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的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357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的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制动器的领域。更准确地,本发明涉及制动执行器的子组件的改进构造,该子组件设置用于以机电方式操作的驻车制动器或者以机电方式操作的行车制动器。
背景技术
电动操作的驻车制动器日渐被使用于机动车中。所述驻车制动器的优势在于它们能够用现代的车载式电子系统来控制,由此开启用于在机动车中使用的驻车制动器新的可能性。例如,通过以电子的方式控制这样的驻车制动器,可以防止当在斜坡上起动时不期望的后退,或者较通常地,能够使驻车制动器的开启取决于车辆马达的适当操作点。电动操作的驻车制动器通常包括机电制动执行器,该制动执行器通过主轴齿轮和 可轴向移位的制动活塞向车轮制动器施加关闭夹紧力。在该情况下,制动执行器大体上由一子组件限定,该子组件包括马达和齿轮单元并且以阻尼的方式布置在壳体中。具体的挑战在于提供大效力的制动执行器,该制动执行器向车轮制动器供应必需的关闭夹紧力并且同时以紧凑的方式构造,以节省空间和降低重量。因此,通常使用多级行星齿轮,该行星齿轮的特征在于紧凑的构造和显著地降低由电动马达产生的旋转运动。从专利申请WO 2004/044445A2已知一种机电制动执行器,该机电制动执行器具有用于产生和传递转矩的电动马达和齿轮单元。在该情况下,使用两级式行星齿轮。齿轮单元的部件和电动马达相对于彼此取向在辅助框架上并且以阻尼的方式接收在壳体中。用作行星齿轮的中心部件的内齿形轮以阻尼的方式布置在壳体上和辅助框架上的多个位置处。机电制动执行器的齿轮部件的稳定机械固定是关键的,一方面以降低制动执行器的体积和重量,并且另一方面以延长其寿命。例如,如果齿轮单元直接支撑在壳体上,则对壳体的外部损害可导致齿轮单元的操作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的改进构造。为此,提供一种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的子组件,该子组件提供用于具有用于产生转矩的电动马达的驱动装置和用于将所产生的转矩传递并输送到制动装置的齿轮装置。所述子组件还具有固定元件,该固定元件相对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所述齿轮装置的位置,所述齿轮装置的内齿形轮构造在所述固定元件上。根据该第一实施方式,齿轮装置的部件能够相对于彼此布置并紧固在固定元件上,并且随后能够与驱动装置一起被引入壳体中。根据另外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元件可以构造成承载元件,该承载元件将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齿轮装置彼此连接。在该情况下,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齿轮装置可以借助承载元件连接,以形成一种能够单独操纵并且随后被引入所述壳体中的单元。此外,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齿轮装置能够布置成不接触所述壳体,借此所述壳体大体上仍仅具有保护功能而不具有对中或固定功能。然而,还可以采用不是非接触式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装置可(任选地为松散地)布置在固定元件的第一端处,而所述内齿形轮构造在所述固定元件的第二端处。这样,借助固定元件来固定所述子组件的驱动侧部件和输出侧部件之间的间隔。所述固定元件可具有板状基部构件,在该板状基部构件中,在第一端处设置有用于接收驱动装置的开口。所述板状基部构件能够在第二端处设置有内齿形轮。所述固定元件和所述内齿形轮可构造成两个部件或者一体地构造。由于内齿形轮一体形成在固定元件中而成为一件,因此使子组件的独立部件的数量减少,这对于子组件的重量、紧凑结构、制造成本和操作可靠性具有有利的影响。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元件与一体式内齿形轮一起构造成铸造部件。铸造部件具有的优势在于它们能够被机械加载并且在误差方面具有窄公差的情况下能够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制造。由于内齿形轮经受高的机械负载(例如,振动),因此,内齿形轮到固定板或壳体的固定具有很大重要性。具体地,螺纹固定装置可能经过一定的时间而变松,从而降低制动执行器的寿命。所述内齿形轮可以是摆动板机构的一部分,例如摆动板能够被引入所述摆动板机构中。所述内齿形轮还可以是行星齿轮的一部分,该行星齿轮的附加部件能够被引入所述行星齿轮中。所述内齿形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内齿形轮圈,所述齿轮装置的其上具有多个行星轮的至少一个转矩传递行星轮承载件能够被引入所述内齿形轮圈中。