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397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铰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铰链,适用于枢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铰链包含枢轴、固定件、棘轮、摩擦机构,及制动机构。枢轴穿设于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可绕枢轴相对于第一支架转动。固定件套设在枢轴凸伸出第二支架的一端。棘轮套设在该枢轴上且位于该第二支架与该固定件间。摩擦机构套设于枢轴上并对棘轮朝第二支架方向施力,使棘轮朝向第二支架迫紧。制动机构设置于第二支架上并包括可脱离地卡掣于该棘轮上的棘爪。当第二支架转动方向不同时,摩擦阻力大小会不同。本发明还提供具铰链的支撑架模块及具支撑架模块的显示装置。
【专利说明】铰链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铰链,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化摩擦阻力大小的铰链、具铰链的支撑架模块及具支撑架模块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人性化触控介面屏幕已受广泛的应用,触控屏幕可以当作显示屏幕使用,以提供使用者观看;触控屏幕也可当作控制介面使用,以提供使用者按压触控。一般屏幕的支架通常是设计成可旋转,以方便使用者通过旋转支架来调整触控屏幕的观看角度。但目前的屏幕支架的铰链(Hinge)大都只能提供一种扭力,若扭力值设定较低,则使用者在触控触控屏幕时,很容易因手指按压的力道过大而使得触控屏幕向后仰,导致屏幕不稳产生剧烈晃动;若扭力值设定较高,则使用者在调整触控屏幕的观看角度或收纳时,相对较费力,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0003]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铰链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链,当转动方向不同时,摩擦阻力大小会不同,并产生不同的扭力。
[0005]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铰链的支撑架模块,铰链的啮合与否可以提供不同的摩擦阻力与旋转扭力,当铰链啮合时,藉此提供较大的反馈扭力,使得支撑架模块能稳固地将显示模块定位于所选择的角度位置;而当第二支架沿后仰方向相对于第一支架转动时,铰链的摩擦阻力大而不易被旋转,使得支撑架模块能稳固地将显示模块定位于所选择的角度位置,当第二支架沿前倾方向转动时,铰链的摩擦阻力小,能方便使用者施力旋转显示模块以进行角度调整及收纳。
[0006]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支撑架模块的显示装置,当显示装置沿后仰方向转动时,支撑架模块的铰链的摩擦阻力大而不易被旋转,使得显示装置能稳固地定位于所选择的角度位置,当显示装置沿前倾方向转动时,支撑架模块的铰链的摩擦阻力小,能方便使用者施力旋转显示装置以进行角度调整及收纳。
[0007]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铰链,适用于枢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该铰链包含枢轴、固定件、棘轮、摩擦机构,及制动机构。该枢轴包括穿设于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的轴杆、形成于该轴杆一端的头部,及形成于该轴杆位于该头部相反端的接合部。该轴杆凸伸出该第二支架。该头部及该接合部分别邻近于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该第二支架可绕该枢轴相对于该第一支架转动。该固定件套设在该轴杆并接合于该接合部。该棘轮套设在该轴杆上且位于该第二支架与该固定件间。该摩擦机构包括套设于该轴杆上且位于该棘轮与该固定件间的摩擦施力组件,该摩擦施力组件用于对该棘轮朝该第二支架方向施力,使该棘轮朝向该第二支架迫紧。该制动机构设置于该第二支架上并包括可脱离地卡掣于该棘轮上的棘爪。
[0008]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09]较佳地,前述的铰链,其中该摩擦机构还包括两个套设于该轴杆上的第一摩擦环片。该两个第一摩擦环片其中一个抵接于该棘轮与该摩擦施力组件间,而另一个抵接于该棘轮与该第二支架间。
