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圈电机用弹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041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音圈电机用弹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圈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摄像头自动调焦音圈电机的弹片。
背景技术
由于音圈电机(Voice CoilMotor,VCM)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低能耗、无噪音、高加速度、响应速度快、位移精 确和价格低等优点,所以目前对于摄像头自动调焦装置来说,音圈电机结构自动调焦仍为性价比最高的方式。通过将光学镜头固定在音圈电机转子线架上,转子作为镜头移动的动力单元,并通过弹片副连接音圈电机转子线架与定子,当电机通电后,转子线架将沿镜头光轴方向做直线运动,从而实现自动调焦功能,弹片副的作用在于加速音圈电机的驱动/还原的变化速度。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弹片副通常只是包括若干简单的弹力臂,这种弹力臂的弹力较小,容易使转子部分相对于定子部分发生偏摆,从而增加了组装音圈马达的难度,影响了组装速度。此外,音圈马达在使用过程中,转子部分相对于定子部分前后方向的线性运动时,还容易产生转动或者晃动,音圈马达用于驱动镜头,就会影响成像质量。为了解决以上难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了改进,作为改进的一个实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1944816A公开一种“音圈马达及其片状弹簧”,该音圈马达包括固定部分和运动部分,所述片状弹簧包括上弹簧101和下弹簧102 (参见图I所示),运动部分的前端、后端分别通过上弹簧、下弹簧连接到固定部分。上、下弹簧均包括若干弹簧单元,每一个弹簧单元分别包括一个固定部分前、后连接端1011、1021,用于连接所述固定部分;一个运动部分前、后连接端1014、1024,用于连接所述运动部分;一个直的上、下弹性臂1012、1022 ;以及一个上、下弧形连接部1013、1023 ;所述弹性臂一端连接到所述固定部分连接端,另一端通过所述弧形连接部连接到所述运动部分连接端。该发明的片状弹簧具有较大的抗扭能力,能避免运动部分在沿前后方向运动时出现较大的偏摆。但是上述专利中所述的弹片均采用片状板型结构,需要另行设置正、负端子完成电流导入功能,增加了组装难度和加工难度,增加了产品零部件,提升了生产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了进一步改进,作为改进的一个实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1227131A公开一种“用于超小型化音圈电机的弹簧片副”,参见图2_3所示,包括ill、后弹黃片201、202,所述如、后弹黃片201、202均包括一中央开设有中心孔的基体,该中心孔周边径向由内向外同轴分布有内圈运动环2021和外圈固定环2022,所述内圈运动环上设有卡位结构2023,外圈固定环上设有迂回簧丝2024,所述后弹簧片由左右分开的两半弹簧片组合而成,通过分片绝缘槽隔开,各半弹簧片上的导电端子2025分别于正、负输入端子相接,所述前、后弹簧片基体均为矩形平板结构,其外圈固定环上设有至少四条交错迂回的簧丝,各迂回簧丝形状相同,且均匀、对称地分布在内圈运动环与外圈固定环之间。采用该发明的弹片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运动载座响应速度,减少音圈电机零件数量及加工工序,节约加工材料,降低成本。
但是由于该专利所述的弹丝采用简单的迂回结构,使得在电机运动过程中,弹丝结构只能产生较小的向心张力,从而使转子轴线动态与静态时所形成的夹角较大,一般在偏移角度达到13分以上(即O. 21°以上),进一步影响对焦效果,导致高像素手机拍照质量也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圈电机用弹片,通过改变弹丝结构,在对焦过程中,该弹丝能够产生较大的向心张力,从而使转子轴线动态与静态时所形成的夹角达较小,进而达到拍摄效果更好目的。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圈电机用弹片,通过将多根弹丝对称、均匀设置,使得各弹丝在对焦过程中产生相同大小的向心张力,进一步保证了转子线架在运动过程中轴线与静止时轴线所形成的夹角小。