行星齿轮的多级式构造可能是有利的,以获得高程度的功率降低,而不必使用具有更强力的转矩(因此更重)的电动马达。引入到固定板的内齿形轮中的一级或多级行星轮承载件可以借助保持元件被紧固而防止脱落。所述保持元件可以被构造成简单的环,该环能够借助固定装置以紧密配合的方式固定到内齿形轮的下侧。根据该实施方式,行星齿轮的所有主要部件都可以被紧固到固定元件,从而不需要借助壳体的另外的固定。所述齿形轮装置或带装置可以借助对中元件支承。为此,对中元件自身(例如,借助插头式连接器)可紧固到固定元件的上侧,以使得对中元件和固定元件在上侧和下侧分别界定一有限空间,齿形轮装置的齿形轮分别经由齿轮轴被引入该有限空间中。齿轮轴可以支承在对中元件上。这类似地适用于带齿轮的情况。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的子组件,该子组件包括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用于产生转矩的电动马达;以及齿轮装置,该齿轮装置用于向制动装置传递所述转矩。所述齿轮装置接连地包括第一齿轮级、第二齿轮级和第三齿轮级,所述第三齿轮级构造成行星齿轮,并且所述第二齿轮级的输出侧齿轮元件和所述行星齿轮的太阳轮经由第一齿轮轴装配到所述第三齿轮级的行星轮承载件,所述太阳轮相对于所述齿轮元件以转矩锁定和同心的方式布置。所述第一齿轮轴在其第一端处能够接收在对中元件上,和/或在其第二端处接收在行星轮承载件上。所述第一齿轮轴还可在其第二端处以旋转紧固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三齿轮级的所述行星轮承载件。所述第一齿轮轴与所述第三齿轮级的所述行星轮承载件可以构造成一件或两件。一件式构造是有利的,这是因为齿轮部件的数量被减少。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行星轮承载件可以与第一齿轮轴一起构造成铸造部件。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齿轮轴可以在第二端处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固定元件上。所述第三齿轮级的所述行星轮承载件可以以盘状的方式构造。在第二端接收在行星轮承载件上的第一齿轮轴可以布置在行星轮承载件的中心。所述第一齿轮轴在一侧可以沿着行星轮承载件的旋转轴线延伸到所述空间中。另选地,所述第一齿轮轴可在行星齿轮承载件的两侧延伸到所述空间中。所述盘状行星轮承载件还可在一侧设置有销状支承轴,以接收行星轮。这些销状支承轴可围绕第一齿轮轴布置在行星轮承载件上,所述第一齿轮轴对中地布置在同一侧。销状支承轴可以以旋转紧固的方式连接到行星轮承载件。第三齿轮级的盘状行星轮承载件还可以在远离销状支承轴的一侧以旋转紧固的方式连接到输出元件。输出元件可以构造成轴颈的形式。该输出元件可以对中地布置在行星齿轮承载件上。输出元件、行星轮承载件和第一齿轮轴可一体地构造成。
所述行星轮优选地以可旋转的方式经由销状支承轴支承在行星轮承载件上、并且经由对中装配的第一齿轮轴支撑在太阳轮上。太阳轮和行星轮的共同支承提升了齿轮彼此的紧密配合接合,使得效率程度和行星齿轮的磨损特性得以改善。第一齿轮轴直接支撑在行星轮承载件上的另一优点例如在于齿轮装置的附加齿轮部件能够经由第一齿轮轴被布置在行星轮承载件上。由此能够沿着第一齿轮轴在输出侧构造有齿轮装置的可操作的子组件,该子组件的齿轮部件直接或间接地安放在行星轮承载件上。由于第一齿轮轴在行星轮承载件上的同心支承,因此由支承在内齿形轮中的行星轮承载件上的行星轮的引导来确定第一齿轮轴的空间位置。换言之,齿轮轴经由与内齿形轮接合的行星轮而相对于内齿形轮自对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内齿形轮与固定元件一体地构造。在该情况下,自身借助内齿形轮对中的第一齿轮轴可用作用于根据公差将附加的齿轮部件或驱动装置定位并支承在固定元件上的基准。具体地,由此在固定元件或承载元件中的内齿形轮的构造中制造公差变得不太重要。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齿轮装置的第二齿轮级可构造成行星齿轮,并且第二齿轮级的输出侧齿轮元件构造成行星轮承载件。两个行星齿轮可以沿着第一齿轮轴以可旋转的方式接连地布置。第一齿轮轴还可以以支承的方式接收第二齿轮级的太阳轮和以转矩锁定的方式接收第一齿轮级的连接至太阳轮的输出侧齿轮元件。齿轮装置的输出侧子组件因此能够被形成,并且表征为构造紧凑并且转矩高水平地降低。根据另选实施方式,第二齿轮级可构造成齿形轮机构或者带机构。在该情况下,第二齿轮级的输出侧齿形轮以旋转紧固的方式连接到第三齿轮级的太阳轮。第二齿轮级的驱动侧齿形轮在两侧经由第二齿轮轴支承在固定元件和对中元件上。驱动侧的电动马达和第二齿轮级之间的转矩传递可以由齿形轮装置来进行,所述齿形轮装置包括多个齿形轮,这些齿形轮相继以形状配合(positive-locking)的方式接触。齿形轮装置例如在一端连接到电动马达的驱动轴,并且在另一端连接到第二齿轮级的驱动侧齿形轮,从而传递转矩。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转矩可以由V形带传递,该V形带张设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所述第一带轮以非形状配合的方式紧固到驱动轴,所述第二带轮以非形状配合的方式紧固到第二齿轮级的驱动侧齿形轮。所述固定元件和对中元件可以构造成彼此互补,从而该固定元件和对中元件在组装的状态下界定用于接收齿轮部件的笼状空间。第二齿轮轴可在其第一端处支撑在对中元件上,并且在其第二端处支撑在固定元件上。第一齿轮轴在其第一端处支撑在对中元件上,并且在其第二端处支撑在行星轮承载件上。