[0010]较佳地,前述的铰链,其中该轴杆的断面呈非圆形状。该棘轮形成呈圆形并供该轴杆可转动地穿设的穿孔。各该第一摩擦环形成呈非圆形状并与该轴杆形状相配合的卡孔,该轴杆穿设于该卡孔并卡接于该卡孔内。
[0011]较佳地,前述的铰链,其中该棘轮包括多个环设于外周缘的斜凸齿,每两个相邻的斜凸齿间形成有卡槽,且每一个该斜凸齿具有斜面。
[0012]较佳地,前述的铰链,其中该铰链还包含套设于该轴杆上且位于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间的限位片。该第二支架包括前挡止部,及间隔位于该前挡止部后侧的后挡止部。该限位片包括设于该前挡止部与该后挡止部间的挡止块。该挡止块可挡止该前挡止部以限制该第二支架的后仰角度,该挡止块可挡止该后挡止部以限制该第二支架的前倾角度。
[0013]较佳地,前述的铰链,其中该限位片形成呈非圆形状并与该轴杆形状相配合的卡孔,该轴杆穿设于该卡孔并卡接于该卡孔内。
[0014]较佳地,前述的铰链,其中该摩擦机构还包含两个套设于该轴杆上且接合于该第二支架相反侧的第二摩擦环片。该两个第二摩擦环片的其中一个抵接于该第二支架与对应的该第一摩擦环片间,而另一个抵接于该第二支架与该限位片间。
[0015]较佳地,前述的铰链,其中每一个第二摩擦环片包括用于卡接并接合固定于该第二支架的卡块。
[0016]较佳地,前述的铰链,其中该制动机构的棘爪可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二支架。该制动机构还包括让该棘爪朝该棘轮方向偏压使该棘爪卡掣于该棘轮上的扭力弹簧。
[0017]较佳地,前述的铰链,其中该制动机构还包括穿设于该第二支架的插销,及限位环。该棘爪可转动地枢接于该插销。该扭力弹簧套设于该插销上。该插销的端部形成限位环槽。该限位环套设于该插销并卡合于该限位环槽,用于防止该棘爪及该扭力弹簧脱离该插销。
[0018]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支撑架模块,适用支撑显示模块,该支撑架模块包含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铰链。该第一支架包括枢接板。该枢接板具有第一侧边,及相反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该第二支架与该显示模块相连接。该第二支架包含邻近于该第二侧边的侧接合板。该铰链设置于该第一支架的枢接板与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间,该铰链包含枢轴、固定件、棘轮、摩擦机构,及制动机构。该枢轴包括穿设于该第一支架的枢接板与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的轴杆、形成于该轴杆一端的头部,及形成于该轴杆位于该头部相反端的接合部。该轴杆凸伸出该侧接合板。该头部及该接合部分别邻近于该第一支架的枢接板与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该第二支架可绕该枢轴相对于该第一支架转动。该固定件套设在该轴杆并接合于该接合部。该棘轮套设在该轴杆上且位于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与该固定件间。该摩擦机构包括套设于该轴杆上且位于该棘轮与该固定件间的摩擦施力组件。该摩擦施力组件用于对该棘轮朝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方向施力,使该棘轮朝向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迫紧。该制动机构设置于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上并包括可脱离地卡掣于该棘轮上的棘爪。当该第二支架沿后仰方向相对于该的第一支架转动时,该棘爪卡掣于该棘轮并带动该棘轮沿该后仰方向转动。当该第二支架沿相反于该后仰方向的前倾方向转动时,该棘轮静止不动,而该棘爪脱离与该棘轮的卡掣并可沿着该棘轮的外周缘转动。
[0019]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地,前述的支撑架模块,其中该铰链还包含套设于该轴杆上,避免该第一支架与该轴杆间相互摩擦的隔离件。
[0020]较佳地,前述的支撑架模块,其中该第一支架是包括两个枢接板,该第二支架是包含两个分别邻近于该两个枢接板的第二侧边的侧接合板,该铰链的个数为两个,该两个铰链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支架的该两个枢接板与相对应的该第二支架的该两侧接合板间。
[0021]较佳地,前述的支撑架模块,其中该支撑架模块还包含固定支架及两个枢钮,该两个枢钮连接该固定支架与该第一支架,该第一支架可绕该枢钮相对于该固定支架转动。
[0022]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显示装置包含显示模块、底座,及支撑架模块。
