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锁止离合器的扭矩变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890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锁止离合器的扭矩变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扭矩变换器,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锁止离合器的扭矩变换器。
背景技术
具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通常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装备有流体耦合器,例如扭矩变换器。扭矩变换器从发动机至变速器传送扭矩。扭矩变换器允许来自发动机的负载以在较低发动机运行速度时打滑,例如当发动机怠速时,由此防止发动机停转。当发动机以较高速度运行时,扭矩变换器以较小的滑差从发动机传送扭矩至变速器。现代扭矩变换器的共同内部特征是电子控制变换器离合器,后面称为锁止离合器。当完全接合后,预定的发动机负荷、车速和变速器齿轮比被实现,且锁止离合器机械地连接发动机曲轴至变速器输入轴,由此消除了对于扭矩变换器固有的速度差,或滑差。该结果是改善的燃料效率。为了最小化当锁止离合器完全接合时来自发动机的点火脉冲传递至变速器中,弹簧阻尼器通常被设置于扭矩变换器壳体内的扭矩路径中。但是,弹簧阻尼器的阻尼效率通常跨全部车辆驱动范围是不均匀的。当运行于阻尼器不有效的范围内时,例如较低车速时, 可希望引入跨锁止离合器的受控量的滑差以帮助减少发动机点火脉冲传递至变速器中。包括锁止离合器的传统的扭矩变换器通常设置有两个油流动路径一作用通道和一释放通道。由于扭矩变换器中的油在打滑操作过程中在做功,如当锁止离合器被脱离接合或运行于受控打滑状态中时,油中产生必须被耗散的热量。因此,作用和释放通道还共同作为流动路径用于将冷却油循环进出扭矩变换器。排出扭矩变换器的油通常被引导至热交换器,在那里过量的热被移除。为了作用锁止离合器,液压油被引导至作用通道,其施加液压力于扭矩变换器内的活塞或盘上。活塞接合锁止离合器且迫使其与反应构件接触。反应构件通常但不是必须为扭矩变换器壳体的一部分。由于冷却油流动路径的一部分穿过锁止离合器和反应构件之间的间隙,该运行模式基本上闭塞了穿过扭矩变换器的流动路径,由此负面地影响冷却油穿过扭矩变换器的流动。为了使锁止离合器脱离接合,油流动方向被颠倒,即液压油被引导至释放通道中。 液压力沿相反方向作用在活塞上,以将锁止离合器移动远离反应构件,由此将其脱离接合。 该运行模式解锁了流动路径,从而冷却油的流动则可被恢复。专用伺服阀被要求控制和/或改变至作用通道或释放通道的流动方向,以接合和 /或脱离接合锁止离合器。在具有如上所述的两个油流动路径的扭矩变换器中,准确控制跨锁止离合器的打滑量,同时保持冷却油进出扭矩变换器的流动,是难于完成的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扭矩变换器。扭矩变换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可绕中心轴线旋转且与其共轴线。泵被附连至壳体,用于与壳体绕中心轴线旋转。涡轮与泵同轴线且与其相对,以在涡轮和泵之间限定泵腔。涡轮可绕中心轴线旋转。涡轮包括涡轮输出轴, 该输出轴限定阶梯轴向孔。该阶梯轴向孔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部分和具有第二直径的第二部分。套筒被布置在阶梯轴向孔的第一部分内。套筒包括基本上等于阶梯轴向孔的第二部分的第二直径的直径。套筒分开阶梯轴向孔的第一部分以限定外阶梯轴向孔腔室和内阶梯轴向孔腔室。锁止离合器选择性地互连涡轮和壳体。锁止离合器由可变液压信号在接合位置和脱离接合位置之间促动。当处于接合位置中时,锁止离合器将涡轮联接至壳体,以与壳体绕中心轴线旋转。当处于脱离接合位置中时,锁止离合器分开涡轮和壳体,以允许涡轮相对于壳体独立旋转。第一流体流动路径被配置为供应流体至泵腔。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包括外阶梯轴向孔腔室。第二流体流动路径被配置为从泵腔移除流体。