从以下附图将理解用于这里描述的机电制动执行器的子组件的其它细节、优点和方面,附图中图I是机电制动执行器的组件的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2是根据图I的组件的子组件的分解图;图3是根据图2的机电制动执行器的安装好的子组件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图I的机电制动执行器的组件的第一剖视图;图5是根据图I的机电制动执行器的组件的第二剖视图(平面图);以及图6是根据图I的机电制动执行器的组件的第三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说明用于电动操作的驻车制动器的机电制动执行器的组件的实施方式。图中的对应元件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诸如“在上侧”和“在下侧”之类的术语是指图中所示的组件的取向。当然,机电制动执行器在安装期间可根据需要来取向(例如侧向布置)。图I是机电制动执行器的组件10的主要部件的立体图。组件10包括子组件20和具有壳体下部12和壳体上部16的壳体11,所述子组件20大体上包括驱动装置22和齿轮装置24。此外,子组件20具有第一安装装置35,该第一安装装置35包括两个承载件37 (由于立体图的关系因此在图I中仅一个承载件可见),这两个承载件均设置有阻尼元件38并且均侧向布置在子组件20中。壳体下部12用于接收子组件20并且因此在其空间构造方面适合于子组件20的尺寸。壳体下部12具有第二安装装置13,该第二安装装置13包括位于壳体下部12的纵向两侧的两个凹部14。此外,壳体下部12具有筒状中空空间,该筒状中空空间构造成以一侧敞开,以用紧密配合的方式接收驱动装置22。具有接触销的电插头型连接器15在壳体下部12的横向侧上形成在筒状中空空间的上方,以向驱动装置22供应电力并控制该驱动装置22。设置用于产生转矩的驱动装置22和设置用于传递转矩的齿轮装置24安装在壳体11的外侧并且然后作为能够独立操作的单元插入壳体下部12中。在该情况下,在当前构造中,子组件20经由侧向突出的阻尼元件38侧向夹持在壳体下侧12上的对应凹部14中,所述侧向突出的阻尼元件38装配到相应的对置承载件36上。子组件20因此仅两个支承位置处以阻尼的方式联接到壳体11。这样,在驱动装置22和齿轮装置24的操作状态下必定产生的振动以特别有效的方式被从壳体11屏蔽。接下来将进一步参照图4、5和6详细地说明子组件20在壳体下部12中的悬置。在已安装了子组件20之后,用壳体上部16覆盖壳体下部12并且将该壳体上部16焊接到壳体下部12。在当前实施方式中,壳体上部16主要具有保护和密封功能。在极端情况下,例如,在非常强有力的冲击的情况下,壳体上部16可以防止子组件20脱出壳体下部12。在正常情况下,子组件20不接触壳体上部16,并且由于因此产生的间隙,壳体上部16相对于子组件20不具有固定或支撑功能。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和图6更加详细地说明子组件20。图2是子组件20的单独部件的分解图。图6是组件10的剖视图。子组件20主要包括驱动装置22,该驱动装置22具有电动马达26和驱动轴28 ;以及齿轮装置24,该齿轮装置24的第一齿轮级呈齿形轮装置64的形式。两级式行星齿轮45作为第二和第三齿轮级与齿形轮装置64邻接。此外,子组件20包括固定元件30(该固定元件包括第一安装装置35的一部分)、保持元件58和对中元件74,所述固定元件30、保持元件58和对中元件74本身均具有相对于单独齿轮部件的布置和/或固定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元件30构造成承载元件。承载元件30具有用于实现子组 件20的对中重要性并且因此在下文被更详细地描述。承载元件30包括板状基部构件32,该板状基部构件32具有三角状的基面,并且在其第一端凹进有圆形开口 34。在板状基部构件32的下侧,垂直地突出有两个突起部33,这两个突起部33侧接所述开口 34并且相对于该开口沿直径对置。在基部构件32的上侧,设置有三个机械插头型连接器31 (在图2中,由于以立体图的方式示出,因此仅两个机械插头型连接器可见),这三个机械插头型连接器31均以配合的方式相对于上侧垂直地形成在三角状基部构件32的角点处。另外,第一安装装置35配合到基部构件32的侧向表面。在承载元件30的与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处,形成用于行星齿轮45的筒状内齿形轮40,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筒状内齿形轮45形成基部构件32的直接连续部。