[0023]该支撑架模块,设于该显示模块与该底座间并支撑该显示模块撑立于该底座上,该支撑架模块包含固定支架、第一支架、两个枢钮、第二支架,及两个铰链。
[0024]该底座置于平面。该固定支架结合于该底座上。该第一支架包括两个相间隔的枢接板。每一个枢接板具有第一侧边,及相反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该两个枢纽分别连接该固定支架与该第一支架,该第一支架可绕该枢钮相对于该固定支架转动。该第二支架,连接于该显示模块,并包括两个分别邻近于所述第二侧边的侧接合板。
[0025]该两个铰链,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支架的该两个枢接板与相对应的该第二支架的该两个侧接合板间。每一个铰链包含枢轴、固定件、棘轮、摩擦机构,及制动机构。该枢轴包括穿设于该第一支架的枢接板与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的轴杆、形成于该轴杆一端的头部,及形成于该轴杆位于该头部相反端的接合部。该轴杆凸伸出该侧接合板。该头部及该接合部分别邻近于该第一支架的枢接板与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该第二支架可绕该枢轴相对于该第一支架转动。该固定件套设在该轴杆并接合于该接合部。该棘轮套设在该轴杆上且位于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与该固定件间。该摩擦机构包括套设于该轴杆上且位于该棘轮与该固定件间的摩擦施力组件。该摩擦施力组件用于对该棘轮朝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方向施力,使该棘轮朝向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迫紧。该制动机构设置于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上并包括可脱离地卡掣于该棘轮上的棘爪。当该第二支架沿后仰方向相对于该的第一支架转动时,该棘爪卡掣于该棘轮并带动该棘轮沿该后仰方向转动,当该第二支架沿相反于该后仰方向的前倾方向转动时,该棘轮静止不动,而该棘爪脱离与该棘轮的卡掣并可沿着该棘轮的外周缘转动。
[00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藉由该棘轮与该制动机构的棘爪的设置,使本发明适用于显示装置的支撑架模块的铰链转动不同方向时,铰链的摩擦阻力大小会不同,相对地旋转扭力也会不同。
[0027]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立体图,说明本发明具有铰链的支撑架模块的显示装置的较佳实施例。
[0029]图2是局部分解立体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
[0030]图3是局部放大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铰链连结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
[0031 ] 图4是分解立体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铰链。
[0032]图5是图1中I1-1I剖线所取的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铰链的各元件关系。
[0033]图6是图1中1-1剖线所取的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支撑显示模块。
[0034]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铰链的制动机构卡掣于棘轮。
[0035]图8是类似图7的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支架沿前倾方向转动并带动制动机构相对于转动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铰链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37]参阅图1与图2,是本发明具有铰链的支撑架模块的显示装置的较佳实施例,显示装置200包含显示模块8、底座7,及支撑架模块100。支撑架模块100将显示模块8撑立于平面(图未示)上,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8是以平面触控屏幕为例作说明,而底座7也可以是电脑主机,与显示模块8及支撑架模块100组合成A10(A11 In One)桌上型电脑。支撑架模块100包含固定支架1、第一支架2、两个枢纽3、第二支架4、两个铰链5。
