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三通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508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三通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通管,尤其是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三通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有炭罐、进气管、排气管和 负压管,进气管连接在炭罐与燃油箱之间,排气管和负压管连接在炭罐与化油器之间,进气 管上通常还安装有防止车辆倾倒时燃油箱里的汽油进入到炭罐的倾倒阀。在摩托车上,炭 罐固定安装在车架上,进气管、排气管和负压管一般为软管,由于车架上安装的部件较多, 结构紧凑,使用中上述软管很难保证不出现折弯,尤其是进气管,有的用户为了方便燃油箱 的拆装,会将进气管加长,加长后的进气管凌乱地定位在车架上,这样在进气管的折弯处就 容易积聚燃油,导致进气管不通气。特别是现在为了适应国家燃油蒸发标准,燃油箱的油箱 盖平时是全封闭的,正常情况下燃油箱内腔是依靠炭罐上的通大气孔与大气相通,以维持 燃油箱里的气压平衡,确保发动机能正常进油,若进气管不通,则燃油箱里油液面的上方会 出现不平衡负压,造成发动机进油不畅,严重时将导致发动机熄火,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可靠 工作。为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有人在进气管上靠近于燃油箱的位置利用三通管加装有一 个单向气阀,相当于增加了一个让燃油箱与大气相通的路径,因此即使进气管在靠近炭罐 这一段被燃油或由于其它原因堵塞了,或者炭罐的通大气孔被堵,燃油箱仍可通过单向气 阀与大气保持相通,使燃油箱内的负压始终能维持平衡,确保发动机进油顺畅和工作正常。但是,现有的上述三通管内腔在三管交汇处为简单的管路连接结构,液体可在三 个支管内相互串通,当三通管在车架上的摆放使其朝单向气阀所在的支管倾斜时,某些情 况下从进气管过来的少许液态汽油会经三管交汇处在单向气阀所在的支管中形成聚集,聚 集多了以后就会影响到单向气阀的正常通气性能。另外,现有的三通管通常为整体注塑成 型件,三个支管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连接上软管后,容易造成管路布置凌乱,影响管路内 部的通畅性,用以固定胶管的管夹数量也较多,不利于整车的成本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管路中不容易造成空气堵塞的燃油蒸发控制系
统三通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三通管,连为一体的 三个支管中,其中两个支管构成为三通管的双头端,双头端两支管与单头端支管的朝向相 反,在三个支管交汇处的内腔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双头端两支管内腔的接口之间,单头端 支管内腔的底部低于双头端两支管内腔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三个支管交汇处的内腔里设置挡板,可以挡住液态汽油从双头 端的其中一支管进入到另一连有单向气阀的支管中,避免了汽油在该支管里聚集而造成的 空气堵塞。单头端支管内腔的底部低于双头端两支管内腔的底部,使得从双头端其中一支
3管过来的液态汽油能够顺利进入到单头端支管里,而不至于进入到连有单向气阀的支管 中。进一步地,在挡板的上端与内腔壁之间留有间隙,使挡板起到阻挡液态汽油的作 用,但又对双头端两支管之间的通气不受影响。进一步地,双头端两个支管相互平行,与之相连的管路就可顺着一个方向在车架 上进行规范布置,使管路不至于太凌乱,有助于确保管路内部通畅。进一步地,交汇处内腔的底部设置有与单头端支管内腔相连通的沟槽,进一步起 倒导流的作用。进一步地,双头端两支管作为一个整体与单头端支管在交汇处采用端面凸凹相配 的扣合连接结构,采用焊接或粘接,采用两部分分别成型后相对扣接,工艺易于实现。进一步地,在双头端的其中一支管上装配有单向气阀,将单向气阀复合装配在三 通管上,不再利用另外的软管连接单向气阀,使结构紧凑,工作可靠。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避免了三通管因燃油聚集而造成的空气堵塞, 同时可以使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管路在车架上的布置更加规范,紧凑,所用管夹少,降低了成 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通管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通管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通管从另一方位观看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管;2.第二支管;3.第三支管;4.挡板;5.沟槽;6.单向气阀; 7.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三通管,具有连为一体的三个支管,分别为 第一支管1、第二支管2和第三支管3,其中第一支管1、第二支管2构成为三通管的双头端, 第三支管3为三通管的单头端,双头端两支管与单头端支管的朝向相反,在三个支管交汇 处的内腔设置有挡板4,挡板4位于双头端两支管内腔的接口之间。挡板4可以挡住液态汽 油从双头端的其中一支管进入到另一连有单向气阀的支管中,避免了汽油在该支管里聚集 而造成的空气堵塞。单头端支管内腔的底部低于双头端两支管内腔的底部,使得从双头端 其中一支管过来的液态汽油能够顺利进入到单头端支管里,而不至于进入到连有单向气阀 的支管中。如图1所示,挡板4的上端与内腔壁之间留有间隙7,使挡板4起到阻挡液态汽油 的作用,但又对双头端两支管之间的通气不受影响。如图1、图3、图4所示,双头端两支管即第一支管1和第二支管2相互平行,与之 相连的管路就可顺着一个方向在车架上进行规范布置,使管路不至于太凌乱,有助于确保 管路内部通畅。
4[0023]如图4所示,交汇处内腔的底部设置有与单头端支管内腔相连通的沟槽5,沟槽5 对进入单头端支管里的液态汽油进一步起倒导流的作用。参见图1至图4,双头端两支管作为一个整体与单头端支管在交汇处采用端面凸 凹相配的扣合连接结构,采用焊接或粘接,采用两部分分别成型后相对扣接,工艺易于实 现。参见图1至图4,在双头端的其中一支管上装配有单向气阀6,将单向气阀复合装 配在三通管上,不再利用另外的软管连接单向气阀,使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在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管路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三通管,有效避免了三通管因燃油 聚集而造成的空气堵塞,同时还可以使与之相连的管路在车架上的布置更加规范,紧凑,所 用管夹少,降低了成本。
权利要求一种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三通管,包括连为一体的三个支管,其中两个支管构成为三通管的双头端,双头端两支管与单头端支管的朝向相反,其特征在于在三个支管交汇处的内腔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双头端两支管内腔的接口之间,单头端支管内腔的底部低于双头端两支管内腔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上端与内 腔壁之间留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端两个 支管相互平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汇处内腔底部 设置有与单头端支管内腔相连通的沟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端两支管作 为一个整体与单头端支管在交汇处采用端面凸凹相配的扣合连接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三通管,其特征在于在双头端的其中一支 管上装配有单向气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三通管,其中两个支管构成为三通管的双头端,双头端两支管与单头端支管的朝向相反,在三个支管交汇处的内腔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双头端两支管内腔的接口之间,单头端支管内腔的底部低于双头端两支管内腔的底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管路在车架上的布置更加规范,紧凑,所用管夹少,降低了成本;同时还有效避免了三通管因燃油聚集而造成的空气堵塞。
文档编号F16L41/02GK201739052SQ201020202769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5日
发明者张俊, 戴军昌 申请人: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