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圈电机用弹片,通过自带导电端子,省去了另行焊接电极工序,可降低生产成本。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音圈电机用弹片,所述的弹片有两个,每个弹片均包括外框和内框,以及用于连接外、内框的弹丝,所述弹丝至少具有六段弯曲部,所述弹丝有多个,且对称均布于所述夕卜、内框之间。作为上述弹片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弹片包括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包括第一外框、第一内框和第一弹丝,所述第二弹片包括第二外框、第二内框和第二弹丝,所述第一弹丝和第二弹丝均包括至少六段弯曲的弧形部和两直线部,且所述直线部与所述弧形部采用直线与弧形相切耦合,所述第一弹丝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框、所述第一内框弧形过渡连接,所述第二弹丝分别与所述第二外框、所述第二内框弧形过渡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弹丝和所述第二弹丝包括至少八段弯曲的弧形部。作为上述弹片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丝和第二弹丝均有四组,且四组所述的第一弹丝对称均布于所述第一外框与所述第一内框之间,四组所述的第二弹丝对称均布于所述第二外框与所述第二内框之间。通过上述设计,呈对称均匀设置的四组弹丝,可使转子运动过程中,每组弹丝都会产生一个较大且同等大小的向心的张力,从而保证转子在运动过程中的轴线与其静止的轴线所形成的夹角小,进而保证对焦效果。作为上述弹片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丝和/或第二弹丝包括八段弯曲的弧形部和两段直线部,分别为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第三弧形部、第四弧形部、第五弧形部、第六弧形部、第七弧形部、第八弧形部、第一直线部和第二直线部,且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第三弧形部和第四弧形部依序通过弧形相切耦合成为第一 S型弹丝部,所述第五弧形部、第六弧形部、第七弧形部和第八弧形部依序通过弧形相切耦合成为第二 S型弹丝部,所述内框、所述第一直线部、第一 S型弹丝部、第二 S型弹丝部、第二直线部、所述外框依序连接,所述内框与所述第一直线部、所述外框与所述第二直线部均采用弧形过渡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部与所述第一 S型弹丝部、所述第二直线部与所述第二 S型弹丝部均采用直线与弧形相切耦合,所述第一 S型弹丝部与第二 S型弹丝部采用弧形与弧形相切耦合。
作为上述弹片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丝和/或第二弹丝包括八段弯曲的弧形部和三段直线部,分别为第九弧形部、第十弧形部、第i^一弧形部、第十二弧形部、第十三弧形部、第十四弧形部、第十五弧形部、第十六弧形部、第三直线部、第四直线部和第五直线部,且所述第九弧形部、第十弧形部、第i^一弧形部、第十二弧形部依序通过弧形相切耦合成为第三s型弹丝部,所述第十三弧形部、第十四弧形部、第十五弧形部、第十六弧形部依序通过弧形相切耦合成为第四s型弹丝部,所述内框、所述第三直线部、第三s型弹丝部、第四直线部、第四s型弹丝部、所述第五直线部、所述外框依序连接,所述内框与所述第三直线部、所述外框与所述第五直线部均采用弧形过渡连接,所述第三直线部与所述第三s型弹丝部、所述第四直线部与所述第三s型弹丝部和第四s型弹丝部、所述第四s型弹丝部与所述第五直线部均采用直线与弧形相切耦合。通过上述设计,且内框、第一直线部、第一 S型弹丝部、第二 S型弹丝部、第二直线部、外框呈非线性布置,或者,内框、第三直线部、第三S型弹丝部、第四直线部、第四S型弹丝部、第五直线部、外框呈非线性布置,通过改变弹丝的结构,使其在结构上至少包括两个 呈非线性布置的S型弹丝部,增加了弹片的结构稳定性,使得电机转子线架在运动过程中的轴线与静止时的轴线所形成的角度平均值可以控制在O. 12°以内,远小于传统的电机转子线架在运动过程中的轴线与静止时的轴线所形成的角度平均值在O. 21°以上,产生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对于保证对焦效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任何具有至少八段弧形部,并可以构成至少两个呈非线性布置的S型弹丝部的弹丝结构,均可适用本发明。