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电机双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0161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置电机双向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要是安装在智能燃气表上,对管道燃气的使用进行控制的 阀装置,特别是作用于通过电机驱动开关的内置电机双向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燃气表用内置电机阀一般都采用橡胶皮膜对电机及传动机构密封,阀 门在管道介质中使用一段时间后,密封腔与外部会产生压差,从而引起橡胶皮膜鼓起或包 住传动机构,使得密封效果下降,导致燃气进入密封腔内,腐蚀电机及减速箱的原件,造成 开关不畅,甚至电机或减速箱卡死,无法开关的情况出现。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能始终保持密封腔与外 部压力平衡的作用于内置电机驱动开关阀门的内置电机双向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内置电机双向阀,它包括电机、减速箱、 传动轴、主体盖板、主体支架和橡胶皮膜阀封,电机通过减速箱与传动轴连接,主支架体将 的一侧与主体盖板形成一内腔,在主体盖板上设有向外突起的通气管,通气管底部设有连 通内腔与外部的通气孔,通气管的端部设有橡胶材料制成的双向阀,在双向阀的中心设有 自开合细小孔。这种结果的特点在于,通过橡胶材质的双向阀的特点,在内腔压力变化到一 定程度时,自动与大气压强平衡气压,使得内腔的压力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正常的范围。同时,为了进一步的密封电机及减速箱所在的区域,防止燃气进入,所述的传动轴 上有一个动密封圈,动密封圈与主体支架组成密封结构。使得橡胶皮膜阀封和动密封圈组 成双重密封结构,进一步的加强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内置电机双向阀,通过在主体盖板上设置通气管和橡胶材质 双向阀,利用橡胶材质的特点,在双向阀上设置自开合细小孔,使得在内腔的气压处于正常 范围时,自开合细小孔由于其弹性力关闭;当内外的压差达到一定范围时,即压力大于自开 合细小孔的弹性闭合力时,自开合细小孔打开,使内腔和外部大气连通,从而平衡两边的压 力,使得内腔的气压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同时,为了保证密封效果,内腔和减速箱及电机所 在的部分还通过动密封圈密封,组成双重密封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内置电 机双向阀,很好地解决了燃气表对阀门高可靠、长寿命的要求,实为燃气表用阀门的理想选 择。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正剖视图。其中电机1、减速箱2、传动轴3、动密封圈4、主体盖板5、双向阀6、小孔7、主体 支架8、橡胶皮膜阀封9、内腔10、通气管11、通气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内置电机阀上的双向阀,它包括电机1、减速箱2、传动轴3、主体盖板5、主体支架8和橡胶皮膜阀封9,电机1通过减速箱2与传动轴3连 接,主支架体8将的一侧与主体盖板5形成一内腔10,在主体盖板5上设有向外突起的通气 管11,通气管11底部设有连通内腔10与外部的通气孔12,通气管11的端部设有橡胶材料 制成的双向阀6,在双向阀6的中心设有自开合细小孔7。所述的传动轴3上有一个动密封 圈4,动密封圈4与主体支架8组成密封结构。使用时,当由主体盖板5、双向阀6、主体支架8形成的内腔10压力高于外界环境 压力的一定值时,气体由自开合细小孔7排出,当阀门所处环境压力高于由主体盖板5、双 向阀6、主体支架8形成的内腔10压力的一定值时,气体由自开合细小孔7进入,使内外压 力始终保持平衡,从而避免橡胶皮膜阀封7鼓起或包牢主体支架8。动密封圈4的作用是当 阀门所处环境压力高于由主体盖板5、双向阀6、主体支架8形成的内腔10压力的一定值, 气体由自开合细小孔7进入时,阻止气体到达电机1所处的位置,有效地保证电机1不被气 源腐蚀。
权利要求一种内置电机双向阀,它包括电机(1)、减速箱(2)、传动轴(3)、主体盖板(5)、主体支架(8)和橡胶皮膜阀封(9),电机(1)通过减速箱(2)与传动轴(3)连接,主支架体(8)将的一侧与主体盖板(5)形成一内腔(10),其特征是在主体盖板(5)上设有向外突起的通气管(11),通气管(11)底部设有连通内腔(10)与外部的通气孔(12),通气管(11)的端部设有橡胶材料制成的双向阀(6),在双向阀(6)的中心设有自开合细小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电机双向阀,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轴(3)上有一个动 密封圈(4),动密封圈(4)与主体支架(8)组成密封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内置电机双向阀,它包括电机、减速箱、传动轴、主体盖板、主体支架和橡胶皮膜阀封,电机通过减速箱与传动轴连接,主支架体将的一侧与主体盖板形成一内腔,在主体盖板上设有向外突起的通气管,通气管底部设有连通内腔与外部的通气孔,通气管的端部设有橡胶材料制成的双向阀,在双向阀的中心设有自开合细小孔。这种结果的特点在于,通过橡胶材质的双向阀的特点,在内腔压力变化到一定程度时,自动与大气压强平衡气压,使得内腔的压力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正常的范围。
文档编号F16K17/18GK201593633SQ201020300920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9日
发明者查森华, 毛润新, 谢骏 申请人:杭州先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