第三流体流动路径, 其独立且区分于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和第二流体流动路径,被配置为供应可变液压信号至锁止离合器,以将锁止离合器在接合位置和脱离接合位置之间移动。第三流体流动路径包括内阶梯轴向孔腔室。还提供一种用自动变速器的隔离器组件。该隔离器组件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关于中心轴线共轴线。阻尼器支撑板被布置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且被其支撑。多个弹簧组件由阻尼器支撑板支撑。该多个弹簧组件被关于中心轴线有角度地且等距地间隔开。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绕中心轴线相对于阻尼器支撑板可旋转一旋转阻尼行程距离,该距离等于绕中心轴线的约20度(20° )。还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扭矩变换器。扭矩变换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可绕中心轴线旋转且与其共轴线。泵被附连至壳体,用于与壳体绕中心轴线旋转。涡轮与泵同轴线且与其相对,以在涡轮和泵之间限定泵腔。涡轮可绕中心轴线旋转。涡轮包括涡轮输出轴,该输出轴限定阶梯轴向孔。该阶梯轴向孔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部分和具有第二直径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同轴线。阶梯轴向孔的第二部分的第二直径小于阶梯轴向孔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直径。套筒被布置在阶梯轴向孔的第一部分内。套筒包括基本上等于阶梯轴向孔的第二部分的第二直径的直径。套筒分开阶梯轴向孔以限定外阶梯轴向孔腔室和内阶梯轴向孔腔室。涡轮输出轴限定第一涡轮轴径向孔、第二涡轮轴径向孔和第三涡轮轴径向孔。第一涡轮轴径向孔与内阶梯轴向孔腔室流体相通且相对于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第二涡轮轴径向孔与外阶梯轴向孔腔室流体相通且相对于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第二涡轮轴径向孔被布置为邻近阶梯轴向孔的第一部分的第二端。第三涡轮轴径向孔与外阶梯轴向孔腔室流体相通且相对于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第三涡轮轴径向孔被布置为邻近阶梯轴向孔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端。隔离器组件被布置在涡轮和壳体之间。隔离器组件与中心轴线同轴线。隔离器组件被联接至壳体用于与壳体绕中心轴线旋转。隔离器组件被配置用于吸收扭转输入振动。隔离器组件包括为绕中心轴线的至少20度(20° )的旋转阻尼行程距离。隔离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阻力范围,其阻力随旋转阻尼距离的增加而增加。锁止离合器选择性地互连涡轮和壳体。锁止离合器由可变液压信号在接合位置和脱离接合位置之间促动。当处于接合位置中时,锁止离合器将涡轮联接至壳体,以与壳体绕中心轴线旋转。当处于脱离接合位置中时,锁止离合器分开涡轮和壳体,以允许涡轮相对于壳体独立旋转。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包括外阶梯轴向孔腔室、第二涡轮轴径向孔和第三涡轮轴径向孔。第一流体流动路径被配置为供应流体至泵腔。第二流体流动路径被配置为从泵腔移除流体。第三流体流动路径包括内阶梯轴向孔腔室和第一涡轮轴径向孔。第三流体流动路径被配置为供应可变液压信号至锁止离合器,以将锁止离合器在接合位置和脱离接合位置之间移动。第三流体流动路径独立且区分于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和第二流体流动路径。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和第二流体流动路径组合以限定连续的流体流动回路,以在锁止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或脱离接合位置中时沿非可逆路径传送流体。