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531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尤其涉及ー种便于控制开关的ー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开关温控龙头,它包括ー温控阀、ー进水ロ、一出水ロ和一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通断机构。所述温控阀用于控制接入冷水量、热水量,以控制水温。所述温控阀的输出ロ接通进水口,通过控制通断机构实现进出水ロ之间的水路接通或断开。水路接通或断开只能由一个通断机构控制,则给使用者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现有出水开关装置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它包括一温控阀(50),它包括一冷水ロ、ー热水ロ、一混水口和一混合単元,所述混合单元连接冷水ロ、热水ロ和混水ロ ;一第一换向阀(10),它具有一第一进水口(11)、ニ第一出水ロ(12、12’)和一第一切换单元,所述第一切換单元连接第一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ロ(12、12’),所述第一进水ロ(11)接通温控阀(50)的混水口 ;一第二换向阀(20),它具有ニ第二进水口(21、21’)、一第二出水ロ(22)和一第二切换单元,所述第二切换单元连接第二进水口(21、21’ )和第二出水ロ(22);一第一水管(30),它接通第一换向阀(10)的一第一出水ロ(12)和第二换向阀(20)的一第二进水口(21);及一第二水管(40),它接通第一换向阀(10)的另ー第一出水ロ(12’ )和第二换向阀(20)的另ー第二进水口(21’)。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温控阀(50)和第一换向阀(10)固设在一面板(70)上。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它还包括一切换阀(60),它包括一总水口(61)、二分水口(62、62’ )和一第三切换单元,所述第三切换单元连接总水口出1)和分水口(62、62’),所述总水口 ¢1)接通第二换向阀
(20)的第二出水ロ(22)。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温控阀(50)、第一换向阀(10)和切换阀(60)固设在ー面板(70)上。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换向阀(10)和第二换向阀(20)分别设在浴室内外。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换向阀(10)的第一切换单元包括一第一阀体(13)和一第一阀芯(14),所述第一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ロ(12、12’ )设在第一阀体(13),所述第一阀芯(14)转动装接在第一阀体(13);所述第二换向阀(20)的第二切换单元包括一第二阀体(23)和一第二阀芯(24),所述第二进水口(21、21’)和第二出水ロ(22)设在第二阀体(23),所述第二阀芯(24)转动装接在第二阀体(23)。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阀体(13)内设ー第一垫片(131),所述第一垫片(131)设分别接通一第一进水口(11)和ニ第一出水ロ(12、12’ )的三个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阀芯(14)端面靠接第一垫片(131)且端面凹设ー第一凹腔(141);所述第一凹腔(141)恒接通ー对应第一进水口(11)的第一贯穿孔,且通过第一凹腔(141)和第一阀体
(13)间的相对转动切換接通另两个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阀体(23)内设ー第二垫片(231),所述第二垫片(231)设分别接通ニ第ニ进水口(21、21’ )和一第二出水ロ(22)的三个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阀芯(24)端面靠接第二垫片(231)且端面凹设ー第二凹腔(241);所述第二凹腔(241)恒接通ー对应第二出水ロ(22)的第二贯穿孔,且通过第二凹腔(241)和第二阀体(23)间的相对转动切換接通另两个第二贯穿孔。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阀体(13)包括一第一基座(132)和一第一筒壁(133),所述第一基座(132)包括一第一底壁和一由第一底壁周缘轴向延伸的第一周壁,所述第一垫片(131)设在第一基座(132)内,所述第一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ロ(12、12’ )设在第一基座(132),所述第一筒壁(133)密封螺接第一周壁;所述第二阀体(23)包括一第二基座(232)和一第二筒壁(233),所述第二基座(232)包括一第二底壁和一由第二底壁周缘轴向延伸的第二周壁,所述第二垫片(231)设在第二基座(232)内,所述第二进水口(21、21’)和第二出水ロ(22)设在第二基座(232),所述第二筒壁(233)密封螺接第二周壁。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阀体(13)包括一第一基座(132)和一第一筒壁(133),所述第一基座(132)包括一第一底壁和一由第一底壁周缘轴向延伸的第一周壁,所述第一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ロ(12、12’ )设在第一基座(132),所述第一筒壁(133)密