[0038]底座7用于置放显示模块8于平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I呈U型状并可通过例如为螺丝螺锁的方式锁固于底座7。固定支架I包括两个左右相间隔的立板11,第一支架2包括板体20,及两个由板体20底端朝下凸伸且左右相间隔的凸块22,各个凸块22位于对应的立板11的侧边。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凸块22位于对应的立板11外侧,但不以此为限,凸块22也可以是位于对应的立板11内侧。各个凸块22通过对应的枢纽3与对应的立板11枢接在一起,藉此,使得第一支架2能通过枢纽3相对于固定支架I旋转。值得注意的是,固定支架I与底座7的结合方式不以上述为限,例如:固定支架I与底座7可以是一体成型者或是固定支架I卡合于底座7,只要能够将固定支架I与底座7结合的皆属本发明所论。
[0039]第一支架2还包括两个由板体20顶端朝上凸伸且左右相间隔的的枢接板21,每一个枢接板21具有位于外侧的第一侧边211,及相反于第一侧边211的第二侧边212。第二支架4包括与显示模块8相连接的连接板40,及两个由连接板40左右侧朝第一支架2凸伸的侧接合板41,连接板40可通过例如为螺丝螺锁的方式锁固于显示模块8背面,两个侧接合板41左右相间隔,各个侧接合板41邻近于对应的枢接板21。在本实施例中,各个侧接合板41邻近于对应的枢接板21的第二侧边212并且位于该第二侧边212内侧。各个铰链5设置于对应的侧接合板41与对应的枢接板21交接处,使侧接合板41通过铰链5与枢接板21枢接在一起,藉此,第二支架4能通过铰链5相对于第一支架2旋转。
[0040]参阅图3、图4与图5,每一个铰链5包含枢轴51、固定件52、棘轮53、摩擦机构54、制动机构55、限位片56,及隔离件57。
[0041]枢轴51包括轴杆511、形成于轴杆511 —端的头部512,及形成于轴杆511上且位于头部512相反端的接合部513,头部512外径大于轴杆511外径。各铰链5的轴杆511藉其断面呈非圆形状以穿设并卡合穿设于对应的枢接板21的呈非圆形并与轴杆511形状相配合的第一枢接孔213,以及对应的侧接合板41的第二枢接孔410,使得第二支架4可绕枢轴51相对于第一支架2转动。轴杆511凸伸出侧接合板41内侧,头部512及接合部513分别邻近于第一支架2的对应枢接板21与第二支架4的对应侧接合板41。
[0042]固定件52套设在轴杆511上并且可拆卸地接合于接合部513,在本实施例中,接合部513为外螺纹,固定件52为可螺接于该外螺纹的螺帽。棘轮53套设在轴杆511上且位于第二支架4的对应侧接合板41与固定件52间。
[0043]摩擦机构54包括摩擦施力组件541,摩擦施力组件541套设于轴杆511上且位于棘轮53与固定件52间。藉固定件52螺锁于枢轴51的接合部513,使得固定件52能阻挡摩擦施力组件541,以防止棘轮53及摩擦施力组件541脱离枢轴51的轴杆511。特别注意的是,固定件52与枢轴51的结合方式不以上述为限,只要能够将固定件52与枢轴51结合皆属本发明所论。本实施例的摩擦施力组件541具有四个套设于轴杆511上的板簧544,摩擦施力组件541的上述板簧544用于对棘轮53朝第二支架4的侧接合板41方向施力,使棘轮53朝向第二支架4的侧接合板41迫紧。当然,板簧544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三个,或五个以上,可视实际需求作调整。
[0044]较佳地,本较佳实施例中摩擦机构54还包括两个第一摩擦环片542,及两个第二摩擦环片543。该两个第一摩擦环片542套设于轴杆511上,其一抵接于棘轮53的一侧与摩擦施力组件541间,而另一个抵接于棘轮53的另一侧与第二支架4间。各第一摩擦环片542形成呈非圆形状并与轴杆511形状相配合的卡孔545,轴杆511穿设于卡孔545并卡接于卡孔545内。棘轮53形成呈圆形并供轴杆511可转动地穿设的穿孔531。当棘轮53相对于轴杆511转动时,两个第一摩擦环片542不会相对于轴杆511转动,而棘轮53会与两个第一摩擦环片542摩擦产生摩擦力。
[0045]两个第二摩擦环片543套设于轴杆511上且接合于第二支架4的侧接合板41相反侧,侧接合板41形成有三个邻近于第二枢接孔410的贯孔413,各第二摩擦环片543包括用于卡接于该三个贯孔413其中一个的卡块546,藉此,使得第二摩擦环片543能接合固定在侧接合板41上。值得注意的是,贯孔413的数量不以三个为限,也可以是两个,或四个以上。侧接合板41也可以仅形成一个贯孔413。该两个第二摩擦环片543其中一个抵接于侧接合板41与对应的第一摩擦环片542间,而另一个抵接于侧接合板41与套设在轴杆511且位于侧接合板41外侧的限位片56间。
