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构件以及用于形成组装构件的方法

文档序号:579287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装构件以及用于形成组装构件的方法
组装构件以及用于形成组装构件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构件组件,其中第一构件包括第一平面的、薄连接区且第二构件包括连接到第一连接区的第二平面的、薄连接区。本发明还涉及制造此构件组件的方法。在很多区域中,其中平面的、薄构件或具有此连接区的构件必须连接到彼此,此连接通过对于制造来说相当复杂和昂贵的铆钉链接或螺钉连接进行。一个示例通过用于运载轨道的悬挂设备来呈现,该悬挂设备通常包括两个不同的构件,即基底部件,基底部件具有在其下端处形成的结合部分以用于结合到悬挂式顶棚的运载轨道,且基底部件在其上部区中包括连接区,该连接区连接到悬挂设备的弹簧-弹性连接部件的对应的连接区。弹簧-弹性连接部件通常制成U形并在其每个肢状物中具有两个孔,条形紧固部件能够穿过该孔而插入。条形紧固部件由于U形弹簧-弹性连接部件的预拉伸而被夹持到连接部件,使得能够在连接部件和紧固部件之间建立可调节的连接。连接部件到基底部件的紧固通常由设置复杂且涉及相当高成本的铆钉连接进行。平面的、薄连接区的连接在其他部分也是需要的,特别是在金属部分或塑料部分的制造中。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以简单和廉价方式制造的最初提到的种类的构件组件。另外,应提供用于制造此构件组件的方法。从最初提到的种类的构件组件开始,该目的根据本发明而满足,其中连接区每个包括至少两个连接部分,该至少两个连接部分每个形成为从各自的连接区的平面弯出的材料部分,其中连接部分每个具有以基本拱形形状制成的边缘,其中拱形边缘的端部在垂直于各自的连接区的平面的方向上被隔开地布置,其中连接部分的另一边缘邻接拱形边缘的端部并相对于拱形边缘而倾斜地或横向地延伸,其中连接部分每个包括相对于各自的连接区的平面倾斜地延伸的引导表面,且其中两个相应的连接部分彼此配合,其中第一连接区的连接部分的各自的引导表面至少区域性地接触第二连接区的连接部分的引导表面。根据本发明用于制造此构件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区中形成狭缝或开口,每个具有至少一个基本拱形边缘,其中通过在每个拱形边缘的一端处形成另一狭缝或另一开口,与拱形边缘的一端邻接并且相对于拱形边缘而倾斜地或横向地延伸的相应的另一边缘被形成,其中通过使分别以拱形边缘和另一边缘为边界的材料部分从各自的连接区的平面弯出,在连接区中形成至少两个分别的连接部分,使得拱形边缘的端部在垂直于各自的连接区的平面的方向上被隔开地布置,并且连接部分每个包括相对于各自的连接区的平面倾斜地延伸的引导表面,且将所述构件附接到彼此并相对于彼此旋转,使得两个相应的连接部分接合到彼此中且第一连接区的连接部分的各自的引导表面至少区域性地接触第二连接区的连接部分的引导表面。根据本发明,因而不需要其他的连接部件来将构件组件的两个构件连接到彼此。 各个的材料部分能够通过连接区的平面的、薄设计而从各自的连接区的平面弯出,借助于此弯出的发生使得部分螺纹部件的类型在两个连接区中的每一个处被形成。对应地形成的连接部分具有倾斜地延伸的引导表面,引导表面借助配合而彼此接触并将两个构件牵引在一起,且从螺纹运动的意义上来说通过使两个构件相对于彼此旋转而最终将两个构件牢固地连接到彼此。借助于手动连接的构件,边缘每个用作接触边缘,使得在构件组件形成为悬挂设备的情形下,在预定加载方向上,即例如在垂直方向上,力能被接收并且构件组件的两个构件被固定地保持在一起。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式,拱形边缘的另一端位于连接区的平面内。另一边缘的远离拱形边缘设置的端部优选地同样位于连接区的平面内。从而确保借助于两个构件相对于彼此的旋转,两个构件被完全牵引在一起且平面的、薄连接区最终在组装状态下彼此接触。一个或多个拱形边缘通过形成在各自的连接区中的拱形狭缝而被有利地形成。以此方式,需要的拱形边缘能够非常简单地被制造而不使构件的材料实质上被减弱。较大的开口取代狭缝而被引入构件中通常也是可能的,只要所需的拱形边缘通过这些开口而分别地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实施方式,构件的连接部分每个布置在构件的相同侧上。 从而确保至少两个分别的连接部分布置在构件的一侧上,其能够每个接合到布置在另一个构件的侧部上的两个分别的连接部件中。另一边缘优选地布置为直线。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另一边缘从拱形边缘的端部开始、在径向方向上向外或向内地延伸。直线边缘能够特别地易于吸收在组装状态下发生的力,这是因为其能够被布置成使得发生的力基本垂直地作用在边缘上。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实施方式,一个或多个拱形边缘形成为关于圆形形状的边缘,特别是形成为四分之一圆周的弧。