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保持架铆合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066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轴承保持架铆合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轴承保持架铆合模。
背景技术
轴承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所用轴承一般都由内套、外套以及中间的保持架组成,保持架用于放置钢球。保持架是由上、下两片端盖对应经铆合而成。目前所用的保持架铆合模主要由带有球窝的上模和下模组成,铆合时,在压力机的作用下,上模直接压在保持架的支柱上,上、下两片端盖在铆合前稍稍有一些倾斜就会发生铆柱挠曲变形,挠曲变形的结果会造成滚子在保持架中受到轴向力,旋转不灵活;造成端盖与保持架支柱间有一定的间隙,轴向间隙过大,噪声过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铆合准确,使用、操作方便的轴承保持架铆合模。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轴承保持架铆合模,主要由圆盘形上模和下模组成,所述上模上装有多个顶料装置,多个顶料装置且呈环形阵列;所述顶料装置包括安装孔、顶料杆、弹簧以及顶块;所述弹簧、顶料杆、顶块均安装在安装孔内,顶料杆和顶块分别设置在弹簧的两端;所述顶料杆一端向上模外侧延伸。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轴承保持架铆合模,通过对上模的结构设计,顶料杆首先把保持架上片端盖推到铆柱底部,使上片端盖与铆柱之间没有任何间隙,进而通过上模的作用进行整体铆合,解决了铆合过程中因端盖倾斜而发生挠曲变形,产生摩擦造成的问题,使铆合准确,使用、操作均非常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轴承保持架铆合模的结构示意 其中1、上I旲;2、安装孔;3、弹黃;4、顶料杆;5、顶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轴承保持架铆合模,主要由圆盘形上模I和下模组成,所述上模I上装有多个顶料装置,多个顶料装置且呈环形阵列;所述顶料装置包括安装孔2、顶料杆4、弹簧3以及顶块5 ;所述弹簧3、顶料杆4、顶块5均安装在安装孔2内,顶料杆4和顶块5分别设置在弹簧3的两端;所述顶料杆4 一端向上模I外侧延伸;弹簧3起到了顶料过程中的缓冲作用,使顶料平稳且准确。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轴承保持架铆合模,主要由圆盘形上模和下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上装有多个顶料装置,多个顶料装置且呈环形阵列;所述顶料装置包括安装孔、顶料杆、弹簧以及顶块;所述弹簧、顶料杆、顶块均安装在安装孔内,顶料杆和顶块分别设置在弹簧的两端;所述顶料杆一端向上模外侧延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保持架铆合模,主要由圆盘形上模和下模组成,所述上模上装有多个顶料装置,多个顶料装置且呈环形阵列;所述顶料装置包括安装孔、顶料杆、弹簧以及顶块;所述弹簧、顶料杆、顶块均安装在安装孔内,顶料杆和顶块分别设置在弹簧的两端;所述顶料杆一端向上模外侧延伸。本发明的顶料杆首先把保持架上片端盖推到铆柱底部,使上片端盖与铆柱之间没有任何间隙,进而通过上模的作用进行整体铆合,解决了铆合过程中因端盖倾斜而发生挠曲变形,产生摩擦造成的问题,使铆合准确,使用、操作均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F16C43/04GK102996656SQ20121048679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王琰 申请人:王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