因此,扭矩变换器限定单独的且区别的第三流体流动路径以供应可变液压信号至锁止离合器,由此允许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和第二流体流动路径专用于供应流体至扭矩变换器和从其去除流体,所述流体即液压油。当结合附图时,从下面的用于执行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一些最佳方式和其它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可容易地明白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特征和优点。


图I是包括扭矩变换器的自动变速器的示意部分横截面视图;图2是扭矩变换器的隔离器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附图,其中在多个视图中系统的标号指示相同的部件,扭矩变换器一般以20 示出。扭矩变换器20是用于自动变速器,其在图I中总体以22示出。参考图I,扭矩变换器20包括壳体24。壳体24被固定地附连至柔性盘(未示出), 也称为飞轮。柔性盘被连接至车辆的发动机输出构件(未示出),例如曲轴等。柔性盘从发动机传输旋转扭矩至扭矩变换器20。壳体24可绕中心轴线26旋转且与其共轴线。这样, 壳体24和柔性盘绕中心轴线26与发动机的输出构件一起旋转。壳体24还包括轮毂28,其相对于变速器22可旋转地支撑壳体24。扭矩变换器20包括泵30,其附连至壳体24或与其整体制成。泵30与壳体24绕中心轴线26旋转。泵30包括布置在壳体24的内部的多个叶片。叶片绕中心轴线26有角度地间隔开,且从中心轴线26径向向外延伸。扭矩变换器20包括涡轮32,其与泵30共轴线且与其相对。涡轮32与泵30相对, 以在涡轮32和泵30之间限定泵腔34。涡轮32可绕中心轴线26旋转。涡轮32包括布置在壳体24的内部的多个叶片。涡轮32的叶片与泵30的叶片相对。涡轮32的叶片绕中心轴线26有角度地间隔开,且从中心轴线26径向向外延伸。扭矩变换器20包括流体,例如但不限于变速器流体或液压油,其循环通过扭矩变换器20。泵30的叶片迫使流体抵靠涡轮32的叶片,其导致涡轮32旋转,由此将动力从泵 30传输至涡轮32。扭矩变换器20可进一步包括定子36,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那样运行。定子 36包括定子输出轴38,其沿中心轴线26纵向地延伸远离柔性盘。定子输出轴38包括由壳体24支撑的中空中央部40,且限定第一定子轴径向孔42和第二定子轴径向孔44。第一定子轴径向孔42和第二定子轴径向孔44从中心轴线26径向向外延伸。定子输出轴38的外表面与扭矩变换器20的轮毂28的内表面协作,以在其之间限定第一环形腔室46。
涡轮32包括涡轮输出轴48。涡轮输出轴48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定子输出轴38的中空中央部40内。涡轮输出轴48从涡轮32纵向地沿中心轴线26且远离柔性盘地延伸。 涡轮输出轴48和定子输出轴38协作以在涡轮输出轴48的外表面和定子输出轴38的中空中央部40的内表面之间限定第二环形腔室50。锁止离合器52选择性地互连涡轮32和壳体24。锁止离合器52由可变液压信号促动以在接合位置和脱离接合位置之间运动。可变液压信号包括流体压力,其促动锁止离合器52。当锁止离合器52处于接合位置中时,锁止离合器52联接涡轮32至壳体24,以与壳体24绕中心轴线26旋转,由此消除涡轮32和泵30之间的打滑,其增加了扭矩变换器20 的效率。当锁止离合器52处于脱离接合位置中时,锁止离合器52分开涡轮32和壳体24 以允许涡轮32相对于壳体24独立地旋转,由此允许涡轮32和泵30之间的打滑。扭矩变换器20包括活塞54,其被布置在壳体24和锁止离合器52之间。活塞54 和壳体24在其之间限定活塞作用腔室56。活塞作用腔室56内的可变液压信号的流体压力的增加使得活塞54朝向锁止离合器52移动,其增加了锁止离合器52上的压缩力,导致锁止离合器52接合。活塞作用腔室56内的可变液压信号的流体压力的降低使得活塞54从锁止离合器52移动离开,其降低了锁止离合器52上的压缩力,导致锁止离合器52脱离接合。可变液压信号的流体压力施加力至活塞54,其由此施加力至锁止离合器52。施加至锁止离合器52的力的大小与可变液压信号的流体压力的大小直接成比例。涡轮输出轴48限定阶梯轴向孔58。阶梯轴向孔58从涡轮输出轴48的第一轴向端60延伸出且在该第一轴向端处开口。