从而确保用于连接两个构件的构件相对于彼此的旋转可以不存在问题。边缘通常不需要制成数学上精确的部分圆形的形状,这是因为构件相对于彼此的旋转也可能使边缘不具有理想的部分圆形的形式,例如这是由于狭缝或开口形成中的公差。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连接区的连接部分每个设置为关于部分圆形边缘的公共中心成点对称。部分圆形边缘特别地每个具有相同的中心。此设计还有助于两个构件通过连接而相对于彼此的简单旋转。连接区的部分圆形边缘有利地每个具有相同的半径。在这方面,连接区中的一个连接区的部分圆形边缘优选地具有比另一个连接区的部分圆形边缘大的半径。从而确保连接部分能够在通过连接在一起而接合到彼此中并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实施方式,与具有较大半径的部分圆形边缘邻接的相应的另一边缘从部分圆形边缘的端部开始、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地延伸,而与具有较小半径的部分圆形边缘邻接的相应的另一边缘从部分圆形边缘的端部开始、在径向方向上向外地延伸。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实施方式,两个构件且尤其是连接区闩锁到彼此。为此目的,珠子或其他闩锁元件可形成在连接区中,例如由于构件相对于彼此的旋转,珠子或其他闩锁元件接合到彼此中或者接合在彼此的下方。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之间的连接被有利地制成是可释放的。这能够例如借助于或不借助于之前提到的闩锁连接或通过其他的螺纹连接来实现。在构件相对于彼此完全旋转之后,构件不可释放地连接到彼此通常也是可能的。这能够例如通过压力连接过程比如钉牢或压接或者通过夹持、挤压、按压、焊接、粘合或铆接来进行。第一构件和/或第二构件优选地包括金属或塑料。根据本发明的构件组件能够例如用作运载轨道的特别是悬挂式顶棚或类似物的悬挂设备。此悬挂设备包括被形成用于结合到运载轨道的基底部件和被紧固到基底部件的弹簧-弹性连接部件,弹簧-弹性连接部件被形成用于将基底部件可调节地连接到紧固部件。悬挂设备通过根据本发明形成的构件组件而形成,其中基底部件由第一构件形成且连接部件由第二构件形成。其他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提出。以下将参照实施方式和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显示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悬挂设备的透视表示;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另一悬挂设备的透视表示;图3是根据本发明形成的构件组件的第一构件的前视图;图4是根据图3的第一构件的切割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形成的构件组件的第二构件的前视图;图6是根据图5的第一构件的切割图;图7是根据图6的第二构件的透视后视图;图8到图10是在组装期间处于三种不同位置的根据图3和5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图11是处于组装状态的构件组件的前视图;以及图12是处于组装状态的构件组件的后视图。图1显示已知悬挂设备形式的构件组件,其包括基底部件1以及通过铆钉2紧固到基底部件1的连接部件3。连接部件具有含有两个肢状物4的U形纵向部分,在两个肢状物4中形成狭缝形开口 5,条形紧固部件6(见图幻能够侧向地插到狭缝形开口 5中。尽管基底部件1通常包括简单的片金属,但连接部件3由弹簧钢形成以将紧固部件6固定地保持在开口 5中。为此目的,两个肢状物4首先朝彼此弯曲并且在将紧固部件6 插入开口 5中之后再次被释放,使得紧固部件6由于连接部件3的弹簧预拉伸而被夹持在开口 5中。紧固部件6的上端然后能以常规的方式紧固到顶棚,使得最终整个悬挂设备被固定地紧固到顶棚。在基底部件1的下端处,形成被设计用于结合到如虚线所示的运载轨道8的结合部分7。另外的横向地延伸的运载轨道可形成在运载轨道8处,其被设计例如用于运载悬挂式顶棚的板。对于安装的悬挂设备,基底部件1和连接部件2由运载轨道8的重量和由运载轨道8运载的元件的重量在如箭头9所示在加载方向上加载。图2显示根据现有技术的另一悬挂设备,其由于修改的结合部分10以及连接部件 3的肢状物4中的修改的开口 11而不同于根据图1的悬挂设备。在根据图2的实施方式中,开口 11不被侧向地打开,以使紧固部件6不能被侧向地引入而是必须被推动穿过开口 5。此外,根据图2的悬挂设备中的连接部件3通过两个铆钉2而连接到基底部件1。然而,在根据图2的实施方式中,设计且特别是连接部件3在基底部件1处的紧固大体对应于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因此类似的或者相同的元件以与图1中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标记。