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自动伸缩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5398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管路自动伸缩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所提供的管路自动伸缩装置,包含有一基部、一移动件、一挠性管,并使一伸缩机构连接于管路的中段部位与移动平台的基部间,并使该伸缩机构常态性地位于一缩回位置上,据以使介于该伸缩机构与该移动平台的移动件间的管路持续受到拉伸,俾以使管路获得定位。
【专利说明】管路自动伸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与移动平台的附属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管路自动伸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按,就提供二维或三维方向的移动平台技术而言,以适当的动力驱动移动元件通过二维或三维定位的方式,使移动元件在一平台上移动至预定位置上的移动平台技术,固已被若干的先前技术所揭露,但无论已知移动平台技术所应用者是平面马达或线性马达等已知驱动技术,其移动元件与控制机构间仍需有适当的线路连结,而为保护该等连接线路,已知技术中遂有以可弯折的挠性蛇管予以包覆,用以在连接线路的外部形成保护,避免移动元件在移动过程中,连接线路受到非预期的损坏。
[0003]该等以蛇管等挠性管路所构成的保护技术,由于需具有较长的长度,以容许移动元件在最大移动距离下的作动,因此,当移动元件在平台上作动时,特别是移动距离较短的行程,管路本身由于欠缺适当的定位或收纳技术,遂仅能任由管路在平台上不受控制地任意摆动,容易对移动平台造成干涉,并造成移动平台杂乱的外观印象。

【发明内容】

[0004]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自动伸缩装置,其使一伸缩机构连接于管路的中段部位与移动平台的基部间,并使该伸缩机构常态性地位于一缩回位置上,据以使介于该伸缩机构与该移动平台的移动件间的管路持续受到拉伸,俾以使管路获得定位。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于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管路自动伸缩装置包含有一基部;一移动件,可受动力带动而在该基部上移行;一挠性管,以一端与该移动件连接;而更包含有一伸缩机构,设于该基部上,与该挠性管的中段部位连接,并可在一缩回位置与一伸出位置间位移,据以使介于该移动件与该伸缩机构间的该挠性管部位受到拉伸而受到定位。
[0006]所述伸缩机构更包含有一连接部,与所述挠性管的中段部位连接,一施力部,使该连接部常态性地位于所述缩回位置上。
[0007]所述施力部具有一端座,设于所述基部上,一弹性件,桥设于该端座与所述连接部间,俾可通过该弹性件所提供的弹力,使所述连接部常态性地位于所述缩回位置上。
[0008]所述弹性件为拉伸弹簧。
[0009]所述连接部具有一滑轨,设于所述基部上,一滑座,滑设于该滑轨上而可在所述缩回及所述伸出位置间往复滑移,且与所述挠性管的中段部位连接,并可受所述施力部所施加的力,常态性地位于所述缩回位置上。
[0010]所述伸缩机构更包含有一对导轮,彼此并列且相隔开来地枢设于所述基部上,而介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移动件之间,且使所述挠性管受夹于该对导轮之间。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管路自动伸缩装置,使一伸缩机构连接于管路的中段部位与移动平台的基部间,并使该伸缩机构常态性地位于一缩回位置上,据以使介于该伸缩机构与该移动平台的移动件间的管路持续受到拉伸,俾以使管路获得定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0013]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0014]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为显示该连接部位于该缩回位置上。
[0015]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为显示该连接部位于该伸出位置上。
[0016]附图标号:10:管路自动伸缩装置;20:基部;21:台面;30:移动件;40:接性管;50:伸缩机构;51:连接部;511:滑轨;512:滑座;52:施力部;521:端座;522:弹性件;53: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兹即举以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请参阅各图所示,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管路自动伸缩装置10,其主要是包含有一基部20、一移动件30、一挠性管40以及一伸缩机构50,其中,关于各该基部20、移动件30及挠性管40的具体技术内容与已知技术所已公开揭露者相同,而属已知技术的一环,在本实施例中即不拟予以过度的说明,换言之,大体上而言:
该基部20呈平台状,并可为已知移动平台技术中所使用的平台,当其是以平面马达为动力源时,可以定子平台构成该基部20,而当是以线性马达为动力源时,则可以工作平台构成该基部20。
[0019]该移动件30可受适当动力源的驱动而在该基部20上方位移作动。
[0020]该挠性管40则以一端与该移动件30连接,另端则与位于该基部20上的控制机构(图上未示)相连接,用以将连接控制机构与该移动件30的连接线路(图上未示)予以包覆,据以提供对连接线路的保护效果。
[0021]继之所说明的该伸缩机构50则为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具体而言,该伸缩机构50包含有一连接部51、一施力部52以及一对导轮53 ;
该连接部51设于该基部20上,并与该挠性管40的中段部位连接,具有了一适当长度的滑轨511,固设于该基部20上侧的台面21上,一滑座512与该挠性管40的中段部位连接,并滑设于该滑轨511上,而可在一伸出位置与一缩回位置间在该滑轨511上往复滑移;该施力部52具有一端座521,立设于该基部20的台面21上,并位于该滑轨511的一侦牝一由拉伸弹簧所构成的弹性件522以两端桥接于该端座521与该滑座512上,俾以提供弹力使该滑座512常态性地位于该缩回位置上;
该对导轮53彼此并列且相隔开来地枢设于该基部20的台面21上并与该滑轨511长轴一端相邻对应,且使该挠性管40受夹于该对导轮53之间。
[0022]通过上述构件的组成,该管路自动伸缩装置10可被应用于移动平台技术中,而当该移动件30受控制而进行移行作动时,同步带动该挠性管40改变位置,而通过该伸缩机构50可维持该挠性管40在介于该移动件30与该连接部51间受到拉伸的状态,而受到定位,以避免该挠性管40如已知技术般任意摆动而位于无法预期的位置上,致与移动平台的其他构成元件间产生干涉而影响正常的使用,具体而言:
本实施例使介于该移动件30与该滑座512间的挠性管40长度为定值长度的状态,据此,当该移动件30位移的行程距离小于或等于该定值长度时,该伸缩机构50维持于位于该缩回位置的状态,即如图3所示般;
而当该移动件30的位移行程距离大于该定值长度时,可通过该移动件30的移动,经由该挠性管40带动该滑座512同步位移,俾以通过该滑座512的位移距离,补偿该定值长度的不足,使该移动件30的移动不受影响,此如图4所示般,且在此同时,该滑座512的移动同步带动该弹性件522的拉伸,据此,当该移动件30位移至该定值长度范围内时,该弹性件522可通过缩回的力,使该滑座512自该伸出位置往该缩回位置方向移行,俾以确保该挠性管40在该基部20的台面21上不会如同已知技术般因未受定位而任意乱摆造成干涉的缺失。
【权利要求】
1.一种管路自动伸缩装置,包含有: 一基部; 一移动件,可受动力带动而在该基部上移行; 一挠性管,以一端与该移动件连接; 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 一伸缩机构,设于该基部上,与该挠性管的中段部位连接,并可在一缩回位置与一伸出位置间位移,据以使介于该移动件与该伸缩机构间的该挠性管部位受到拉伸而受到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自动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更包含有一连接部,与所述挠性管的中段部位连接,一施力部,使该连接部常态性地位于所述缩回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自动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具有一端座,设于所述基部上,一弹性件,桥设于该端座与所述连接部间,俾可通过该弹性件所提供的弹力,使所述连接部常态性地位于所述缩回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自动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拉伸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管路自动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一滑轨,设于所述基部上,一滑座,滑设于该滑轨上而可在所述缩回及所述伸出位置间往复滑移,且与所述挠性管的中段部位连接,并可受所述施力部所施加的力,常态性地位于所述缩回位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自动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更包含有一对导轮,彼此并列且相隔开来地枢设于所述基部上,而介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移动件之间,且使所述挠性管受夹于该对导轮之间。
【文档编号】F16L3/01GK103672167SQ20121032186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日
【发明者】陈泽民, 何长政 申请人: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