封螺接第一周壁;所述第二阀体(23)包括一第二基座(232)和一第二筒壁(233),所述第二基座(232)包括一第二底壁和一由第二底壁周缘轴向延伸的第二周壁,所述第二进水口(21、21’ )和第二出水ロ(22)设在第二基座(232),所述第二筒壁(233)密封螺接第二周壁。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I、第一换向阀接通温控阀的混水口,第一、第二换向阀相配合,则用户只要控制ニ换向阀中的任何ー个即可控制第一进水口和第二出水ロ之间的通断,能将ニ换向阀设在不同位置,便于用户控制;2、ニ换向阀分别设在浴室内外,则用户处于浴室外即可控制出水开关,用户进入浴室前即可排出残留水,用户能保护浴室内用水的儿童或其它特殊人士;3、换向阀的切换单元包括阀体和阀芯,阀芯转动装接在阀体内,则用户不但能控制切换出水,而且,还能通过转动角度控制出水流量大小;4、阀体包括基座和筒壁,进、出水ロ设在基座,基座包括底壁和周壁,筒壁密封螺接周壁,则便于开关装置之装配。[0029]5、再配合切换阀,便于用户在多个出水終端之间进行切換;6、温控阀、第一换向阀和切换阀固设在一面板上,外观美观,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图I绘示了一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的水路示意图。图2绘示了一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的立体示意图。图3绘示了一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绘示了一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的应用立体示意图。图5绘示了一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阀芯的立体示意图。图6绘示了一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阀芯的仰视示意图。图7绘示了图6的C-C剖面示意图。图8绘示了图6的D-D剖面示意图。图9绘示了一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二阀芯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I至图9,一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它包括一第一换向阀10、一第二换向阀20、一第一水管30、一第二水管40、一温控阀50、一切换阀60和一面板70。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形状、长度可根据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所处位置设置,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形状、长度只是为了审查员便于了解本具体实施例而绘示。所述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可选用硬管、软管等。所述温控阀50,它包括一冷水ロ、ー热水ロ、一混水口和一混合単元,所述混合单元连接冷水ロ、热水口和混水ロ。所述冷水口和热水口分别接通冷水管和热水管,所述混合单元控制冷水、热水的流量,以此调节混水口的混水温度大小。本实施例之中,所述温控阀50采用旋转式,但并不以此为限,根据需要,可选择现有常用的温控阀。所述第一换向阀10,它具有一第一进水口 11、ニ第一出水ロ 12、12’和一第一切换単元,所述第一切換单元连接第一进水口 11和第一出水ロ 12、12’,至少用于切換ニ第一出水口 12、12’接通第一进水口 11。所述第一换向阀10的第一进水ロ 11接通温控阀50的混水ロ。所述第二换向阀20,它具有ニ第二进水口 21、21’、一第二出水ロ 22和一第二切换单元,所述第二切换单元连接第二进水口 21、21’和第二出水ロ 22,至少用于切换ニ第二进水口 21、21’接通第二出水ロ 22。所述第一水管30,它接通第一换向阀10的一第一出水ロ 12和第二换向阀20的一第二进水口 21。所述第二水管40,它接通第一换向阀10的另ー第一出水ロ 12’和第二换向阀20的另ー第二进水口 21’。所述切换阀60,它包括一总水口 61、二分水口 62、62’和一第三切换单元,所述第三切换单元连接总水口 61和分水口 62、62’以能切换二分水口 62、62’接通总水口 61。本实施例之中,请查阅图4,它还包括一固定花洒91和一手持花洒92,所述固定花洒91和一分水口 62通过第三水管接通,所述手持花洒92和另一分水口 62’通过第四水管接通。根据需要,另设一升降杆93,所述升降杆93设ー插座,所述手持花洒插接在插座。本实 施例之中,所述第一换向阀10和第二换向阀20分别设在浴室80内外。所述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第三水管和第四水管均埋设在墙壁内。最好,所述温控阀50、第一换向阀10和切换阀60固设在一面板70上。为了便于审查员进一歩了解本实施例,下面具体说明切换过程所述第一换向阀10的第一进水口 11接通第一出水ロ 12,所述第一水管30通水,所述第二换向阀20的第二进水口 21接通第二出水ロ 22,所述双控开关装置处于接通状态。用户切换第一换向阀10,使得第一进水口 11接通第一出水ロ 12’,第一水管30不通水,第ニ水管40通水,但第二进水口 21’和第二出水ロ 22不接通,所述双控开关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用户再切换第一换向阀10或第二换向阀20(第二进水口 21’和第二出水ロ 22接通),都可使双控开关装置处于接通状态。