作为上述弹片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外框和/或第二外框采用周边连通一体的封闭式结构或者采用由其中心分体为独立两部分的非封闭式结构;所述第一内框和/或第二内框采用周边连通一体的封闭式结构或者采用由其中心分体为独立两部分的非封闭式结构。当外框、内框采用由其中心分体为独立两部分的非封闭式结构时,可实现绝缘功能,无需再单独设置绝缘件实现绝缘功能,简化了工艺和节约了零件,进一步降低了成本。作为上述弹片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外框或第二外框采用由其中心分体为独立两部分的非封闭式结构,且所述第一外框或所述第二外框向外延伸有凸边,且所述凸边与所述第一外框或第二外框为一体成型,并通过折弯成导电端子。通过在外框上一体成型导电端子,减少了在外框上焊接导电端子工序,克服了传统的正、负端子与弹片焊接工艺要求高,难以保证良品率的问题;同时也节约了零部件的使用,节约了成本。作为上述弹片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丝和/或第二弹丝的始端至末端的厚度一致,其始端至末端的宽度由窄变宽或者由宽变窄均匀梯度设置;或,所述第一弹丝和/或第二弹丝的始端至末端的宽度一致,其始端至末端的厚度由厚变薄或者由薄变厚均匀梯度设置。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实现在转子运动过程中消除应力集中目的。作为上述弹片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框采用矩形一体式结构,在所述外框上靠近内框的一面设置有凸起或者凹陷,在所述外框上远离内框的一面设置凹陷;所述内框靠近外框的一面采用异型结构,在所述内框上远离外框的一面采用圆形结构,并均匀设置有多个凹陷。优选的,外框可采用四角带有圆弧的矩形轮廓。采用该结构形式,主要出于便于安装的考虑。作为上述弹片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框采用包括独立两部分的分体式结构,在所述外框上靠近内框的一面设置有凸起或者凹陷,在所述外框上远离内框的一面设置凹陷;所述内框靠近外框的一面采用异型结构,所述内框远离外框的一面采用圆形结构。通过在外框(包括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内框(包括第一内框和第一外框)上设置凹陷或凸起,主要目的是便于弹片与定子和转子之间的装配,在组装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将本发明的弹片运用于音圈电机,可以使电机在运行过程中,转子线架的轴线与其在静止时的轴线所形成的角度平均值可以控制在O. 12°以内,由于镜头固定于转子线架上,使得镜头在对焦过程中,镜头光轴动态与静态时所形成的夹角达到最小,保证了对焦效果。


图I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片状弹黃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弹簧片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示的后弹簧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一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二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 I 中101、上弹簧;1011、固定部分前连接端;1012、上弹性臂;1013、上弧形连接部;1014、运动部分前连接端;102、下弹簧;1021、固定部分后连接端;1022、下弹性臂;1023、下弧形连接部;1024、后连接端。图2-3 中201、前弹簧片;202、后弹簧片;2021、内圈运动环;2022、外圈固定环;2023、卡位结构;2024、迂回簧丝;2025、导电端子。图4-5 中I、第一弹片;2、第一外框;3、第一内框;4、第一弹丝;5、第一直线部;6、第一弧形部;7、第二弧形部;8、第三弧形部;9、第四弧形部;10、第一 S型弹丝部;11、第五弧形部;12、第六弧形部;13、第七弧形部;14、第八弧形部;15、第二 S型弹丝部;16、第二直线部;17、第一圆弧;18、第二圆弧;19、第三圆弧;20、第四圆弧;21、第二弹片;22、第二外框;23第二内框;24、第二弹丝;25、第九弧形部;26、第十弧形部;27、第i^一弧形部;28、第十二弧形部;29、第十三弧形部;30、第十四弧形部;31、第十五弧形部;32、第十六弧形部;33、第三直线部;34、第四直线部;35、第五直线部;36、第三S型弹丝部;37、第四S型弹丝部;38、第五圆弧;39、第六圆弧;40、第七圆弧;41、第八圆弧;42、导电端子;
