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动器以及使用了止动器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806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止动器以及使用了止动器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阳部插入阴部的收放部内而卡定的止动器、以及使用该止动器将各种安装部件安装到被安装部件上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将阳部插入阴部的收放部内而卡定的止动器,已知有通过在板等的被安装部件上设置安装孔,利用该安装孔卡定止动器来对安装部件进行安装的制动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由阴部件和阳部件构成的夹具。阴部件具备插入板的安装孔内的筒状的主干部、和从主干部周围向外侧突出地设置且并可朝主干部内缩径的卡爪。阳部件具备推压主干部的凸缘部、和插入主干部内并限制卡爪缩径的轴部。在该夹具中,在阴部件的主干部被阳部件推压而插入安装孔时,爪部压接在安装孔上而缩径,通过了安装孔后复原。在阳部件的轴部分进一步插入筒部内时,卡爪的缩径被轴部分限制。这样,阴部件被固定在板的安装孔内,阳部件被阴部件的主干部固定。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夹具,该夹具由从内装品相向地突出的一对卡定板、和配置在一对卡定板之间的内部件构成。内部件具备配置在一对卡定板间的推压板、和与推压板成锐角相交的凸缘部。在该夹具中,在将内部件穿过一对卡定板间的状态下,插入板的组装孔,在将凸缘部挟在板与内装品之间时,推压板变形而推压卡定板,与组装孔的周缘部配合。图8(a)表示采用这样的夹具,把保护装置安装到后门的后阻流板侧缘侧上的例子。图8(a)表示沿车宽方向切割车辆后门13上方的车宽方向侧缘侧的概略断面。在该结构中,后阻流板21固定在后门13的外板14上,保护装置22安装在后阻流板21的侧缘侧。保护装置22覆盖着后阻流板21的侧缘侧背面和侧缘周围,由弹性材料形成为与后阻流板22的侧缘附近的形状对应的形状。该保护装置22在未图示的位置固定在后门13 的内板15上,在后阻流板21的侧缘附近的背面侧使用夹具60来固定。在安装状态下,保护装置22与后阻流板21的背面及侧缘周围之间形成了规定的间隙,另外,在保护装置22的端部26a与后阻流板21的表面之间形成了雨水等可通过的间隙27。在该安装结构中,在将由弹性材料构成的保护装置22固定在后门13上的状态下, 通过在端部附近使用上述那样的夹具60进行固定,可以保持保护装置22的端部^a 与后阻流板21之间的间隔地配设。另外,也可以不采用夹具60地将保护装置22安装到后阻流板21上。这时,如图 8(b)所示,通过在后阻流板21的侧缘附近的背面侧、和保护装置22的对应位置处配设面扣件,将它们相互卡定,将保护装置22安装在后阻流板21上。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33993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9983号公报
但是,在使用夹具将保护装置22安装到后阻流板21上时,如图8 (a)所示,必须在后阻流板21的背面设置用于插入阴部件61等的安装孔62,在后阻流板21的内部确保能收放阴部件61等的空间。为了将阳部件63卡定在阴部件61上,由于在将阳部件63从卡定位置过量地移动到前方侧后配置在卡定位置,所以,除了必须设置收放阴部件61的空间夕卜,还必须设置收放阳部件63的前端63a的空间、和阳部件的可过度移动的空间。而且,由于保护装置22由不透明的弹性材料形成,所以,在将阳部件63固定在保护装置22的背面,并将该阳部件63安装到阴部件61、安装孔62上时,不能用肉眼确认阳部件63、阴部件61的安装。因此,必须设置倾斜的引导面等,该引导面即使在阳部件63的前端63a、阴部件61或安装孔的开口错位,也能将其导引到规定位置。但是,如果以规定的倾斜将该导引面做得较大时,则阳部件63、阴部件61的插入方向的长度相应地增长,后阻流板21内部就需要较大的空间。如果不将阴部件61收放在后阻流板21的内部地进行固定,则后阻流板21与保护装置22之间的间隙显著增大。因此,对于侧缘侧形成为薄壁的后阻流板21,用夹具60来安装是非常困难的。另外,在以往的夹具60中,为了推压阳部件63并卡定在阴部件61上,需要一定的推压力,该推压力比较大。因此,在用肉眼不能确认将阳部件63卡定在阴部件61上时,不能将阳部件63相对于阴部件61对准位置及方向地插入,相应地,需要更大的推压力,在安装作业上花费时间。另一方面,在使用面扣件64将保护装置22安装到后阻流板21上时,如图8 (b)所示,不必在后阻流板21的内部设置空间,即使在后阻流板的减薄部分,也能安装保护装置 22。