筒状内齿形轮40构造成用于两级式行星齿轮,并且因此包括两个同心的内齿形轮圈41、42,这两个同心的内齿形轮圈41、42彼此叠置并且均具有不同的齿布置和不同的轮圈直径。内齿形轮40的罩根据两个齿形轮圈41、42的不同轮圈直径而在轴向方向上以成台阶的方式构造,其中下(驱动侧)齿形轮圈42具有较大直径。该分级44例如用于紧固保持元件58。板状基部构件32和筒状内齿形轮40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一体地构成。也就是说,基部构件32和内齿形轮40 —起形成承载元件30,在承载元件30上布置、对中、支承和/或紧固有齿轮装置24的部件和驱动装置22。由于内齿形轮40在承载元件30中的该一体性,而减少用于子组件20的部件数量,借此进一步降低制动执行器10的重量,减小其体积并且提闻其寿命。承载元件30例如构造成铸造部件,借此同时在生产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实现承载元件30(具体地,内齿形轮圈41、42)的高精度制造水平。此外,内齿形轮40因此以特别稳定的方式一体形成在承载元件30中,并且因此耐受操作期间所受到的高机械载荷(振动、冲击)。对于材料选择,优选地使用轻金属或聚合物材料。通过使用承载元件30,而将齿轮装置24的部件和电动马达26结合以形成组件10的独立子组件20。为此,电动马达26首先在承载元件30的第一端处在下侧机械地紧固到驱动轴28。为此,在电动马达26的上侧设置有两个沿直径对置的凹部23,电动马达26借助这两个凹部23插入,从而接合在位于承载元件30的下侧的两个突起部33中。同时,传递转矩的驱动轴28通过开口 34被引入到承载元件30的上侧。在承载元件30的上侧,齿形轮装置64水平地支承在承载元件30和固定元件74之间。在驱动轴28上以转矩锁定的方式配合有第一齿形轮66。该第一齿形轮66与第二齿形轮68啮合接合,所述第二齿形轮68由第二齿轮轴62和设置在承载元件30的上侧的毂(在图6中示出,在图2中不可见)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第二齿形轮68继而与第三齿形轮70啮合。第三齿形轮70构造成外齿形轮圈,该外齿形轮圈的上侧以盘状的方式被覆盖。在第三齿形轮70内,相对于该第三齿形轮70以同心且转矩锁定的方式布置有行星齿轮45的第一级的太阳轮72。三个水平布置的齿形轮66、68和70的直径和齿数分别以所列出的顺序增加。第三齿形轮70的内径对应于齿形轮圈41的罩的外径。第三齿形轮70由此以紧密配合和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齿形轮圈41的上侧上,同时太阳轮72以同心的方式插入齿形轮圈41内(图6中可见)。太阳轮72具有同心的内开口,行星齿轮45的齿轮轴46能够被引导通过该内开口。为了借助相应的驱动轴或齿轮轴28、46、62以稳定的方式紧固、支承和/或对中三个齿形轮66、68、70,在承载元件30的上侧装配有对中元件74 (图6中所示)。对中元件74以大体板状的方式构造,并且在下侧具有三个轴承75,这三个轴承75彼此间隔开。此外,在下侧构造有三个机械插头式连接器76,这三个机械插头式连接器76具有与承载元件30的三个插头式连接器31相同的空间布置,但它们在结构方面以互补的方式构造。对中元件74 连接成经由相应的插头式连接器与承载元件30接合,经由承载元件30的上侧和固定元件74的下侧之间的机械插头式连接限定有竖直间隔,在该竖直间隔中以保护的方式容纳齿形轮装置64。另外,驱动轴28和两个齿轮轴46、62在其相应的上端处插在均为此而设置的固定元件74的轴承75上,借此齿形轮66、68、70借助其齿轮轴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相对于彼此可靠地定位。此外,对中元件74在该情况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具有两个侧向形成的覆盖元件78,在下文将结合子组件20的悬置来详细地描述这两个覆盖元件78的构造和功倉泛。行星齿轮45插入内齿形轮40的下侧。相对于彼此同轴布置的两个齿轮级首先在外部进行安装。行星齿轮45包括两个连续级,这两个连续级与齿轮装置24的第二齿轮级和第三齿轮级对应。第二齿轮级包括盘状行星轮承载件50,在该盘状行星轮承载件50上同轴地布置有形状相同的三个行星轮48 (在图2中,仅可见两个行星轮),这三个行星轮48借助相应的轴(不可见)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第二齿轮级的行星轮承载件50的后侧,以同心和转矩锁定的方式装配有另一个太阳轮51 (图6),该另一个太阳轮51以形状配合的方式连接至四个相同的行星轮52 (在图5中可见;在图2、6中仅示出两个行星轮)。行星轮52均借助销状轴53(图6)安放在第三齿轮级的第二板状行星轮承件54上。该第二板状行星轮承件54在其下侧利用输出侧轴颈57以转矩锁定的方式联接到齿轮部件56,所述输出侧轴颈57连接到主轴齿轮,以致动制动活塞(图2、6中未示出)。