43、第一凸起;44、第一凹陷;45、第二凹陷;46、第二凸起;47、第三凹陷。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音圈电机用弹片,包括第一弹片I和第二弹片
21。第一弹片I包括第一外框2、第一内框3和用于连接第一外框2与第一内框3的第一弹丝4 ;第二弹片21包括第二外框22、第二内框23和用于连接第二外框22与第二内框23的第二弹丝24。其中,第一弹丝4和第二弹丝24均有四组,分别对称均布于第一外框2与第一内框3之间、第二外框22与第二内框23之间,通过将四组弹丝对称均匀布置对应的外框与内框之间,且四组弹丝结构均相同,在转子运动过程中,使得四组弹丝均产生相同的向心张力,可保证转子的动态轴线与静态轴线所形成的夹角小。 第一弹丝4包括第一直线部5、第一弧形部6、第二弧形部7、第三弧形部8、第四弧形部9、第五弧形部11、第六弧形部12、第七弧形部13、第八弧形部14、第二直线部16,第一弧形部6、第二弧形部7、第三弧形部8、第四弧形部9依序通过弧形相切耦合为第一 S型弹丝部10 ;第五弧形部11、第六弧形部12、第七弧形部13、第八弧形部14依序通过弧形相切耦合为第二 S型弹丝部15 ;第一内框2、第一直线部5、第一 S型弹丝部10、第二 S型弹丝部15、第二直线部16、第一外框3依序连接,第一内框2与第一直线部5米用第一圆弧17和第二圆弧18过渡连接,第一外框3与第二直线部16采用第三圆弧19和第四圆弧20过渡连接,第一直线部5与第一 S型弹丝部10、第二直线部16与第二 S型弹丝部15均采用直线与弧形相切耦合,第一 S型弹丝部10与第二 S型弹丝部15采用弧形与弧形相切耦合。第二弹丝24包括第九弧形部25、第十弧形部26、第i^一弧形部27、第十二弧形部28、第十三弧形部29、第十四弧形部30、第十五弧形部31、第十六弧形部32、第三直线部33、第四直线部34和第五直线部35,且第九弧形部25、第十弧形部26、第i^一弧形部27、第十二弧形部28依序通过弧形相切耦合成为第三S型弹丝部36,第十三弧形部29、第十四弧形部30、第十五弧形部31、第十六弧形部32依序通过弧形相切耦合成为第四S型弹丝部37,第二内框23、第三直线部33、第三S型弹丝部36、第四直线部34、第四S型弹丝部37、第五直线部35、第二外框22依序连接,第二内框23与第三直线部33采用第五圆弧38和第六圆弧39过渡连接,第二外框22与第五直线部35采用第七圆弧40和第八圆弧41过渡连接,第三直线部33与第三S型弹丝部36、第四直线部34与第三S型弹丝部36和第四S型弹丝部37、第四S型弹丝部37与第五直线部35均采用直线与弧形相切耦合。第一外框3、第一内框2均采用周边连通一体的封闭式结构;第二外框22、第二内框23均采用由其中心分体为独立两部分的非封闭式结构。第二外框22向外延伸有凸边,且凸边与第二外框为一体成型,并通过折弯成导电端子42。由于第一弹片I只承担轴向机械回复力和径向对中保证的功能,但无需其承担电流引导功能;但是,第二弹片21除承担轴向机械回复力和径向对中保证的功能,还由第二外框向外延伸并折弯的两导电端子42承担电流引导功能。这样无需再另行焊接电极,简化了工序,同时也能保证导流的顺畅。第一外框2整体采用矩形结构,第一外框2的靠近第一内框3的一面设置有四个第一凸起43,第一外框2的远离第一内框3的一面设置四个第一凹陷44 ;第一内框3靠近第一外框2的一面采用异型结构,第一内框3的远离第一外框2的一面采用圆形结构,并均匀设置有四个第二凹陷45。第二外框22包括两独立部分,第二外框22的靠近第二内框23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凸起46,第二外框22的远离第二内框23的一面设置第三凹陷47 ;第二内框23靠近第二外框22的一面采用异型结构,第二内框23的远离第二外框23的一面采用圆形结构。对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弹丝与第二弹丝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例如,上述的第二弹丝的结构亦可采用与上述的第一弹丝相同的结构,上述的第一弹丝的结构亦可采用与上述的第二弹丝相同的结构。