用户切换第二换向阀20,使得第二进水口 21’接通第二出水ロ 22,第一水管30通水,第二水管40不通水,但第二进水口 21和第二出水ロ22不接通,所述双控开关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用户再切換第一换向阀10 (第一进水ロ11接通第一出水ロ 12’,第二水管通水)或第二换向阀20都可使双控开关装置处于接通状态。所述第一换向阀10的第一进水口 11接通第一出水ロ 12’,所述第二水管通水,所述第二换向阀20的第二进水口 21’接通第二出水ロ 22,所述双控开关装置处于接通状态。用户切换第一换向阀10,使得第一进水口 11接通第一出水ロ 12,第一水管通水,第二水管不通水,但第二进水口 21和第二出水ロ 22不接通,所述双控开关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用户再切换第一换向阀10或第二换向阀20 (第二进水口 21和第二出水ロ 22接通),都可使双控开关装置处于接通状态。用户切换第二换向阀20,使得第二进水口 21接通第二出水ロ 22,但第二进水口 21’和第二出水ロ 22不接通,所述双控开关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用户再切换第一换向阀10 (第一进水口 11接通第一出水ロ 12,第二水管通水)或第二换向阀20都可使双控开关装置处于接通状态。请查阅图I至图9,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换向阀10的第一切换单元包括一第一阀体13、一第一阀芯14、一第一垫片131。所述第一阀体13包括一第一基座132、一第一筒壁133和一第一阀盖134 ;所述第一基座132包括一第一底壁和一由第一底壁周缘轴向延伸的第一周壁;所述第一筒壁133密封螺接第一周壁,所述第一阀盖134密封螺接第一筒壁133。所述第一进水口 11和第一出水ロ 12、12’设在第一基座132。所述第一垫片131设在第一基座132内,所述第一垫片131设分别接通一第一进水口 11和ニ第一出水ロ 12、12’的三个第一贯穿孔。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垫片131端面分为ニ半部分,所述ー对应第一进水口 11的第一贯穿孔和另ニ个第一贯穿孔分别设在ニ半部分,但并不以此为限,其它如对应第一进水口 11的第一贯穿孔设在轴心部分,另两个对称布置ニ侧,也能适用本实施例。所述第一阀芯14端面靠接第一垫片131且端面凹设ー第一凹腔141。所述第一凹腔141呈圆心角大于180度的扇形。所述第一阀芯14转动装接在第一阀体13,而且,所述第一阀芯14的端面靠接在第一垫片131,并使得所述第一凹腔141恒接通ー对应第一进水口 11的第一贯穿孔1311,且通过第一凹腔141和第一阀体13间的相对转动切換接通另两个第一贯穿孔1312,或者,能通过相对转动控制出水流量,此时能通过控制第一换向阀的转动角度实现出水流量控制。所述第一阀芯14具有第一伸出部分,所述第一伸出部分密封能转动伸出第一阀盖134。另配设第一把手142固接在第一伸出部分。根据需要,也可不设阀盖、把手,由用户直接施力作用在阀芯使其转动实现切換。请查阅图I至图9,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二换向阀20的第二切换单元包括一第二阀体23、一第二阀芯24、一第二垫片231。所述第二阀体23包括一第二基座232、一第二筒壁233和一第二阀盖234 ;所述第二基座232包括一第二底壁和一由第二底壁周缘轴向延伸的第二周壁;所述第二筒壁233密封螺接第二周壁;所述第二阀盖234密封螺接第二筒壁233。所述第二进水口 21、21’和第二出水ロ 22设在第二基座232。所述第二垫片231设在第二基座232内,所述第二垫片231设分别接通ニ第二进水口 21、21’和一第二出水ロ 22的三个第二贯穿孔。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二垫片231端面分为ニ半部分,所述ー对应第二出水ロ 22的第二贯穿孔和另ニ个第二贯穿孔分别设在ニ半部分,但并不以此为限,其它如对应第二出水ロ 22的第一贯穿孔设在轴心部分,另两个对称布置ニ侧,也能适用本实施例。所述第二阀芯24端面靠接第二垫片231且端面凹设ー第二凹腔241。所述第二凹腔241呈圆心角大于180度的扇形。所述第二阀芯24转动装接在第二阀体23,所述第二阀芯24的端面靠接第二垫片,使得所述第二凹腔241恒接通ー对应第二出水ロ 22的第二贯穿孔,且通过第二凹腔241和第二阀体23间的相对转动切換接通另两个第二贯穿孔,此时能通过控制第二换向阀的转动角度实现出水流量控制。 所述第二阀芯24具有第二伸出部分,所述第二伸出部分密封能转动伸出第二阀盖234。另配设第二把手242固接在第一伸出部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它其特征是它包括 一温控阀(50),它包括一冷水ロ、ー热水ロ、一混水口和一混合単元,所述混合单元连接冷水ロ、热水口和混水口 ; 一第一换向阀(10),它具有一第一进水口(11)、ニ第一出水ロ(12、12’ )和一第一切换单元,所述第一切換单元连接第一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ロ(12、12’),所述第一进水口(11)接通温控阀(50)的混水口 ; 一第二换向阀(20),它具有ニ第二进水口(21、21’)、一第二出水ロ(22)和一第二切换单元,所述第二切换单元连接第二进水口(21、21’ )和第二出水ロ(22); 一第一水管(30),它接通第一换向阀(10)的一第一出水ロ(12)和第二换向阀(20)的一第二进水口(21) '及 一第二水管(40),它接通第一换向阀(10)的另ー第一出水ロ(12’ )和第二换向阀(20)的另ー第二进水口(2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阀(50)和第一换向阀(10)固设在一面板(70)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一切换阀(60),它包括一总水口(61)、二分水口(62、62’ )和一第三切换单元,所述第三切换单元连接总水口(61)和分水口(62、62’),所述总水口(61)接通第二换向阀(20)的第二出水ロ(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阀(50)、第一换向阀(10)和切换阀(60)固设在一面板(70)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ー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10)和第二换向阀(20)分别设在浴室内外。