为了支承两级式行星齿轮45的部件,设置第一齿轮轴46。第一齿轮轴46对中地布置在第三齿轮级的板状行星齿轮承载件54上,并且使其纵向轴线沿着行星轮承载件54的旋转轴线延伸。第一齿轮轴46优选地以可旋转紧固的方式连接至第三齿轮级的行星齿轮承载件54。可以将第一齿轮轴46和第三齿轮级的行星轮承载件54构造成一体部件。在另选实施中,齿轮轴还可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第三齿轮级的行星轮承载件54上。第三齿轮级的行星轮承载件54与垂直突出的齿轮轴46 —起形成用于支承两级式行星齿轮的部件的芯部。以上升的顺序,太阳轮71、第二齿轮级的以旋转紧固的方式连接到太阳轮71的行星轮承载件50、太阳轮72以及第一齿轮级的以旋转固定的方式连接到太阳轮72的输出侧齿形轮70借助第一齿轮轴46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第一齿轮轴46对中地装配到行星轮承载件54。第二齿轮级的行星轮48和第三级的行星轮52自身分别安放在行星轮承载件50、54上。这样,能够被单独操纵的齿轮装置的子组件47能够借助行星轮承载件54和第一齿轮轴46构造(图2)。两级式行星齿轮的沿着连续的第一齿轮轴46的布置特征在于太阳轮71、72、以及对应的行星轮48、52对于两个行星级中的每个均相对于第一齿轮轴46布置。这样,可以使太阳轮和行星轮以紧密配合的方式彼此接合。对于一方面由于太阳轮71、72另一方面由于行星轮48、52的不同布置而使齿形轮之间的游隙补偿是不必要的,借此显著提高齿轮级的效率程度和寿命。将齿轮装置的构造在行星轮承载件54和第一齿轮轴46上的子组件47在下侧引内内齿形轮40中,其中连续的第一齿轮轴46在其第一端处引入因此设置在对中元件74上的轴承75中。设置为用于支承输出侧齿轮部件的齿轮轴46由此在其第二端处以可旋转的 方式支承在第三齿轮级的行星轮承载件54上,并且在其第一端处支撑在对中元件74上。通过将子组件47引入内齿形轮40中,借助在内齿形轮40中引导的行星轮48和52而唯一地确定齿轮轴46的空间位置。换言之,第一齿轮轴46借助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两个行星轮承载件50、54上的行星轮48、52而相对于内齿形轮40变得对中。借助内齿形轮40对中的齿轮轴46可被用作用于根据公差将齿轮轴62和驱动轴28定位在固定元件30上的基准点。借助保持元件58来防止行星齿轮45的插入内齿形轮40或子组件47中的部件脱落。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保持元件58以环形的方式构造有紧固元件60,该紧固元件60轴向地形成在外侧。环形保持元件58以使得第二行星轮承载件54和齿轮部件56以紧密配合的方式插入并支承在保持元件58中的方式构造。保持元件58紧固成借助位于外侧的紧固元件60接合在内齿形轮40的分级44处。这样,齿轮装置24完全悬置在承载元件30上(图6中可见)。应理解,输出侧齿轮部件借助本文描述的齿轮轴46的布置不限于两级式行星齿轮。相反地,第一行星级可以与第一齿轮级的作为齿形轮齿轮或作为带齿轮的齿形轮装置类似地构造,所述第一行星级的输出侧齿形轮以旋转紧固的方式连接到第三齿轮级的行星齿轮的太阳轮71并且第一行星级的驱动侧齿形轮以转矩锁定的方式连接到第一齿轮级的输出侧齿形轮。参照图3,能够看到图2中所述的子组件20的部件的相互作用。子组件20作为立体图在图3中示出处于组装状态下。在第一端处紧固到承载元件30的下侧上的电动马达26产生用于致动电动驻车制动器所需要的转矩。为了在适当定尺寸电动马达26的情况下产生致动驻车制动器所需要的力,设置齿轮单元24。该齿轮单元24在输出侧连接到主轴齿轮(图3中未示出),主轴齿轮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平移运动并将该平移运动传递到制动活塞。该制动活塞继而将车轮制动器的制动钳挤压在相应的制动盘上。驱动轴28的旋转运动经由齿形轮装置64传递到行星齿轮45的第一级的太阳轮72(未示出)。由于相继的齿形轮66、68、70的尺寸增大,所以驱动轴28和太阳轮72之间的旋转运动减小。随后的两级式行星齿轮45形成齿轮装置24的核心,该两级式行星齿轮经由两个齿轮级附加地减小太阳轮72的旋转运动。行星齿轮45与驱动装置22平行地装配到承载元件30的第二端。构成行星齿轮45的部件的内齿形轮40同时构造成承载元件30的一部分,行星级经由保持元件58悬置在该承载元件30上。子组件20的上侧(特别地,齿形轮装置64)借助对中元件74定位并覆盖。这样,形成固有的封闭的完全功能的子组件20,该子组件20引入壳体11中,以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中元件74具有另一个重要功能。该对中元件借助其两个侧向形成的覆盖元件78而形成第一安装装置35的一部分,子组件20借助该第一安装装置支承在壳体11中。参照图2和图4,可以看到第一安装装置35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安装装置35包括两个相同的承载件37,这两个相同的承载件37均构造成包括支承元件36和覆盖元件78的两个部件。图4是根据图I中的立体示意图沿着子组件10的第一方向的第一首1J视图。