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仅在于第一弹丝的结构不同,其第一弹丝包括八段·弯曲的弧形部和一段直线部,分别为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第三弧形部、第四弧形部、第五弧形部、第六弧形部、第七弧形部、第八弧形部、第一直线部,且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第三弧形部、第四弧形部依序通过弧形相切耦合成为第一 S型弹丝部,第五弧形部、第六弧形部、第七弧形部、第八弧形部依序通过弧形相切耦合成为第二 S型弹丝部,第一内框、第一 S型弹丝部、第一直线部、第二 S型弹丝部、第一外框依序连接,第一内框与第一 S型弹丝部、第一外框与第二 S型弹丝部均采用弧形过渡连接,第一直线部与第一 S型弹丝部、第一直线部与第二 S型弹丝部均采用直线与弧形相切耦合。由于第一弹丝包括了双S型弹丝部,且双S型弹丝部采用非线性布置,在转子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向心张力足够大,保证了转子运动过程中轴线与其静止时的轴线所形成的夹角小,进而保证了音圈马达的结构稳定性。实施例三实施例三与上述两实施例的区别仅仅在于第二弹丝的结构不同,其第二弹丝包括八段弯曲的弧形部和两段直线部,分别为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第三弧形部、第四弧形部、第五弧形部、第六弧形部、第七弧形部、第八弧形部、第一直线部、第二直线部,且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第三弧形部、第四弧形部依序通过弧形相切耦合成为第三S型弹丝部,第五弧形部、第六弧形部、第七弧形部、第八弧形部依序通过弧形相切耦合成为第四S型弹丝部,第二内框、第三S型弹丝部、第一直线部、第二直线部、第四S型弹丝部、第二外框依序连接,第二内框与第三S型弹丝部、第一直线部与第二直线部、第二外框与第四S型弹丝部均采用弧形过渡连接,第一直线部与第三S型弹丝部、第二直线部与第四S型弹丝部均采用直线与弧形相切耦合。由于第二弹丝同样包括了双S型弹丝部,且双S型弹丝部采用非线性布置,在转子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向心张力足够大,保证了转子运动过程中的轴线与其在静止时的轴线所形成的夹角小,进而保证了音圈马达的结构稳定性。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
,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音圈电机用弹片,所述的弹片有两个,每个弹片均包括外框和内框,以及用于连接外、内框的弹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弹丝至少具有六段弯曲部,所述弹丝有多个,且对称均布于所述外、内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音圈电机用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片包括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包括第一外框、第一内框和第一弹丝,所述第二弹片包括第二外框、第二内框和第二弹丝,所述第一弹丝和第二弹丝均包括至少六段弯曲的弧形部和两直线部,且所述直线部与所述弧形部采用直线与弧形相切耦合,所述第一弹丝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框、所述第一内框通过弧形过渡连接,所述第二弹丝分别与所述第二外框、所述第二内框通过弧形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圈电机用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丝和第二弹丝均有四组,且四组所述的第一弹丝对称均布于所述第一外框与所述第一内框之间,四组所述的第二弹丝对称均布于所述第二外框与所述第二内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音圈电机用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丝和/或第二弹丝包括八段弯曲的弧形部和两段直线部,分别为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第三弧形部、第四弧形部、第五弧形部、第六弧形部、第七弧形部、第八弧形部、第一直线部和第二直线部,且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第三弧形部和第四弧形部依序通过弧形相切耦合成为第一 S型弹丝部,所述第五弧形部、第六弧形部、第七弧形部和第八弧形部依序通过弧形相切耦合成为第二 S型弹丝部,所述内框、所述第一直线部、所述第一 S型弹丝部、所述第二S型弹丝部、所述第二直线部、所述外框依序连接,所述内框与所述第一直线部、所述外框与所述第二直线部均采用弧形过渡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部与所述第一 