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油泵用限压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1789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油泵用限压阀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压阀芯,具体讲是一种发动机油泵用限压阀芯。
技术背景图I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发动机油泵用限压阀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该限压阀芯用于与之相配的发动机油泵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设在限压阀芯I,右端的密封面I. I,为一斜面,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限压阀芯I'与油泵体阀孔2. I'之间大都形成线密封(即配合处为线接触而非面接触),而线密封不易控制,密封效果较弱。另外限压阀芯Γ采用图I所示的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发动机油泵的出油口 2.2'处的油压压力大到足够克服套设在限压阀芯 Ii左端的压紧弹簧4'的作用力时,限压阀芯I'的密封面I. I'则与油泵体阀孔2. I'的斜面2. 11'脱离密封,此时液压油从限压阀芯I'的外端(参考如图2中所示的限压阀芯 Ii的右端)沿限压阀芯P的外壁与油泵体阀孔2. I'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泵体2' 上开设的与发动机油泵的进油腔相通的单孔5'处进而流回至发动机油泵的进油腔,这样液压油从发动机油泵的出油口 2.2'流至进油腔的过程中,缓冲力度则比较小,且在油压作用下容易导致限压阀芯Γ径向受力不均匀,而径向受力不均匀的限压阀芯Γ则可能堵塞泵体2'上的单孔5'以及使限压阀芯I'润滑不均匀而造成磨损,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限压阀3'在限压过程中的平稳度和可靠性,使限压阀工作特性曲线缺乏可逆一致性,即在发动机油泵的增压和减压过程中,液压油的流量和压力特性曲线不一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且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易于控制、径向受力均匀、使限压阀工作特性曲线具有可逆一致性的发动机油泵用限压阀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发动机油泵用限压阀芯,它包括限压阀芯本体,所述限压阀芯本体的右端设有一端开口且另一端终止于限压阀芯本体中部的轴向通道,所述轴向通道的开口端形成有与发动机油泵内的限压阀孔密封相配的竖直端面,所述轴向通道的侧壁上至少设有一个供液压油从轴向通道流出的通孔,所述限压阀芯本体的左端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凹槽。所述通孔为两个矩形孔,该两个矩形孔以轴向通道的轴线为基准镜像对称分布。所述通孔处的限压阀芯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靠近限压阀芯本体的中部设置且大小、形状一致,另一个靠近限压阀芯本体的左端面设置且开口宽度大于上述两个的开口宽度。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所述限压阀芯本体的右端设有一端开口且另一端终止于限压阀芯本体中部的轴向通道,所述轴向通道的开口端形成有与发动机油泵内的限压阀孔密封相配的竖直端面,该竖直端面则与限压阀孔的端面形成面密封(即配合处为面接触),相比线密封,面密封接触面积大,密封效果好,且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易于控制,而所述轴向通道的侧壁上至少设有一个供液压油从轴向通道流出的通孔,加上所述限压阀芯本体的左端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凹槽,这样从通孔流出的液压油在第一环形凹槽内形成缓冲,避免了液压油从通孔流出后直接从限压阀孔的内壁与限压阀芯本体的外侧壁之间的一侧间隙流出而导致限压阀芯径向受力不均匀,因此有效提高了由限压阀芯等部件组成的限压阀在限压过程中的平稳度和可靠性,使限压阀的工作特性曲线具有可逆一致性。作为改进,所述通孔为两个矩形孔,该两个矩形孔以轴向通道的轴线为基准镜像对称分布,方便了轴向通道内的液压油从通孔处的流出,同时进一步保证了限压阀芯径向受力平衡。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处的限压阀芯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使从通孔流出的液压油进一步起到缓冲和平衡作用。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靠近限压阀芯本体的中部设置且大小、形状一致,另一个靠近限压阀芯本体的左端面设置且开口宽度大于上述两个的开口宽度,更进一步增强对通孔流出的液压油起到缓冲和平衡作用。