但是,采用夹具60时,由于阳部件63相对于阴部件61的固定位置是特定的,所以,能限制后阻流板21和保护装置22的相对位置,而采用面扣件64时,不能限制后阻流板 21和保护装置22间的相对位置。保护装置22的端部26a与后阻流板21的表面之间的间隙27如果大,则外观品质变差,如果窄,则雨水不能通过,所以,必须高精度地使后阻流板 21与保护装置22间的相对位置重合地进行固定,但这种位置重合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节省高度方向的空间、并可使位置重合的止动器,另一目的是,提供能节省高度方向的空间、并容易卡定的止动器。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采用止动器的安装结构,该止动器能容易地使安装部件相对于被安装部件位置重合地安装,可不必在被安装部件的内部设置空间地节省高度方向的空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止动器,其特征是,阳部,备有设在侧周围彼此相反位置的阳侧第1侧部及阳侧第2侧部、和设在阳侧第1侧部前端侧并从阳侧第1侧部朝侧方突出的爪部。阳侧第2侧部,具有越到阳部的前端侧越靠近阳侧第1侧部的倾斜面。阴部,备有形成收放部的、相互分开地配置在阴侧基底部上的支承部及支撑部、和在与阴侧基底部的收放部对应的位置处开设的基底孔部。支承部,从阴侧基底部突设,比阳部及支撑部具有可弹性变形性,并且,具有与阳侧第1侧部接触的阴侧第1侧部、和与爪部卡定的卡定孔。支撑部,具有与阳侧第2侧部接触的阴侧第2侧部。阴侧第2侧部,具有越到支撑部的前端侧、越远离阴侧第1侧部的倾斜面。阳部被插入收放部时,阳部被阴侧第2侧部导引, 爪部使支承部弹性变形并与卡定孔卡定,在卡定状态,阳部的前端侧收放在基底孔部内,阳侧第1侧部及阳侧第2侧部,分别与阴侧第1侧部及阴侧第2侧部接触。该止动器中,阳部,在其侧周围彼此相反的位置,备有越到前端越接近的阳侧第1 侧部及阳侧第2侧部,形成为尖细形状。另一方面,阴部的收放部,由越到支承部的前端越相互远离的支承部的阴侧第1侧部和支撑部的阴侧第2侧部,形成为前端扩大的形状。因此,把阳部的前端侧插入到阴部的收放部内时,阳部被阴侧第2侧部导引,阳部相对于阴部定位,可以将阳部的爪部卡在支承部的卡定孔内。阴部的支承部,从阴侧基底部突设,比阳部及支撑部具有可弹性变形性,阳部被插入阴部的收放部内时,爪部使支承部弹性变形并与卡定孔卡定。因此,可以将阳部的阳侧第 2侧部及支撑部的阴侧第2侧部,形成为不弹性变形程度的硬度,阳部与支撑部接触并被导引时,可以灵活地移动。这样,可以把阳部的阳侧第2侧部及支撑部的阴侧第2侧部,相对于插入方向较大地倾斜,可以使阳部的前端侧充分狭窄,另外,可以使阴部的收放部充分大地开口。结果,可以使得阳部从阳侧基底部的突出量、支撑部从阴侧基底部的突出量减小, 并且,可在更大的范围内,将阳部与阴部的收放部之间的错位校准。而且,在与阴侧基底部的收放部对应的位置,具有基底孔部,在卡定状态,把阳部的前端侧收放在基底孔部内。因此,在把阳部的爪部卡在支承部的卡定孔内的状态,可以使得阳侧基底部与阴侧基底部之间的间隙更小。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止动器,可提供节省高度方向的空间,可定位的止动器。本发明的止动器中,支承部,备有从阴侧基底部朝直交方向突设并且根部固定在阴侧基底部上的一对固定片、和架设在一对固定片之间且具有阴侧第1侧部的架桥片。架桥片比爪部长,卡定孔部的周缘由架桥片和一对固定片形成。这样,支承部更加容易弹性变形,所以,可以使得阳部的阳侧第2侧部及支撑部的阴侧第2侧部相对于插入方向更大地倾斜,可更加节省高度方向的空间。实现本发明另一目的的止动器,其特征是,阳部备有从侧周围朝侧方突出的爪部。 阴部备有从阴侧基底部朝略直交方向突设并可弹性变形的支承部。支承部,备有根部固定在阴侧基底部上的一对固定片、架设在一对固定片之间并比爪部长的架桥片、和周缘由架桥片及一对固定片形成并能与爪部卡定的卡定孔部。阳部被插入收放部时,爪部推压架桥片,使支承部借助弹性朝侧方倾倒,同时,使架桥片借助弹性朝侧方挠曲,爪部与卡定孔部卡定。根据该止动器,支承部从阴侧基底部突设是,并可弹性变形,一对固定部的根部固定在阴侧基底部上,架桥片比爪部长。阳部被插入收放部时,爪部推压架桥片,支承部借助弹性朝侧方倾倒,同时,架桥片借助弹性朝侧方挠曲。这样,爪部推压支承部,使支承部弹性变形时,可以分散变形部位,可以使支承部分二个阶段变形。因此,可以使爪部卡定着的架桥片的一部分,容易地产生所需量变位,可以减小支承部从阴侧基底突出的量,可确保弹性变形量。因此,可以节省阴部的高度方向的空间。另夕卜,由于支承部二个阶段地变形,可以减小使支承部变形所需的力,所以,可以减小把阳部插入阴部的收放部、使爪部与卡定孔部卡定时的推压力,可容易地进行止动器的安装作业。