图3显示构件组件的第一构件12,该构件组件根据本发明而形成并且形成根据本发明的悬挂设备的基底部件。第一构件12包括处于其上部区中的第一平面的、薄连接区13 和处于其下部区中的结合部分14,结合部分14被设计用于结合到运载轨道。具有四分之一圆周形状且被布置为关于公共中心17成点对称的两个狭缝15、16 形成在第一平面的、薄连接区13中。为了更好地阐示,图4中显示了对应的切割图的放大表示。从该表示中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狭缝15、16关于公共中心17以四分之一圆周的形式延伸,并且各自的径向向外地延伸的直线狭缝18、19邻接四分之一圆周形状的狭缝15、16中的每个。从图3中能够看到,第一构件12的以狭缝15、18或16、19为边界的材料部分从第一连接区13的平面向上弯出。以狭缝15、18或16、19为边界的材料部分分别地形成第一连接区的连接部分22、23,其中每个连接部分22、23包括相对于第一连接区13倾斜地延伸的引导表面M、25 (图3中连接部分22、23的下侧)。连接部分22、23被拱形边缘47、48径向向内地束缚,其中拱形边缘47、48的各自的端部20、21在垂直于第一连接区13的平面的方向上被隔开地布置。径向向外地延伸的直线、端面另一边缘44、46邻接拱形边缘47、48。此外,如从图4中能认识到的,四分之一圆周形状的狭缝15、16每个具有相同的半径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构件组件的第二构件沈,其形成悬挂设备的连接部件。第二构件沈具有含有两个肢状物27的U形纵向部分,分别的开口观形成在两个肢状物27 中。第二构件沈由弹簧钢形成,并且如现有技术中的图1和2所示,能够用于接纳条形紧固部件。第二构件沈的连接两个肢状物27的中心部件四包括第二平面的、薄连接区30。两个四分之一圆周形状的狭缝31、32形成在第二连接区30中,其中直线狭缝35、 36邻接径向向内地延伸的四分之一圆周形状的狭缝31、32的各自的端部33、34。在图6所示的切割图中,能够更清晰地认出各个狭缝31、32、35、36。四分之一圆周形状的狭缝31、32具有公共中心37且每一个具有相等尺寸的半径
Γ2 ο特别如图4和图6的对比所示,半径r2大于半径Γι。图4和图6中所绘的辅助圆形线49以及辅助圆形线50相同,使得图4的狭缝18、19的各自的自由端因此位于四分之一圆周形状的狭缝31、32的辅助圆形线50上(图6),而狭缝35、36的自由端每个因此位于四分之一圆周形状的狭缝15、16的辅助圆形线49上(图4)。从图5且特别是也从图7中能够认识到,第二构件沈的分别被狭缝31、35和32、 36束缚的材料部分以与关于图3所述类似的方式从第二连接区30的平面弯出。然而,材料部分在相对的方向上弯出,即在图5中从第二连接区30向后地弯入绘图平面中。弯出的材料部分形成第二连接区30的连接部分38、39,连接部分38、39各自被拱形边缘51、52径向向外地束缚。径向向内地延伸的直线、端面另一边缘42、43邻接拱形边缘51、52。然而,拱形边缘51、52的端部33、34继而在垂直于第二连接区30的平面的方向上被隔开地布置,相对地设置的端部布置在第二连接区30的平面中,以使连接部分38、39各自包括相对于第二连接区的平面倾斜地延伸的引导表面40、41。连接部分22、23和38、39因而在大约90°的部分圆周上螺旋地或者成螺旋形地形成,并且如图8到图11所示,能够由于其标注尺寸而旋拧在一起。如图8所示,两个构件1236最初被置于彼此上,用于将第一构件12连接到第二构件26。在这方面,如图8所示,连接部分38、39的端面另一边缘42、43首先被定位成与连接部分22、23的端面另一边缘44、45相对。第二构件沈然后被朝着第一构件12按压并顺时针旋转,使得端面另一边缘42、43被推动到端面另一边缘44、45下方,从而使引导表面 40,41布置在引导表面M、25的下方并开始与其接触。根据图9和图10进一步顺时针旋转,第一构件12和第二构件沈通过朝彼此滑动的引导表面M、25、40、41而牵引在一起直到到达图11中所示的端部位置。在此组装的状态中,第一连接部分13和第二连接部分30区域性地彼此接触并通过引导表面M、25、40、41 而朝着彼此按压且因而牢固地保持在一起。另外,在第一构件I2和第二构件沈处可设置闩锁元件,以实现将两个构件12 J6 闩锁在图11所示的端部位置。此闩锁连接可例如通过珠子46发生,珠子46显示在图11 中并能够接合到第一构件12中的未示出的对应的珠子中或者能够接合在对应的突起的下方。代替珠子,例如以隆起部分、凹口或开口形式的其他闩锁元件也可被提供。第一构件12和第二构件沈之间的连接能够特别地由图11中箭头46所示的加载方向以及与其垂直的加载方向上被加载,而不需要连接能够被释放。设置在其之间的角度方向上的加载在任何时候也是可能的,这是因为只要力基本延伸通过中心17、37,所有的接合力由于连接的同心设计而能够被可靠地吸收而无需释放连接。根据本发明的薄元件应被理解为金属板材以及厚度远小于其长度和宽度的所有薄的、盘状或板状构件或者连接区,其中元件能够由金属和由塑料或由其他合适材料而制
成。
参照数字列表
1基底部件
2铆钉