[0046]参阅图3、图4、图6与图7,制动机构55设置于第二支架4的对应侧接合板41上,制动机构55包括有插销551、棘爪552、扭力弹簧553,及限位环554。插销551穿设于第二支架4的侧接合板41。棘爪552可转动地枢接于插销551且可脱离地卡掣于棘轮53上。扭力弹簧553套设于插销551上并对棘爪552朝棘轮53的方向偏压而使棘爪552卡掣于棘轮53上。插销551的一端部形成限位环槽550。限位环554套设于插销551并卡合于限位环槽550用于防止棘爪552以及扭力弹簧553脱离插销551。具体而言,棘轮53包括多个环设于外周缘的斜凸齿532,每两个相邻的斜凸齿532间形成有卡槽533。棘爪552包含基臂555、两个由基臂555 —侧向下延伸且末端朝同一方向凸伸并左右相间隔的枢接臂556,及由基臂555相反于枢接臂556的一侧凸伸而出的卡掣爪部557。各枢接臂556呈L型并形成供插销551穿设的枢接孔558。扭力弹簧553设置于两个枢接臂556间,扭力弹簧553的一端559连接固定在侧接合板41,而另一端560则抵接在其中一个枢接臂556的抵接臂部561,扭力弹簧553的另一端560用于对枢接臂556朝图7的逆时针方向偏压,藉此,使得卡掣爪部557能卡掣于棘轮53对应的其中一个卡槽533内。
[0047]限位片56套设于轴杆511上且位于第一支架2的对应枢接板21与第二支架4的对应侧接合板41间。第二支架4的侧接合板41包括前挡止部411,及间隔位于前挡止部411后侧的后挡止部412。限位片56包括设于侧接合板41的前挡止部411与后挡止部412间的挡止块562,在本实施例中,前挡止部411及后挡止部412分别为挡止斜面。挡止块562可挡止前挡止部411以限制第二支架4沿后仰方向10转动时的后仰角度,挡止块562可挡止后挡止部412以限制第二支架4沿前倾方向30转动时的前倾角度。限位片56形成呈非圆形状并与轴杆511形状相配合的卡孔563,轴杆511穿设于卡孔563并卡接于卡孔563内,使的限位片56不会随第二支架4的转动而被带动,才能达到限制第二支架4前倾或后仰的角度。
[0048]参阅图3及图5,隔离件57套设于轴杆511上并穿设于对应的枢接板21的第一枢接孔213内,用于避免第一支架2的枢接板21与轴杆511间相互摩擦。本较佳实施例中,隔离件57是呈套筒的结构状态,但隔离件57的型态不以此为限,只要能避免第一支架2的枢接板21与轴杆511间相互摩擦的皆属本发明所论的隔离件57。
[0049]参阅图5、图6与图7,摩擦机构54的摩擦施力组件541对棘轮53朝第二支架4的侧接合板41方向施力,使得两个第一摩擦环片542以及棘轮53会朝向第二支架4的侧接合板41迫紧,且其中一个第一摩擦环片542会迫紧接触于对应的第二摩擦环片543上。此外,由于扭力弹簧553对棘爪552的偏压,使得棘爪552的卡掣爪部557会稳固地卡掣于棘轮53的卡槽533内而不会脱离卡槽533。因此,当使用者欲将显示模块8沿后仰方向10转动时,使用者施加于显示模块8上的力量必须大于棘轮53与两个第一摩擦环片542间的摩擦阻力,才能使得棘爪552具有足够的力量顶推棘轮53旋转,如此一来,第二支架4才能顺利地沿后仰方向10相对于第一支架2转动。
[0050]藉由前述的设计方式,由于铰链5的摩擦阻力大而不易被旋转,因此,支撑架模块100能稳固地将显示模块8定位于所选择的角度位置。所以使用者在触控、按压显示模块8时,显示模块8能保持稳固的状态且不会产生晃动或向后仰的情形。
[0051]参阅图7与图8,当使用者沿前倾方向30转动显示模块8时,棘轮53静止不动,第二支架4会带动棘爪552沿前倾方向30转动使卡掣爪部557脱离与卡槽533的卡掣,且棘爪552的卡掣爪部557会依序滑过数个斜凸齿532的斜面534,使得棘爪552的卡掣爪部557能沿着棘轮53的外周缘转动。当使用者将显示模块8转动到所需的角度位置后,棘爪552的卡掣爪部557便会卡掣于棘轮53的对应卡槽533内定位。由于显示模块8带动第二支架4沿前倾方向30转动的过程中,棘爪552不需克服棘轮53与两个第一摩擦环片542间的摩擦阻力以带动棘轮53旋转,因此,铰链5的摩擦阻力小,使用者不需施加过大的力量便能轻易地旋转显示模块8,以进行显示模块8的角度调整及收纳。
[0052]值得一提,本较佳实施例中的铰链5、枢纽3的个数各为两个,但也可以仅包含一个铰链5,及一个枢纽3。
[0053]另外,本较佳实施例中的支撑架模块100也可以不包含固定支架1、该两个枢纽3,而直接将第一支架2设置于底座7上。
[0054]综上所述,藉由棘轮53与制动机构55的棘爪552的设置,当显示模块8及第二支架4沿后仰方向10转动时,由于铰链5的摩擦阻力大而不易被旋转,因此,使用者施加于显示模块8上的力量必须大于棘轮53与两个第一摩擦环片542间的摩擦阻力,才能使得棘爪552具有足够的力量顶推棘轮53旋转,第二支架4才能顺利地沿后仰方向10相对于第一支架2转动。所以使用者在触控、按压显示模块8时,显示模块8能保持稳固的状态且不会产生晃动或向后仰的情形。