而且,即使支承部容易弹性变形,由于支承部的固定部从阴侧基底部朝略直交的方向突设,所以,当阳部受到了脱离阴部的收放部的力时,支承部不容易变形,可防止卡定状态被解除,可确保足够的固定力。因此,可提供节省高度方向的空间,能容易地卡定的止动器。实现本发明另一目的的、采用止动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是,备有上述那样的止动器,在被安装部件及安装部件的各预定位置,成对地配置阳侧基底部和阴侧基底部,使阳部与阴部的收放部卡定,将安装部件安装在被安装部件上。根据该采用止动器的安装结构,用上述那样的止动器,将被安装部件与安装部件接合,所以,只要把阳侧基底部和阴侧基底部配设在被安装部件及安装部件上,就可以把安装部件安装到被安装部件上,在被安装部件内部不必设置空间。阳部和阴部的位置即使有错位,也能校准位置,所以,只要使被安装部件与安装部件相向地接近,就能容易地定位预定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安装。而且,即使确保大的可定位范围,由于可减小阳部从阳基底部突出的量、阴部从阴基度部突出的量,所以,在接合状态,可以减小被安装部件与安装部件之间的间隔。因此,可容易地将安装部件相对于被安装部件定位安装,在被安装部件的内部不必设置空间,可提供能节省高度方向空间的安装结构。本发明的采用止动器的安装结构中,被安装部件是固定在后门上的后阻流板。安装部件是安装在后门的内板及后阻流板侧缘侧的、由不透明弹性材料构成的后门保护装置。后门保护装置,备有固定在内板上的固定部、和与后阻流板之间设有预定间隙地相向配置着的侧缘覆盖部。阳部的阳侧第2侧部,沿着侧缘覆盖部配置在后门保护装置的预定位置。阴部的阴侧第2侧部,沿着阻流板的侧缘配设在后阻流板的预定位置。本发明的效果如下。根据本发明的止动器,可以减小阳部从阳侧基底部突出的量、支承部从阴侧基底部突出的量,可以使阳部的前端部狭窄,并且可以使得阴部的收放部开口扩大。另外,在阳部的爪部与支撑部的卡定孔部卡定着的状态,可以将阳部的前端侧收放在基底孔部内。因此,可提供节省高度方向空间、进行定位的止动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止动器,在阴部的支承部,阳部的爪部卡定的部位,是二阶段地变形,可容易地弹性变形,所以,可以减小使阳部与阴部的收放部卡定时的推压力。由于阴部的支承部容易弹性变形,所以,可以减小支承部从阴侧基底部突出的量,可确保预定的变形量。因此,可提供节省高度方向空间、并容易卡定的止动器。根据本发明的、采用止动器的安装结构,由于采用上述那样的止动器,所以,可容易地将被安装部件相对于安装部件定位安装,在被安装部件的内部不必设置空间,可提供能节省高度方向空间的安装结构。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将后门保护装置安装在后阻流板上的状态的车辆后端部的右侧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后门保护装置的背侧的立体图。图3 (a)是表示后门保护装置的安装状态的图1及2的A-A剖视图,(b)是图1及图2的B-B剖视图。
图4(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阳部件的主视图,(b)是侧视图。图5(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阴部件的主视图,(b)是侧视图,(C)是俯视图,(d) 是(c)的D-D剖视图,(e)是(c)的E-E剖视图。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安装顺序的图,(a)表示将阳部件和阴部件相向配置的状态,(b)表示将阳部插入阴部的收放部的中途的状态,(c)表示阳部件和阴部件倾斜地插入的状态,(d)表示卡定状态。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支承部的倾倒状态的剖视图,(b)是表示架桥片的挠曲状态的剖视图。图8(a)是表示使用现有的夹具将保护装置安装在后阻流板上的状态的剖视图, (b)是表示使用面扣件将保护装置安装在后阻流板上的状态的剖视图。图中11-顶盖,12-侧板,13-后门,14-外板,15-内板,20-止动器,21-后阻流板,22-保护装置,23-固定部,24-覆盖部,25-背面覆盖部,26-侧缘覆盖部,26a-端部,27-间隙, 27a-开口,28-安装座,29-基座定位部,30-阳部件,31-阳侧基底部,32-阳部,33-双面胶带,34-支脚部,35-爪部,35a-内侧面,36-阳侧第一侧部,37-阳侧第二侧部,38-前端引导部,39-前端定位部,39a-角部,40-阴部件,41-阴侧基底部,42-阴部,43-收放部,44-支承部,45-支撑部,48-基底孔部,46-阴侧第一侧部,47-阴侧第二侧部,49-卡定孔部,51-固定片,52-架桥片,52a-卡定面,53-端部引导部,54-狭缝,55-底部定位部,60-止动器, 61-阴部件,62-安装孔,63-阳部件,63a-前端,64-面扣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防水中,说明使用止动器把后门保护装置(下面称为保护装置)安装在后阻流板上的安装结构的例子。