·
两个支承元件36具有相同的结构。它们以叶片状的方式构成,并且均包括沿竖直方向的略微斜切的支承面36a ;沿水平方向的另一个支承面36b ;以及两个侧向限制面(它们在图2中可见但在图4中不可见)。支承面36a构造成承载元件30的臂状侧向连续部,该侧向连续部相对于承载元件30竖直地向下延伸。该连续部在其一端处显著地向外弯曲,并合并到水平支承面36b中。两个支承面36a和36b在其两侧由两个侧向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界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支承元件36均与承载元件30—体地构成。另选地,这两个支承元件36可以制造成分离的部件并且被固定到承载元件。两个承载件37的两个覆盖元件78构造在对中元件74上,并且均具有相同的构造。以与两个支承元件36相似的方式,这两个覆盖元件78均构造成对中元件74的臂状侧向连续部,该连续部相对于对中元件74沿垂直方向向下延伸,并且在末端处具有倒圆部,该倒圆部是凹入的并且朝向外侧弯曲,借此为相应的承载件37设置另一窄的支承面78a。覆盖元件78均与对中元件74 —体地构造。另选地,这两个覆盖元件78可以制造成分离的部件并且被固定到对中元件74。两个覆盖元件78在对中元件74上的空间布置对应于支承元件36在承载元件30上的空间布置。通过将对中元件74和承载元件30结合在一起,相应的支承元件36从而由位于上侧的对应的覆盖元件78覆盖。这样,在两个承载件36上形成有侧向平行六面体接收区域,该区域朝向外侧敞开并且设置成在每种情况下均接收阻尼元件38中的一个。两个承载件37均侧向装配到子组件20的在一方面悬置的电动马达26和另一方面内齿形轮40之间的相对纵向两侧。承载件37以大体上无转矩作用在使该两个承载件37彼此连接的假想连接轴上的方式布置。也就是说,子组件20的整个重量都以完全且均匀分布的方式安放在两个承载件37上。子组件20因此能够以自支承的方式紧固在壳体下部12中。图I中示出了第二安装装置13的简单构造。第二安装装置13包括两个相同的平行六面体凹部14,这两个凹部14均具有与相应承载件37的两个平行六面体接收区域近似相同的高度、宽度和深度尺寸。此外,这两个凹部14在壳体下部12的两个相对的纵向两侧布置成与两个承载件在子组件20上的空间布置相对应。因而,两个安装装置13、35大体上由平行六面体的腔体限定,当子组件20安装在壳体下部12中时,所述平行六面体的腔体以镜像的方式布置并且均设置为用于接收其中一个阻尼元件38。各阻尼元件38均由具有被限定的弹性和阻尼常数的弹性体塑性材料构造,并且形成且定尺寸成使得其能够在所有情况下都被侧向夹持在第一安装装置13和第二安装装置35的腔体中。各阻尼元件38构造成具有倒圆的外边缘并具有特定壁厚的中空六面体(参见图2)。另选地,平行六面体形的阻尼元件38还可插入所述腔体中。图4和图5示出子组件20借助两个安装装置13、35在壳体下部12中的紧固。图5是相应的阻尼元件38由组件10接收的第二剖视图(平面图)。为了紧固,完全安装好的子组件20首先被引入壳体下部12中,在壳体下部12中两个相应的承载件37和两个相应的凹部14彼此面对。接着,将两个阻尼元件38插入两个安装装置13和35之间。为了能够确实将两个阻尼元件38引导在壳体下部12和子组件20之间,首先将两个阻尼元件38沿着支承元件36的略微斜切的竖直支承面36a以倾斜的方式插入。阻尼元件38现在均在一侧插入对应凹部14的下侧并且在另一侧插入支承元件36中。在上侧,两个阻尼元件38现在均由对应的覆盖元件78夹持,其中对中板74牢固地连接到承载元件30。由此借助相应的覆盖元件78向相应的阻尼元件38的上侧施加竖直力。由于覆盖元件78的凹形支承面78a,因此阻尼元件38被附加地侧向挤压到凹部14中。这样,相应的阻尼元件38由覆盖元件78a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预张紧,并且由此子组件20被侧向预张紧到壳体下部12中。在安装状态下,相应的阻尼元件38以齐平的方式抵接两个安装装置13、35的对应侧侧向面(图4和图5),借此确保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阻尼连接的高稳定水平。作为子组件20在壳体下部12中的上述组装的另选例,首先将两个阻尼元件38均以略微倾斜的方式悬置在第一安装装置35的平行六面体区域中。之后,将具有均在一侧处被夹持的两个阻尼元件38的子组件20插入壳体下部12中,并且随后利用对中板74和两个覆盖元件78侧向夹持到第二安装装置13的两个相应的凹部14。子组件20借助两个阻尼元件38在壳体下部12中的所述夹持的特征在于,壳体下部12上的凹部14和承载件37上的平行六面体开口均接收相应阻尼元件38的不足一半。该情况能够在图4和图5中清楚地看出。因此,子组件20的两个侧向装配的承载件37不 接触壳体下部12的相应内侧。子组件20从而仅借助两个阻尼元件38以阻尼的方式连接到壳体下部12。也就是说,子组件20借助两个阻尼元件38夹持在壳体上。这样,可能由子组件20的驱动装置22和齿表轮装置26产生的振动从壳体下部12被十分有效地去耦,借此显著地抑制制动执行器的噪声形成。