阶梯轴向孔58是盲孔,其延伸至涡轮输出轴48中。 阶梯轴向孔58包括第一部分62和第二部分64。阶梯轴向孔58的第一部分62和第二部分64彼此共轴线,且与中心轴线26共轴线。阶梯轴向孔58的第一部分62被布置为邻近涡轮输出轴48的第一轴向端60,阶梯轴向孔58的第二部分64被布置为邻近第一部分62, 且从涡轮输出轴48的第一轴向端60沿中心轴线26间隔开。阶梯轴向孔58的第一部分62 包括第一直径66,且阶梯轴向孔58的第二部分64包括第二直径68。阶梯轴向孔58的第二部分64的第二直径68小于阶梯轴向孔58的第一部分62的第一直径66。因此,阶梯轴向孔58的直径在第一部分62 (其更靠近涡轮输出轴48的第一轴向端60)处比在第二部分 64(其更远离涡轮输出轴48的第一轴向端60)处更大。阶梯轴向孔58的第一部分62包括第一端部70和第二端部72。第一部分62的第二端部72沿中心轴线26被与第一端部70相对地间隔开。因此,第一部分62的第二端部 72在第一部分62的相对轴向端处被从第一部分62的第一端部70间隔开。第一部分62的第二端部72被布置为邻近阶梯轴向孔58的第二部分64。套筒74被布置在阶梯轴向孔58的第一部分62内。套筒74可包括基本上等于阶梯轴向孔58的第二部分64的第二直径68的直径。但是,应认识到,套筒74直径可不同于第二直径68。套筒74与阶梯轴向孔58在阶梯轴向孔58的第一部分62的第一端部70和第二端部72处密封接合。套筒74分开阶梯轴向孔58,以限定外阶梯轴向孔腔室76和内阶梯轴向孔腔室78。内阶梯轴向孔腔室78与壳体24的中央鼻部80流体相通。中央鼻部80 被布置为邻近柔性盘,且与中心轴线26共轴线。壳体24的中央鼻部80与活塞作用腔室56 流体相通。涡轮输出轴48限定第一涡轮轴径向孔82、第二涡轮轴径向孔84和第三涡轮轴径
6向孔86。第一涡轮轴径向孔82与内阶梯轴向孔腔室78流体相通,且相对于中心轴线26径向向外延伸。第二涡轮轴径向孔84与外阶梯轴向孔腔室76流体相通,且相对于中心轴线 26径向向外延伸。第二涡轮轴径向孔84被布置为邻近阶梯轴向孔58的第一部分62的第二端部72。第三涡轮轴径向孔86与外阶梯轴向孔腔室76流体相通,且相对于中心轴线26 径向向外延伸。第三涡轮轴径向孔86被布置为邻近阶梯轴向孔58的第一部分62的第一端部70。扭矩变换器20包括第一流体流动路径88、第二流体流动路径90和第三流体流动路径92。第一流体流动路径88被配置为供应流体至泵腔34。第二流体流动路径90被配置为从泵腔34移除流体。第一流体流动路径88和第二流体流动路径90组合以限定连续的流体流动回路,以在锁止离合器52处于接合位置或脱离接合位置中时沿非可逆路径传送流体。因此,无论锁止离合器52处于接合位置或脱离接合位置,至泵腔34的流体通过第一流体流动路径88流至泵腔34,且通过第二流体流动路径90离开泵腔34。第三流体流动路径92被配置为供应可变液压信号至锁止离合器52,以将锁止离合器52在接合位置和脱离接合位置之间移动。第三流体流动路径92独立且区分于第一流体流动路径88和第二流体流动路径90。因此,可变液压信号至活塞作用腔室56的施加不影响流体流入或流出扭矩变换器20的泵腔34。第一流体流动路径88包括第一定子轴径向孔42、第二环形腔室50、第二涡轮轴径向孔84、外阶梯轴向孔腔室76、第三涡轮轴径向孔86和泵腔34。用于操作扭矩变换器20 的流体被供应至第一定子轴径向孔42。第一定子轴径向孔42与第二环形腔室50流体相通,从而流体从第一定子轴径向孔42流入第二环形腔室50。第二环形腔室50与第二涡轮轴径向孔84流体相通,从而流体从第二环形腔室50流入第二涡轮轴径向孔84。第二涡轮轴径向孔84与外阶梯轴向孔腔室76流体相通,从而流体从第二涡轮轴径向孔84流入外阶梯轴向孔腔室76。外阶梯轴向孔腔室76与第三涡轮轴径向孔86流体相通,从而流体从外阶梯轴向孔腔室76流入第三涡轮轴径向孔86。第三涡轮轴径向孔86与泵腔34流体相通, 从而流体从第三涡轮轴径向孔86流入泵腔34。第二流体流动路径90包括泵腔34和第一环形腔室46。泵腔34与第一环形腔室 46流体相通,从而流体从泵腔34流入第一环形腔室46。流体通过定子输出轴38中的多个键槽94和/或径向向内通过一个或多个定子36止推滚针轴承96从泵腔34流至第一环形腔室46。流体离开第一环形腔室46且通常流动穿过热交换器(未示出)且返回至变速器 22的其他部件。第三流体流动路径92包括第二定子轴径向孔44、第一涡轮轴径向孔82、阶梯轴向孔58的第二部分64、内阶梯轴向孔腔室78、壳体24的中央鼻部80和活塞作用腔室56。流体通过第二定子轴径向孔44被供应至第三流体流动路径92。