如图1至图3所示,在该安装结构中,在顶盖11和侧板12的后端,配设着可开闭的后门13。在后门13的外板14的上端侧,固定着后阻流板21。在后阻流板21的侧缘附近,使用止动器20从里侧安装有保护装置22。后阻流板21沿着顶盖11的后端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其侧缘与侧板12的上部侧邻接配置。为了确保外观性,后阻流板21的车宽方向两侧缘侧与中间部分相比,形成为薄壁。 该后阻流板21在未图示的位置固定在后门13的外板14上。保护装置22由比后阻流板21软质的不透明弹性材料做成,成形为与后阻流板21 的侧缘附近的形状对应的立体形状。在保护装置22上设有安装到内板15上的固定部23、 和覆盖后阻流板21侧缘侧的覆盖部24。固定部23设有多个,但省略详细的图示。覆盖部M具有覆盖后阻流板21的侧缘侧背面的背面覆盖部25、和覆盖侧缘周围的侧缘覆盖部26。背面覆盖部25和侧缘覆盖部沈分别在与后阻流板21的背面及侧缘间设有间隙27地相向配置。侧缘覆盖部沈的端部26a配置在后阻流板21的表面侧,在端部 26a与后阻流板21的表面之间形成了规定间隙的开口 27a。为了确保过水功能和外观性, 优选该开口 27a在全长配置为一定间隙。保护装置22通过在固定部23处固定在后门13的外板14上,在背面覆盖部25的、 靠后阻流板21的侧缘附近的位置由多个止动器20固定,从而安装在后门上。在保护装置22的背面覆盖部25的、靠侧缘覆盖部沈附近的位置、和后阻流板21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安装座观,该安装座28能固定后述的止动器20的阳侧基底部31或阴侧基底部41。也可以设置基座定位部四,该基座定位部四通过使阳侧基底部31或阴侧基底部41的侧缘与各安装座观抵接,可对止动器20进行定位。本实施方式的止动器20具有图4所示那样的阳部件30、和图5所示那样的阴部件 40。阳部件30具备阳侧基底部31和突出设在阳侧基底部31上的阳部32。阴部件40具备阴侧基底部41和设在阴侧基底部41上的阴部42。在阴部42上设有供阳部32插入并卡定的收放部43。在阳侧基底部31和阴侧基底部41上粘贴着安装用的双面胶带33。阳部32具备竖立设在阳侧基底部31上的、在侧视中为大致三角形形状的支脚部 34、和设在支脚部34的前端侧的爪部35,形成为硬质。在该阳部32上,在支脚部34的侧周围的相互相反位置上设有阳侧第一侧部36和阳侧第二侧部37。这里,阳侧第一侧部36和阳侧第二侧部37都由平面构成,阳侧第二侧部37由越到阳部32的前端侧越靠近阳侧第一侧部36的倾斜面构成。爪部35设在比阳侧第一侧部36靠前端侧,从阳侧第一侧部36向侧方突出。作为爪部35的卡定位置的内侧面35a与阳侧第一侧部36之间形成为锐角。在阳部32的前端具备前端引导部38,该前端引导部38的突出量比爪部35朝侧方突出的量大。前端引导部38形成为平面状,是与阳侧第二侧部37坡度相反的倾斜面。在阳侧第二侧部37的前端侧具备平面状的前端定位部39。该前端定位部39通过角部39a与阳侧第二侧部37连续地设置。阴部42具备形成收放部43的、相互分开地配设在阴侧基底部41上的支承部44 及支撑部45、和在与阴侧基底部41的收放部43对应的位置处开设的基底孔部48。支承部44从阴侧基底部41突出设置,与阳部32及支撑部45相比可弹性变形,具有阳部32的阳侧第一侧部36抵接的阴侧第一侧部46、和爪部35卡定的卡定孔部49。本实施方式的支承部44由在与阴侧基底部41朝大致正交方向上突出设置的平板状支承板构成。这里所说的平板状,是指厚度比宽度及长度小得多的形状。支承部44的厚度可根据阴部42的材料拉伸强度、弹性等适当设定,越薄越容易变形,支承部44越容易向侧方倾倒。支承部44具备根部固定在阴侧基底部41上的一对固定片51、和架设在一对固定片51间并具有阴侧第一侧部46的架桥片52。支承部44的卡定孔部49最好是贯通孔。如果是贯通孔,则支承部44容易变形, 在支承部44弹性变形时,可由固定片51和架桥片52容易地将变形部分分散。这里,卡定孔部49是周缘由一对固定片51及架桥片52形成的大致四边形形状的贯通孔。与爪部35 的内侧面3 卡定的架桥片52的卡定面52a由与爪部35的内侧面同样的倾斜面构成。架桥片52的宽度、即沿支承部44的突出方向的宽度形成为比架桥片52的厚度大。由于宽度比厚度大,可以使架桥片52朝厚度方向比朝宽度方向容易变形。架桥片52及卡定孔部49的沿阴侧基底部41的长度、即一对固定片51间的距离形成为比阳部32的爪部35的沿阳侧基底部31的长度大。这样,在爪部35推压架桥片52 时,架桥片52借助弹性容易朝侧方挠曲。架桥片52及卡定孔部49的长度最好是爪部35长度的1. 