同时,从外侧作用在壳体11上的振动或冲击借助阻尼悬置被有效地屏蔽,这对于齿轮单元24和驱动单元22的寿命具有有利的影响。由于阻尼元件38的平行六面体构造以及子组件20的侧向阻尼,因此来自任何方向(径向、侧向、轴向以及它们的结合)的振动和冲击也同样减小。最后,图6是组件10沿着第三轴线的第三剖视图。该剖视图也示出子组件20以阻尼的方式仅支承在壳体下部12中的两个凹部1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齿轮装置24和驱动装置22都以不接触的方式接收在壳体11中,借此壳体11仅具有保护功能。因此,在壳体下部12和齿轮装置24或驱动装置22之间形成间隙。换言之,壳体11因此不具有其它对中或固定功能。组件10的安装由此被显著地简化,这是因为例如由壳体下部12到壳体上部16的焊接引起的轻微变形不太重要。由于经由输出侧轴颈57联接到主轴齿轮(图6中未示出),因此子组件必须具有齿轮侧的第
三支承点。当然,在该情况下描述的自支承悬置能够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例如,将附加的(例如,三个或四个)承载件37—体形成在子组件中或者以环形或者其它方式来构造承载件37。进一步明显的是,阻尼元件38能够针对其它形状和材料选择方面以任何方式进行改 变,或者能够适合承载件的对应构造。此外,在该情况下描述的概念还能够应用于以机电的方式操作的行车制动器。此外,可以使用其它齿轮形式(例如,摆动板机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所述子组件包括 -驱动装置(22),该驱动装置包括电动马达(26)以产生转矩; -齿轮装置(24),该齿轮装置用于向制动装置传递并输送所述转矩;以及 -固定元件(30),该固定元件相对于所述驱动装置(22)固定所述齿轮装置(24)的位置,所述齿轮装置(24)的内齿形轮(40)构造在所述固定元件(30)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30)构造成承载元件,该承载元件将所述驱动装置(22)和所述齿轮装置(24)彼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元件(30)将所述驱动装置(22)和所述齿轮装置(24)相连接,以形成能够被单独操纵的单元。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2)布置在所述固定元件(30)的第一端处。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装置(24)的所述内齿形轮(40)构造在所述固定元件(30)的第二端处。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30)具有板状基部构件(32)。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30)具有用于接收所述驱动装置(22)的开口(34)。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30)与所述内齿形轮(40) —体地构造成。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30)与所述内齿形轮(40) —起构造成铸造部件。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形轮(30)是所述齿轮装置(24)的行星齿轮(45)的一部分,所述行星齿轮的部件能够被引入所述内齿形轮(30)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所述内齿形轮(40)包括至少一个内齿形轮圈(41),所述齿轮装置(24)的至少一个转矩传递行星轮承载件(50)上具有多个行星轮(48),这些行星轮能够被引入所述内齿形轮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行星轮承载件(50)能够借助保持元件(58)固定到所述内齿形轮(40)。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其特征在于,从所述驱动装置(22)至所述行星齿轮(45)的太阳轮(72)的转矩传递由齿形轮装置¢4)来进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轮装置¢4)支承在所述固定元件(30)上。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30)装配有对中元件(74)。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以及15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元件(74)在上侧处紧固所述齿形轮装置(64)。
