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2855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离合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扇离合器的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风扇离合器是依靠硅油高粘度特性传递扭矩的装置,如图I所示,通过控制阀片101与进油孔102的相对位置调整电磁阀的开合,从而控制进油量,实现对转速的控制。它可以根据温度信号来自动调整风扇转速,从而使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提高发动机工作性能。但是传统离合器存在以下缺点(1)只有一个回油孔103和一个回油通道104,这会造成离合器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产生极大的不平衡力,对离合器的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回油灵敏性也难以保证,这会导致离合器分离过程所用时间变长,功率损失变 大,影响硅油的使用性能;(2)回油通道104与离合器轴线成一定角度,结构繁琐;(3)结构上比较臃肿,主动盘105前部凸起,盖体106前部也随之凸起,以获得足够的空间安装阀片101等部件,这将会使离合器体积和重量增加;(4)主动盘105与壳体107、盖体106之间的环形凹槽108径向间隙较大,不利于离合器扭矩传递,在离合器啮合状态下滑差率变高,功率损失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包括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连接一主动盘,所述主动盘的右侧设有盖体,左侧设有壳体,所述盖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回油通道,每个回油通道的轴线均与所述主动轴的轴线垂直;所述盖体上还设有两个回油孔,各回油孔与回油通道分别对应设置并连通。优选的,上述的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其中所述主动盘上设有阀片,所述盖体与所述阀片之间的空腔为储油室,每个回油通道分别与所述储油室连通;所述主动盘与盖体和壳体之间均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储油室之间通过进油孔连通,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回油通道之间通过回油孔连通。优选的,上述的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其中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主动盘之间通过轴承固定连接。优选的,上述的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其中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安装有风扇。优选的,上述的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其中所述壳体和盖体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散热片。优选的,上述的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其中所述主动轴上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一电控总成。优选的,上述的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其中所述环形凹槽的径向间隙为O. 2mnT0· 4mm。优选的,上述的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其中所述环形凹槽的径向间隙为O. 3mm。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为(I)采用双回油通道,对称布置在盖体上面,减小离合器的动不平衡量,提高离合器的回油灵敏度,缩短离合器分离过程所用时间,减小功率损失,提高离合器的使用性能;(2)将回油通道轴线调整到与主动轴轴线垂直,这样大大简化了离合器回油孔的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3)在不影响强度和工作性能的情况下,压缩了主动盘和盖体的轴线尺寸,使离合器空间体积减小10%左右,质量也随之变小,有利于发动机机舱内空间布置,同时制造成本也大大降低;(4)减小主动盘与壳体、盖体之间的环形凹槽的径向间隙,极大的提高了离合器传递扭矩的能力,减小啮合状态下的滑差率,降低功率消耗。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图I是现有技术的风扇离合器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主动轴I,主动轴I通过轴承固定连接主动盘2,主动盘2的右侧设有盖体3,左侧设有壳体4,盖体3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回油通道5,每个回油通道5的轴线均与主动轴I的轴线垂直;盖体3上还设有两个回油孔6,各回油孔6与回油通道5分别对应设置并连通。主动盘2上设有阀片7,盖体3与阀片7之间的空腔为储油室8,其内装有硅油,每个回油通道5分别与储油室8连通;主动盘2与盖体3和壳体4之间均设有环形凹槽9,环形凹槽9与储油室8之间通过进油孔10连通,环形凹槽9与回油通道5之间通过回油孔6连通。壳体4的外表面上安装有风扇。壳体4和盖体3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散热片11,防止离合器温度过高,延长硅油使用时间。主动轴I上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电控总成12。环形凹槽9的径向间隙为O. 2mnT0. 4mm,尤以O. 3mm为优。应用本实施例时,当风扇离合器处于啮合工作状态时,硅油由储油室8通过进油孔10进入环形凹槽9,再由回油孔6进入回油通道5,最终回到储油室8,形成一个硅油循环系统。动力由主动轴I输入,主动轴I带动主动盘2旋转,通过硅油的高粘度特性将扭矩传递到盖体3和壳体4,带动盖体3和壳体4转动,壳体4带动风扇旋转。当风扇离合器处于分离工作状态时,电磁线圈通电,使主动轴I产生磁力,吸合阀片7关闭进油孔10,硅油由环形凹槽9回到储油室8,此时离合器处于分离、低转速工作状态。本实施例的突出效果为(I)采用双回油通道5,对称布置在盖体3上面,减小离合器的动不平衡量,提高离合器的回油灵敏度,缩短离合器分离过程所用时间,减小功率损失,提高离合器的使用性能;(2)将回油通道5轴线调整到与主动轴I轴线垂直,这样大大简化了离合器回油孔6的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3)在不影响强度和工作性能的情况下,压缩了主动盘2和盖体3的轴线尺寸,使离合器空间体积减小10%左右,质量也随之变小,有利于发动机机舱内空间布置,同时制造成本也大大降低;(4)减小主动盘2与壳体4、盖体3之间的环形凹槽9的径向间隙,极大的提高了离合器传递扭矩的能力,减小啮合状态下的滑差率,降低功率消耗。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包括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连接一主动盘,所述主动盘的右侧设有盖体,左侧设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回油通道,每个回油通道的轴线均与所述主动轴的轴线垂直;所述盖体上还设有两个回油孔,各回油孔与回油通道分别对应设置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盘上设有阀片,所述盖体与所述阀片之间的空腔为储油室,每个回油通道分别与所述储油室连通;所述主动盘与盖体和壳体之间均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储油室之间通过进油孔连通,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回油通道之间通过回油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主动盘之间通过轴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安装有风扇。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盖体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散热片。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上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一电控总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径向间隙为 O. 2mm 0. 4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径向间隙为O. 3_。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风扇离合器散热系统,包括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连接一主动盘,所述主动盘的右侧设有盖体,左侧设有壳体,所述盖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回油通道,每个回油通道的轴线均与所述主动轴的轴线垂直;所述盖体上还设有两个回油孔,各回油孔与回油通道分别对应设置并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回油通道,对称布置在盖体上面,减小离合器的动不平衡量,将回油通道轴线调整到与主动轴轴线垂直,这样大大简化了离合器回油孔的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压缩了主动盘和盖体的轴线尺寸,使离合器空间体积减小10%左右,减小主动盘与壳体、盖体之间的环形凹槽的径向间隙,提高了离合器传递扭矩的能力。
文档编号F16D27/14GK202673432SQ201220222239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宿佳敏, 郑福新, 田永义, 邓小波, 黄建兵, 吴昊天, 祝伟 申请人:苏州奥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