5倍以上、3倍以下。如果架桥片52及卡定孔部49的长度与爪部35的长度之差过小,则在将阳部32插入阴部42的收放部43并由爪部35推压支承部44时,由于一对固定片51的倾倒和架桥片52的挠曲, 不能分散支承部44的变形位置,不能充分地得到后述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架桥片52及卡定孔部49的长度与爪部35的长度之差过大,则架桥片52容易挠曲,得不到卡定状态中的卡定力。支撑部45突出设置在阴侧基底部41上,具有阳部32的阳侧第二侧部37抵接的阴侧第二侧部47,形成为硬质。这里,阴侧第二侧部47形成为平面,是越到支撑部45的前端侧、越远离支承部44的阴侧第一侧部46的倾斜面。在该支撑部45上,在阴侧第二侧部47的两端侧设有彼此相向的一对端部引导部 53。一对端部引导部53由平面构成,分别配设在与卡定孔部49邻接的位置,是越到支撑部 45的前端、相互间越远离的倾斜面。就阴侧第二侧部47及一对端部引导部53相对于阴侧基底部41的倾斜角度而言, 只要在使阳侧基底部31朝着阴侧基底部41相向地接近时,阳部32的前端由阴部42的阴侧第二侧部47导引,阳部32的爪部35能被引导到阴部42的卡定孔部49的位置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但阴侧第二侧部47的倾斜面相对于阴侧基底部41的倾斜角度例如可以是30 度以上、60度以下。如果倾斜角度过小,则得不到充分的引导作用,安装时的安装负荷增大。另一方面,如果倾斜角度过大,虽然安装负荷小,但是,为了确保用于确保阴部42的收放部43的引导作用的所需的开口量,从阴侧基底部41的突出量增大,难以节省高度方向的空间。阴侧第二侧部47具有与阳侧第二侧部37同样的倾斜度,适合于相互的面接触。这样,在将阳部32卡定在阴部42的收放部43内的状态,阳部32可稳定地抵接配置在阴部42 的收放部43内,以卡定状态相互稳定。阴侧基底部41的基底孔部48可以是有底孔,也可以是贯通孔,只要在使阳部32 的爪部35卡定在卡定孔部49时,阳部32的前端能插入即可。如果是贯通孔,可以使阳部 32的前端更多地插入。而且,如果是贯通孔,可以抑制从阴侧基底部41作用到支承部44的根部附近的张力等,可以使支承部44容易变形。该基底孔部48在与固定片51间对应的位置与支承部44的两侧连续地开设,与卡定孔部49连通。这里,基底孔部48的长度是一对固定部间的距离,与卡定孔部49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相等。基底孔部48从俯视上看是大致四边形,在靠近各固定片51根部的角部分别设有狭缝M。通过设置了狭缝M,支承部44更加容易弹性变形。在基底孔部48内面设置了底部定位部55。这里,也与支撑部45的阴侧第二侧部 47邻接的侧面连续地设置了底部定位部55。该底部定位部55由能够与阳部32的前端定位部39抵接的平面构成。另外,阴侧基底部41的、与收放部43对应的部位的厚度形成为比其它部位的厚度薄。这样,支承部44更容易倾倒。构成止动器20的阳部件30和阴部件40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在将阳部32插入阴部42的收放部43时,可得到阳部32及阴部的支撑部45不弹性变形、而支承部44可弹性变形的关系的材料均可。尤其是在支承部44中,可以选择下述的材料一对固定片51 可借助弹性向侧方侧倾倒,架桥片52可从一对固定片51向侧方侧挠曲,而且在将阳部32 卡定在阴部42的收放部43的状态下,具有可防止脱出方向的变形的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阳部件30和阴部件40是用相同树脂分别一体地成形。由于与雨水接触,所以,最好采用吸水性低的树脂,例如可以采用PBT、ABS等的树脂。另外,阴部42的支承部44由一对固定片51和架桥片52构成,所以,如后所述,在卡定时,可以分散支承部44的变形部位。因此,可以分散作用在各部上的应力,即使是硬质的材料也能使用,反之,即使是更软质的材料,只要能确保强度,也能使用。下面,说明使用止动器20,将保护装置22安装到固定在后门13上的后阻流板21 上的方法。如图6(a)所示,用双面胶带33将阳部件30的阳侧基底部31固定在后阻流板21 的安装座观上,用双面胶带33将阴部件40的阴侧基底部41固定在保护装置22的安装座 28上。设有基座定位部四时,使各基底部31、41的侧缘与基座定位部四抵接地固定。这样,在使后阻流板21与保护装置22相向时,在相互相向的位置以阳部件30和阴部件40成对的方式配置。这些位置在保护装置22的里侧,相对于周缘而言,是内侧的中间位置。在固定部23将保护装置22固定在后门13上的状态,使保护装置22的覆盖部M 与后阻流板21相向,在肉眼看不见止动器20的状态,使阳侧基底部31和阴侧基底部41彼此相向地接近。这样,阳部32的尖细形状的前端插入到阴部42的前端扩开形状的收放部 43内。