第二定子轴径向孔44与第一涡轮轴径向孔82流体相通,从而流体在第二定子轴径向孔44和第一涡轮轴径向孔82之间流动。第一涡轮轴径向孔82与阶梯轴向孔58的第二部分64流体相通,从而流体在第一涡轮轴径向孔82和阶梯轴向孔58的第二部分64之间流动。阶梯轴向孔58的第二部分64 与内阶梯轴向孔腔室78流体相通,从而流体在阶梯轴向孔58的第二部分64和内阶梯轴向孔腔室78之间流动。内阶梯轴向孔腔室78与壳体24的中央鼻部80流体相通,从而流体在内阶梯轴向孔腔室78和壳体24的中央鼻部80之间流动。壳体24的中央鼻部80与活塞作用腔室56流体相通,从而流体在壳体24的中央鼻部80和活塞作用腔室56之间流动。扭矩变换器20可进一步包括隔离器组件98。隔离器组件98被布置在涡轮32和壳体24之间。隔离器组件98与中心轴线26共轴线,且被联接至壳体24,以与壳体24绕中心轴线26旋转。隔离器组件98被配置用于吸收扭转输入振动。参考图2,隔离器组件98包括第一盖体100和第二盖体102。第一盖体100和第二盖体102被利用紧固件(未示出)或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的其它方法机械地连接在一起。第二盖体102与第一盖体100关于中心轴线26共轴线。阻尼器支撑板104被布置在第一盖体100和第二盖体102之间且支撑所述盖体。多个弹簧组件106由阻尼器支撑板 104支撑。该多个弹簧组件106的每个绕中心轴线26有角度地间隔开,且离中心轴线26等距地间隔开。弹簧组件106相对于阻尼器支撑板104将第一盖体100和第二盖体102连接在一起。第一盖体100和第二盖体102可相对于阻尼器支撑板104绕中心轴线26旋转一旋转阻尼行程距离。因此,第一盖体100和第二盖体102可相对于阻尼器支撑板104移动一角度距离,此距离等于该旋转阻尼行程距离。旋转阻尼行程距离等于绕中心轴线26至少二十度(20° )。第一盖体100和第二盖体102相对于阻尼器支撑板104移动以挤压弹簧组件106,且由此吸收从发动机传递的扭转振动。优选地,多个弹簧组件106的每个都包括至少两个阻力水平。但是,应认识到,弹簧组件106可仅包括一个阻力水平。随着旋转阻尼行程距离的增加,弹簧组件106的阻力水平的旋转阻力(即抵抗旋转的阻力)增加。因此,由于第一盖体100和第二盖体102相对于阻尼器支撑板104的角运动的增加,由弹簧组件106提供的对于旋转的阻力增加。这样,更高数值的旋转阻尼行程距离提供了更高水平的阻力,即更硬的阻力。弹簧组件106中的不同阻力水平是由每个弹簧组件106中的不同弹簧的数量确定的。多个弹簧组件106的每个都至少包括第一弹簧108,其限定第一水平的阻力。弹簧组件 106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弹簧110和第三弹簧112,其中第二弹簧110限定第二水平的阻力, 第三弹簧112限定第三水平的阻力。如果弹簧组件106包括第一弹簧108和第二弹簧110, 则第一弹簧108和第二弹簧110可被彼此并联或串联地布置和操作。如果弹簧组件106包括第一弹簧108、第二弹簧110和第三弹簧112,则第一弹簧108、第二弹簧110和第三弹簧 112可被彼此并联、串联或如图2所示地布置和操作,在图2中,第二弹簧110和第三弹簧 112可被彼此串联地布置和操作,第二弹簧110和第三弹簧112的组合与第一弹簧108并联操作。间隔器114可被布置在第二弹簧110和第三弹簧112之间,以对齐和连接第二弹簧 110和第三弹簧112。虽然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已经被详细描述,与本发明相关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执行本发明的各种替换设计和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扭矩变换器,该扭矩变换器包括壳体,可绕中心轴线旋转且与其共轴线;泵,附连至壳体用于与壳体绕中心轴线旋转;涡轮,该涡轮与泵共轴线且与其相对,以在涡轮和泵之间限定泵腔,且该涡轮可绕中心轴线旋转,其中所述涡轮包括涡轮输出轴,该涡轮输出轴限定阶梯轴向孔,该阶梯轴向孔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部分和具有第二直径的第二部分;套筒,其被布置在阶梯轴向孔的第一部分内,且轴向地划分阶梯轴向孔的第一部分,以限定外阶梯轴向孔腔室和内阶梯轴向孔腔室;锁止离合器,其选择性地互连涡轮和壳体,且由可变液压信号在接合