此外,当显示模块8及第二支架4沿前倾方向30转动时,由于棘爪552不需克服棘轮53与两个第一摩擦环片542间的摩擦阻力以带动棘轮53旋转,因此,铰链5的摩擦阻力小,使得使用者不需施加过大的力量便能轻易地旋转显示模块8,以进行显示模块8的角度调整及收纳,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005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铰链,适用于枢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该铰链包含:枢轴、结合于枢轴的固定件、套设于枢轴的摩擦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枢轴包括穿设于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的轴杆、形成于该轴杆一端的头部,及形成于该轴杆位于该头部相反端的接合部,该轴杆凸伸出该第二支架,该头部及该接合部分别邻近于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该第二支架可绕该枢轴相对于该第一支架转动; 该固定件套设在该轴杆并接合于该接合部; 该铰链还包括棘轮,该棘轮套设在该轴杆上且位于该第二支架与该固定件间; 该摩擦机构包括套设于该轴杆上且位于该棘轮与该固定件间的摩擦施力组件,该摩擦施力组件用于对该棘轮朝该第二支架方向施力,使该棘轮朝向该第二支架迫紧;及 该铰链还包括制动机构,该制动机构设置于该第二支架上并包括可脱离地卡掣于该棘轮上的棘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摩擦机构还包括两个套设于该轴杆上的第一摩擦环片,该两个第一摩擦环片的其中一个抵接于该棘轮与该摩擦施力组件间,而另一个抵接于该棘轮与该第二支架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轴杆的断面呈非圆形状,该棘轮形成呈圆形并供该轴杆可转动地穿设的穿孔,各该第一摩擦环片形成呈非圆形状并与该轴杆形状相配合的卡孔,该轴杆穿设于该卡孔并卡接于该卡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棘轮包括多个环设于外周缘的斜凸齿,每两个相邻的斜凸齿间形成有卡槽,且每一个该斜凸齿具有斜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铰链还包含套设于该轴杆上且位于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间的限位片,该第二支架包括前挡止部,及间隔位于该前挡止部后侧的后挡止部,该限位片包括设于该前挡止部与该后挡止部间的挡止块,该挡止块可挡止该前挡止部以限制该第二支架的后仰角度,该挡止块可挡止该后挡止部以限制该第二支架的前倾角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限位片形成呈非圆形状并与该轴杆形状相配合的卡孔,该轴杆穿设于该卡孔并卡接于该卡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摩擦机构还包含两个套设于该轴杆上且接合于该第二支架相反侧的第二摩擦环片,该两个第二摩擦环片的其中一个抵接于该第二支架与对应的该第一摩擦环片间,而另一个抵接于该第二支架与该限位片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个该第二摩擦环片包括用于卡接并接合固定于该第二支架的卡块。
9.如权利要求1至8其中任一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制动机构的棘爪可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二支架,该制动机构还包括让该棘爪朝该棘轮方向偏压使该棘爪卡掣于该棘轮上的扭力弹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制动机构还包括穿设于该第二支架的插销,及限位环,该棘爪可转动地枢接于该插销,该扭力弹簧套设于该插销上,该插销的端部形成限位环槽,该限位环套设于该插销并卡合于该限位环槽,用于防止该棘爪及该扭力弹簧脱离该插销。
11.一种支撑架模块,适用于支撑显示模块,该支撑架模块包含:第一支架、与该显示模块相连接的第二支架,及用于枢接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的铰链,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支架包括枢接板,该枢接板具有第一侧边,及相反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 该第二支架包括邻近于该第二侧边的侧接合板;及该铰链用于枢接该第一支架的枢接板与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该铰链包含: 枢轴,包括穿设于该第一支架的枢接板与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的轴杆、形成于该轴杆一端的头部,及形成于该轴杆位于该头部相反端的接合部,该轴杆凸伸出该侧接合板,该头部及该接合部分别邻近于该第一支架的枢接板与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该第二支架可绕该枢轴相对于该第一支架转动; 