这时,即使阳部32相对于阴部42的收放部43有较大的错位,如假想线所示,通过前端引导部38与支承部44的前端抵接、或者阳部32的前端与支撑部45的阴侧第二侧面 47抵接,可利用它们的倾斜引导到规定位置。另外,沿收放部43的两端间的长度形成为比爪部35的长度大,当长度方向的错位更大时,通过阳部32与端部引导部53抵接,被引导到规定位置。阳部32插入到收放部43内时,如图6(b)所示,阳部32被支撑部45的阴侧第二侧部47引导,爪部35与支承部44的架桥片52抵接,由爪部35推压架桥片52。于是,如图 7(a)所示,由爪部35使支承部44的固定部23倾倒。另外,如图7(b)所示,由爪部35使支承部44的架桥片52利用弹性挠曲。因此,支承部44 二阶段地弹性变形。阳部件30和阴部件40倾斜地插入时,如图6 (c)所示,阳部件30的阳侧第二侧部 37与支撑部45抵接并被导引,之后同样地,爪部35与支承部44的架桥片52抵接,使支承部44弹性变形。这时,阳部32的阳侧第一侧部36、阳侧第二侧部37、爪部35不变形,阴部42的支撑部45的阴侧第二侧部47、底部定位部55也不变形,阳部32插入到阴部42的收放部内。如图6(d)所示,使阳侧基底部31和阴侧基底部41充分地接近时,阳部32的前端侧收放在基底孔部48内,爪部35通过架桥片52的侧方,并越过架桥片52时,固定片51及架桥片52的弹性变形复原。这样,阳部32的爪部35完全卡在支承部44的卡定孔部49内。在卡定状态下,阳侧第一侧部36与阴侧第一侧部46抵接,阳侧第二侧部37与阴侧第二侧部47抵接。另外,阳部32的前端侧收放在基底孔部48内,前端定位部39与底部定位部55抵接。这样,通过将阳部32卡定在阴部42的收放部43内,如图3(a) (b)所示,保护装置 22的覆盖部M被安装在后阻流板21侧缘侧的规定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中,阳部32的阳侧第二侧部37沿着保护装置22的侧缘覆盖部沈配设,阴部42的阴侧第二侧部 47沿着后阻流板21的侧缘配设。因此,在安装状态下,保护装置22的侧缘覆盖部沈高精度地配置在后阻流板21的侧缘。尤其是侧缘覆盖部沈的端部^a与后阻流板21表面之间的开口 27a可高精度地形成。根据上述的止动器20,阳部32在其侧周围相互相反的位置具备阳侧第一侧部36 和阳侧第二侧部37,形成为尖细的形状。另一方面,阴部42的收放部43由支承部44的阴侧第一侧部46和支撑部45的阴侧第二侧部47形成为扩开的形状。因此,将阳部32的前端侧插入阴部42的收放部43内时,阳部32被阴侧第二侧部47引导,相对于阴部42,将阳部32对准在规定位置,可将阳部32的爪部35卡定在支承部44的卡定孔部49。阴部42的支承部44从阴侧基底部41突出设置,比阳部32及支撑部45具有可弹性变形性,在将阳部32插入到阴部42的收放部43内时,爪部35使支承部44弹性变形并卡定在卡定孔部49。因此,可将阳部32的阳侧第二侧部37及支撑部45的阴侧第二侧部 47形成为不弹性变形程度的硬度,阳部32与支撑部45抵接并被引导时,可以灵活地移动。 这样,可以使阳部32的阳侧第二侧部37及支撑部45的阴侧第二侧部47相对于插入方向较大地倾斜。可以使阳部32的前端侧充分地狭窄,可以使阴部42的收放部43充分扩大地开口。其结果,可以减小阳部32从阳侧基底部31突出的量、支撑部45从阴侧基底部41突出的量,并且,可在更大的范围内将阳部32与阴部42的收放部43之间的错位校准。而且, 由于不变形,所以,在阳侧第二侧部37和阴侧第二侧部47的相向方向,可正确地位置重合。另外,构成为,在阴侧基底部41的、与收放部43对应的位置具有基底孔部48,在卡定状态下,将阳部32的前端侧收放在基底孔部48内。因此,在将阳部32的爪部35卡定在支承部44的卡定孔部49的状态下,可以更加减小阳侧基底部31与阴侧基底部41间的间隙。因此,根据该止动器20,可以容易地将阳部32对准阴部42的收放部43,并进行卡定,可节省高度方向的空间。在该止动器20中,在阳部32的前端具备前端引导部38,该前端引导部38由与阳侧第二侧部37相反坡度的倾斜面构成。因此,在将阳部32插入阴部42的收放部43时,即使爪部35相对于卡定孔部49错位地插入,通过阳部32由前端引导部38引导,也可使爪部 35可靠地卡定在卡定孔部49。在爪部35的相反侧位置具备前端定位部39,在阴侧第二侧部47及基底孔部48内面的二者至少一方上具备底部定位部55,在爪部35卡定在卡定孔部49的状态,前端定位部 39和底部定位部55相互抵接。因此,可以在爪部35和卡定孔部49卡定后固定爪部35的位置,即使阳部32相对于阴部42的收放部43倾倒,也能防止爪部35从卡定孔部49中脱