位置和脱离接合位置之间促动,其中当处于接合位置中时,锁止离合器联接涡轮至壳体,以与壳体绕中心轴线旋转,且当处于脱离接合位置中时,锁止离合器分开涡轮和壳体,以允许涡轮相对于壳体的独立旋转;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其包括外阶梯轴向孔腔室,且被配置为供应流体至泵腔;第二流体流动路径,其被配置为从泵腔移除流体;和第三流体流动路径,其独立且区分于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和第二流体流动路径,且被配置为供应可变液压信号至锁止离合器,以将锁止离合器在接合位置和脱离接合位置之间移动,其中第三流体流动路径包括内阶梯轴向孔腔室。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扭矩变换器,其中阶梯轴向孔的第二部分的第二直径小于阶梯轴向孔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矩变换器,其中阶梯轴向孔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共轴线且与中心轴线共轴线。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扭矩变换器,其中阶梯轴向孔的第一部分包括在第一部分的相对轴向端处间隔开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套筒与阶梯轴向孔在阶梯轴向孔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处密封。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扭矩变换器,其中涡轮输出轴限定第一涡轮轴径向孔,所述第一涡轮轴径向孔与内阶梯轴向孔腔室流体相通且相对于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矩变换器,其中涡轮输出轴限定与外阶梯轴向孔腔室流体相通、且相对于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涡轮轴径向孔和第三涡轮轴径向孔,第二涡轮轴径向孔布置为邻近阶梯轴向孔的第一部分的第二端部,且第三涡轮轴径向孔被布置为邻近阶梯轴向孔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端部。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扭矩变换器,进一步包括布置在壳体和锁止离合器之间的活塞,其中活塞和壳体在其之间限定活塞作用腔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矩变换器,其中内阶梯轴向孔腔室的第一端部与壳体的中央鼻部流体相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扭矩变换器,其中壳体的中央鼻部与活塞作用腔室流体相通。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扭矩变换器,进一步包括布置在涡轮和壳体之间并与中心轴线26共轴线的隔离器组件,其中隔离器组件包括绕中心轴线至少二十度(20° )的旋转阻尼行程距离。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扭矩变换器包括用于供应流体至泵腔的第一流体流动路径、用于从泵腔去除流体的第二流体流动路径和用于供应液压信号至锁止离合器的第三流体流动路径。第三流体流动路径独立且区分于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和第二流体流动路径。套筒将涡轮输出轴中的阶梯轴向孔划分为内阶梯轴向孔腔室和外阶梯轴向孔腔室,所述内阶梯轴向孔腔室为第三流体流动路径的一部分,而所述外阶梯轴向孔腔室为第一流体流动路径的一部分。扭矩变换器进一步包括隔离器组件,其具有二十度的旋转行程阻尼距离。
文档编号F16H41/24GK102606705SQ20111041943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5日
发明者A.L.巴托斯, C.J.李, F.萨米 申请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