17.一种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该子组件包括 -驱动装置(22),该驱动装置包括电动马达(26)以产生转矩;以及 -齿轮装置(24),该齿轮装置接连地包括用于传递所述转矩的第一齿轮级、第二齿轮级和第三齿轮级,所述第三齿轮级构造成行星齿轮,并且所述第二齿轮级的输出侧齿轮元件(50)和所述行星齿轮的太阳轮(51)经由第一齿轮轴(46)装配到所述第三齿轮级的行星轮承载件(54),所述太阳轮(51)相对于所述齿轮元件以转矩锁定且同心的方式布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子组件(20),所述第一齿轮轴(46)在其第一端处接收在对中元件(74)上,和/或在其第二端处接收在所述第三齿轮级的行星轮承载件(54)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所述第一齿轮轴(46)以旋转紧固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三齿轮级的所述行星轮承载件(54)。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所述对中元件(74)包括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齿轮轴(46)的轴承(75)。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所述对中元件(74)和用于固定所述驱动装置的固定元件(30)被构造并相对于彼此布置成使得它们形成用于接收齿轮部件的笼状结构。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所述齿轮装置(24)的内齿形轮(40)与所述固定元件(30) —体地构造。
23.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所述第一齿轮轴(46)对中地布置在所述第三齿轮级的所述行星轮承载件(54)上。
24.根据权利要求17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在所述第三齿轮级的所述行星轮承载件(54)上还设置有用于接收行星轮(52)的支承轴(53)。
25.根据权利要求18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所述第一齿轮轴(46)在其第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对中元件(74)上。
26.根据权利要求17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所述第二齿轮级构造成行星齿轮,并且所述第二齿轮级的所述输出侧齿轮元件构造成行星轮承载件(50)。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所述第一齿轮轴(46)还以支承的方式接收所述第二齿轮级的太阳轮(72)以及以转矩锁定的方式接收所述第一齿轮级的连接至所述太阳轮(72)的输出侧齿轮元件(70)。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所述两个行星齿轮级沿着所述第一齿轮轴(46)相继布置。
29.根据权利要求18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该子组件还包括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齿轮级的齿轮部件的第二齿轮轴(62),所述第二齿轮轴(62)在其第一端处接收在所述对中元件(74)中并且在其第二端处接收在一固定元件(30)中。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所述第二齿轮轴(62)以可旋转的方式分别在其第一端支承在所述对中元件(74)上并且在其第二端支承在所述固定元件(30)上。
31.根据权利要求1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电制动执行器(10)的子组件(20),所述行星齿轮承载件(54)和所述第一齿轮轴(46) —体地构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动执行器的子组件,该子组件设置用于以机电方式操作的驻车制动器。所述子组件包括用于产生转矩并且向制动单元传递所述转矩的驱动系统(22)和齿轮系统(24);以及固定元件(30),该固定元件相对于所述驱动系统固定所述齿轮系统(24)的布置,其中在所述固定元件中一体形成有所述齿轮系统的齿形轮圈(42)。两个行星齿轮级(45)的输出和输出元件(72,57)借助保持架(58)和对中元件(74)而同心地安装到固定元件中的所述齿形轮圈。
文档编号F16D65/00GK102762882SQ201080063768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3日
发明者维尔弗里德·吉林 申请人:卢卡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