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ー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向阀(10)的第一切换单元包括一第一阀体(13)和一第一阀芯(14),所述第一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ロ(12、12’ )设在第一阀体(13),所述第一阀芯(14)转动装接在第一阀体(13); 所述第二换向阀(20)的第二切换单元包括一第二阀体(23)和一第二阀芯(24),所述第二进水口(21、21’)和第二出水ロ(22)设在第二阀体(23),所述第二阀芯(24)转动装接在第二阀体(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ー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体(13)内设ー第一垫片(131),所述第一垫片(131)设分别接通一第一进水口(11)和ニ第一出水ロ(12、12’ )的三个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阀芯(14)端面靠接第ー垫片(131)且端面凹设ー第一凹腔(141);所述第一凹腔(141)恒接通ー对应第一进水ロ(11)的第一贯穿孔,且通过第一凹腔(141)和第一阀体(13)间的相对转动切換接通另两个第一贯穿孔; 所述第二阀体(23)内设ー第二垫片(231),所述第二垫片(231)设分别接通ニ第二进水口(21、21’ )和一第二出水ロ(22)的三个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阀芯(24)端面靠接第ニ垫片(231)且端面凹设ー第二凹腔(241);所述第二凹腔(241)恒接通ー对应第二出水ロ(22)的第二贯穿孔,且通过第二凹腔(241)和第二阀体(23)间的相对转动切換接通另两个第二贯穿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ー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体(13)包括一第一基座(132)和一第一筒壁(133),所述第一基座(132)包括一第一底壁和一由第一底壁周缘轴向延伸的第一周壁,所述第一垫片(131)设在第一基座(132)内,所述第一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ロ(12、12’)设在第一基座(132),所述第一筒壁(133)密封螺接第一周壁; 所述第二阀体(23)包括一第二基座(232)和一第二筒壁(233),所述第二基座(232)包括一第二底壁和一由第二底壁周缘轴向延伸的第二周壁,所述第二垫片(231)设在第二基座(232)内,所述第二进水口(21、21’)和第二出水ロ(22)设在第二基座(232),所述第ニ筒壁(233)密封螺接第二周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ー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体(13)包括一第一基座(132)和一第一筒壁(133),所述第一基座(132)包括一第一底壁和一由第一底壁周缘轴向延伸的第一周壁,所述第一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ロ(12、12’ )设在第一基座(132),所述第一筒壁(133)密封螺接第一周壁; 所述第二阀体(23)包括一第二基座(232)和一第二筒壁(233),所述第二基座(232)包括一第二底壁和一由第二底壁周缘轴向延伸的第二周壁,所述第二进水口(21、21’ )和第二出水ロ(22)设在第二基座(232),所述第二筒壁(233)密封螺接第二周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控开关温控龙头,它包括一温控阀、二换向阀和二水管。所述温控阀包括一冷水口、一热水口、一混水口和一混合单元,混合单元连接冷水口、热水口和混水口。所述第一换向阀具有一第一进水口、二第一出水口和一第一切换单元,第一进水口接通混水口。所述第二换向阀具有二第二进水口、一第二出水口和一第二切换单元。所述第一水管接通一第一出水口和一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水管接通另一第一出水口和另一第二进水口。它具有如下优点第一换向阀接通温控阀的混水口,第一、第二换向阀相配合,则用户只要控制二换向阀中的任何一个即可控制第一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之间的通断,能将二换向阀设在不同位置,便于用户控制。
文档编号F16K11/22GK202402710SQ201120500808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日
发明者孙志艺, 庄学彬, 王强 申请人:厦门市易洁卫浴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