S型弹丝部、所述第二直线部与所述第二 S型弹丝部均采用直线与弧形相切耦合,所述第一 S型弹丝部与所述第二 S型弹丝部采用弧形与弧形相切耦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音圈电机用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丝和/或第二弹丝包括八段弯曲的弧形部和三段直线部,分别为第九弧形部、第十弧形部、第十一弧形部、第十二弧形部、第十三弧形部、第十四弧形部、第十五弧形部、第十六弧形部、第三直线部、第四直线部和第五直线部,且所述第九弧形部、第十弧形部、第i^一弧形部、第十二弧形部依序通过弧形相切耦合成为第三s型弹丝部,所述第十三弧形部、第十四弧形部、第十五弧形部、第十六弧形部依序通过弧形相切耦合成为第四s型弹丝部,所述内框、所述第三直线部、所述第三s型弹丝部、所述第四直线部、第四s型弹丝部、所述第五直线部、所述外框依序连接,所述内框与所述第三直线部、所述外框与所述第五直线部均采用弧形过渡连接,所述第三直线部与所述第三s型弹丝部、所述第四直线部与所述第三s型弹丝部和第四s型弹丝部、所述第四s型弹丝部与所述第五直线部均采用直线与弧形相切耦合。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音圈电机用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框和/或第二外框采用周边连通一体的封闭式结构或者采用由其中心分体为独立两部分的非封闭式结构; 所述第一内框和/或第二内框采用周边连通一体的封闭式结构或者采用由其中心分体为独立两部分的非封闭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圈电机用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框或第二外框采用由其中心分体为独立两部分的非封闭式结构,且所述第一外框或所述第二外框向外延伸有凸边,且所述凸边与所述第一外框或第二外框为一体成型,并通过折弯成导电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音圈电机用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丝和/或第二弹丝的始端至末端的厚度一致,其始端至末端的宽度由窄变宽或者由宽变窄均匀梯度设置;或, 所述第一弹丝和/或第二弹丝的始端至末端的宽度一致,其始端至末端的厚度由厚变薄或者由薄变厚均匀梯度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I至8任一所述的音圈电机用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采用矩形一体式结构,在所述外框上靠近内框的一面设置有凸起或者凹陷,在所述外框上远离内框的一面设置凹陷; 所述内框靠近外框的一面采用异型结构,在所述内框上远离外框的一面采用圆形结构,并均匀设置有多个凹陷。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8任一所述的音圈电机用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采用包括独立两部分的分体式结构,在所述外框上靠近内框的一面设置有凸起或者凹陷,在所述外框上远离内框的一面设置凹陷; 所述内框靠近外框的一面采用异型结构,所述内框远离外框的一面采用圆形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音圈电机用弹片,包括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第一弹片包括第一外框、第一内框和第一弹丝,第二弹片包括第二外框、第二内框和第二弹丝,第一弹丝和第二弹丝均包括至少六段弯曲的弧形部和两直线部,且直线部与弧形部采用直线与弧形相切耦合,第一弹丝与第一外框、第一内框均采用弧形过渡连接,第二弹丝与第二外框、第二内框均采用弧形过渡连接,第一弹丝和第二弹丝均有四组,且四组弹丝都对称均布于各外框与内框之间。将所述弹片运用于音圈电机,在电机运行过程中,转子线架轴线动态与静态时所形成的夹角平均值可以控制在0.12°以内,由于镜头固定于转子线架上,使得镜头在对焦过程中,镜头光轴动态与静态形成的夹角达到最小。
文档编号F16F3/00GK102946182SQ201210473208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吴发权 申请人: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