闭阀 门直接制作成一体的形式。本循环式自动控制阀设在给水设备的远端,直接与储液容器连接或直接安装在储 液容器的内部。本循环式自动控制阀只设计一条管路实现给水和回水。水量的控制由阀门上设计 的浮力开闭阀门控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循环式自动控制阀包括止回阀和浮力开闭阀门连接在一起 共同实现给水和回水的自动控制。浮力开闭阀门在需要给水时开启,在达到设计给水量时,浮力开闭阀门在浮球的 带动下关闭,实现停止供水的目的。在供水过程中止回阀在给水的压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 下是闭合的,当需要回水时在虹吸现象或抽水作用力的作用下,止回阀自动开启,水开始回 流,随着水位下降,浮球下落,浮力开闭阀门打开,这时止回阀和浮力开闭阀门共同回水。作为优化本循环式自动控制阀,可以安装在储液容器内部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 也可以安装在一个单独的储液容器内做成成套设备(如图2)做为第二种实施方式与其他 储液容器连接构成联通器实现供水控制。当制作成成套设备时可以方便与已经安装完成的设备连接实现供水控制,而且方便安装和维修。作为优化本循环式自动控制阀,可以将止回阀和浮力开闭阀门制作成一体,也可 将各部分使用接头连接在一起。作为优化,本循环式自动控制阀的浮力开闭阀门的浮球部分,设计有浮球限位装 置,可以固定浮力开闭阀门的活动范围。作为优化,本循环式自动控制阀的浮力开闭阀门为了加强开启效果,在浮球部分 设计比重与水(或容器内的液体)相等或稍小的配重。而将浮球比重设计的比容器内的液 体小很多,这样配重浸在水中时不会影响浮球关闭阀门时受到的浮力,但当液面下降到配 重露出液面后,配重将会产生较大力矩使阀门开启。作为优化,本循环式自动控制阀与外部水箱做成成套设备时,上部设计有与外界 联通的通气孔。作为优化,本循环式自动控制阀在与近端止回阀联合使用时,可以实现无人控制 的供水和回水的自动循环(如图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循环式自动控制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现供 水回水共用一条管路,供水量能够按照设定的用量实现自动控制,能够做到自动回水,供水 与回水的自动控制不需要其他能量。能够在无人控制的状态下自动开闭,避免了因控制不 及时造成浪费,并且采用一条管路,节约了管材,提高了经济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给水时工作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在给水完成时的工作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在给水完成时的工作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近端止回阀联合使用时的自动循环工作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浮力开闭阀门安装配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图1-图7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循环式自动控制阀,包括止回阀1、浮力开闭阀门2、 管路和储液容器8,所述止回阀1与浮力开闭阀门2通过管路连接在一起,安装在储液容器 8内,所述储液容器8底端安装有与储液容器8连接的管路,上端有与外界联通的通气孔6。所述浮力开闭阀门2设有用以自动开闭的浮球4,在浮力开闭阀门2上设有浮球限 位3,在浮球4连杆上设有增强开闭能力的配重5。所述止回阀1与浮力开闭阀门2作为配件通过接头7连接在一起,或止回阀1与 浮力开闭阀门2直接制作成一体的形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将止回阀1和浮力开闭阀门2,按照图 1的示意图制作成一体,止回阀1的开启方向向上,浮球4带动浮力开闭阀门2,当浮球4位 于顶端时为浮力开闭阀门2闭合状态,浮球4回落时浮力开闭阀门2开启,在浮力开闭阀门2开启状态下进行供水,随着液面的上升浮球4带动浮力开闭阀门2逐渐关闭,当浮球4 上升至顶点时浮力开闭阀门2完全关闭,供水停止。当回水管路开启进行回水时,止回阀1 在吸力作用下开启,随着液面的下降,浮力开闭阀门2的浮球4回落,浮力开闭阀门2逐渐 打开。当回水采用虹吸作用时,回水管路的出水口应设在循环式自动控制阀下端开口以下, 其高差越大吸力越大,效果越好,当采用设备回水时(如安装水泵)其回水出水口的位置不 受限制。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将循环式自动控制阀安装在储液容 器8内制作成图2的形式,将该设备与需要供水的储液容器8通过底部的管路连接形成联 通器实现供与回的控制。其余部分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在重复赘述。。如图6所示,当在供水近端(指人能够直接控制的地方)设计成图6的形式时,在 止回阀1闭合,浮力开闭阀门2开启时供水,当供水达到设计量浮力开闭阀门关闭时,系统 停止供水。当需要回水时,打开止回阀1,如果回水时近端供水管止回阀1下仍有水压,可 以关闭浮力开闭阀门2 ;需供水时打开浮力开闭阀门2,关闭止回阀1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图 6的设计状态为供水回水在无人管理时,能够在近端和远端实现自动供水和回水的控制,供 水不会浪费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循环式自动控制阀,其特征是,包括止回阀(1)、浮力开闭阀门(2)、管路和储液容器(8),所述止回阀(1)与浮力开闭阀门(2)通过管路连接在一起,安装在储液容器(8)内,所述储液容器(8)底端安装有与储液容器(8)连接的管路,上端有与外界联通的通气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自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浮力开闭阀门(2)设有用以 自动开闭的浮球(4),在浮力开闭阀门(2)上设有浮球限位(3),在浮球连杆上设有增强开 闭能力的配重(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循环式自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其止回阀(1)与浮力开 闭阀门(2)作为配件通过接头(7)连接在一起,或止回阀(1)与浮力开闭阀门(2)直接制 作成一体的形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循环式自动控制阀,包括止回阀、浮力开闭阀门、管路和储液容器,所述止回阀与浮力开闭阀门通过管路连接在一起,安装在储液容器内,所述储液容器底端安装有与储液容器连接的管路,上端有与外界联通的通气孔;浮力开闭阀门设有用以自动开闭的浮球,在浮力开闭阀门上设有浮球限位,在浮球连杆上设有增强开闭能力的配重;通过本技术方案在给远端设施供水时实现供水回水共用一条管路,供水量能够按照设定的用量实现自动控制,能够做到自动回水,供水与回水的自动控制不需要其他能量,能够在无人控制的状态下自动开闭循环给水与回水,避免了因控制不及时造成浪费,采用一条管路后,节约了管材,提高了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F16K31/32GK201731156SQ20102014841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5日
发明者陈绪褚 申请人:陈绪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