出ο在阴侧第二侧部47的两端侧具备一对端部引导部53,该一对端部引导部53具有越到支撑部45的前端侧越相互远离的倾斜面。因此,在将阳部32插入阴部42的收放部43 时,即使阳部32在与支撑部45的两端侧错开的位置插入,也可借助端部引导部53的引导, 使爪部35可靠地卡定在卡定孔部49。阳侧第一侧部36和阴侧第一侧部46由平面构成,阳侧第二侧部37和阴侧第二侧部47由倾斜平面构成。爪部35卡定在卡定孔部49时,阳侧第一侧部36与阴侧第一侧部46抵接,并且,阳侧第二侧部37与阴侧第二侧部47抵接,这时,阳部32的、作为相互相反侧的两侧面的平面从两侧被平面支撑。因此,能够可靠地阻止朝相互抵接的方向移动,可高精度地、稳定地保持抵接方向的位置。在该止动器20中,支承部44由平板状的支承板构成,该承接板从阴侧基底部41 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设置。通过将支承部44形成为薄壁,可容易地向侧方弹性变形,可以减小将阳部32插入阴部42的收放部43、并将爪部35卡定在卡定孔部49时的推压力,能够容易地进行止动器20的安装作业。即使容易向侧方弹性变形,如果支承部44从阴侧底板部41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设置,则即使阳部32受到从阴部42的收放部43脱出的方向的力,也可防止支承部44容易地变形。因此,安装作业容易,并可确保足够的固定力。尤其是,支承部44具备从阴侧基底部41向大致正交的的方向突出设置,根部固定在阴侧基底部41上的一对固定片51 ;以及架设在一对固定片51之间并具有阴侧第一侧部46的架桥片52,架桥片52形成为比爪部35长,卡定孔部49的周缘由架桥片52和一对固定片51形成。因此,在将阳部32插入收放部43时,若爪部35推压架桥片52,则支承部 44借助弹性向侧方倾倒,同时架桥片52借助弹性向侧方挠曲,可以将支承部44的变形部位分散,并二阶段地变形。这样,可以减小各变形部位的变形量,可以使得卡定孔部49中的、被爪部35卡定的部分产生所需量的变形,可以减小将阳部32插入阴部42的收放部43、并将爪部35卡定在卡定孔部49时的推压力,止动器20的安装作业更加容易。另外,通过使支承部44更加容易弹性变形,可以使阳部32的阳侧第二侧部37和支撑部45的阴侧第二侧部47相对于插入方向更大地倾斜,更加节省高度方向的空间。而且,通过减小各变形部位的变形量,即使是弯曲强度更大的材料,也能使用。另一方面,由于可分散变形的应力,所以,可以减小各变形部位所受的应力,即使是强度更小的材料,也能使用。因此,构成阴部42的材料的选择范围更大。在该止动器20中,由于架桥片52的宽度形成为比架桥片52的厚度大,所以,对于爪部35的脱出方向的力,可确保架桥片52的充足的刚性。因此,可容易地将阳部32卡定在阴部42的收放部43,可得到难以脱开的止动器20。在该止动器20中,阴侧基底部41在与固定片51间对应的位置具有基底孔部48, 基底孔部48与卡定孔部49连通,并且,与支承部44的两侧方连续地设置,所以,来自周围的张力等难以影响到一对固定片51的根部部分,一对固定片51容易借助弹性而倾倒。尤其是在基底孔部48中的固定片51根部附近,由于有狭缝M,所以,固定片51更加容易借助弹性而倾倒。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用上述的止动器20将保护装置22与后阻流板21接合。因此,只要在保护装置22和后阻流板21上配设阳侧基底部31和阴侧基底部41,就可以将保护装置22与后阻流板21接合,不必在保护装置22内部设置空间。由于阳部32和阴部42的错位容许范围大,所以,接合时,只要使保护装置22和后阻流板21相向地接近,就可以容易地位置重合为规定的相对位置关系而接合。而且,即使确保错位的容许范围大,由于能减小阳侧基底部31和阴侧基底部41之间的间隙,所以,在接合状态下,可以减小保护装置22与后阻流板21之间的间隔。因此,可以容易地使后阻流板21与被安装部件位置重合地安装,不必在被安装部件内部设置空间,可节省高度方向的空间。尤其是,由于将阳部32插入阴部42的收放部43并卡定时所需的推压力小,所以, 能够容易地位置重合,并且用小的安装负荷将保护装置22安装到后阻流板21上。为了使由不透明材料构成的保护装置22接合到后阻流板21上,采用止动器20。 这样,在将保护装置22接合到后阻流板21上时,即使肉眼看不见止动器20,只要使保护装置22大概地对准后阻流板21地推压,就可以高精度地使保护装置22与后阻流板21重合在规定位置而接合。尤其是,在固定部23将软质的保护装置22固定在后门13的内板15上,所以,可以大概地位置重合,安装作业极为容易。而且,由于阳侧第二侧部37和阴侧第二侧部47沿着边缘部设置,所以,通过将止动器20的阳部件32卡定在阴部42的收放部43,就可以将保护装置22的侧缘覆盖部沈相对于后阻流板21的侧缘设有间隙地、高精度地配置在规定位置,并且可保持该状态。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作适当变更。例如,在上面的说明中,对被安装部件是后阻流板21,安装部件是保护装置22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对被安装部件和安装部件并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其它的汽车用部件、其它部件等,只要是能用止动器安装即可。