3连接部件
4肢状物
5开口
6紧固部件
7结合部分
8运载轨道
9箭头(加载方向)
10结合部分
11开口
12第一构件
13第一连接区
14结合部分
15狭缝
16狭缝
17中心
18狭缝
19狭缝
20边缘47的端部
21边缘48的端部
22连接部分
23连接部分
24引导表面
25引导表面
26第二构件
27肢状物
28开口
29中心部件
30第二连接区
31狭缝
32狭缝
33边缘51的端部
34边缘52的端部
35狭缝
36狭缝
37中心
38连接部分
39连接部分
40引导表面
41引导表面
42边缘
43边缘
44边缘
45边缘
46加载方向
47拱形边缘
48拱形边缘
49辅助圆形线
50辅助圆形线
51拱形边缘
52拱形边缘
Γι半径
r2半径
权利要求
1.一种构件组件,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1246),其中所述第一构件(12)包括平面的、薄的第一连接区(13),且所述第二构件06)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区(1 的平面的、薄的第二连接区(3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31、30)每个包括至少两个连接部分02、23、38、39),所述连接部分02、 23、38、39)每个形成为从各自的连接区(13、30)的平面弯出的材料部分;所述连接部分(22、23、38、39)每个具有基本拱形边缘07、48、51、52);所述拱形边缘(47、48、51、52)的端部(20,21,33,34)在垂直于各自的连接区(13,30) 的平面的方向上被隔开地布置;所述连接部分(22、23、38、39)的相对于所述拱形边缘(47、48、51、5幻而倾斜地或横向地延伸的另一边缘(42、43、44、4 邻接所述拱形边缘07、48、51、52)的所述端部(20、21、 33,34);所述连接部分(22、23、38、39)每个包括相对于各自的连接区(13、30)的平面倾斜地延伸的引导表面(24,25,40,41);并且两个相应的连接部分(22、23、38、39)接合到彼此中,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区(1 的连接部分02、23)的各自的引导表面(对、2幻至少区域性地接触所述第二连接区(30)的连接部分(38,39)的引导表面(40、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件组件,所述拱形边缘07、48、51、52)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连接区(13、30)的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边缘(42、43、44、45)的远离所述拱形边缘(47、48、51、52)设置的端部位于所述连接区(13、30)的平面内。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边缘07、48、51、52)中的一个或多个拱形边缘通过形成在各自的连接区 (13,30)中的拱形狭缝(15、16、31、32)而形成。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构件(12 J6)的所述连接部分(22、23、38、39)每个布置在所述构件(12 J6)的相同侧上。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边缘(42、43、44、妨)被制成直线。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边缘(42、43、44、45)从所述拱形边缘(47、48、51、52)的所述端部Q0、21、33、 34)开始在径向方向上向外或向内地延伸。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边缘07、48、51、52)中的一个或多个拱形边缘形成为部分圆形的边缘,特别是90度的圆形弧。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区(13、30)的所述连接部分(22、23、38、39)每个设置为关于部分圆形的边缘07、 48、51、52)的公共中心(17,37)成点对称。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圆形的边缘(47、48、51、52)每个具有相同的中心(17、37)。