图I是现有技术的发动机油泵用限压阀芯的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的发动机油泵用限压阀芯用于与之相配的发动机油泵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油泵用限压阀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如图4中所示的发动机油泵用限压阀芯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如图4中所示的发动机油泵用限压阀芯用于与之相配的发动机油泵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未显示设在限压阀芯本体左端的压紧弹簧)。现有技术图中所示广、限压阀芯,I. I'、密封面,2'、泵体,2. I'、油泵体阀孔, 2.11'、斜面,2. 2'、出油口,3'、限压阀,4'、压紧弹簧,5'、单孔。本实用新型图中所示1、限压阀芯本体,I. I、轴向通道,I. 2、竖直端面,I. 3、通孔, I. 4、第一环形凹槽,I. 5、第二环形凹槽,2、发动机油泵,2. I、限压阀孔,2. 11、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油泵用限压阀芯,它包括限压阀芯本体I。 所述限压阀芯本体I的右端(参考如图5中所示的左右方位)设有一端开口且另一端终止于限压阀芯本体I中部的轴向通道I. I。所述轴向通道I. I的开口端形成有与发动机油泵 2内的限压阀孔2. I密封相配的竖直端面I. 2,当然限压阀孔2. I中与竖直端面I. 2密封相配的内壁也为竖直的端面2. 11 (详见图6),故竖直端面I. 2与端面2. 11相配时则形成面密封。所述轴向通道I. I的侧壁上至少设有一个供液压油从轴向通道I. I流出的通孔I. 3。 所述限压阀芯本体I的左端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凹槽I. 4。[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I. 3为两个矩形孔,该两个矩形孔以轴向通道I. I的轴线为基准镜像对称分布。所述通孔I. 3处的限压阀芯本体I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 I. 5。所述第一环形凹槽I. 4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靠近限压阀芯本体I的中部设置且大小、形状一致,另一个靠近限压阀芯本体I的左端面设置且开口宽度大于上述两个的开口览度。采用以上结构的限压阀芯在使用时,当限压阀芯本体I右端的油压压力不足以克服限压阀芯本体I左端的压紧弹簧(未显示)的作用力时,此时限压阀芯本体I右端的竖直端面I. 2则与限压阀孔2. I内竖直的端面2. 11形成面密封,液压油则从发动机油泵2的出油口(未标记)流入到限压阀芯本体I右端的轴向通道I. I内,并经通孔I. 3进入到第二环形凹槽I. 5内,随后经限压阀芯本体I的外侧壁与限压阀孔2. I之间的间隙依次进入到三个第一环形凹槽I. 4内形成缓冲,最后从限压阀芯本体I的左端流出并到达发动机油泵2的进油口。而当限压阀芯本体I右端的油压压力足以克服限压阀芯本体I左端的压紧弹簧的作用力时,此时限压阀芯本体I右端的竖直端面I. 2则脱离限压阀孔2. I内竖直的端面2. 11,此时液压油除了从发动机油泵2的出油口流入到限压阀芯本体I右端的轴向通道I. I内外,还经竖直端面I. 2与端面2. 11之间的间隙流入到第二环形凹槽I. 5内,并与从通孔I. 3内流出的液压油一起向限压阀芯本体I的左端流动。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油泵用限压阀芯与发动机油泵之间能形成有效的密封,且能使液压油形成平衡缓冲作用,有效提高了由本实用新型限压阀芯等部件组成的限压阀在限压过程中的平稳度和可靠性,使限压阀的工作特性曲线具有可逆一致性。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油泵用限压阀芯,它包括限压阀芯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阀芯本体⑴的右端设有一端开口另一端终止于限压阀芯本体⑴中部的轴向通道(I. 1),所述轴向通道(I. I)的开口端形成有与发动机油泵(2)内的限压阀孔(2. I)密封相配的竖直端面(I. 2),所述轴向通道(I. I)的侧壁上至少设有一个供液压油从轴向通道(I. I)流出的通孔(I. 3),所述限压阀芯本体(I)的左端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凹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动机油泵用限压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I.3)为两个矩形孔,该两个矩形孔以轴向通道(I. I)的轴线为基准镜像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油泵用限压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3)处的限压阀芯本体(I)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油泵用限压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 (1.4)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靠近限压阀芯本体(I)的中部设置且大小、形状一致,另一个靠近限压阀芯本体(I)的左端面设置且开口宽度大于上述两个的开口宽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泵用限压阀芯,它包括限压阀芯本体(1),所述限压阀芯本体(1)的右端设有一端开口另一端终止于限压阀芯本体(1)中部的轴向通道(1.1),所述轴向通道(1.1)的开口端形成有与发动机油泵(2)内的限压阀孔(2.1)密封相配的竖直端面(1.2),所述轴向通道(1.1)的侧壁上至少设有一个供液压油从轴向通道(1.1)流出的通孔(1.3),所述限压阀芯本体(1)的左端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凹槽(1.4)。该限压阀芯具有密封效果好且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易于控制、径向受力均匀、使限压阀工作特性曲线具有可逆一致性的优点。
文档编号F16K17/00GK202349297SQ20112042518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日
发明者佟殿凤, 罗玉龙 申请人: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