固定件,套设在该轴杆并接合于该接合部; 棘轮,套设在该轴杆上且位于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与该固定件间; 摩擦机构,包括套设于该轴杆上且位于该棘轮与该固定件间的摩擦施力组件,该摩擦施力组件用于对该棘轮朝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方向施力,使该棘轮朝向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迫紧;及 制动机构,设置于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上并包括可脱离地卡掣于该棘轮上的棘爪,当该第二支架沿后仰方向相对于该的第一支架转动时,该棘爪卡掣于该棘轮并带动该棘轮沿该后仰方向转动,当该第二支架沿相反于该后仰方向的前倾方向转动时,该棘轮静止不动,而该棘爪脱离与该棘轮的卡掣并可沿着该棘轮的外周缘转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架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铰链还包含套设于该轴杆上,避免该第一支架与该轴杆间相互摩擦的隔离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撑架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支架包括两个枢接板,而该第二支架包含两个分别邻近于该两个枢接板的侧接合板,该铰链的个数为两个,该两个铰链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支架的该两个枢接板与相对应的该第二支架的该两个侧接合板交接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撑架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支撑架模块还包含固定支架及两个枢钮,该两个枢钮连接该固定支架与该第一支架,该第一支架可绕该枢钮相对于该固定支架转动。
15.一种显示装置,包含:显示模块、置于平面的底座,及设于该显示模块与该底座间并支撑该显示模块撑立于该底座上的支撑架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模块包含: 固定支架,结合于该底座上; 第一支架,包括两个相间隔的枢接板,每一个枢接板具有第一侧边,及相反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 两个枢纽,分别连接该固定支架与该第一支架,该第一支架可绕该枢钮相对于该固定支架转动; 第二支架,连接于该显示模块,并包括两个分别邻近于所述第二侧边的侧接合板;及两个铰链,分别用于枢接该第一支架的该两个枢接板与相对应的该第二支架的该两个侧接合板,每一个铰链包含: 枢轴,包括穿设于该第一支架的枢接板与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的轴杆、形成于该轴杆一端的头部,及形成于该轴杆位于该头部相反端的接合部,该轴杆凸伸出该侧接合板,该头部及该接合部分别邻近于该第一支架的枢接板与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该第二支架可绕该枢轴相对于该第一支架转动; 固定件,套设在该轴杆并接合于该接合部; 棘轮,套设在该轴杆上且位于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与该固定件间; 摩擦机构,包括套设于该轴杆上且位于该棘轮与该固定件间的摩擦施力组件,该摩擦施力组件用于对该棘轮朝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方向施力,使该棘轮朝向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迫紧;及 制动机构,设置于该第二支架的侧接合板上并包括可脱离地卡掣于该棘轮上的棘爪,当该第二支架沿后仰方向相对于该第一支架转动时,该棘爪卡掣于该棘轮并带动该棘轮沿该后仰方向转动,当该第二支架沿相反于该后仰方向的前倾方向转动时,该棘轮静止不动,而该棘爪脱离与该棘轮的卡掣并可沿着该棘轮的外周缘转动。
【文档编号】F16C11/10GK103671473SQ201210319273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0日
【发明者】冒淑华, 江岳纹 申请人: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