在上述中,对使用阳侧基底部31和阳部32为一体的阳部件30、阴侧基底部41和阴部42为一体的阴部件40的例子作了说明。但是,在一方或双方中,各基底部31、41由被安装部件、安装部件的一部分构成,阳部32或阴部42可直接设在各种部件上的情形也适用于本发明。另外,作为固定方法,并不限定于采用双面胶带33,也可以用粘接剂、螺钉等连接机构等进行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止动器,具备突出设置在阳侧基底部上的阳部、和设在阴侧基底部上的阴部,将上述阳部插入上述阴部的收放部内并卡定,其特征在于,上述阳部具有设在侧周围互相相反位置的阳侧第一侧部及阳侧第二侧部、和设在比该阳侧第一侧部靠前端侧并从该阳侧第一侧部向侧方突出的爪部,上述阳侧第二侧部具有在上述阳部的前端侧接近上述阳侧第一侧部的倾斜面,上述阴部具备形成上述收放部的、相互分开地配设在上述阴侧基底部上的支承部及支撑部、和在上述阴侧基底部的与上述收放部对应的位置开设的基底孔部,上述支承部比上述阳部及上述支撑部具有可弹性变形性地从上述阴侧基底部突出设置,并且,具有上述阳侧第一侧部所抵接的阴侧第一侧部、和上述爪部所卡定的卡定孔部,上述支撑部具有上述阳侧第二侧部所抵接的阴侧第二侧部,该阴侧第二侧部具有越到上述支撑部的前端侧越远离上述阴侧第一侧部的倾斜面,在将上述阳部插入上述收放部时,通过该阳部被上述阴侧第二侧部引导,上述爪部使上述支承部弹性变形并卡定在上述卡定孔部,在卡定状态下,上述阳部的前端侧收放在上述基底孔部,上述阳侧第一侧部及上述阳侧第二侧部分别与上述阴侧第一侧部及上述阴侧第二侧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动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部具备从上述阴侧基底部向大致正交方向突出设置,并且根部固定在该阴侧基底部上的一对固定片、和架设在该一对固定片之间且具有上述阴侧第一侧部的架桥片, 上述架桥片形成为比上述爪部长,且上述卡定孔部的周缘由该架桥片和上述一对固定片形成。
3.—种止动器,具备突出设置在阳侧基底部上的阳部、和设在阴侧基底部上的阴部,将上述阳部插入上述阴部的收放部内并卡定,其特征在于,上述阳部具备从侧周围向侧方突出的爪部,上述阴部具备从上述阴侧基底部向大致正交方向突出设置并可弹性变形的支承部, 该支承部具备根部固定在该阴侧基底部上的一对固定片、架设在该一对固定片之间并比上述爪部长的架桥片、和周缘由该架桥片及上述一对固定片形成且上述爪部所卡定的卡定孔部,在将上述阳部插入上述收放部时,通过上述爪部推压上述架桥片,使上述支承部借助弹性向侧方倾倒,并且使上述架桥片借助弹性向上述侧方挠曲,上述爪部卡定在上述卡定孔部。
4.一种使用止动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止动器,上述阳侧基底部和阴侧基底部以成对的方式配设在被安装部件和安装部件的各规定位置,通过使上述阳部卡定在上述阴部的收放部,将上述安装部件安装在上述被安装部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被安装部件是安装在后门上的后阻流板,上述安装部件是安装在上述后门的内板及上述后阻流板的侧部侧的、由不透明弹性材料构成的后门保护装置,上述后门保护装置具备固定在上述内板上的固定部、和与上述后阻流板的侧缘之间设有规定间隙地相向配置的侧缘覆盖部,上述阳部以上述阳侧第二侧部沿着上述侧缘覆盖部的方式配设在上述后门保护装置的规定位置,上述阴部以上述阴侧第二侧部沿着上述后阻流板的侧缘的方式配设在上述后阻流板的规定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可节省高度方向的空间、可位置重合的止动器及其安装结构。阳部(32)具备设在互相相反位置的阳侧第一侧部(36)及阳侧第二侧部(37)、和在阳侧第一侧部前端侧从阳侧第一侧部向侧方突出的爪部(35),阳侧第二侧部具备在前端侧接近阳侧第一侧部的倾斜面,阴部(42)具备相互分开的支承部(44)及支撑部(45)、和开设在阴侧基底部(41)上的基底孔部(48)。支承部从阴侧基底部突出设置,比阳部及支撑部具有可弹性变形性,并具有阳侧第一侧部抵接的阴侧第一侧部(46)、和爪部卡定的卡定孔部(49),支撑部具有阳侧第二侧部抵接的阴侧第二侧部(47),阴侧第二侧部具有越到前端侧越远离阴侧第一侧部的倾斜面。
文档编号F16B17/00GK102465944SQ20111037209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0日
发明者中川显秀, 伊藤绫规, 水野阳平 申请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