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区(13、30)的所述部分圆形的边缘07、48、51、52)每个具有相同的半径(I^r2)15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中的一个连接区(30)的部分圆形的边缘(51、5幻具有比另一个连接区 (13)的部分圆形的边缘大的半径(r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与具有较大的半径(r2)的部分圆形的边缘(51、5幻邻接的相应的另一边缘(42、43)从该部分圆形的边缘(51、52)的端部(33、34)开始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地延伸;且与具有较小的半径(巧)的部分圆形的边缘(47、48)邻接的相应的另一边缘(44、妨)从该部分圆形的边缘07、48)的端部O0、21)开始在径向方向上向外地延伸。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构件(12、26)且特别是所述连接区(13、30)彼此闩锁。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1 和/或所述第二构件06)包括金属或塑料。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构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13、30)之间的连接被制成是可释放的。
17.—种悬挂设备,其用于运载轨道,特别是用于悬挂式顶棚或类似物,所述悬挂设备具有被设计用于结合到运载轨道的基底部件,并具有弹簧-弹性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紧固到所述基底部件并被设计用于将所述基底部件可调节地连接到紧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设备被设计为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构件组件,其中所述基底部件由所述第一构件(1 形成且所述连接部件由所述第二构件06)形成。
18.—种制造构件组件的方法,特别是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构件组件,所述构件组件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1246),其中所述第一构件(12)包括平面的、薄的第一连接区(13),且所述第二构件06)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区(1 的平面的、薄的第二连接区(3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区(13,30)中形成狭缝(15、16、31、32)或开口,所述狭缝(15、16、31、32) 或开口每个具有至少一个基本拱形边缘07、48、51、52);通过在所述拱形边缘(47、48、51、5幻中的每个拱形边缘的一端(20、21、33、34)处形成另一狭缝(18、19、35、36)或另一开口,形成相应的另一边缘02、43、44、45),所述另一边缘 (42、43、44、45)邻接所述拱形边缘(47、48、51、52)并且相对于所述拱形边缘(47、48、51、 52)而倾斜地或者横向地延伸;在所述连接区(13、30)中形成至少两个相应的连接区02、23、38、39),其中分别以所述拱形边缘(47、48、51、5幻和所述另一边缘(42、43、44、4幻为边界的材料部分从各自的连接区(13,30)的平面弯出,使得所述拱形边缘(47、48、51、52)的所述端部(20、31、33、34) 在垂直于各自的连接区(13、30)的平面的方向上被隔开地布置,且所述连接部分(22、23、 38,39)每个包括相对于各自的连接区(13、30)的平面倾斜地延伸的引导表面Q4、25、40、 41);并且将所述构件(1236)附接到彼此且相对于彼此旋转,使得两个相应的连接部分02、 23、38、39)接合到彼此中且所述第一连接区(13)的连接部分02、23)的各自的引导表面 (24,25)至少区域性地接触所述第二连接区(30)的连接部分(38、39)的引导表面00、 4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组装构件。第一构件包括第一平坦的两维连接区,且第二构件包括连接到第一连接区的第二平坦的两维连接区。连接区每个包括至少两个连接部分,该至少两个连接部分在每种情形下形成为从各自的连接区的平面中弯出的材料部分。连接区每个具有基本拱形边缘。拱形边缘的一端在与各自的连接区的平面垂直的方向上被布置在一定距离处。拱形边缘的端部被连接区的相对于拱形边缘而倾斜地或横向地延伸的另一边缘邻接。连接部分每个包括相对于各自的连接区的平面倾斜地延伸的引导表面。在每种情形下,两个连接部分彼此接合,其中在每种情形下,第一连接区的连接部分的引导表面至少在一些区域位于第二连接区的连接部分的引导表面上。
文档编号F16B5/07GK102575469SQ20108004335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
发明者蒂洛·斯图德尼奥兹 申请人:普罗泰科特工厂弗洛伦兹迈施有限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