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7514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类,为提供一种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易锁合且容易制造并于锁合过程更加稳固的一种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水泥螺栓于其本体仅设有螺旋状的螺牙,且其螺牙角度使水泥螺栓于锁合及取出的表现不尽理想,并且在固定上的表现亦较不牢固,且使用状态方面在锁入后不易再度取下,所以因其结构与材质较为脆弱,于施工中容易断裂,造成施工不便以及危险。另因现有水泥螺栓平衡效果不佳,固于锁合时,不容易保持垂直锁入。然上述现有水泥螺栓于使用时,为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一、现有水泥螺栓螺牙角度与其材质导致锁合或取下皆不容易。二、现有水泥螺栓平衡效果不佳,固于锁合时,不容易保持垂直锁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为针对现有水泥螺栓所存在的螺牙角度与其材质导致锁合或取下皆不容易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易锁合且容易制造的实用进步性。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包括杆体、第一螺牙及复数切割螺纹,杆体顶端设有供锁固的头部,且杆体底端设有接触部,杆体上设有第一螺牙,且第一螺牙由头部以介于16度至23度的螺旋角向接触部端延伸,且第一螺牙的上缘面与杆体设有第一牙角,并第一牙角介于90度至120度,此一角度容易加工制造,第一螺牙的螺距介于5毫米至20毫米,各切割螺纹分布于第一螺牙且邻近接触部端,且各切割螺纹的深度等同于第一螺牙顶部至杆体的距离,上述的设计则容易锁合以及取下。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为针对现有水泥螺栓所存在的平衡效果不佳,固于锁合时,不容易保持垂直锁入的问题点加以突破,锁合过程更加稳固的实用进步性。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杆体形成介于头部与接触部间的第二螺牙,且第二螺牙低于第一螺牙,并第二螺牙上缘与下缘的夹角介于40度至47度间,藉由第二螺牙则可以导引以及使锁合过程更加稳固。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一杆体,该杆体顶端设有一供锁固的头部,且该杆体底端设有一接触部;一设于该杆体上的第一螺牙,该第一螺牙由该头部向该接触部端延伸,且该第一螺牙的上缘面与该杆体设有一第一牙角,并该第一牙角介于90度至120度;复数切割螺纹,各该切割螺纹分布于该第一螺牙且邻近该接触部端。其中该第一螺牙设有一螺旋角,且该螺旋角介于16度至23度;其中该第一螺牙的螺距介于5毫米至20毫米;其中该切割螺纹的深度等同于该第一螺牙顶部至该杆体的距离;[0017]其中该杆体形成一介于该头部与该接触部间的第二螺牙,且该第二螺牙低于该第一螺牙;其中该第二螺牙上缘与下缘的夹角介于40度至47度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第一牙角介于90度至120度,容易锁合以及取下,且锁合时具备方便省力的优
点ο二、切割螺纹则能增加锋利性并降低锁合时的摩擦,方便切割锁入。三、加工上较现有水泥螺栓容易,故步骤及技术上更加经济实惠。四、本实用新型经过热处理,故除了于结构坚固之外,其材质更是坚固耐用,可达到重复使用的效果。五、藉由第二螺牙则可以于锁固时加以导引以及使锁合过程更加稳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牙角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切割螺纹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另一立体示意图、第一牙角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切割螺纹局部放大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包括一杆体1,该杆体1顶端设有一供锁固的头部10,且该杆体1底端设有一接触部11 ;一设于该杆体1上的第一螺牙12,该第一螺牙12由该头部10 以一介于16度至23度的螺旋角B向该接触部11端延伸,且该第一螺牙12的上缘面与该杆体1设有一第一牙角A,并该第一牙角A介于90度至120度,该第一螺牙12的螺距C介于5毫米至20毫米;以及复数切割螺纹121,各该切割螺纹121分布于该第一螺牙12且邻近该接触部11端,且各该切割螺纹121的深度D等同于该第一螺牙12顶部至该杆体1的距离E。藉由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兹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形说明如下由上述的第一螺牙12由该头部10以一介于16度至23度的螺旋角B向该接触部 11端延伸,且该第一螺牙12的上缘面与该杆体1设有一第一牙角A,并该第一牙角A介于 90度至120度,具有两项功能,第一是容易锁合以及取下,且锁合时具备方便省力的优点, 第一螺牙12邻近接触部11端往头部10延伸每120度分布一切割螺纹121,且切割螺纹121 则能增加锋利性并降低锁合时的摩擦,方便切割锁入,第二则是此一结构锁固效果好,且于加工上较现有水泥螺栓容易,故步骤及技术上更加经济实惠。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经过热处理,故除了于结构坚固的外,其材质更是坚固耐用,可达到重复使用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备再一较佳实施例,兹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形说明如下[0035] 如附图5及附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结构大致与较佳实施例相同,其不同处在于该杆体1 形成一介于该头部10与该接触部11间的第二螺牙13,且该第二螺牙13低于该第一螺牙 12,并该第二螺牙13上缘与下缘的夹角F介于40度至47度间,藉由第二螺牙13则可以于锁固时加以导引以及使锁合过程更加稳定。
权利要求1.一种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杆体,该杆体顶端设有一供锁固的头部,且该杆体底端设有一接触部;一设于该杆体上的第一螺牙,该第一螺牙由该头部向该接触部端延伸,且该第一螺牙的上缘面与该杆体设有一第一牙角,并该第一牙角介于90度至120度;复数切割螺纹,该切割螺纹分布于该第一螺牙且邻近该接触部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螺牙设有一螺旋角,且该螺旋角介于16度至23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螺牙的螺距介于5毫米至2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切割螺纹的深度等同于该第一螺牙顶部至该杆体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杆体形成一介于该头部与该接触部间的第二螺牙,且该第二螺牙低于该第一螺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螺牙上缘与下缘的夹角介于40度至47度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关于一种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属于机械类,包括杆体、第一螺牙及复数切割螺纹,杆体顶端设有供锁固的头部,且杆体底端设有接触部,杆体上设有第一螺牙,且第一螺牙由头部以介于16度至23度的螺旋角向接触部端延伸,且第一螺牙的上缘面与杆体设有第一牙角,并第一牙角介于90度至120度,第一螺牙的螺距介于5毫米至20毫米,并有三切割螺纹分布于第一螺牙且邻近接触部端,且各切割螺纹的深度等同于第一螺牙顶部至杆体的距离,其中更具第二螺牙,且第二螺牙上缘与下缘的夹角介于40度至47度间。藉由上述的结构可达到易锁合且容易制造并于锁合过程更加稳固的实用进步性。
文档编号F16B25/10GK202251318SQ20112029868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7日
发明者余盆章 申请人:余盆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